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探花古文瀾

京兆官場的變化,比如兩道觀察使和吏部尚書的人選,沈寧也是關注的,但她更關注的,是與沈家相關的人員調動。這五年一次的調動,如果沒有抓住機會,那就要再等五年了,那就太可惜了。時不等人,所以當下的發展纔是最重要的,幸好事情的走向,對於沈家來說,是歡喜的。

沈則敬因爲考課工作辦得順利,吏部也給他加了等,還是留在考功司任郎中,待有其他合適位置空出來,再謀劃升職的事情。吏部郎中岑笑白已經順順利利致仕了,新調進來的郎中華英卓也不難相處,所以沈則敬還是繼續在考功司熬資歷。

沈則儒因爲出使西燕的出色表現,加等升職,現在還是在國子監,不過已經擢升爲國子監監丞了;沈則高也加了等,還是在嶺南道,由南海縣縣令調任爲香山縣縣令,與之前相比,多管了海防事務,對海事也有了不少接觸,也算是,朝着自己心目中的位置靠近。

其他的,根據沈則敬對她透露的情況,也都按照計劃中的進行,比如大理寺主簿成方圓已經晉升爲大理寺丞了;比如兵部郎中許慎行的侄子也如願地鬆動了位置;比如禮部員外郎張澍,也加了等,還是任原職;還有兵部庫部司主事許光耀等,都是和張澍差不多情況。總之,能辦的,沈則敬都儘量辦了。

當然,沈寧也知道了揭發鄒經亙一事的監察御史汪直等人也都升遷了,汪直現在已經是殿中侍御史了,這也算是他千里迢迢去賀縣的回報了。

沈寧最爲關注的姑父古恆實的調動,也有了好消息。古恆實的考第爲中上,經過沈則敬等人的斡旋,正如沈亦蘭請求的那樣。古恆實從蜀地調回京兆任職,調入秘書省秘書郎一職,專管圖書收藏及校寫。

秘書郎這個職位是個清閒職位,沒有油水也沒有升官前途,在京兆如鯽的官員當中極不起眼。秘書郎雖然位卑職低。卻符合古恆實的性子和要求,他只要求返回京兆,清閒的職位正適合他調養身子。古家對沈則敬等人是十分感激的。

古恆實在蜀地過完年之後,就帶着家眷,前來京兆了。他的家眷,自然是沈亦蘭、古文瀾、古文鴻和古文華了。他沒有納妾,因爲自己的庶子經歷,他再不願生出庶子來,這一家。人口倒是極簡單。

因爲人口少。他們一行上京兆來。算是輕車簡行了。吏部要求報到的時間是正月底,本來他是沒有必要那麼早來到京兆的,但是兒子古文瀾要參加二月初的春闈,要提前熟悉京兆的環境,古家便早早出發了。他們到達京兆的時候,纔剛過了元宵,祥和大街上的花燈都還沒有撤去呢。

秘書省給古恆實安置的房子在吉祥巷。正是在西坊的後面,離祥和大街不算很遠,附近都是六七品官員的處所,地方倒是不錯。在安置好行李之後,古恆實、沈亦蘭就帶着古文瀾、古文鴻、古文華三人上沈家拜訪了。

古文華這是第二次來沈家了,想起和沈寧沈宓等表姐們相處的愉快經歷,自然是十分期待,古文瀾和古文鴻是第一次上舅家,不由多了幾分拘謹和嚴肅,連一向不拘小節的古文瀾,也收斂了一番。一行五人,受到了沈則敬和沈俞氏的熱情接待。

自從去年中秋之後,沒幾個月,就又見到了沈亦蘭,並且她以後在京兆安家了,來往接觸也會多不少,想到這一點,沈俞氏和沈胡氏就很高興,臉上的笑意就熱情了幾分,讓古文瀾和古文鴻也漸漸放鬆了,開始打量舅家的親戚。

看着站在院子中的一大羣人,古文瀾和古文鴻心中感嘆:人真多啊!其中有舅舅、舅母、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差不多有二十來個人吧——剛好沈則儒一家也來了。古文瀾想想自家統共就來了五個人,這個場面對比也太明顯了。吳越沈家,名聲果然不是白叫的,不說別的,就說這人丁,也比其他家族要興旺不少啊!

古文瀾這樣想着,上前一一見過舅舅、舅母等人,見過了沈餘宏等表兄弟和沈寧等表姐妹,互相見面寒暄之後,才分處論事遊玩開來。古恆實是有事和沈則敬等人商量的,去了書房,古文瀾兄弟兩人,自然跟着沈餘宏等人去前院了,古文華則高高興興地迎了上來,跟着沈寧、沈瑤等人去了青竹居,敘說分別後的事情來了,表姐妹間親親熱熱,歡笑連連。

這是沈寧第一次見到古文瀾,前世的探花郎古文瀾,相貌風度果然是好的,難怪會被整個大永朝都傳頌!古文瀾年紀很輕,和古文華很相像,男生女相,眉目間有流轉顧盼之意,卻沒有半點妓樓小倌媚態婉轉的風塵氣,乃是別有倜儻風流意味,顯然這相貌的主人和京兆衆士子的嚴肅守禮或謙謙翩翩並不類似。不論才華,就說這相貌,也配得上探花郎這三個字。

榜上前三士,風流數探花,古人誠不欺我啊!沈寧心裡道。沒有想到古文瀾長得這等樣子,才學也那樣驚豔絕倫!人不可貌相,確也如是啊。

古文華沒有想到這麼快就和這些表姐妹見面了,時間雖然短,可是畢竟過了年,似乎大家也不一樣了。沈宛抽條了很多,胖胖的嬰兒肥開始消失,所以顯得瘦了不少,沈宓還是內向害羞的樣子,但話也多了不少,大表姐沈寧,就更不用說了,眉目間越發沉靜了,那漆黑的彷彿看不到底一樣。沈寧雖然笑意盈盈的樣子,可是古文華有點怕她,總覺得靠近她身邊有一種威壓感,就像是面對外祖父和舅舅一樣,無形中她和沈瑤等人更親近一些。

沈寧也不在意,她多活了一世,年紀比這些小姑娘大多了。和她們在一起的時候,就算再融合,也有些違和感,何況她現在還在想着古文瀾的事情,沒心去計較古文華和誰更親近的事情。

她從古文華口中得知,古文瀾是來參加今年的春闈的。是了,去年姑父沒有在蜀地死去,古文瀾自然也沒有丁憂一事,以他的才學,來京兆參加春闈那太正常了。去年秋天,他就通過了鄉試,成績不俗,乃是蜀地鄉試的第二名。他此次來參加春闈,信心也是不少的,卻也頗爲緊張,畢竟大永人才濟濟,他也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榜上有名,古文華也不知道大哥能不能進入殿試,語氣間擔憂得很。

聽着古文華的擔憂,沈宛後知後覺地說:“二哥今年也會參加春闈的,我瞧見他並沒有緊張的樣子,應該春闈也不難吧?”她今年八歲了,卻還是不太清楚春闈是什麼,只知道是考試,想來二哥一點都不緊張,天天還往外跑的,應該也不難吧?

聽着沈宛的童言童語,青竹居衆人都笑了,古文華的擔憂也少了很多。也是,功夫在考試外,大哥平時都刻苦認真,鄉試成績也不錯的,我應該對他有信心纔是!古文華心裡暗暗道,決定回到吉祥巷之後要好好鼓勵她大哥一番,增加他的信心。

再說古文瀾和沈餘宏等人在前院中也很熱鬧,京兆和蜀地的風物人情差別甚大,大家都饒有興致地討論各地的不同。古文瀾口才極好,在他的介紹之下,沈餘宏等人感受到的,不是蜀地的苦寒,而是其中的愜意和舒適,連那蜀犬吠日,都被他描繪得生動不已,迷濛裡和小夥伴們在玩迷藏,也是最開心的事情。

沈餘宏和古文瀾討論了春闈的事情,兩人都已做好準備的了,就等着二月初去參加了。這一次沈餘宣和沈餘平也會去參加,考究一下自己在國子監的所學,所以也在一旁認真聽着他們說話,對即將到來的春闈,既期待又緊張。

“先生說我經義尚可,作詩一道卻略差。聽母親說,表兄的詩作是很出名的,這些天,還是請表兄多多指教纔是。”古文瀾一臉謙虛的樣子,加上他相貌長得很好,沈餘宏等人對他也很有好感,聽到他這樣說,自然忙不迭地答應了。

詩詞之道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是沈餘宏經過遊歷江南、主理如流處等事,眼光境界都高了許多,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此刻他也不藏私,將自己總結的經驗說給古文瀾聽。

“賦到滄桑句便工,這句話是有理,卻不必時時奉爲圭臬。前朝大安最爲繁榮之時,涌現出不少千古風流的詩句,不必一味追究境界深沉,也不必一味追求氣象盛大,更不能雕琢裝巧。作詩,關鍵是抒懷,意氣自然,散發流暢,自然就有所得。考官也會有判別的,妙手偶得的天成文章,反而更能讓考官喜歡呢。所以經驗就是究本真純言,去雕琢匠氣。”沈餘宏畢竟比古文瀾年長了幾歲,雖說才學之上達者爲師,每一個人卻都是有所長和所短,所以他這一席話,對古文瀾出動很大。

究本真純言,去雕琢匠氣……古文瀾久久不語,咀嚼着這句話,彷彿明白了些什麼。以前先生就說他太過在意境界氣象,力有不逮卻每每成了無病呻吟,所作之詩總不能引起別人的共鳴,不一定要字字珠璣,卻一定要暢盡心中意,原來作詩一道,是如此啊!

不止是古文瀾不語,連沈餘宣和沈餘平也都沉默,想不到二哥去了一趟江南就有如此收穫。看來,春闈之後,他們也要申請去江南遊歷一番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啊。

ps:

三更

第89章 過年交底第281章 盯梢第383章 獻俘禮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513章 時到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356章 來了第288章 朝徵第68章 結果第376章 誰的人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55章 水災第25章 互市之爭第373章 見太后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281章 盯梢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488章 奇策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405章 償恩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24章 使團比試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380章 朝京行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337章 削爵第265章 舊情第7章 隨伺書房第225章 未定第186章 貴人謀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398章 天象現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171章 誰在設局?第99章 春闈案二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311章 前奏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287章 順遂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第27章 簡在帝心第556章 得了!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69章 不死不休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279章 謀兵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542 舊仇第443章 改元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462章 奪職第400章 首亂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429章 死地第77章 救應南圖(三)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459章 產子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213章 開始佈局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522章 扶幼主第256章 殺伐第153章 離間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2章 破局之策第169章 情迷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112章 國有喪第246章 變故第329章 世仇第364章 埋伏第479章 一觸即發
第89章 過年交底第281章 盯梢第383章 獻俘禮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513章 時到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356章 來了第288章 朝徵第68章 結果第376章 誰的人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55章 水災第25章 互市之爭第373章 見太后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281章 盯梢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488章 奇策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405章 償恩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24章 使團比試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380章 朝京行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337章 削爵第265章 舊情第7章 隨伺書房第225章 未定第186章 貴人謀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398章 天象現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171章 誰在設局?第99章 春闈案二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311章 前奏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287章 順遂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第27章 簡在帝心第556章 得了!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69章 不死不休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279章 謀兵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542 舊仇第443章 改元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462章 奪職第400章 首亂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429章 死地第77章 救應南圖(三)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459章 產子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213章 開始佈局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522章 扶幼主第256章 殺伐第153章 離間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2章 破局之策第169章 情迷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112章 國有喪第246章 變故第329章 世仇第364章 埋伏第479章 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