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未定

(四更,繼續求訂閱!)

長泰三十九年的除夕,在沈家衆人一片沉寂中到來。

自從沈則熙出事之後,沈家衆人就極少歡笑玩鬧了,不是他們心有憂愁,而是他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專注的事情,令他們無法分神去感受和參與這過年的熱鬧。

沈寧反而是最優悠的,她已經從前世的糾結和執着之中轉過彎來了,所謂心遠天地寬,現在的她,感覺是最平靜的時候。

青竹居的琴棋書畫四大丫鬟,已經將青竹居裝扮一新了,春詩和秋歌這兩個管事,將青竹居上下打點得妥妥當當,不用沈寧操半點心。

應南圖也派人送來了豐厚的年禮,他現在還在西寧道遊歷,他離開京兆,已經整整一年了。

這一年來,沈家發生了不少事情,雖然他遠在西燕,卻也讓陳成幫了不少忙,令沈寧覺得他從未遠離,一直都在自己的身邊。

想到應南圖眼含情意的樣子,沈寧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感覺心口微微發熱。

除夕到來之前,沈家去戶部尚書江成海家喝了喜酒,江成海的嫡孫女江芝蘭遠嫁溪山,算起輩分來,沈俞氏還是江芝蘭的姑祖母呢。

這一次溪山俞氏只來了接親的俞平音,他正是舅舅俞正道的嫡孫子。

俞家和江家的婚事在年中之時定下的,俞家想着俞謹之年紀大了,若有變故,一等就是三年的時間,這對俞氏、江家都不好,因此兩家商定儘早將婚事辦了。

見到俞平音,沈寧便想起了舅舅俞正道,他也是她的師傅。沈寧從他那裡學到的東西,受益匪淺。

舅舅說所謂縱橫之術,就是謀算人心之道。經歷了春熙宮一事,沈寧纔對這話開始有所瞭解。

如果不是算到李斯年的心思。她也不會想到這個局,自然也就不能將李妃、上官長治也算入局中,沈家又怎麼會從斷臂之中緩過一口氣呢?

想到被圈禁在五皇子府中的上官長治,沈寧對舅舅俞正道更加感激了。

沈俞氏對俞平音是很親切的,她想到了早前見到自己的父親,也想到了多年未見的母親和兄長嫂嫂們,想着等京兆的局勢平穩一些。就回溪山探望父母去。

現在,儲君尚未落定,沈家要做的事情還不少,沈俞氏知道沈家和容妃的結盟。在這個時候。若無緊要大事,她是不會離開京兆的,她還得坐鎮沈家後院呢。

沈俞氏正想着回溪山的事情,二媳婦沈成氏就帶這孫子沈慶敏來和鳴軒請安了。

七個月大的沈慶敏已經開始學爬了,嘴裡咿咿呀呀地叫着。逗得沈俞氏沒有心思再想溪山的事情,卻忍不住想起了沈餘憲和沈安氏。

早前湘州來書信了,沈餘憲和沈安氏今年是不能回京兆過年了,因爲沈安氏還在坐月子當中,十二月初的時候。她產下了沈餘憲的第三子沈慶恭,當然不能長途跋涉了。

“祖母,祖母,今日先生誇我的字寫得好,明年父親和母親回來的時候,我會寫得更好的。”五歲的沈慶德早就開蒙了,現在正在族學中跟隨先生學臨字呢。

他已經頗懂事了,知道沈餘憲和沈安氏不能回京兆,反而這麼開解沈俞氏,連沈餘澤也連聲叫着祖母祖母,和小叔沈餘宸兩個人一同抹了抹口水。

看到這些小孩兒,沈俞氏忍不住笑了起來。一家之幸,在於家人和樂康健,這樣就足夠了。

沈俞氏笑着,夾雜着小孩兒的笑鬧聲,和鳴軒過年的喜慶氛圍也濃重了不少。

沈華善沒有心思感受過年的氛圍,他正和沈開善等人在書房討論着京兆的局勢,計劃明年的安排。

沈開善致仕之後,沒有回杭州祖宅,而是留在了京兆。

他的夫人沈顧氏,在沈則熙出事之前就已經出家了,割斷塵緣從此雲遊四海。沈開善不願回到杭州睹物思人,留在京兆,也可以幫助沈華善判斷京兆的局勢,以彌補沈則熙給沈家帶來的損失。

“二皇子一系的官員估計忍不了多久了。太子薨已經快兩年的,國不可一日無君,也不可長時無儲君,這是國祚攸關的事情。皇上就算不想立太子,也要顧忌着臣下的反應。禮部可是有不少頑固的,還有宗正、太常的官員,也會極力促立太子的。”

這京兆的局勢其實不用怎麼判斷了,已經很明顯了,二皇子一家獨大,育有兩個皇孫,又有太僕少卿張星華、兵部尚書陳知浩作爲後盾,已經沒有皇子能和二皇子競爭的了。

想必京兆所有官員都是這樣想的,若是朝臣上下一心請立二皇子爲太子,皇上又會是怎樣的反應呢?

“是啊,就算皇上心目中的儲君人選是十二皇子,恐怕也會迫於形勢。可惜陳知浩復出後,二皇子就學聰明瞭,現在什麼事都不做,就等着立太子了。容妃已經多次召見寧兒了,她心裡是很着急的。如果二皇子一直不犯錯,局面真是不好說。”

沈則儒也皺了皺眉頭,國子監有不少官員都在討論儲君的問題,可見儲君人選,是目前京兆官員最關注的事情了。

“看來,這局勢對十二皇子、對我們沈家真的是很不利啊。”沈華善撫了撫鬍子,這一句既是總結又是廢話,因爲大家都知道這一點。

現在要做的就是消除這種不利,不然大家也不會齊聚在沈華善書房裡討論。

“其實也不用怕,帝心在哪裡,我們就跟着帝心走。就算那個位置看起來是二皇子的,只要他一日沒有坐上那個位置,十二皇子一日都有機會。”沈則敬說道,他想起了沈寧說的前一世。

前一世,沈寧二皇子落敗還在五皇子之前,帝位之爭根本就沒有他什麼事,雖然前世今生有變故,但某些事情走向還是有它的道理的。

沈則敬認爲二皇子才能的確平庸。這些年也沒見在朝堂上有什麼作爲,要把他拉下來也不難。

“既然他一直不犯錯誤,那麼我們給他製造點錯誤就是了。”沈開善提出了一個方向。沈家順着這個方向去走,一定會有辦法的。

現在宮裡的容妃催得緊。過年之後是什麼的局勢誰也說不清楚,沈家也要抓緊了。

“越是緊急的時候,越是急不得。我們一定要耐心等待最合適的時機,就好像等待春熙宮中的時機一樣,千萬不能着急。且看過了年朝官們有何反應再說,這個是急不來的。”沈華善謹慎地說道。

給二皇子下套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何況他身後還有張星華和陳知浩。這兩個人都是朝中重臣,家族又根基甚深,特別是陳知浩此人善謀能斷,沒有十足的把握。沈華善不敢妄動。

“西燕那邊有什麼消息?”見衆人沒有再說話,沈華善問沈餘宏。

原本沈餘益過年就要回來的,但是不知道爲什麼,西燕那邊突然戒嚴了!

西燕的官員已經和西寧道邊上的大永茶馬司官員打了招呼,說是國有要事。這互市得罷市三期,所以就連一早等候在西寧邊境的沈餘同都無法送進西燕,這個事情,同樣令沈華善憂心。

“尚未有消息,孫兒估計西燕皇室肯定出事了。不知道出事的西燕皇帝司馬政還是西燕太子司馬昊。”沈餘宏說道。

西燕的局勢也不明朗的。從沈餘益之前傳回來的消息看來,西燕廢太子和現太子司馬昊之間一直在爭鬥,司馬政的身體一日差過一日,病重之時又想起了廢太子的種種好處來了,也不知道西燕現在是什麼樣的狀況。

西燕戒嚴,十之*和皇室爭端有關,因此沈餘益回不來,沈餘同也過不去,現在王姨娘以淚度日要生要死的,鬧得沈則遠一房的過年心情都沒有了。

衆人一時沉默,如果西燕政局有變,那麼沈餘益他們的安全就難以保證,動亂之時,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現在沈餘益的消息還沒有傳回來,吉凶未卜。

就在這個時候,如流處的連山匆匆帶着密信敲響了沈華善書房的門,這是西燕傳回來的書信,守在西寧道的如流處人員是一刻不停將它送進京兆的。

“司馬昊登位了!”沈則敬快速拆了信,然後說了這麼一句,正如他們所料的一樣,西燕政局有變了。

西燕皇帝司馬政崩天,太子司馬昊靈前即位,太子司馬昊一上位,就用血腥手段鎮壓了意欲奪位的前太子,西燕官員也大換血,司馬昊下令邊關戒嚴,就是爲了平息內亂。

雖然沈餘益他們出不來,但是風潮大街總體平靜,他們的安全也無虞,只等局勢平穩了再另謀替代之事。

沈華善的眉頭皺了起來,沈餘益他們安全這令他們放心不少,但是司馬昊登位,對大永有沒有影響?鴻臚寺知道這個消息了嗎?皇上會有什麼反應?

司馬昊去年曾出使大永,根據燕誠公主的事情推測,司馬昊和上官長治曾有過秘密約定,甚至他們有可能已結盟。司馬昊登位,上官長治會鹹魚翻生嗎?

司馬昊表面上驕縱橫逸,實則心狠手辣,他登基之後,大永和西燕的關係還能保持那麼友好嗎?互市停、戰爭起,這樣的狀況會不會再次出現?

這種種擔憂,在沈華善心裡浮起。

待他從沈寧口中得知西燕和大永會在三年後再起戰爭之後,眉頭皺得更厲害了。

三年戰爭起,這在前世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會不會再次發生?

沈華善不知道怎麼判斷,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就算戰爭起,也能保證大永有一戰之力,百姓免遭塗炭。

西燕有變,京兆局勢未定,沈家就在這重重憂慮中,迎來了長泰四十年。

ps:

二更!推薦糖水菠蘿的書《浮世謠》/iq7znj誓要入世隨俗的田初九拜別師父下山,以販賣巫術爲生。一路捉小三,打惡鬼,收狐妖,泡美男。田初九:“拍賣咯!貌端體健,品種優良的男妖一隻,掃的了廳堂,洗的了茅廁,釣的了富婆,暖的了被窩,沒事拴着養眼,有難拿他擋刀!”楊修夷:“都說男女有別,人鬼殊途,偏你不男不女,又像人又像鬼,毫不矛盾。”原清拾:“哦,水桶掉井裡了?沒事,我們還有她的腰呢。”花戲雪:“你是我見過最迷人的水鬼,看那皎潔無瑕的月亮,我對你的愛比她還純淨……嘔!不幹了!野猴子!出來別躲了!老子說不下去了!”

第375章 連環局第375章 連環局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408章 全殲第511章 將亡第369章 逼反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416章 悲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27章 簡在帝心第256章 殺伐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6章 鋪勢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17章 莊子避暑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320章 差一點第304章 換命第184章 愛情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394章 復起第378章 征伐出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520章 不臣番外二淳德盛世第99章 春闈案二第486章 掌軍第111章 再相見 嘯三聲第244章 沈餘憲第417章 高唱第453章 奇計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311章 前奏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263章 雲胡不喜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443章 改元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178章 背後之手第296章 保住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186章 貴人謀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449章 沈家動第349章 新勢力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327章 變數第364章 埋伏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531章 緩稱王第296章 保住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305章 奠第59章 治水良人第142章 廷杖(二)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252章 移勢第499章 左半朝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96章 鑑華堂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55章 水災第473章 西燕入侵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68章 結果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98章 春闈案一第186章 貴人謀第147章 毒婦第414章 檄文第335章 風波現第219章 謀利第379章 押俘第412章 將才第356章 來了第262章 潛行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434章 天子失德第348章 有別第417章 高唱第447章 沈則思反?
第375章 連環局第375章 連環局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408章 全殲第511章 將亡第369章 逼反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416章 悲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27章 簡在帝心第256章 殺伐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6章 鋪勢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17章 莊子避暑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320章 差一點第304章 換命第184章 愛情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394章 復起第378章 征伐出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520章 不臣番外二淳德盛世第99章 春闈案二第486章 掌軍第111章 再相見 嘯三聲第244章 沈餘憲第417章 高唱第453章 奇計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311章 前奏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263章 雲胡不喜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443章 改元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178章 背後之手第296章 保住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186章 貴人謀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449章 沈家動第349章 新勢力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327章 變數第364章 埋伏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531章 緩稱王第296章 保住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305章 奠第59章 治水良人第142章 廷杖(二)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252章 移勢第499章 左半朝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96章 鑑華堂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55章 水災第473章 西燕入侵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68章 結果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98章 春闈案一第186章 貴人謀第147章 毒婦第414章 檄文第335章 風波現第219章 謀利第379章 押俘第412章 將才第356章 來了第262章 潛行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434章 天子失德第348章 有別第417章 高唱第447章 沈則思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