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禮樂征伐

沈華善一行人,在五月初的時候來到嶺南道,與早就在這裡的沈開善、沈則高等人匯合。

五月,是嶺南道最怡人的時候。在踏入嶺南道之後,沈華善沉鬱的心情有所舒展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嶺南道這裡,遠離了京兆的政事紛擾,這裡還有他牽掛的幼子,沈華善的心情,當然會好轉了。

對於沈寧和沈俞氏來說,最驚喜的,莫過於在這裡見到俞正楷和俞始經、俞始綱兩個人!

“兄長……”沈俞氏見到俞正楷,忍不住淚眼婆娑。她實在沒有想到,會在嶺南道這裡見到孃家人,而且還是自己的長兄!

上一次見到兄長,還是去溪山參加父親葬禮的時候,距離如今,已經過去四年了。

時間真的過得太快了,沒想到他們兄妹團聚,不是在江南道,也不是在京兆,而是在這和他們過往軌跡完全沒有關係的嶺南道!

世事流轉,人事變遷,這實在是超出沈俞氏所預料之外。一向端莊鎮定的她,在見到俞正楷的時候,除了流眼淚,似乎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好,好。平安到達就好了。”俞正楷的聲音也有些激動。他與沈俞氏雖然是兄妹,但歲數相差太大了,沈俞氏就像他女兒一樣。見到沈俞氏平安到達,他也就放心了。

“見過舅舅、見過表哥……”沈安氏和沈寧隨即也向俞正楷等人請安了。

沈寧還抱着孩子,她身邊的應南圖,隨即也向俞正楷等人行了禮。這是他第一次見到溪山俞氏的人,目光中不由得多了些打量。

舅舅俞正楷年紀看起來很大了,兩個表哥,年紀估計要比岳父岳母還要大。

“見過姑母。”俞始經和俞始綱也給沈俞氏行了禮,對於表妹夫應南圖打量的目光並不以爲意。

因沈俞氏在這裡,他們所敘的,乃是親情。只說着這幾年各自的情況,無非是些家裡長短的事情。

沈俞氏安於內宅,卻不是不知道天下大勢的。對於孃家兄長和侄兒出現在這裡,她想着總有原因的。卻沒有多問。

她最想知道的,乃是溪山的老母親安好否?

“母親身體還好,然而畢竟年紀很大了,也會時有幾聲咳,精神氣還是好的。”

俞正楷這樣說道,又略略說了些溪山的情況。過去四年裡,溪山俞氏爲俞謹之守孝三年,閉門謝客只致力於學問道德,此外就是爲出溪山作準備了。

在俞正楷說到湘湖邊上一切如常的時候,一片的沈寧。神色頗爲懷念。

湘湖的清晨,留在了她的腦海中,她在那裡悟道,知曉“清風拂山崗,明月照大江”之道。得益實在非淺。

想起了湘湖,她自然就想起教授她縱橫之道的俞正道。應該很快就能見到他了吧?

“四弟去了西寧道,現在應該跟妹夫在一起了。妹妹也會有機會見到他的。”

沈寧正想着,俞正楷又說話了,說的,正是關於俞正道的消息。

聽到還能見到俞正道,沈俞氏喜不自勝。沈寧在喜悅的同時。也感到這天下大勢的逼迫,越來越近了。

舅舅和表哥們這個年紀了,還是離開了溪山,來了嶺南道和西寧道,這當中意義深遠。

溪山俞氏以文傳家,族中子弟向來不出仕。他們對於朝政、天下的影響,更多是在文道。可是近幾年來,先有外祖父俞謹之在國子監傳道,如今又有俞正楷等人出溪山。看來,溪山俞氏所行。和以往有所不同了。

他們已經預知天下亂局將來,他們也正在積極地踐行“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的傳家宗旨。

國有動亂,而有禮樂出。

俞正楷等人,在三月底就已經來到嶺南道了,要比沈華善他們早一個多月。至於他們爲什麼會來到這裡,沈寧和應南圖是知道的。

看來,祖父所謀的事情,越來越多人蔘與其中了。

沈則思爲沈華善安置的處所,不是在韶縣縣衙旁邊,而是在曲江邊上,一個悠閒清靜的院落。

這個院落雖然簡陋,但佔地很大,足夠安置沈家衆人。俞正楷等人也在這裡居住,就連應南圖和沈寧夫婦,都棄了縣衙旁的小宅子,搬到這裡來了。

五月的曲江邊,有雜花野草,還有河水清澈。這景緻,能夠讓人心曠神怡,但是現在,沈華善就沒有這般曠怡的心情。

在重逢的喜悅過去之後,正事也逐一擺在眼前了。沈華善並沒有忘記,他來嶺南道,不是爲了養老的。

該安置的家眷,已經安頓好了,自有沈蔡氏幫她們適應這個地方;該關注的事情,也打點好,送往京兆和西寧道的消息,都已經發出去了……

如今他和俞正楷、葉正純等老傢伙,還有應南圖、沈餘樂等小傢伙,正在商量着以後要做的事情。

“太常失瑞的事情,已經傳到嶺南道了。嶺南道的官員和百姓都對此議論紛紛,道是天降不祥。”

沈則高說着嶺南道的最新情況。其實這也不算新情況了,沈華善他們一路南下,類似的情況也聽到很多了。

景興帝全力遮掩的事情,不知道怎麼的傳遍了大永。大永百姓對此事的反應,比沈華善所預料的還要大。

嶺南道和江南道甚至有百姓,聚集在縣衙府衙前,道這是天公有怒,讓景興帝下罪己詔。

罪己詔,非國有大災難或者君主有大失,就不能頒發。景興帝又怎麼會因爲太常失瑞而頒發罪己詔呢?

“究竟是誰有那麼大的本事,可以將太常九鼎悄無聲息地拿走呢?”

俞正楷說道,他可不相信九鼎會不翼而飛,也不相信祥瑞預警那種說法,最大的可能,就是九鼎被人偷了。

“金吾衛嚴密搜查,也不知道真相。如今九鼎已失,朝廷估計是找不回來的了。說不定,最後它們會自己出現的。”

葉正純這樣說道。太常失瑞。已經成爲疑案了。究竟九鼎在哪裡,如今誰也不知道。這種情況,和前朝大安時極爲相似。大安末年,九鼎也不見了。後來大永太祖橫空出世,九鼎才又重現。

所以葉正純纔會覺得,九鼎最後會出現。至於九鼎最後會在誰人手中,這是無法預料的。

“且不說太常失去瑞了,兵器司的事情,怎麼樣了?”

沈華善將話題轉回嶺南道這裡。沈家的兵器司,已經籌措了兩年了,尤其是確定選址之後,就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

別的尚且不說,就說沈、胡兩家源源不斷往南嶺深山送去的原料和金錢。就不可勝數。

爲了順利發展兵器司,爲了讓西寧道的礦藏順利運抵南嶺,胡不塗和沈則遠等人,用了無數的人力物力,在去年底。打通了從昆州到廣州的商路。如今的兵器司,進展不可同日而語了吧?

“胡兆昌果真是天才匠人!他帶着一批工匠,已經制作出幾批弓弩了,比弩坊署出品的更爲輕便。他竟然連弩牀也會製作,如今兵器司正在研製新型弩牀,按照他的設想,這新弩牀克服了弩牀不能連續發射的缺點!”

沈開善回答道。聲調提高了不少。研製弩牀的事情,雖然早一個月前就已經進行,但是他仍難以壓抑心中的激動。

新弩牀的研製,已經到了最後的試驗階段。雖然胡兆昌只是調整了弩機的位置,增加了幾個弩扣,可是這弩牀。可以裝置兩個或幾個以上的弩機,可以連續不停地發射弓箭。

這樣的弩牀,對於攻城和守城來說,實在太過重要了。沈開善可以預想得到,這將會引起多大的轟動。

“兵器司一定要保密!但是進展一點要再快一點。除了弩牀,弓弩、長槍等兵器,也要抓緊纔是了。”

沈華善想了想,這樣說道。他知道兵器司的事情,絕對不能暴露出去,所以寧可慢也不能快。但是他只覺得緊迫感越來越深,時日無多的直覺也越來越強烈。

可是縱觀大永,突厥十幾萬大軍已經被滅,突厥絕對成不了威脅了;河內道先前已經下雨,災情已經得到緩解了;西燕一直平靜,沈餘益那裡也沒有新情報傳來……

動亂從何處出呢?北疆?西燕?還是京兆?

沈華善不知道,但他知道時間越來越少了。

“京兆帶來的僕從,我意全部遷入兵器司,以作胡兆昌等工匠的助力;另外則思會帶着三千安北府兵前來,我也打算將這批人安置在兵器司中。”

沈華善又接着說道。沈家的僕從,都是可信可靠的人,將這些人補充進兵器司,想必兵器司的進度會加快很多了。

“河內道的災情已解,千秋錢莊之財已經不用再送到河內道。可以轉在兵器司這上面。”

應南圖說着千秋錢莊的錢財。他已經知道了,兵器司的錢財十分緊拙。沈則遠、胡不塗、楊步勳等人,已經儘可能抽調出錢財了,兵器司仍是缺錢。

也是,對於兵器司而言,每冶煉一件礦藏,每製作一件兵器,耗費的,就是錢財!

就在這曲江邊上,這些人聚合在沈華善身邊,說着與沈家密切相關的事情,其實,也是與大永密切相關的事情。

ps:

一更!抱歉,讓大家久等了。其實我早已寫完的了,但是一直沒有網絡。感謝心懿7017的粉紅票,感謝蘇子hana的打賞!感謝鬦貓小姐的桃花扇和評價。還有一更,半小時後奉上!另外,我明天會三更,謝謝大家呀~~

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79章 燕都棋局第517章 株連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408章 全殲第376章 誰的人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314章 垂死第428章 設毒計第488章 奇策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111章 再相見 嘯三聲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314章 垂死第24章 使團比試第339章 不慈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521章 弒君第405章 償恩第556章 得了!第175章 不祥第82章 考第之危第309章 驅夢魘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462章 奪職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332章 小登科第299章 密謀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90章 入書房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57章 賑災之心第399章 人禍第343章 身死!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307章 嬌客第332章 小登科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556章 得了!第90章 入書房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320章 差一點第263章 雲胡不喜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320章 差一點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364章 埋伏第335章 風波現第140章 見司天監大人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232章 草場案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455章 援兵到第351章 朝南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408章 全殲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221章 全義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77章 救應南圖(三)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483章 天有哭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29章 布謀北疆第546章 死脅第323章 政績第518章 夫妻重逢
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79章 燕都棋局第517章 株連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408章 全殲第376章 誰的人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314章 垂死第428章 設毒計第488章 奇策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111章 再相見 嘯三聲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314章 垂死第24章 使團比試第339章 不慈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521章 弒君第405章 償恩第556章 得了!第175章 不祥第82章 考第之危第309章 驅夢魘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462章 奪職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332章 小登科第299章 密謀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90章 入書房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57章 賑災之心第399章 人禍第343章 身死!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307章 嬌客第332章 小登科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556章 得了!第90章 入書房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320章 差一點第263章 雲胡不喜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320章 差一點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364章 埋伏第335章 風波現第140章 見司天監大人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232章 草場案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455章 援兵到第351章 朝南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408章 全殲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221章 全義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77章 救應南圖(三)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483章 天有哭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29章 布謀北疆第546章 死脅第323章 政績第518章 夫妻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