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山陵崩

長泰帝四十三年的開春,要比往年寒冷。二月初的時候,京兆還下了一場暴雪,這下京兆更加嚴寒,呵氣幾乎都能成冰。

這樣的天氣,讓沈華善感到憂慮不已,眼眉也總會時不時地抽動,總覺得,那一日是越來越近了。

紫宸殿中的長泰帝,已經是半昏迷狀態,只還有一口氣吊着。孫伯揚等太醫,已經留宿宮中了,而且語詞也不再隱晦,直接告訴中書、門下、尚書三省的重臣:皇上大行,就是這三五天的事情了。

禮部屬下祠部的從八品主事,終於不用再往紫宸殿跑來跑去了,因爲大事已定。禮部尚書魏晉度,已經吩咐屬下將鹵簿、大駕全部設齊,就等着那一天到來。

後宮妃嬪們,也知道了即將要發生的事情。像皇后、容貴妃和慕妃這樣的高位主子,只是神色哀傷,然後吩咐宮女內侍準備好喪葬的用品,像夢貴人這樣年輕低位的,則是忍不住痛哭。

帝王一崩,最悽慘的,莫過這些鮮嫩的妃嬪了。

東宮之內,太子妃左氏也作好了相關準備,大宮女春喜早就將喪葬的用品準備好了,只待那鐘聲響起來。太子妃左氏臉上無比哀傷,內心卻有壓抑不去的興奮和期待。

太子妃與皇后,儲君之婦與一國主母,這中間的差別,看似不大,然而對很多皇家人來說,無異於天和地。如今,太子就要坐上那個位置了,她也要隨之進一步,成爲大永最尊貴的女人。

想一想,就覺得心血沸騰。

太子妃的興奮,太子無法感受。這種興奮的前提,是他能夠順利坐上那個位置,還要保證不出大問題。爲了這個前提,太子召集了幾位大臣前來商討,作最後的準備彙報。

此刻。在太子詹事府內,太子肅穆着臉色,仔細聽着朝堂重臣們的提點,而彙報着各項事宜的大臣,也是面色凝重。

沈華善、邱盛年等太子詹事府官員,位列其中,此外,還有監國朝臣左良哲、金吾衛大將軍魏延慶。

他們討論的,乃是皇上大行之後的事情。帝王雖未崩,身後卻已定。要做的準備。要提的警戒。比任何時候都要多重。

帝王大行,這是朝堂至大之事,悲傷固然有之,但是對於太子和朝臣來說。悲傷遠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最重要的,乃是維持朝政的穩定。朝政諸事、軍國重務,在新舊君主交替之時,要比任何時刻都來得緊張,也比任何時刻都容易動亂。

首要的必要的,就是穩!穩住朝臣的心神,穩住朝堂的局面,穩住七大道的軍政。穩定,壓倒一切。在這個特殊的時候,沒有什麼事情,比這一點更加重要。悲哀傷痛、喪葬禮儀這樣的事情,根本就不在此時討論範圍之內。

爲了這個特殊時刻的穩定,在長泰帝病重之前。大永這個國家機器,就開始運作起來了。

天下七大道軍政主官的家族子弟,一直是長居京兆的,如今更是被嚴密看管起來,尤其是那些核心的家族子弟,都在金吾左右衛的控制之中。

安北都護府和安西都護府,已作了充足準備,並且高度警戒,雖則明面上沒有頒佈戒嚴令,但是這兩都護府實則上,已經在戒嚴了。進入大永邊境的審查,比以往嚴格了十倍不止。

京兆這裡,乃是大永的核心,從韋景曜這樣的頂級朝臣,到八品主事這樣的不流小官,也都嚴陣以待。日常事務做好,這是必須的,也有官員預見到可能發生的變故,對自己的職責範圍更爲重視。比如京兆尹儲時秀,就帶着一千府兵日夜巡查,保證京兆的秩序。

皇城之內,也有了應對。宮禁、宵禁自然不用多說。金吾衛大將軍魏延慶帶領三萬金吾左衛,已經駐紮在皇城門外,以保證太子順利登基,以保證京兆朝堂穩定。

太子監國已久,羣臣對於新主,早已適應。長泰帝遺詔已經立下,京兆之內無相爭之皇子,太子到時只須奉遺詔靈前即位,三萬金吾衛,只是作爲後盾,保證這一過程能夠順利進行。

這是一套完整而嚴密的朝政體系,在皇上即將大行的時候,更加高度嚴謹地運作起來,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差錯,從上而下,又從下而上,各自嚴謹慎重,所爲的,就是這一個時刻的穩定。

“啓稟殿下,三萬金吾左衛已經在皇城外守候。這三萬兵將,皆是皇上心腹親信,必定秉承皇上遺詔,助殿下順利登基;其餘四萬金吾衛,則是駐守城外,以維定京兆的局面,請殿下放心……”

魏延慶將金吾左右衛的準備詳細地說出來。當聽到這七萬人細緻、嚴密的佈防,沈華善才略微鬆了一口氣,神色卻是依舊凝重。

他和其餘朝臣都深知,皇上一旦大行,京兆這裡,最重要的,不是皇權象徵的太子,也不是他們這些所謂肱骨的朝堂大臣,最重要,乃是七萬金吾左右衛!

這七萬人,就是京兆的軍隊力量,只要這七萬人穩定有序,那麼京兆朝局就能穩定有序。

金吾衛大將軍魏延慶,乃是長泰帝的死忠純臣,有他坐鎮金吾衛,某些牛鬼蛇神,定不敢輕易作祟。只是,在這之前,有一點,沈華善作爲監國重臣,是必須再三提及的。

“非常事用非常法,亂世當重典。在這個時刻,將軍需用霹靂手段,以雷霆萬鈞的姿勢,壓住底下的兵將,大局才能定。”沈華善沉吟着說道,眉頭也沒有舒展過。

魏延慶點點頭,沒有因爲沈華善的話語有半絲不順。文官不幹軍事,在這個時候,也就沒有了這個顧忌。事實上,魏延慶的確也發現了金吾衛中有人蠢蠢欲動,他顧不得順藤摸瓜去抓背後之人,隻立即將這些兵將斬殺,以防軍心動亂。

從太子到朝臣,從京官到外官,從政事到軍務,這套系統。已經作好了準備,就等待那天的到來了。

二月初三夜,京兆那座覆鬥形的司天臺頂層,司天監君復樂正一瞬不瞬地盯着天空,觀測着天象。

這位大永的司天監大人,最擅長的,就是觀測星象。雖然星象浩繁變幻莫測,卻也能吉凶走向,是以司天監,可不通政事。卻不可不知天象。

隨即。君復樂的面色就變了。頂層之上的燈火,映照出他蒼白驚懼的臉色。他很想站起來,卻發現全身都沒有力氣,只得軟軟地跌坐着。帝星隕落。早在他意料之中,卻沒有想到,竟然是這個星象!

“……天地不仁,不仁啊!”良久,君復樂爆發出一聲驚嚎,放聲大哭。他能知星象吉凶,卻無濟世良方,這個已經是須發皆白的老頭,感念着天下蒼生。卻像個小兒一樣嚎啕大哭。

而在景泰大街,沈餘樂也是面色大卞,他跌跌撞撞衝出了易居,往沈華善的院子跑去。剛剛觀測到的星象,似乎如在他眼前。

熒惑守心之星象。主天子死喪,司天下憂患。在這晚,出現了!帝星隕落必當是,卻是這熒惑守心之象。這星象,預兆的,不僅是國失主,更是天下蒼生的憂怖。

可是當他站在沈華善院子裡,見到臉色凝重的祖父沈華善,卻訥訥什麼也說不出來。只是眼淚,淌了下來。

紫宸殿內,長泰帝終於睜開了眼睛,從昏迷中清醒過來。他看着守在旁邊的皇后、太子、容貴妃、慕妃等人,見他們都是神情哀傷,一時不能反應過來。

“是誰在哭?”長泰帝這樣問道,這是他醒來說的第一句話。他彷彿聽到有誰在嗚嗚咽咽,那聲音彷彿在很遠的地方,卻又聽得到。

“……”聽到這問話,太子怔怔,卻不知道說些什麼。紫宸殿這裡,沒有人會哭,沒有人敢哭。或許是偏遠深宮中,某些不甘不息的低位妃嬪,忍不住了吧,又或許,是老樹風動的聲響,根本就沒人在哭。

容貴妃卻是忍不住,用帕子捂住嘴脣,雙肩輕微抖動,在強壓住悲傷。眼前這個消瘦枯黃的男人,給了她無上的顯耀和寵愛,還給了她的皇兒整個皇朝。雖然他們不是夫妻,這一刻,容貴妃卻有未亡人的感念。

向來都是肅穆端敬的皇后,此刻神色哀傷,卻也就哀傷而已。她離長泰帝最近,卻沒有像容貴妃一樣手帕捂嘴哀哀不已。

慕妃雖然是素服單釵,卻依然是美豔不可方物。她也像皇后一樣,靜默不語,只略略低着眉頭,不去看龍牀上那個即將油盡燈枯的帝王。

這些皇子主子的身後,則跪着太常、禮部的留守宮中的官員,還有孫伯揚等太醫,並衆多的內侍和宮女。

這些人,只是低着頭,眼中或垂淚,或是悲傷。他們都知道,皇上會在這個時候醒來,多半是迴光返照了。

“四十三年……朕在這個位置上也太久了。雖則躬自艱難,卻不敢或懈。有過文鎮親征,也有過流血春闈,最後還有盛王之亂……”見到衆人這副樣子,長泰帝也自知是怎麼回事了,他覺得自己腦中反而清明起來,這樣絮絮叨叨地說道,彷彿在回顧自己的一生。

“朕之所爲,是非功過,定有刀筆評說。太子,你要記得……坐穩此位,坐好此位,方不負大永……”長泰帝轉而又對太子這樣說道,爲君爲父,這是他最後的提點。

漸漸地,長泰帝覺得自己眼前模糊了,那些過往的歲月,彷彿圖畫一樣,在他眼前一一掠過。年少登基的遊移不穩,盛年穩位的君臨天下,到如今,即將大行歸去,這一切,都那麼清晰。

“朕……願來世復生帝王家……”迷迷糊糊地說出這麼一句話,長泰帝的眼睛漸漸合上。

紫宸殿內,那些壓抑的嗚咽終於四散開來,從紫宸殿蔓延開去,先是細細碎碎的哭音,然後是悲愴不已的嚎啕……

在位四十三的長泰帝駕崩了,享年六十有七。

ps:

二更!南朝劉子鸞說後身不再生帝王家……咳咳,若是長泰帝復生帝王家,我會讓他早夭,哈。

第539 萬骨枯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355章 私產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343章 身死!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164章 玩完了第219章 謀利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380章 朝京行第300章 弒父第378章 征伐出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98章 春闈案一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474章 有溫情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429章 死地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538章 偷天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287章 順遂第299章 密謀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373章 見太后第449章 沈家動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515章 清君側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202章 出事了!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79章 燕都棋局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261章 洗心第400章 首亂第284章 不能第34章 喜事多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555章 逼宮第239章 大換血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219章 圍絕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502章 抹黑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322章 歸心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305章 奠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547章 西寧侯之爭第244章 沈餘憲第246章 變故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341章 毒殺子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186章 貴人謀第327章 變數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53章 出西燕記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307章 嬌客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219章 謀利第539 萬骨枯第554章 合作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535章 帝都亂第352章 山陵崩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35章 開春吏事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99章 春闈案二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45章 餘緒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424章 一月尚書
第539 萬骨枯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355章 私產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343章 身死!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164章 玩完了第219章 謀利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380章 朝京行第300章 弒父第378章 征伐出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98章 春闈案一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474章 有溫情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429章 死地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538章 偷天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287章 順遂第299章 密謀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373章 見太后第449章 沈家動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515章 清君側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202章 出事了!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79章 燕都棋局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261章 洗心第400章 首亂第284章 不能第34章 喜事多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555章 逼宮第239章 大換血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219章 圍絕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502章 抹黑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322章 歸心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305章 奠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547章 西寧侯之爭第244章 沈餘憲第246章 變故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341章 毒殺子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186章 貴人謀第327章 變數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53章 出西燕記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307章 嬌客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219章 謀利第539 萬骨枯第554章 合作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535章 帝都亂第352章 山陵崩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35章 開春吏事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99章 春闈案二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45章 餘緒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424章 一月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