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君臣義斷

陳成跟着兵部和金吾衛的急騎,去了北疆,他緊急報告的,正是他在北疆看到的情況。

“老太爺,屬下尚未達到北疆,就接到了如流處的傳訊。如今北疆全歸蔣博文控制,五萬安北府兵幾乎死絕,谷大祖、鄭閒和侄少爺不知所蹤!如今他們正在北疆全力打探消息……”

陳成所彙報的情況,和兵部和金吾衛的情況有所出入。事實上,當兵部和金吾衛的人去到北疆的時候,距離突厥入侵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他們見到的,也只是蔣博文掌控下的北疆,看到的,也是那一具具安北府兵和突厥士兵的屍體。

北夏城和陶陽城的百姓,早突厥入侵之前,就已經從這些地方遷走了。雖則他們保存了性命,但是對於安北府兵和突厥士兵之間的具體交戰,並不清楚。

而留下來的那些青壯,跟隨着安北府兵,在戰場中身亡了。對於這一場異常慘烈的戰爭,當中真相,竟然沒有多少個真正知道。

在蔣博文帶着隴右衛士兵接管北夏城、陶陽城之後,北疆一帶的輿論和風向,早就盡歸蔣博文手中。

何況,戰事已經結束了,還過去了一段時間。這一段時間,足夠蔣博文和隴右衛粉飾太平了!

是以兵部和金吾衛達到北疆的時候,見到的,只不過是蔣博文精心佈置出來的假象,那殘餘的“一萬餘”安北府兵,也只是隴右衛的士兵而已。

兵部和金吾衛的人,哪個會想到,他們所見到的一切,會是一個騙局?他們又哪裡會想得到,蔣博文會膽大包天到這種程度?

谷大祖、鄭閒、沈則思逃竄不知所蹤,剩下的萬餘“安北府兵”力指當中真相,觸目所及全是突厥士兵和安北府兵的殘骸。這些官員們,看到的。就是這樣的情況,快馬上報至京兆的,也是這樣的情況。

不能說他們被蔣博文蔽目,而是在北疆。蔣博文已經能隻手遮天。知道當中真相的,幾乎全部死絕了,還有誰能夠戳穿他的謊言?

就連先於兵部到達北疆的如流處人員,在多番查探之下,所能得到的,也都是這樣的消息。

所有的言論、證據、消息,都指向了谷大祖勾結突厥,就算不是勾結,也是投降叛國,因爲還有那一封投降書作爲明證!

如果不是如流處的人。發現了沈則思的求救記號,他們也都會相信了北疆之事,會是蔣博文說的那樣。

“信號?所說的是什麼?”聽到陳成說到最關鍵的地方,沈華善馬上追問。

“如流處的人也只是隱約在陶陽城中,發現了侄少爺留下的求救記號。可是這個記號中途斷絕了。屬下認爲定有隱情,所以才疾馳回京兆。想必,兵部和金吾衛的消息,也送回來了。”

陳成的話纔剛落下,沈其就將兵部官衙的情況送來了。包括那個人頭匣子、投降書等情況,這都是很容易就能知道的事情。

“老太爺,兵部已經將這些證據送進宮中了。”

沈其急速地說道。在提及到蔣博文這個人的時候。沈其眼裡帶着一股刻骨仇恨。

“有了兵部和金吾衛的說辭,再加上這封投降書沒,可謂證據確鑿。谷大祖之罪定矣!如果不能找到他們三個人……或者說他們三個人已經身亡,那麼谷大祖之罪再無推翻的可能。”

知道了這些事情交,對於最壞的結果,葉正純馬上就推算出來了。果然。最壞的情況已經出現了。

若是谷大祖被定罪,沈則思也免不了。那麼沈家該怎麼辦?

“是啊,沒想到金吾衛前去北疆,反而坐實了谷大祖的罪名。不過,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我絕對不相信谷大祖會這麼做。”

沈華善沉沉地說。這個最壞的結果,已經到來了。就算不能改變這個結果,該做的事情,也一定要去做。

京兆官員,很快就知道了烏吉首級和谷大祖的投降書信,仍然沒有哪個官員先有動作,他們都在觀望着紫宸殿的風向。

很快,在早朝之上,兵部尚書鄭棣恆就在宣政殿上,將北疆將領和那些證據一一陳述,以免了京兆朝臣的種種猜測。

這個時候,景興帝對於北疆和谷大祖的旨意,已經有了。

“先前,北疆之事,牽動朝廷上下。朕心實憂;如今北疆事定,朕心甚慰。蔣博文立下奇功,護佑了北疆百姓,實乃大永柱樑。谷大祖勾結突厥、投降叛國之罪,不可赦……”

景興帝的話語一下,京兆官員便都知道了帝心所向。也是,對於這等叛國之人,定要重重問罪。那麼,鄭閒和沈則思等人呢?

不由自主地,朝臣都將目光投向了沈華善。

沈則思是沈華善侄兒,若是沈則思叛國,那麼定會牽涉到沈華善?皇上會對沈華善和沈家如何處置?

就算是中書令,若是家有重罪,也不能倖免吧?

然而令朝臣覺得奇怪的是,沈華善並沒有出列爲谷大祖求情,反而神色如常。

沈華善站在宣政殿上,只想起了紫宸殿的那一幕。紫宸殿中,君臣恩義已斷了吧?

在谷大祖的投降書送進紫宸殿沒有多久,沈華善就進了宮。他是大永的中書令,就算是休沐在家,想要進宮,也是隨時的事情,宮門局的內侍絕對不會阻攔。

此時紫宸殿內,那些北疆兵將、左良哲和鄭棣恆等人,都早已離開了。就連唐密這個內侍首領,都退出了紫宸殿。

紫宸殿內,就剩下景興帝和沈華善這一對君臣了。

“你此來見朕,必是知道了北疆的事情。沈則思身爲安北右都護,這些事情,他絕對脫不得其中。你且說說,朕該如何辦?”

景興帝的語氣很平靜,完全聽不出有任何怒意,就是一個賢明君主在徵求臣下意見。

沈華善依然還跪着,頭也還是低着。只是臉上卻沒有了多少拘謹和害怕,語氣也十分平靜。只問了景興帝一個問題:“皇上知道爲什麼安北都護這幾十年來,都是有谷家之人擔任嗎?”

尚不等景興帝說話,沈華善就說了,他語氣教導和善。就如同景興帝剛被冊立爲太子的時候,他給景興帝講授政事一樣。

“那是因爲此前歷代先帝,都知道,谷家子弟乃是最忠誠科託之人,有他們在北疆,就等於是守住了北疆的門戶,就阻住了突厥的鐵蹄!谷家、谷大祖又怎麼會叛國呢?”

“皇上,三人成虎。如今谷大祖、鄭閒和沈則思都不知所蹤,皇上就算定罪,也不能只聽一家之言。總要谷大祖他們出現才行。不然。如何服衆?如何安天下?”

沈華善的語氣,依然十分平靜。此一番話語,他不是對景興帝指責,而是在陳述一個事實!

“朕想知道,中書令大人說這一番話語。是因爲沈則思在安北都護府中?抑或是爲了什麼?”

令人意外的是,景興帝也沒有生氣,反而饒有興致地這樣問道。

“臣非是爲了侄兒,而是爲了皇上!皇上,谷大祖定然無辜,皇上若妄定下谷大祖之罪,恐引起民憤!如今谷大祖在京兆百姓心目中。依然是護國安邦良將,若是定罪,百姓會怎麼想?民心民情如何平復?皇上難道就沒有想過這些事情嗎?”

沈華善這一番話語,可謂對景興帝推心置腹。他不是不知道,景興帝不是可以動之以情的人,然而此刻。沈華善除了這些,不知道該說什麼。

從景興帝還是十二皇子的時候,沈華善就發現,自己能說的能做的,應該說的應該做的。都已經做了。

只是,爲什麼自己會和皇上越走越遠呢?君臣之間,爲何會這樣陌生呢?本該是肱骨心腹的關係纔對的。

“然而,愛卿還是認爲谷大祖無罪?”

聽了沈華善這一番話語,景興帝並沒有多大的震動,甚至也沒有多大的反應,只問了這麼一句。

“是!無論皇上如何決定,臣都認爲谷大祖無罪!”

沈華善也只說了這麼一句。

“當年若非愛卿扶持,朕也不可能登上這個位置。沈家有從龍之功,沈則思之罪可免。這一次,就當是功過相抵。只是中書令之位,定要換人了。”

沈華善跪伏在地,一句“謝主隆恩”怎麼都說不出口。

景興帝這話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正如之前沈華善自己提議的那樣,沈華善用中書令之位,來換得沈則思平安,也就是換得沈家存在。

沈華善跪伏在地,一句“謝主隆恩”怎麼也說不出口。他知道,他被奪職,只是一個開始而已。皇上,已經決定對沈家動手了。

也是,朝中權臣,還有軍中勢力,這樣權勢滔天,皇上怎麼會忍得?

只是在景興帝下決定的時候,沈華善心中也有了決定。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此乃正理……

ps:

二更!感謝璞草、鬦貓小姐、離歌碎弦、那一小堆的粉紅票!推薦好友的書:《鳳華逆世》,書號:3155071,簡介:魔法鬥技,傲世蒼茫,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管是誰,擋我路者,就算是神,殺之!!!

《重生之悠然空間》,書號:3154744,簡介:重生農家,遠離渣男,護好自己的一雙兒女,奮鬥成土豪,走上幸福的康莊大道;

第74章 入坤寧宮第82章 考第之危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第89章 過年交底第303章 救彭第315章 寇色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394章 復起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470章 嶺南人事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503章 帝后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95章 春闈今史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252章 移勢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221章 全義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547章 西寧侯之爭第176章 國之動第531章 緩稱王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219章 圍絕第302章 狠手第117章 紅袖死第309章 驅夢魘第15章 平安度過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304章 換命第349章 新勢力第260章 有戲看第317章 覺醒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487章 祥瑞現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481章 城破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311章 前奏第247章 大危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531章 緩稱王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7章 隨伺書房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169章 情迷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63章 考課進程第227 千里奔喪第527章 基石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259章 西風近第279章 謀兵第227 千里奔喪第4章 晚梅有香第398章 天象現第455章 援兵到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359章 何策?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359章 何策?第303章 救彭第462章 奪職番外二淳德盛世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99章 春闈案二第375章 連環局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351章 朝南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351章 朝南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312章 保不得!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
第74章 入坤寧宮第82章 考第之危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第89章 過年交底第303章 救彭第315章 寇色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394章 復起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470章 嶺南人事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441章 難得歡喜第503章 帝后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95章 春闈今史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252章 移勢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221章 全義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547章 西寧侯之爭第176章 國之動第531章 緩稱王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219章 圍絕第302章 狠手第117章 紅袖死第309章 驅夢魘第15章 平安度過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304章 換命第349章 新勢力第260章 有戲看第317章 覺醒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487章 祥瑞現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481章 城破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311章 前奏第247章 大危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531章 緩稱王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7章 隨伺書房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169章 情迷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63章 考課進程第227 千里奔喪第527章 基石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259章 西風近第279章 謀兵第227 千里奔喪第4章 晚梅有香第398章 天象現第455章 援兵到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359章 何策?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359章 何策?第303章 救彭第462章 奪職番外二淳德盛世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99章 春闈案二第375章 連環局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351章 朝南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351章 朝南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312章 保不得!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