第33章 少年學諭

“便是如此,今次就寄望守正你了。”

華陽縣衙,趙梓親自將王衝送出側門。

“既是王衝牽累趙五丈,自該盡綿薄之力,以贖己咎。”

王衝心頭沉沉的,這事終究還是落自己身上了,不止爲此,整件事情,緣由很可能出自自己。

昨日王衝就猜到,趙梓親自登門,是要王彥中出山整頓縣學。畢竟兩人有師門之誼,對趙梓來說,比起縣學那班學官,不管是人品還是學問,王彥中更靠得住。但王衝沒有料到,趙梓的處境會這麼惡劣。

“趙知縣,危矣!”

王彥中這話並非危言聳聽,趙梓向他坦承了處境。成都知府許光凝以學事有專議爲由,把整頓縣學的申書轉給了成都府路提舉學事盧彥達。

盧彥達的反應頗有太師一黨的風采,直接拿着趙梓的申書向朝廷請功,要求將趙梓的構想當作所有倚廓縣的樣板,大振倚廓縣學事。

看起來盧彥達的作爲是全力支持趙梓,可內裡卻暗藏,不,幾乎就是明置殺機。

趙梓所描述的設想,在盧彥達的呈文裡就成了現實。到明年正月公試時,縣學若是沒有足夠的學生,沒考出有足夠說服力的成績,趙梓就成了妄言之人,最輕的發落也是被丟去荒僻小縣監酒。

盧彥達此舉是一箭雙鵰,趙梓真辦到了,不僅功勞大半是他盧彥達的,還成了他以倚廓縣學事晉身的踏板。如果趙梓辦不到,盧彥達也最多落個不察的小過,反正上頭有人。拿這點小代價收拾掉一個太師黨看不順眼的程門弟子,也未嘗不是功勞,很划算。

“依盧彥達呈文所述,照崇寧二年六月州縣學事詔,華陽縣學要獨立成學,得有百人蔘加公試,並且有五十人升舍,其中二十人上舍,三十人內舍。上舍上等及府學內舍上等學力,上舍下等及府學內舍下等學力,內舍上下等皆及府學外舍學力。若本年在學三月足,公試後便可升府學,不足三月則只升舍。”

這就是盧彥達給趙梓埋的坑,許光凝也以“試行”的名義允了明年公試,華陽縣學可以升府學。當然,這麼一來,縣學的公試,府學也會插手,不是縣裡自己說了算。

聽到這些標準,王衝當時很抽了幾口冷氣。華陽縣學現在也不過三十四個學生,其中大半都是“自費生”,少半像何廣治那樣真正進學之人,又因縣學是個空殼,只能靠自學,水平有限得很。

眼下已經十一月,到正月不過兩個月,短短兩個月時間,擴充縣學規模到百人還不算難,可要保證一半生員有進府學的素質,即便許光凝不由府學設置障礙,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華陽一縣有潛質的學子歷來都是直入府學,哪會留給縣學。

“趙知縣,是被許大府整治了……”

王彥中點出了此事中許光凝的用心,而許光凝爲何要整治趙梓呢?兩人雖非一脈,卻都屬與太師黨相抗的舊黨,何必相煎太急?

“王相公家一事裡,趙知縣對你很是迴護,落了王相公家臉面,許光凝與剛致仕回鄉的王仲修是至交……”

王彥中這麼一說,王衝才明白,根子竟然在自己身上。

“守正啊,許學士非心胸狹隘之人,此事是政務之爭,又怎與你有關。”

聽王衝自陳負疚,趙梓笑笑,這小子還真當自己是回事了,這事怎可能是你攪起的?分明是自己鋒芒太露,要大變舊例,才引得許光凝反彈。

王衝哦了一聲,也道父親和自己可能是想錯了。卻不想,他和趙梓都不知道,許光凝忽然變了態度,的確跟王衝有關,但事由卻不在王相公家身上,而是散花樓下,那舞藝驚絕的蒙面小天女……

“既與我無關,爲何要推我出來,那個爹真是居心叵測!”

王衝暗自腹誹着,昨日王彥中點明瞭趙梓處境堪憂,而且根源還在自己身上時,王衝也沒服氣,繼續討伐王彥中不自己出山,卻要他這個兒子頂缸的惡行。

王彥中的解釋輕飄飄不着根底:“你二舅出仕,是因家中困頓,你爹我不出仕,是因家業尚濟。”

被王衝問急了,王彥中才道:“此時天下紛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何況當年我本不願棄了學業,甘心當個鄉先生。奈何府學公試和增開的解試裡,我都是因策論不合時政被黜,你爹我早就死了這個心!”

原來是這樣……王彥中是對出仕已經心灰意冷,估計這傢伙也是在文章裡大談被朝廷列爲禁學的理學,沒遭罪就算好的了。

但王衝依舊不滿:“爹你不願趟這攤渾水,就捨得我陷進去!?”

王彥中道:“你不過一束髮少年,有什麼風波,也卷不到你身上。再說你在王相公一事上那般有心計,爹我自愧不如,相信你對趙知縣更有用處。”

這話說得冠冕堂皇,王衝卻嗤之以鼻,既然不把自己當回事,那推出去又有什麼用?

王彥中不得不表白心跡:“我是要追伊川先生之志,守先生之理。而你學術未成,尚有可擇之地。也不是所有君子都無心仕途,如果你走他們的路,爹我也沒有話說。畢竟人各有志,便是兒子,也不一定要在學術上與父輩同守一脈。”

這個爹還算開明,不過王衝想起之前王彥中跟範奚、程世煥的酒席對話,覺得這不是開明,而是糾結。如果兒子能走蘇東坡那條蜀黨路,反而遂了王彥中的心願,所以纔不強求自己。

當時王衝起了閒心,想試探王彥中到底有多開明,問道:“那麼……婚姻之事,兒子也能自決吧?”

王彥中頓時炸了毛,怒喝道:“你說什麼!?不孝子!”

開明終究是有限的……

罷了,不管是不是與自己有關,趙梓畢竟之前有恩於自己,人總得知恩圖報,這事自己就盡力而爲吧。

王衝按下雜念,拜別趙梓,跟縣衙側門外侯着自己的大個頭王世義招呼一聲,一同向縣學行去。

便是天塌下來,也有個高的頂着,身邊有王世義這個壯漢,王衝心頭也穩穩當當。之前遭了陳子文坑害,王世義就自告奮勇,暫時充當起王衝的護衛。瞧這壯漢自在快活的臉,再對比在私塾裡讀書練字時,苦得能流水的那張臉,怕也不止爲了保護王衝。

靠山……這也是王沖決定盡力幫趙梓一把的原因,趙梓並非毫無背景,否則許光凝怎會這般拐彎抹角,而盧彥達又怎會這般下氣力?

“趙知縣族親頗有力,其中一個族伯趙遹現任梓州路轉運使……”

昨日王彥中也道出了趙梓的背景,讓王衝心中更落下一塊大石。若趙梓勢單力薄,他還得再掂量掂量,有沒有必要陪着趙梓飛蛾撲火。既然趙梓也有背景,就繼續把這條大腿抱下去吧。

那麼……就放手好好幹一場!

王衝振作心氣,大步而行。陪在身邊的王世義暗道,就知道二郎是個非凡人物,瞧,年方十五,竟然就當了縣學的學諭,雖只是臨時的“試學諭”,可這事也從未聽說過。

儘管自己身形遠比王衝高大,可行在王衝身邊,王世義卻覺得自己已被王衝的影子遮住。

目送王衝離去,見他的身影幾乎被身邊大漢的影子完全遮住,趙梓暗歎自己真是病急亂投醫,竟然把砝碼壓在了一個少年身上。

當然不是全部的砝碼,返身回朝縣衙時,趙梓還在盤算,該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華陽小學上,就算縣學砸了鍋,小學能有起色,也算是一道擋箭牌。

可惡的許光凝,到底怎般得罪他了……

平白捱了這一悶棍,趙梓很鬱悶,邊走邊搖頭,烏紗帽的硬翅晃個不停。他怎麼都想不透,許光凝正忙着跟監司一幫太師黨明爭暗鬥,怎麼忽然一轉身拍上了自己?

不多時王衝就帶着王世義進了縣學,沒聽到讀書聲,甚至沒看見人影,庭院屋舍裡空蕩蕩的,讓王衝瞠目結舌,這是在給他這個十五歲試學諭下馬威麼?

“守正啊,你可算來了!哦,該喚……王學諭了,呵呵……”

還好,顧教授露面了,一臉如釋重負的輕鬆。

“學生?知縣今日不視學,他們來了一趟就回去了。”

“學官?都告假了,有病假有事假,還有喪親守制的……”

顧教授一邊解釋着,一邊將一大疊帳薄塞給王衝。

“這是學籍冊,還有學產帳薄,庫子也告假了。”

王衝一頭霧水,茫然接過籍冊帳薄,顧教授眼中閃過一絲憐憫,卻瞬間散了。再揮揮袍袖,哈哈笑道:“知縣既委守正來主持縣學,顧某也可以安心養病了……”

老傢伙揹着手,邁着八字步,悠悠朝外行去,沒走幾步,總算明白過來的王衝一聲大喊:“站住!”

這幫傢伙,竟然全縮了!王衝怒火燒心,怎麼可以!?

“趙知縣正要大振縣學,顧教授,其他人不說,你怎能袖手旁觀?你還對得起你的俸祿麼!?”

王衝顧不得客套,徑直指控顧豐顧八尺瀆職。

“哎呀,守正,你莫非不知,此番趙知縣是招惹上了許大府,還有盧提學。此時不躲,更待何時?趙知縣不成事,最多不過遷官調職,我們這些學官怕是西北風都喝不上了!”

對着王衝,顧教授有話直說:“守正,你年少氣盛,不知其中利害。可你好好想想,趙知縣竟讓你一個束髮少年來掌縣學,何其荒唐!就算落不到什麼責罰,也跑不掉一個躁狂之名,有礙前程啊!”

王世義不滿了,怒喝道:“那老兒!恁地小看二郎!?待二郎撒出手腕,有得你找牙的時候!”

顧教授被這聲樊噲之喝嚇了一哆嗦,再翻着白眼搖頭嘆息,又幾步奔了回來,湊到王衝身前低聲道:“金棠坊何家藥鋪的瀉藥不錯,絕傷不了元氣,買兩副回家熬了,好好躺着吧,此事可不是耍子!老兒言盡於此!”

他又蹬蹬大步而去,王衝心說你這個管了縣學多年的教授走了,這事才真成了耍子,怎能讓你走?

“顧教授!你當年也與老趙知縣振作過縣學,今日小趙知縣重拾父業,便是再難,也總是個機會,可以再復舊志!你就真沒一點心思,了結這樁心願嗎!?”

王衝高聲喊着,顧教授腳下一緩,揹着王衝的那張橘皮老臉上一陣扭曲,卻終是暗歎一聲,再度舉步。

“顧八尺!你真敢走,我就把你收受賄賂的樁樁醜事捅出來,寫在大紙上,貼滿華陽!”

王衝再冷聲呼喝,顧教授停步轉身,嘿嘿笑道:“小子你貼啊!你一貼,不止我顧八尺身敗名裂,我顧家也要家破人亡,有膽你就貼!”

王衝語塞,這老頭,真是根老油條啊……

顧八尺再一笑,轉身又走,心中還道,別當我老眼昏花,看不懂人。知道你小子不是那種人!你沒那個噁心腸!

眼見老頭就要出了大門,王衝惡向膽邊生:“世義哥,去打斷那老兒的腿!看他還走得了不!”

王世義粗聲應下,左右望望,順手抄起一根條凳,蹬蹬直追而去。

“好膽!賊子爾敢!”

“哎喲,來真的啊!”

“放開我!”

“王守正!王衝!王二!你這是白日行兇,你要吃官司的!”

不過片刻功夫,王世義如擒小雞一般,就將顧八尺抓了回來。顧八尺在王世義腋下拼命掙扎着,老臉上鬍子跟眉毛都纏在了一起。跟王衝相處下來,王世義也不是純純粗人了,哪會真的打折老頭的腿。

聽着老頭的控訴,王衝嘿嘿笑道:“老頭你告啊!別隻告眼下這一樁,你還得告我劫你家人……我在華陽縣還有些江湖兄弟,只要你敢撒手縣學,我就讓他們上門行劫,你告啊!”

顧八尺氣得鬍子亂抖,叫喊道:“哪見過你小子這種讀書人!?根本就是無恥盜匪!”

王衝收了笑容,嚴肅地道:“小子我也沒見過教授你這種夫子,根本就是惡德小人!”

顧八尺愣住,許久之後,老臉一陣波動,頹然道:“是啊,老夫我……早非君子了。”

王衝輕聲道:“還有機會,眼下不就是個機會?”

顧八尺一聲長嘆,“罷了罷了,就陪你小子走這一遭吧。”

接着他癟着嘴,目光閃爍地道:“你……真不會讓人上門行劫?”

第55章 微瀾雖滅怒濤蘊第77章 心思各處自護忙第59章 真君真經機緣牽第24章 筆下生數第158章 霧裡看人浮暗影第81章 潛龍在淵見祥瑞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119章 興文屯田新途啓第94章 天涯咫尺不知心第148章 龍威曲影鴉雀爭第19章 爹,不是這麼坑的第46章 仁政表裡何所問第144章 深意銳志上新策第125章 轉危爲機殺劫現第94章 天涯咫尺不知心第157章 事興未醉溫柔鄉第70章 紛香滿坊狂蜂襲第37章 淺影月香論詩賦第28章 華陽縣學第51章 小局大局皆入局第1章 華陽神童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127章 瀘南定局約盟事第50章 驚風密雨爭分秒第153章 恨鐵不成遇王倫第95章 危崖之前未知險第34章 少年行第161章 三月造麴爲綢繆第一版三十八章 石磨碾豆誰身碎第46章 仁政表裡何所問第120章 白紙作畫論齊民第58章 天意難測禍福偕第81章 潛龍在淵見祥瑞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第65章 前程種種各有夢第102章 初戰試刃猶有憐第151章 機緣不識傷十年第165章 點檢後路迎風浪第84章 書院方起問道一第151章 機緣不識傷十年第5章 凡人之智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93章 密網陰織雷隱鳴第140章 三王端蔡須細嘗第24章 筆下生數第48章 賢能奸邪一卷顯第130章 春筍初露亂人心第98章 廟堂氣重微塵攪第129章 形勢不辨自入轂第96章 並蒂有憐天無憐第150章 道法相爭遇七仙第27章 歷史之網第147章 崇政殿上聽邪聲第165章 點檢後路迎風浪第48章 賢能奸邪一卷顯第2章 天罰王家第86章 未成功業先入魔第6章 善惡有分第102章 初戰試刃猶有憐第66章 百花待放興業忙第137章 物非人非時已變第82章 烈日久旱風雨積第18章 王門焚匾的善惡之名第40章 知行之論談儒變第24章 筆下生數第12章 假中還有假第144章 深意銳志上新策第91章 美滿如風難留痕第7章 人心之能第159章 用心西南似迷茫第9章 衣冠盛族的分寸第84章 書院方起問道一第159章 用心西南似迷茫第110章 功成僰亡思惡咒第147章 崇政殿上聽邪聲第163章 借力預推歷史磨第98章 廟堂氣重微塵攪第38章 當情當景各爭鳴第124章 危機四起明暗來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155章 臨別汴梁析心變第39章 伊川門下辨知行第139章 汴梁初至生枝節第62章 事業初展女兒憐第92章 好事入磨碾爲何第37章 淺影月香論詩賦第25章 未曾發現的真實第106章 時光相疊問己責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140章 三王端蔡須細嘗第46章 仁政表裡何所問第65章 前程種種各有夢第87章 宏圖初露細說商第90章 青春無忌留酸甜第56章 舊夢如煙新夢漸第6章 善惡有分第55章 微瀾雖滅怒濤蘊第149章 颶風始卷猶偷閒第37章 淺影月香論詩賦
第55章 微瀾雖滅怒濤蘊第77章 心思各處自護忙第59章 真君真經機緣牽第24章 筆下生數第158章 霧裡看人浮暗影第81章 潛龍在淵見祥瑞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119章 興文屯田新途啓第94章 天涯咫尺不知心第148章 龍威曲影鴉雀爭第19章 爹,不是這麼坑的第46章 仁政表裡何所問第144章 深意銳志上新策第125章 轉危爲機殺劫現第94章 天涯咫尺不知心第157章 事興未醉溫柔鄉第70章 紛香滿坊狂蜂襲第37章 淺影月香論詩賦第28章 華陽縣學第51章 小局大局皆入局第1章 華陽神童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127章 瀘南定局約盟事第50章 驚風密雨爭分秒第153章 恨鐵不成遇王倫第95章 危崖之前未知險第34章 少年行第161章 三月造麴爲綢繆第一版三十八章 石磨碾豆誰身碎第46章 仁政表裡何所問第120章 白紙作畫論齊民第58章 天意難測禍福偕第81章 潛龍在淵見祥瑞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第65章 前程種種各有夢第102章 初戰試刃猶有憐第151章 機緣不識傷十年第165章 點檢後路迎風浪第84章 書院方起問道一第151章 機緣不識傷十年第5章 凡人之智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93章 密網陰織雷隱鳴第140章 三王端蔡須細嘗第24章 筆下生數第48章 賢能奸邪一卷顯第130章 春筍初露亂人心第98章 廟堂氣重微塵攪第129章 形勢不辨自入轂第96章 並蒂有憐天無憐第150章 道法相爭遇七仙第27章 歷史之網第147章 崇政殿上聽邪聲第165章 點檢後路迎風浪第48章 賢能奸邪一卷顯第2章 天罰王家第86章 未成功業先入魔第6章 善惡有分第102章 初戰試刃猶有憐第66章 百花待放興業忙第137章 物非人非時已變第82章 烈日久旱風雨積第18章 王門焚匾的善惡之名第40章 知行之論談儒變第24章 筆下生數第12章 假中還有假第144章 深意銳志上新策第91章 美滿如風難留痕第7章 人心之能第159章 用心西南似迷茫第9章 衣冠盛族的分寸第84章 書院方起問道一第159章 用心西南似迷茫第110章 功成僰亡思惡咒第147章 崇政殿上聽邪聲第163章 借力預推歷史磨第98章 廟堂氣重微塵攪第38章 當情當景各爭鳴第124章 危機四起明暗來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155章 臨別汴梁析心變第39章 伊川門下辨知行第139章 汴梁初至生枝節第62章 事業初展女兒憐第92章 好事入磨碾爲何第37章 淺影月香論詩賦第25章 未曾發現的真實第106章 時光相疊問己責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140章 三王端蔡須細嘗第46章 仁政表裡何所問第65章 前程種種各有夢第87章 宏圖初露細說商第90章 青春無忌留酸甜第56章 舊夢如煙新夢漸第6章 善惡有分第55章 微瀾雖滅怒濤蘊第149章 颶風始卷猶偷閒第37章 淺影月香論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