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東方第一劍

石母不防他右手使劍的同時,左手會劈出一掌來,而且掌風奇寒,分明連厲神君的“太素陰功”都已傳給了他,一時之間不敢硬接,杖頭點地,身形倏然向左飄出。

僅僅一招接觸,石母就接連兩次飄身閃退,直看得終南五劍和三手真人、東門奇等一千成名多年的高手莫不聳然動容!

這對石母來說,真是數十年來,會過多少一流高手,所從未有過的事,數十年盛名,得來不易,一時不禁把她激得心頭狂怒,就算得罪厲神君,那也是日後的事,今晚非把這小子劈了再說!

心念這一動,身形堪堪向左飄出,口中冷哼一聲,鳳頭杖疾然挑起,沒待楚玉祥發招,左右連揮,立時幻起十七八條杖影,宛若十六八條黑龍張牙舞爪般飛起,一齊攻到。

她這一發動攻勢,當真有風雲陡變之勢,漫天杖影,所帶起的急杖風,直逼一丈開外,光是這股風勢,就逼得人站不住腳。

但儘管一丈開外勁風還是呼嘯如濤,楚玉祥站在她對面,一襲青衫卻連衣角也沒飄動一下,那是他運起神功,護住了全身,從容發劍,一道接一道的白光,從他身前划起,清晰可數,左手配合劍勢,也一掌接一掌的劈出。

英無雙站立之處,距離楚玉祥最近,她手中青霓劍早已返入鞘中,但一雙清澈大眼,卻盯着大哥,幾乎一霎不霎,看出了神!

她的劍法,就是跟大哥學的,自然看得比別人清楚,最使她感興趣的還是大哥在使劍的同時,左手還能發掌。

她從小跟師孃(西門大娘)練的就是掌法,(厲山雙兇不使兵刃)雖然和大哥使的“三刀”不同,但她可以觸類旁通,大哥可以把掌法和劍法同施,自己爲什麼不能呢,於是她看着大哥劍掌同施,她也思索着使一招劍法的同時,自己也可以使師父的一記掌法,心中想着,忍不住右手以指代劍,比劃着劍招,左手也跟着揮掌,一記又一記的演練下去。

石母和楚玉祥這一戰,對英無雙來說,真是獲益非淺,從此英無雙也學會了劍掌同旋。

武功威力大爲增強,此是後話。

只說石母鋼杖揮舞,連攻了四十九招,依然未能佔到一點勝算,心頭憤怒已極。口中厲聲喝道:“住手!”

楚玉祥聽她喝出“住手”,立即收劍,望着石母說道。“咱們勝負未分……”

石母臉色獰厲,沉哼道:“不錯,咱們是沒有分出勝負來,但很快就會分出來了。”

說到這裡,回頭朝階上喝道:“拿劍來。”

原來她使杖勝不了楚玉祥,也要使劍了!

站在階上的兩名綠衣少女,一個手捧玉如意,一個手捧一柄形式奇古的短劍。

這時那捧劍的綠衣少女口中答應一聲,右手一按吞口,但聽嗆然劍鳴,抽出一柄長僅一尺有奇,色呈墨綠的短劍,上身一躬,一道墨綠光華脫手朝石母身前激射過去,幾乎是直貫前胸,但劍到石母身前三尺光景,忽然憑空翻了個身,本來劍尖在前,這下倒轉過來,劍柄在前了。

石母左手一探,就接住了劍柄。

那綠衣少女雖然這一手只是使的巧勁,短劍射到石母身前纔會倒轉過來,但要做到這一點,也需把勁力拿捏得極準才行!

強將手下,畢竟沒有弱兵,大家看得不禁暗暗點頭。

終南五劍爲首老者鍾子奇目光一注,臉色微變,矍然道:“綠沉劍!”

三手真人奇道:“難道她會和昔年號稱南疆一叟綠竹神翁有關?”

綠沉劍正是昔年綠竹神翁藏在綠竹杖中的一柄短劍,綠竹神翁把此劍視爲瑰寶,從不示人,也從不輕使,據說此劍出必傷人!

石母接過短劍,本來紅潤的臉色,此時業已滿布殺氣,變得慘白而獰厲,目中神光如電,直注楚玉祥,獰笑道:“楚玉祥,方纔老身力戰終南五劍,並未使用此劍,你小小年紀,倒教老身要動用五十年來從不輕易使展的劍杖同施,你縱然傷在老身劍下,也足可自豪了!”

她方纔力戰終南五劍,確實並未使用短劍,由此可見她劍杖同施,威力一定兇猛無比!

楚玉祥朗笑一聲道:“方纔咱們勝負未分,你縱然多上一支短劍,勝負之數,也未可逆料。”

石母沉哼道:“你試試就知道了。”

楚玉祥道,“好,你只管使出來就是了。”

這話就是絲毫沒把石母放在眼裡。

石母怒極,口中沉笑一聲道:“好!”好字出口,右手鋼杖杖頭一昂,划起斗大一個杖花,直搗而出,杖勢甫發,身形隨即撲上,左手短劍閃電攻出。

一個人只有兩隻手,你一手使杖,一手使劍,已是十分難得,但石母在這一瞬間,卻好像多出五六隻手來,那是她左手短劍在這一剎那間攻出了七招之多,鋒利森寒的劍尖同時朝楚玉祥眉心,咽喉、鎖心、幽囚、血陰阻、斬命等七處要害刺到。(斬命爲雙穴)

江湖上使劍的高手。也大有人在。一招之間如果要刺出七劍,至少也要刺出一劍,收劍再刺,所謂倏收倏發,總是有先後之分,但石母刺出來的七劍,竟如有七支劍尖同時攻出,沒有一劍是虛招。

楚玉祥在這電光石火之間,立時想到綠袍師父傳自己的“十三劍”,屬於快攻劍招,沒有一招守勢,自己若是和她搶攻,那是同歸於盡的打法,只有祖師父的“全真劍法”,講究守中有攻,自己先立於不敗之地,才能攻敵,這就決定使用“全真劍法”。

另外,祖師父傳自己“全真劍法”之時,左手配法劍勢,忽指忽抓,屬於擒拿手法居多,但此時對付石母右杖左劍,擒拿手法並不過宜,只有施展綠袍師父的“三刀”三記掌法,才能抵擋得住對方杖劍同施的凌厲攻勢。

這一段話,說來較慢,實則僅是楚玉祥心念一轉的事,右手長劍當心一豎,使出“全真劍法”的一式“玉笏朝天”,守住門戶,左手迅若奔雷,連劈兩掌。發掌之際,迅疾後退了一步。他雖然被逼退了一步,但也把石母攻出的七招劍勢逼住。”

僅此一招,看得石母冷電般的眼神定住了,杖影劍芒,同時消失,石母好像未曾出手一般,瞪着楚玉祥冷冷的問道:“你方纔使的一記劍招,是全真劍法?”

看到楚玉祥忽然使出“全真劍法”來,使她心頭不期而然又多出一層顧慮!

劍法被人家認出來了,楚玉祥自然不好否認,點頭道:“不錯。”

石母疑慮的問道:“你是青牛宮門下?”

“全真劍法”不傳外人,會“全真劍法”的人,自然是全真教門下了。

只是她奇怪這小子手中使的是寒螭劍,明明是厲神君的傳人,怎麼又使出全真教的劍法來了?

楚玉祥大笑道:“在下方纔已經說過,在下出道江湖,從不自炫師門來歷,今晚行動,是楚某個人之事,與師門無關,咱們各憑武功交手,你不用問我是什麼人門下。”

這話雖是實情,但口氣未免極狂,石母數十年來,從沒聽到過有人敢在她面前這樣說話,一時怒火復熾,把剛纔從心頭暗自升起的一絲顧忌又悉數拋開,沉哼道:“好!”

杖先劍後。隨着這聲“好”字,倏然攻出。這回鋼杖乍起,接連攻出三招,但左手短劍在三招杖勢中,卻攻出了十招之多!

誰都可以看出石母的龍頭杖固然招式沉猛,氣勢極壯,但她的劍法更爲快速凌厲,一片綠芒,令人目不暇接。

杖勢沉猛,劍勢快速,兩種不同的勁道,不同的招法,居然同時在一個人的雙手施展出來,可見石母能夠威震江湖數十年,各大門派都對她退避三舍,實在是名非幸致,放眼武林,大概能和她動手的人,爲數也已不多。

終南五劍目睹石母劍杖同施,竟有如此威力,也不禁相顧失色!

楚玉祥右手寒螭劍施展“全真劍法”,揮出一道又一道的白光,劍勢來去如電,人影進退如風,老遠看去,只見他全身白光繚繞,人影反而有些模糊。

左手隨着劍勢,劈出一記又一記的掌風,全真劍法,守多於攻,但厲神君的“三刀”,三記掌式,可全是攻勢,遇上石母左手綠沉劍的快速攻勢,以攻還攻,居然毫無遜色!

瞬息之間,雙方已打出數十招之多,濃然不分勝負,誰也沒有佔到上風。

這對石母來說,當真是一生中最難堪的一刻了,憑她成名數十年,竟和一個乳臭未乾的弱冠少年打成平手!

何況對方還有許多高手如東門奇、“三手真人、終南五劍等人,全在作壁上觀,良己若是勝不了這姓楚的小子,石母這兩個字,從此就在武林中除名!

‘她越想越氣,越打越怒,一頭白髮幾乎根根直豎起來,咬牙切齒,把全身功力運到了劍杖之上,杖勢隨着加重,記記如泰山壓頂,劍勢隨着加快,劍劍如流星劃空!

楚玉祥右手使出“全真劍法”,自然也使出祖師父的“純陽玄功”,左手使的是綠袍師父的“三刀”,自然也運起了“太素陰功”。

這了陰一陽兩種神功。同時在一個人身上運起,施展出來,可以說是武林中曠古未有之事。

石母在和他動手之際,也已發覺楚玉祥護身劍光炙熱如火,但劈出來的掌風卻又其寒如冰,她當然想不到楚玉祥小小年紀,居然會一身兼兩家之長,練成兩種性道完全相反的絕世神功,任何人連做夢都無法想到的。

石母曾經說過:“老身要動用數十年來從不輕易使展的劍杖同施,你縱然傷在老身劍下,也足可自豪了。”

這一段話,如果反過來說,她如果知道楚玉祥在和她動手之際,施展了武林中從未有人同時施展過的兩種絕世神功,縱然落敗,也足可自豪了。

何況現在石母並未落敗,楚玉祥卻被她全力施爲,劍杖交擊之下,漸漸露出縛手縛腳之感!

有兩句話,原是對下棋的人說的,那是“棋高一着,縛手縛腳”。但這兩句話,對會武的人來說,也是十分恰當。

石母數十年修爲,在功力上,勝過楚玉祥何止“一着”?她這一全力施爲,楚玉祥頓覺身外壓力大增,他縱然練成兩種絕世神功,到底時日尚淺。

本來右手長劍施展“全真劍法”,可以護住全身,此時四周壓力增加,推出去的劍勢十分沉重,左手三記掌法,已經一使再使,連續劈出,但對方劍勢加快,綠沉劍森寒劍氣,有時居然刺透掌風,直逼過來。

楚玉祥自然知道這是自己功力和對方懸殊得大多,只好使出全身力氣,支持下去,雖然自己也不知道還能支持幾招?但卻非硬着頭皮支持下去不可。

這樣打法,自然苦不堪言,尤其連“全真劍法”都已經漸漸有守不住之勢,(不是劍法守不住,是功力不如對方,劍法受到壓力,施展不開)心頭更是又驚又急!

就在此時,他忽然想起祖師父最後傳授自己的一招劍法來。

不,那只有四句口訣,沒有招式的一招劍法。

此刻“全真劍法”和綠袍師父的“十三劍”已無法破解對方劍杖攻勢之際,心中不覺默默唸起這四句口訣來。

這四句口訣,他在青牛宮揣摩研究了足足有一個月之久,歷代師祖對這一招劍法的註釋。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他也都背得滾瓜爛熟,心中時有所悟。也時有所失,捉摸不定。

平日有綠袍師父的“十三劍”應付強敵,已綽綽有餘,如今他和石母這一戰,發現連劍勢謹嚴的“全真劍法”,都已擋不住對方攻勢,心中忽然領悟到劍法如有常法,(一定的劍路)就容易受制於人。只有劍無常法,才能脫出巢臼,不受到劍法拘束,不在常規之內,才能不受制於人,而使人無可封解!

一念及此,頓覺心智明朗。豁然貫通,精神立時爲之一振,口中不覺大喝一聲,揮手一劍直劈過去。

他是在極度的困境中發生了豁然大悟,心頭由被壓迫而突然狂喜,感到精神大振,才喝出口來的,這聲大喝出口,只覺全身糨絡,四肢百骸,也隨着突然貫通!

本來右手使劍,使出來的是“純陽玄功”,左手使掌,使出來的是“太素陰功”,此刻隨着這聲大喝,竟如水到渠成,兩種神功忽然水乳交融,化合爲一,隨着劍勢劃出。

石母一張獰厲的臉上,已經流露出得意之色,她奮起全身功力,已把數十年來唯一的勁敵楚玉祥的劍勢壓制了下去,不出十招,他就會招架不住,那時就是東門奇、三手真人、終南五劍搶着出手,也已救不了他。

因爲楚玉祥已被她劍杖困住了,準出手也沒用,除去這小子,東門奇、三手真人、終南五劍,也將在她劍杖之下一一擊敗。

就在此時,楚玉祥發出一聲春雷般的大喝,連石母這樣修爲的人都被他震得兩耳嗡嗡直響,眼前突然大亮,一道白虹般的匹練迎面席捲過來,自己右杖左劍攻出去的杖勢劍招,竟然沒有一招可以抵擋得住!

“當!”戰場中,繼楚玉祥一聲焦雷般的大喝之後,緊接着又是一聲驚天動地的金鐵狂鳴,杖影劍光之中,一個人影登登的連續後退了七八步。

綠色劍芒。白色劍光,同時倏然盡斂!

大家剛聽到一聲大喝,又聽到一聲金鐵狂鳴,此時劍光乍沒,有人被震得連連後退,最感到心頭狂跳的是丁盛和林仲達、英無雙、裴允文兄妹等人,在他們想來,這被震出去的多半是楚玉祥無疑!

等到大家定睛看去,楚玉祥手持寒光如電的寒螭劍,站在當場,似乎怔住了。

原來這被震出去的竟然會是石母!

她一支風頭杖已被齊中削斷,只剩了半支,左手那柄出必傷人的綠沉劍也跌落在她身前五尺之外,披散一頭白髮,本來紅潤的臉上,此刻也平添了無數的皺紋,生似經此一戰,她突然蒼老了二三十年。

這時她瞪着眼睛,神情頹然的道,“楚玉祥,你……贏了……”

楚玉祥直到此時,才口中啊了一聲,連忙抱拳道:“承……讓了。”

石母有氣無力的道:“老身答應過你,你勝了老身告訴你殺害你義父母的仇人是誰,其實老身並不知道殺害你義父母的仇人……”

楚玉祥怒道:“你……”

石母沒待他說下去,微微搖手,說道:“老身不能妄指誰是殺害你義父母的人,但老身可以告訴你,江南分令是勾漏夫人的手下,當日創設江南分令之初,曾來見過老身,老身這樣答覆,你是不是滿意?”

楚玉祥問道,“勾漏夫人在什麼地方?”

石母道:“勾漏山,老身還是二十年前見過她一面,那時她並不叫勾漏夫人,至於她的情形,老身所知道的也只有這些了。”

三手真人問道:“那麼殺害貧道師兄的兇手呢?究竟是誰?”

石母道:“你放開邵若飛,老身會要她交代的。”

三手真人道:“好,貧道相信你。”回過身去,舉手拍開邵若飛的穴道。

石母喝道:“若飛,你告訴李靜虛,是什麼人殺了三茅宮觀主?”

邵若飛一怔,立即躬道:“回師尊,弟子也不清楚,不過那晚秦大娘的義女宮月香到玄女宮來過,她因江南分令被東海鏢局所破,本來想到玄女宮暫住,後來東海鏢局的楚玉祥趕來,把人救出,又在玄女宮放火,她就悄悄離去,弟子不知道三茅宮觀主是不是她殺的。”

“一石三鳥!”石母氣憤而感慨的道:“這是一石三鳥之計,她們創立江南分令之初,還來徵求爲師意見,好像對爲師極爲尊重,其實從那時起,已在計算爲師,她們在江南失敗了,臨走還要拉上爲師,可惜爲師直到此時纔想通……”

東門奇道:“李道兄、楚小冗弟,這是一場誤會,卻鬧得如此不可收拾,好在咱們已經知道這幕後人物是誰了,咱們該走了。”

石母眼中露出痛苦之色,望着楚玉祥,好像想說什麼,幾次都沒有說出來,此時聽說他們要走,忍不任喝道:“楚玉祥,你慢點走。”

楚玉祥抱拳道:“不知你有什麼見教?”

石母道:“年輕人,你能不能告訴老身?你方纔明明敗象已露,劍勢受制,不出數招,定會傷在老身劍杖之下,最後忽然反敗爲勝,那一招老身練劍數十年從未見過,不知是什麼劍法?如果你不願意說。老身絕不勉強。”

她這話,也正是東門奇、三手真人、終南五劍等人都想知道的事。

楚玉祥道:“大丈夫事無不可對人言,在下那一招是‘東方第一劍’。”

石母聽得動容道:“是重陽真人晚年參悟的一招神劍,老身敗在重陽真人的‘東方第一劍’下,那也是值得的了。”

一面擡目道:“鍾子奇,昔年老身廢了你們五人一條右臂,二十年後,你們右臂功力恢復,今晚又燒了我石母宮,咱們二十年恩怨,應該已可了結,老身經方纔和楚玉祥這一戰,已感萬念俱灰,再無爭勝之心,你們如果同意,咱們這場過節,就此揭過,如果還要向老身尋仇,老身也不勉強你們。”

東門奇朝三手真人笑道:“石母這話說得極是,依兄弟之見,咱們兩個不如替他們雙方作個魯仲連,冤仇宜解不宜結,這場過節就此揭過,正是最好之事,五位道兄點個頭,大家就沒事了。

三手真人點頭道:“五位道兄能和石母化干戈爲玉帛,自是好事,貧道完全同意。”

鍾子奇是終南派的掌門人,他看了方纔石母和楚玉祥動手的情形,自己五人在自苦練了二十年,雖然練成劍陣,但對方劍杖同施,依然不是人家對手,今晚火焚石母宮,連傷了宮中二十幾名侍女,等於已經報了仇,終南派在江湖上也已爭回了顏面,能夠就此揭過,自然是最好的落場勢了,何況又賣了東門奇和三手真人兩人的面子,這就抱抱拳道:“東門道兄、李道兄都這樣說了,老朽兄弟自當遵命。”

東門奇大笑道,“好,好,咱們來這裡鬧了一場,石母宮也燒了,總算也替雙方解決了一場糾紛,石母能夠及時大澈大悟,更是難得,咱們就此告辭了。”

東海鏢局今天可熱鬧得很,第二進膳廳上,燈火輝煌,筵開八席,一來是慶祝大家遠征石母嶺歸來,二來也是給終南五劍接風。

大家正在興高采烈,喝酒歡笑之際。突聽大天井中忽然響起一聲雞啼!

這時候天色剛剛全黑,那來的雞啼?

何況鏢局裡沒人養雞,這雞聲是如何來的,

這如果是普通人家宴客,此刻正當賓主酬酢之際,誰也不會去理雞啼狗吠。

但廳上賓主,可都是江湖人,江湖人唯一和普通老百姓不同之處,就是神經比較緊張,也就是反應特別靈敏。

大天井上這一聲雞啼,就有不少人停下杯來。

事若反常,必非尋常,此刻不該是雞啼的時候,聽到雞啼,豈非有反常情?

丁盛回過頭去,朝總管事杜永說道:“杜總管,你出去瞧瞧,天井上這聲雞啼,是怎麼一會事?”

杜永答應一聲,舉步就往外行去。

過沒多久,從廳外走進來的並不是杜永,而是一名趟子手,他神色慌張。

一腳跨進廳門,就抱着拳道:“總鏢頭,杜總管突然在大天井上昏倒了,兩名弟兄看到杜總管昏倒在地,急忙趕過去,但那兩名弟兄剛奔到杜總管身邊,也突然昏倒過去,事出離奇,請總鏢頭出去看看。”

陸長榮聽得一怔,說道:“會有這種事?”

虎的站起,正待朝外走去。

丁盛跟着站起叫道:“陸兄且慢。”

陸長榮道:“丁兄有什麼見教嗎?”

丁盛道:“方纔那聲雞啼,兄弟就覺得來得突兀,才請杜總管出去看的,現在杜總管突然在天井中昏倒,而且另外兩名弟兄也在奔近杜總管身邊,就一起昏倒地上,可見其中必有緣故,咱們當然要出去看個究竟,但在情況未明之前,不宜走近。”

他們說話之時,林仲達、楚玉祥、裴充文、英無雙、裴畹蘭、樑慧君等年輕人聽得好奇,不覺紛紛站了起來。

阮伯年道:“丁老弟這話不錯,你們出去瞧瞧可以,但不可走得太近。”

丁盛和阮長榮走在前面,林仲達、楚玉祥等人一起跟了出去。

大家都看到杜永和兩名趟子手一齊昏倒在大天井的正中央。但因有阮老爺子的吩咐,誰也不敢莽撞撞的奔過去,只是走下石階,也就停了下來。

丁盛朝那趟子手問道:“你看到杜總管和兩名弟兄走到什麼地方,就昏倒的?”

那趟子手道:“屬下三人本來就站在階上,杜總管走到天井中間,忽然身子搖了兩搖,就昏倒過去,兩個弟兄急忙掠去,剛到杜總管身邊,也一聲不響倒下去了。”

楚玉祥道:“丁大哥,會不會有人使毒,小弟不畏劇毒,想過去看看!”

丁盛知道他練的“純陽玄功”,不畏劇毒,這就點點頭道:“也好,不過你要小心一點。”

楚玉祥運起“純陽玄功”,緩緩走近,只見離杜永身前不遠的地上,站立着一隻錦毛公雞,作出引頸高鳴之狀,但你再看上一眼,就可發現它一動不動,似是已非生物。

那公雞腳下卻鋪着一張名帖大的黑紙,看來極爲詭異。

楚玉祥俯下身去,探了探杜永的鼻息,幸虧只是昏迷過去,這就雙手抱起杜永身子,回到階前,交給一名趟子手,先抱回左首廂房中。然後朝丁盛道:“丁大哥,杜永昏倒的地上,有一隻公雞,站在一張黑紙上,那公雞一動不動,好像是死的,但卻站立得很穩,看去極爲怪異,杜永昏迷不醒,很可能和那公雞有關。”

丁盛攢攢眉道:“有人在公雞身上下了毒,怎麼……”

“有人在公雞身上下毒?”東門奇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急急的問道:“什麼地方發現了公雞?”

楚玉祥道:“就在天井中央。”

東門奇道:“公雞下面是不是有一張黑紙?”

楚玉祥奇道:“前輩怎麼知道的?”

東門奇變了臉色道:“果然是酉陽公……”

說到這裡,目光一注楚玉祥,說道:“糟了,你把杜永送到裡面去了?”

楚玉祥點點頭,說道:“杜永昏迷不醒,晚輩要他們先把他送到左廂房去了,還有兩名弟兄,待晚輩也去把他們搬來……”

“慢點!”東門奇搖手製止,說道:“凡是發現酉陽公的瘟疫使者,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它一丈之外,引火燃燒,然後舉家撤走,如今你卻把杜永搬了進來,這兩名弟兄……這樣吧,你先把他們移到左首檐下去,然後……”

他回頭朝英無雙道:“無雙,你快去給你大哥取一件長袍和一雙靴子來。”

英無雙答應一聲,匆匆走去。

東門奇回身朝陸長榮道:“陸總鏢頭派兩個人等楚老弟把兩名弟兄移開之後,就在公雞二丈開外,引火燃燒。”

陸長榮答應一聲,立即派了兩名趟子手準備火種,楚玉祥一手一個夾起昏迷的兩人,放到左首檐下,兩名趟子手立即圍着那隻公雞一丈以外,就點燃火種,燒了起來。

英無雙已經迅快的替楚玉祥取來了長袍和一隻靴子。東門奇要他脫下身上長袍,擲入火中,換過長袍、靴子,才能進入大廳,一面又要陸長榮吩咐鏢局中人,不可接近那兩個昏迷中的趟子手。

這時廳上的人也紛紛走了出來。

西門大娘道:“老不死,真是那個瘟道士在作怪嗎?”

東門奇神色凝重的點點頭道:“他送來了黑帖,那是和咱們幹上了。”

英無雙道:“師父,你說的西陽公,和師傅說的瘟道士是一個人嗎?”

東門奇似是不想多說,只是含糊的道:“咱們到裡面再說吧?”

西門大娘尖着嗓子說道:“瘟道士有什麼好怕的,他既然衝着咱們來了,還顧忌個屁?”

東門奇經她一激,瞪着雙目道:“誰怕他來了?”

三手真人接口道:“看來這些久已潛伏的魑魅魍魎,都出現了,這一定有人引出來的了。”

東門奇道:“自然是勾漏夫人了。”

大家回入膳廳,阮伯年神情凝重的道,“東門老弟,真是西陽公……”

東門奇頷首道:“不錯,是他的黑帖。”

阮伯年失色道:“那……”

他本待說:“那怎麼辦”?但因眼前像東門奇夫婦,三手真人,終南五劍,都是武林中一等一的高手,自己說出這句話來,豈不有失身份,是以只說了一個“那”字,底下的話就沒有再說出口來。

楚玉祥問道:“東門前輩把脫下的長衫、靴子都付之一焚,這人究竟是誰,會有這麼厲害嗎?”

大家經這一鬧,已經無心喝酒,由雜工收過盤碗,又替大家沏上一壺新茶。

英無雙倒了一蠱,送到東門奇面前,說道:“師父,你快些說出來吧!” ωwш● ttκǎ n● Сo

東門奇道:“這人就是自稱西陽公的瘟疫道人,據說他幼時在西陽山下牧牛,在一處石穴中得到一冊奇書,叫做瘟疫經,從此就漸漸出名,只要得罪了他,就會無緣無故的死去,據說昔年雄據諸廣山的霍氏兄弟,就因得罪了他,諸廣山莊一百七十餘口,一夜之間,染上瘟疫病死亡殆盡,江湖上人只要提起西陽公,莫不談虎色變。”

楚玉祥道:“他爲什麼用公雞下毒呢?”

東門奇道:“因爲他出生在西陽山下,又在西陽山上得到奇書,遂自稱西陽公,酉,就是雞,於是他就以雞作爲他的代表,稱作瘟疫使者,那張黑紙,叫做黑帖,凡是接到他黑帖的人家,就是死亡標緻,示意你雞犬不留。”

英無雙道。“這人壞死了。”

裴允文道:“方纔他既然來了,就該和咱們見個真章,這樣偷偷摸摸的放一隻死雞,又算得什麼人物?”

裴畹蘭咕咕的笑道:“只能算是偷雞摸狗之輩咯!”

話聲一落,忽然用手掩着朱脣,“呵”了一聲,打着呵欠。

東門奇目光一注,問道:“裴姑娘,你怎麼了?”他問話的神情顯得極爲注意。

裴畹蘭道:“沒有什麼,我只是有點困。”說着,不覺又了一個呵欠。

打吹欠這玩意,讀者想必都有經驗,你就是並不困,但看到人家打呵欠,你也會情不自禁的跟着打起呵炊來。

裴畹蘭剛“呵”出聲,樑慧君也跟着打了個呵欠。

東門奇兩顆小眼睛中精光烙烙,又轉向樑慧君投來。

楚玉祥問道:“東門前輩,杜總管和兩個趟子手此刻都昏迷不醒,可是中了瘟疫道人的毒嗎?”

東門奇搖頭道:“他使的既非毒藥,也不是迷藥,而是瘟疫,一種流行的疫症,中了瘟疫的人,燒得很兇,一個人得病,傳染極快,一夜之間,可以傳染一個村莊……”

楚玉祥道:“不知祖師父的解毒丹能不能治?”

三手真人道:“祖半仙的百一丹,武林中視同解毒仙丹,小兄弟不妨讓杜總管服一顆試試。”

楚玉祥道:“我這就去。”

東門奇叮囑道:“楚老弟,你進去最好先運純陽玄功護身,能不用手指去碰他,最好不要碰他,用一隻筷子撥開他的嘴就可以了。”

楚主祥道:“晚輩省得。”起身就往左廂走去。

這幾句話的功夫,阮傳棟、陸長榮、林仲達、裴允文、和阮伯年門下的王元美等師兄弟六人,都在打着呵欠,好像已有幾個晚上沒有睡覺一般,這個打了,那個接着打,大家輪流着打呵欠來了。

東門奇一張瘦削臉上,神情越來越凝重,望了三手真人一眼,攢攢眉頭說道:“看來咱們鏢局中已經被他做了手腳!”

英無雙睜大一雙明澈的眼睛,問道;“師父,你說是誰,瘟疫道人?”

年輕的一輩中,只有她沒打呵欠。

西門大娘尖笑道:“別聽你師父胡說八道,老孃就不信邪,瘟疫道人連面都沒和咱們照上,他就會在咱們身上下了瘟疫不成?那不成了邪神?”

東門奇道:“他比邪神更可怕。”

西門大娘呷呷尖笑道:“老不死,你真是越來越窩囊了,好像人家都比你高明,怕事也沒有這樣怕法的?”

東門奇道:“老夫幾時怕事了?老夫只是就事論事,瘟疫道人……”

西門大娘虎的站起身道:“不怕事就走,咱們找瘟疫道人去。”

東門奇跟着站起,說道:“走就走,老夫要是怕了瘟疫道人,就不叫東門奇了。”

阮伯年呵呵一笑道:“二位一大把年紀,真像人家小兩口一般,瘟疫道人既然下了黑帖,還怕他不會來嗎,快請坐下來,別鬥嘴了。”

三手真人也笑道:“貧道昔年還去喝了東門奇老哥的喜酒,不知那一位說了一句戲言,說,西門姑娘從現在起就要冠上夫姓,該叫東門西門氏了。那知東門大嫂大聲道:‘我爲什麼要叫東門西門氏?他怎麼不可以叫西門東門奇?’東門老哥立即道:‘我又沒有招女婿,我是娶的親。’東門大嫂怒聲道,‘我可以不嫁你。’

東門老哥又頂字一句:‘你不嫁給我,我一定要娶你嗎?’兩個人爲了一句話,一下就鬥僵了,幸虧這場婚事是西門前輩(西門大娘之父)主持的,雙目一瞪,喝道:‘你們今天也要吵?還不給我滾進洞房裡去?’他們兩個果然一言不發,乖乖的進洞房去了,照說喝過喜酒,該鬧新房,但大家怕一句戲言,又可能讓新郎、新娘吵起嘴來,索性就放過了他們,這話差不多五十多年了,他們還是這個樣子,誰也不肯讓誰!”

他這話聽得大家都不禁笑了起來。

西門大娘道:“你記性倒是不錯,那天要不是爹喝住,我纔不嫁給老不死呢!”

東門奇道:“你不嫁給老夫,老夫就討不到老婆了嗎?”

西門大娘道:“你也不去照照鏡子,你這老不死,有誰會嫁給你?”

東門奇道:“好,好,當着這許多年輕朋友,老夫不想和你擡槓了。”

西門大娘道:“誰要和你擡槓?”

東門奇不待她說完,搶着道:“好,好,不擡就不擡,你若是擡起槓來,就嘮叨個沒完,我只是爲了耳根清靜。少說兩句罷了。”

鍾子奇笑道:“二位快別說了,楚小兄弟出來了。”

這時楚玉祥已從左廂回出。

東門奇間道:“情形如何?”

楚玉祥道:“晚輩餵了杜管事一顆解毒丹,但看樣子好像藥不對症,他還是一點動靜也沒有。”

阮伯年忽然也打了一個呵欠。

楚玉祥忙道:“時間不早了,老爺子,你去安息吧,大家也該去休息了,今晚不會有事,這裡有晚輩和丁大哥兩個留着就夠了。”一面和丁盛使了一個眼色。

丁盛就點頭道:“不錯,大家坐着也沒事可做,只管去休息好了,這裡有在下和楚師弟留下來就足夠了。”

英無雙看了大哥跟丁大哥使着眼色,就道:“我還不困,我也留在這裡。”

阮伯年點頭道:“這樣也好。大家枯坐着,不如去休息的好,真要有事,咱們趕來也來得及。”

陸長榮,林仲達、裴允文等人,原想說也留下來的,但每個人都感到打了呵欠就大有睡意,連眼皮都重重的,這就不再和三人客氣,各自回房休息。

英無雙等人衆人走後,忍不住問道:“大哥,你方纔和丁大哥使眼色,有什麼事呢?”

丁盛笑道:“你也看到了?”

英無雙嬌笑道:“我自然看到了,我想大哥一定有什麼事的。”

楚玉祥坐下來,低聲說道:“我剛纔從左廂退出來的時候,有人在我耳邊說:‘瘟道士今晚不會來,你要他們都去睡好了。’我聽得不覺一怔,這人聲音如蚊吶,卻十分清晰,我卻連他一點影子都沒發現。”

就在此時,那人又道:‘祖半仙的百一丹,如何能解瘟疫散?別浪費了,鏢局中人,大概除了你練成純陽玄功,不畏瘟疫,就是東門奇夫婦都靠不住,明天午前,只怕就會發作,你要姓丁的今晚連夜趕去笆斗山,把住在山下一個名醫叫做費清河的秘密接來,此人九代祖傳,專治瘟疫病,他有祖傳秘方闢瘟丹,縱然不能完全解除瘟道士的瘟疫散,卻有暫時抑制之功,不過千萬別讓瘟道士發覺,明晚初更,才能活捉瘟道士,他身上的解藥,纔是治瘟疫病唯一的解藥。”

丁盛矍然道:“這麼說鏢局中人全中了瘟疫散,這人會是誰呢?唔,費清河我知道,他和湖主是老朋友,既然如此,我此刻就走,天亮前就可以把他接來了。”說完,急匆匆就走了。

英無雙道:“大哥,現在我們要做些什麼呢?”

楚玉祥笑道:“什麼也不用做,坐着喝茶好了。”

英無雙道:“你剛纔說連師孃、師傅都已中了瘟疫散?”

楚玉祥道:“這是那位老人家說的,我想也許不會錯了。”

英無雙問道:“大哥,這位老人家是誰呢?”

楚玉祥道:“不知道。”

英無雙道:“你不知道他是誰,怎麼會相信他的話呢?”

楚玉祥含笑道:“這位老人家至少對我們很關心,不會有惡意的。”

英無雙問道:“你練成純陽玄功,不畏瘟疫散,那麼我呢?我難道也中了瘟疫散嗎?”

楚玉祥道:“你練的是九陰神功,是不是也能不怕瘟疫散,我就不知道了。”

英無雙道:“這位老人家說明晚初更估捉瘟道士,怎麼活捉他呢?”

楚玉祥道:“明晚瘟道士來了,自然要把他活捉了,才能取到解藥。”

英無雙道:“這種人,專做壞事,最好的辦法,就是廢去他武功,他就不會再作惡了。”

天色剛剛黎明,丁盛已從笆斗山趕回,翻牆而入,走入廳來。

英無雙迅即站起,迎着道:“丁大哥,你把費清河接來了嗎?”

丁盛雙手一攤,苦笑道:“我還是去遲了一步。”

楚玉祥吃驚道,“怎麼?費清河被瘟道士害死了?”

丁盛道:“死倒沒死,只是他也被瘟士下了瘟疫散,還逼着他交出配好的幾瓶闢瘟丹,警告他不得給鎮江東海鏢局的人看病,過了明天,自會給他解,否則一家雞犬不留,我看他躺在牀上,連說話都有氣無力,心裡不禁冷了半截……”

英無雙道:“那怎麼辦呢?”

丁盛道:“費清河昔年受過敖湖主的大恩,他知道我是太湖的總堂主,聽我說出來意,他從枕頭下面取出一個瓷瓶,塞到我手裡,低聲說:正好昨天傍晚他去出診看病。有半瓶闢瘟丹放在身邊,沒被瘟道士的徒弟搜去,給我帶來了,重症每服三丸,不可多服,普通瘟病,三丸即可痊癒,但他已試出闢瘟丹對瘟道士的瘟疫散,只能減輕病勢,無法根治,但支持十二個時辰,應該沒有問題。”

楚玉祥道:“半瓶不知有多少顆?”

丁盛笑道:“他塞給我,我就塞入懷裡,連看也沒看,就向他告辭……”

他從懷中取出一個鼻菸壺大小的青色瓷瓶,接着說道:“大概總有六、七十粒吧。”

英無雙道:“每人要服三粒,只有六、七十顆,怎麼夠呢?”

丁盛道:“整個鏢局,有五、六個人,自然不夠,但此藥也只能暫時抑制瘟疫散不讓它發作,我們這半瓶闢瘟丹只要先讓武功高的人服下,等瘟道士來了,取到解藥就好了。”

英無雙道:“鏢局裡的人現在不知怎樣了?”

丁盛道:“只怕全已發作了,我方纔進來,就沒看到人,哦,就拿我來說,剛纔回來的半路上,也感到不對勁了。”

英無雙擡眼望着他,問道:“丁大哥,你說你也中了瘟疫散?在半路上發作了嗎葉“沒錯。”丁盛道:“我先前感到有些困卷,打着呵欠,後來全身都像火燒,頭重腳輕,我想到恐怕中了瘟疫散,就取出瓷瓶,倒了三粒納入口中,又坐了一會,才趕回來的,不然早就回來了。”

英無雙問道:“丁大哥,你現在沒事了吧?”

丁盛道:“比剛纔好多了,只是頭還有些昏沉沉的。”

這幾句話的功夫,天色已經大亮。

英無雙道:“丁大哥,你在這裡坐一會,我和大哥進去看看。”

丁盛點點頭。

英無雙取起瓷瓶,說道:“大哥,我們走吧。”

楚玉祥和她走出大廳,先去看了大師兄陸長榮、二師兄林仲達,兩人果然躺在牀上,已經發作,連臉孔都燒得通紅。

英無雙立即傾出六顆闢瘟丹,分別喂兩人服下。然後又去看了阮伯年、阮傅棟父子,和趙雷等四人,也都已發作了正在發着高燒,英無雙也分別喂他們服下藥丸。

再轉到第二進樓上賓舍,三手真人和終南五劍的住處,這幾位盛名久著的高手,敢情發現情形不對,正在盤膝跌坐,運起數十年功力,和瘟疫散相抗,坐着的人,全身起了一陣又一陣顫抖,病勢絲毫也不見減輕,但他們仍然竭力支持,誰也不肯躺臥下去。

楚玉祥、英無雙走到三手真人身邊,三手真人究是數十年勤修,功力深厚,雖在運功抗拒之際,發覺有人走近,還是倏地睜開眼來。

楚玉祥低聲道:“李道長,中了瘟疫散,運功是無法把它逼出體外的,這是闢瘟丹,可以暫時抑制瘟疫散發作,道長快請服了。”

三手真人問道:“楚老弟這闢瘟疫丹是那裡來的?”

楚玉祥就把昨晚有人以傳音人密和自己說話,丁盛趕去笆斗山取來闢瘟丹之事,大概說了一記。

三手真人接過三顆藥丸,納入口中,一面說道:“瘟疫道人的瘟疫散果然厲害,貧道運起三昧真火,還是無法把它化去。”

楚玉祥又傾出十五顆丹經,交給三手真人,請他轉交終南五劍,就退下樓來,出了東首腰門,朝花園中走去。

英無雙問道:“大哥,瓶裡還有幾棵藥丸?”

楚玉祥從瓷瓶中倒出藥丸,數了數,說道:“還有十五粒。”

英無雙道:“如果師孃、師傅也中了瘟疫散,加上裴姐姐、樑姐姐,就需要十二粒,只剩下三粒,喂誰服呢?阮老爺子間下就有六個門人。”

楚玉祥道:“我看這三粒暫時留着的好,萬一你……”

英無雙唁唁的笑道:“大哥是怕我中了瘟疫散嗎?丁大哥半路上就發作了,阮老爺子、李道長少終南五劍,內功修爲都是有數十年火候的人,都已發作?你看我有沒有發作?這時候不發作大概已是不會發作了。”

楚玉祥看她神色果然和平常一樣,這就點點頭道:“看來妹子練的是九陰神功,也是不怕瘟疫散的了。”

一會工夫,來到精舍樓下,楚玉祥腳下一停,說道:“妹於一個人上去吧,我在這裡等你。”

英無雙眨着眼睛問道:“大哥爲什麼不上去呢?”

楚玉祥含笑道,“我上去不方便。”

英無雙奇道:“這有什麼不方便?”

楚玉祥道:“西門前輩、裴姑娘、樑姑娘都是女的,我怎好上去?”

英無雙道:“這有什麼關係?好吧,那你就在樓下等我好兩人進入精舍小客廳,英無雙拿着瓷瓶匆匆上樓而去。

過了不多一會,才見她下樓而來。

楚玉祥迎着問道:“東門,西門二位前輩怎樣……”

“噓!”英無雙口中噓了一聲。低低的道:“走,我們到外面再說。”

兩人退出精舍,走了一段路,楚玉祥忍不住問道:“二位前輩到底怎樣了?”

英無雙吐吐舌頭,低聲道:“我進去的時候,師孃和師傅都在坐着運功,情形和李道長、終南五劍差不多,連臉都燒紅了,我把那丸給了二位老人家,師傅間我闢瘟丹哪裡來的,我把經過說了一遍。師父就說:他差不多就可把瘟疫散逼出體外了。師孃就罵師父:連老孃都無法把瘟疫散逼出體外,你少在徒兒面前吹牛,兩位老人家差點吵起來,所以我要你快些走咯!”

楚玉祥問道:“裴姑娘和樑姑娘呢?”

英無雙道:“她們自然發作了,我已經餵了她們藥丸了。”

楚玉洋道:“這可好,看來整個鏢局的人大家都已發作,目前只有我們兩人沒有發作了。”

英無雙道:“不知服了闢瘟丹,要多少時間,才能沒事?”

楚玉祥道:“只怕最少也要過上半個時辰,藥性才能慢慢行開。”

兩人回到第二進膳廳,丁盛問道:“你們都餵了他們?”

英無雙道:“瓷瓶裡一共只有六十二粒藥丸,現在還剩下三粒。”

楚玉祥道:“丁大哥,你一晚沒有休息了,快去休息一會吧!”

丁盛道:“你們不是也一晚沒有休息了?”

楚玉祥道:“小弟和無雙,都沒中瘟疫散,你目前雖然已經沒事,但昨晚往返奔波,耗去了不少體力,還是先去休息一會,現在又沒有什麼事,養足精神,今晚還得對付瘟疫道人呢!”

英無雙道:“是啊,丁大哥,你還是快去休息的好,今晚可不能放過瘟道士。”

丁盛確也感到有些疲累,這就點點頭道:“好吧,那我就不和你們客氣了。”說着,就起身回房而去。

楚玉祥道,“妹子,我們也一晚沒睡了,今晚還有事,不如就在這裡坐息一會吧!”

英無雙點點頭,兩人就在廳上席地坐下,瞑目調息,運起功來。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但聽一陣腳步聲從外走入,兩人及時醒來,睜目看去,那是阮傳棟陪同阮伯年走入,後面還跟着裴允文、陸榮、林仲達、和趙雷、錢電等四人,一起走了進來。

楚玉祥、英無雙慌忙站起,楚玉祥道:“老爺子已經好了?”

阮伯年一手撫髯,含笑道:“服下解藥,自然很快就好了,你神通還真廣大,這解藥是哪裡去弄來的?”

楚玉祥道:“回老爺子,晚輩給你老人家服的並不是解藥。”

阮伯年一怔,問道:“那是什麼藥丸?能解瘟疫散之毒。”

楚玉祥就把聽到有人以“傳音入密”和自己說話,丁大哥趕去笆斗山之事,詳細說了一遍。

阮伯年奇道:“這位在暗中以傳音入密和你說話的高人,會是誰呢?”

正說之間,三手真人和終南五劍也一起走入。終南五劍之首的鐘子奇朝楚玉祥拱拱手道:“楚小兄弟,老朽兄弟承蒙惠賜解藥,老朽謹此致謝。”

楚玉祥連忙還禮,說道:“五位前輩服的並非解藥,只能暫時抑制瘟疫散的發作,真正解藥只有瘟疫道人才有。”

阮伯年讓六人落坐,一面說道:“這位高人既然囑咐咱們不可露了形跡,咱們在初更以前,務必小心,瘟疫道人未露面之前,咱們也不宜露面了。”

楚玉祥道:“老爺子,丁大哥從笆斗山取來的闢瘟丹,一共只有六十三粒,大家已經服了六十粒,還剩下三粒;你老人家看給誰服用好?”

阮伯年道:“就給金和尚去服吧,他是東海鏢局的老人,手底下也很不弱。”

楚王祥就把剩下的三顆“闢瘟丹”交給了林仲達,由他去給金和尚喂服。

接着東門奇、西門大娘、裴畹蘭、樑慧君也一起走來。

西門大娘滿臉怒容的道:“死瘟道人,他敢對我西門婆子下瘟,你們全在這裡就好,我和老不死這就找他去,非把殺千刀的瘟道人找到不可……”

三手真人連忙搖手道:“嫂夫人千萬忍耐,咱們服的闢瘟丹,只能暫時抑制瘟疫散不發作而已,並非業已解去,真正解藥,還是要從瘟疫道人身上着手……”——

幻想時代掃校

第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十七章 計擒奸邪第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二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十七章 計擒奸邪第十七章 計擒奸邪第三十一章 禁地對峙峽第十二章 步步陷阱第一章 花令行天下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十一章 東海雄風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二十三章 掌廢毒母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十六章 全軍盡覆第十二章 步步陷阱第二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十八章 兄弟情深第二十二章 夜入石母嶺第二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三十二章 玉闕宮羣英會第十七章 計擒奸邪第三章 蛛絲馬跡第二十四章 東方第一劍第十二章 步步陷阱第八章 萍水締交第三十二章 玉闕宮羣英會第二十二章 夜入石母嶺第十一章 東海雄風第二十二章 夜入石母嶺第二十二章 夜入石母嶺第三十一章 禁地對峙峽第四章 江南分令第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一章 花令行天下第二十二章 夜入石母嶺第三十一章 禁地對峙峽第二十五章 瘟疫道人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七章 計解羣迷第二十五章 瘟疫道人第一章 花令行天下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二十五章 瘟疫道人第三十章 劍劈四凶第三章 蛛絲馬跡第十八章 兄弟情深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三十二章 玉闕宮羣英會第十六章 全軍盡覆第三章 蛛絲馬跡第二章 兩個師父第二十五章 瘟疫道人第三十一章 禁地對峙峽第二十二章 夜入石母嶺第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一章 火焚玄女宮第二十九章 三女作前鋒第七章 計解羣迷第二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五章 瘟疫道人第三十章 劍劈四凶第三十一章 禁地對峙峽第三十三章 劍困太君第十章 太湖退敵第三十三章 劍困太君第二十八章 幡然醒悟第二章 兩個師父第二十三章 掌廢毒母第二章 兩個師父第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二十八章 幡然醒悟第三十二章 玉闕宮羣英會第十二章 步步陷阱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七章 計解羣迷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十七章 計擒奸邪第四章 江南分令第十六章 全軍盡覆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八章 萍水締交第二十八章 幡然醒悟第十一章 東海雄風第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二十二章 夜入石母嶺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七章 計解羣迷
第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十七章 計擒奸邪第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二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十七章 計擒奸邪第十七章 計擒奸邪第三十一章 禁地對峙峽第十二章 步步陷阱第一章 花令行天下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十一章 東海雄風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二十三章 掌廢毒母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十六章 全軍盡覆第十二章 步步陷阱第二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十八章 兄弟情深第二十二章 夜入石母嶺第二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三十二章 玉闕宮羣英會第十七章 計擒奸邪第三章 蛛絲馬跡第二十四章 東方第一劍第十二章 步步陷阱第八章 萍水締交第三十二章 玉闕宮羣英會第二十二章 夜入石母嶺第十一章 東海雄風第二十二章 夜入石母嶺第二十二章 夜入石母嶺第三十一章 禁地對峙峽第四章 江南分令第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一章 花令行天下第二十二章 夜入石母嶺第三十一章 禁地對峙峽第二十五章 瘟疫道人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七章 計解羣迷第二十五章 瘟疫道人第一章 花令行天下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二十五章 瘟疫道人第三十章 劍劈四凶第三章 蛛絲馬跡第十八章 兄弟情深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三十二章 玉闕宮羣英會第十六章 全軍盡覆第三章 蛛絲馬跡第二章 兩個師父第二十五章 瘟疫道人第三十一章 禁地對峙峽第二十二章 夜入石母嶺第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一章 火焚玄女宮第二十九章 三女作前鋒第七章 計解羣迷第二十七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五章 瘟疫道人第三十章 劍劈四凶第三十一章 禁地對峙峽第三十三章 劍困太君第十章 太湖退敵第三十三章 劍困太君第二十八章 幡然醒悟第二章 兩個師父第二十三章 掌廢毒母第二章 兩個師父第十四章 一石二鳥第二十八章 幡然醒悟第三十二章 玉闕宮羣英會第十二章 步步陷阱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七章 計解羣迷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十七章 計擒奸邪第四章 江南分令第十六章 全軍盡覆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八章 萍水締交第二十八章 幡然醒悟第十一章 東海雄風第二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五章 初露鋒芒第二十二章 夜入石母嶺第十九章 依計行事第七章 計解羣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