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海上
隨着朱瞻埈的北上,整個徵倭的計劃也開始執行。
南方各省開始將存餘的去年秋糧匯聚到南京,然後由鄭和的船隊運輸北上。
提前數月回到自己封地的寧王和遼東三王也帶着已經重新集結整備完畢的軍隊向着天津進發,他們將會在天津登船,然後兵分兩路向倭國進發。
南面一路經由小琉球,北面一路走濟州島,分成兩路的船隊除了負責運輸大軍前往倭國之外,還會負責在小琉球和濟州島建立據點並且駐軍,以此來確保和維護航道的暢通。
奴兒干都司的朱高燧此時也已經帶着他的燕山三衛和皇帝撥給他的船隊從封地南下,只是除了朱瞻埈之外,沒有人知道這第三路大軍將會從何處發起進攻,只是知道他們的目標肯定包括了佐渡島和蝦夷島。
至於朱瞻埈,他則會帶着青玉衛抵達天津,視察過自己的封地外加等來其他四王的軍隊之後,便會和鄭和的船隊一起出發,然後進攻倭國九州島。
與上次出海清繳倭寇時不同,朱瞻埈向龍江造船廠訂購的所有船隻,除了最大的一艘兩千料的大船和朱瞻埈提供圖紙的箭舟還沒有造完之外,十二艘一千料的海船全都已經建造完成。
現在這十二艘海船正搭載着朱瞻埈和青玉衛的士兵,航行在海面上。
此時還是五月的天氣,風向並不適宜向北航行,海上的風浪也並不算小,甚至比起朱瞻埈之前帶着青玉衛清繳倭寇時更加劇烈,就連朱瞻埈自己所乘坐的座艦也在風浪中不斷的上下顛簸,搖晃的厲害。
朱瞻埈自己倒是無妨,船上的青玉衛士兵有過之前三個月的適應也對這種海上風浪司空見慣,所以這一次朱瞻埈並沒有出手止息風浪,也沒有爲艦隊提供順風,而是任由他們去自己和風浪搏鬥。
至於胡善祥和其他劃撥給鄭王的宮女、屬官等人物,則並沒有選擇坐海船,而是乘坐運河航船,走京杭大運河去天津。
本來朱瞻埈自己是沒有想到這些的,還是臨出發之前,張氏做出的安排,以免這些宮女不適應海上的風浪,不能伺候好朱瞻埈。
不過張氏雖然心疼兒子,卻也知道軍中不適宜有女眷,所以在朱瞻埈的船上依舊和之前一樣,是由幾名有海上生活經驗的太監負責伺候。
可別小看了這幾個太監,他們都是之前跟隨朱棣北伐去過漠北的,都有武藝在身。
真要是遇到什麼危險的情況,這幾個太監就是朱瞻埈面前的最後一道防線,以及人肉盾牌。
他們可是真的會拿命去給朱瞻埈擋刀子的。
儘管在朱瞻埈看來這非常的沒有必要,但誰讓他是鄭王呢?一位藩王該有的排場和講究,還是要有的。
不過即便如此,朱瞻埈還是不太喜歡有人整天跟着自己,所以他經常是一個站在船頭,讓這些太監離自己遠一點,在保持一個王爺該有的體面之餘,也保證自己能有一會清淨。
看着此刻正扯滿了帆在與風浪搏鬥的船隊,朱瞻埈忽然有吟詩一首的衝動。
雖然他並非是什麼大詩人,真要在正式場合吟詩多半還是做文抄公,但此時朱瞻埈是真的來了詩興,要自己賦詩一首。 然而還沒有等他想出個開頭,一個聲音就忽然打斷了朱瞻埈的興致。
“末將參見王爺!”樊忠來到朱瞻埈身邊,拱手行禮之後開口說道:“殿下,根據船工的測算,以咱們如今的速度,可能要十天左右才能抵達天津。”
朱瞻埈有些無語的看了一眼樊忠,嘆了口氣說道:“樊忠你就不能晚點來麼?孤剛有一點詩興,想要賦詩一首,被你這麼一打岔,什麼靈感都沒了。”
聽到朱瞻埈這麼說,樊忠趕忙低頭,口中稱罪。
青玉衛中,朱瞻埈治軍之嚴已經深入人心,畢竟兩個王爺都在青玉衛裡被折騰了三個月,該打的板子是一下沒少,這足以讓青玉衛上上下下都把軍紀印入骨子裡了。
同時,對於朱瞻埈這個王爺更是充滿了畏懼。
這一點就連樊忠這個朱棣派來的副將也是如此,儘管他現在已經是青玉衛指揮使了。
“算了,孤要寫的也不是什麼千古名篇,寫出來也多半隻是自娛自樂,就不怪罪你了。”朱瞻埈擺了擺手,隨意的說着的同時,卻也向樊忠問道:“樊忠,孤問伱,你對咱們這次徵倭怎麼看?”
“回王爺,末將覺得倭國蕞爾小國,在我大明天軍面前,必然如同土雞瓦犬,不堪一擊。”樊忠此刻當然是秉承着一個優秀的下屬該說的話,稱頌着這次的徵倭之戰:“我軍必可破其軍,滅其國,揚我大明國威!也定可讓天下人都知道我們鄭藩的實力!”
“一堆廢話!不過你說的倒也對,區區一個倭國,要是不能破城滅國,丟了咱們大明的威風,我估計就是鳳陽高牆內度過一生,樊忠你的腦袋就要用鹽醃了掛在旗杆上風乾了。”朱瞻埈無奈的搖了搖頭,對於樊忠的這番套話實在是無語。
但對於這個時代的大明軍人來說,除了北方的蒙元鐵騎能讓他們當個對手之外,其他的小國也確實不能被大明放在眼裡。
要知道如今的大明確實是世界上最富足、最先進,同時也是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是這個時代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周邊這些小國真沒有哪個能扛得住大明動真格的。
當然,受限於冷兵器時代的時代背景限制,大明也確實不可能動用傾國之力去攻打周邊國家。
然而即便如此,只是六個藩王動用的王衛外加鄭和船隊的水軍,也足以攻破倭國,將這個國家拿下了。
所以朱瞻埈也懶得再和樊忠討論這個話題,他只是對他問道:“那我問你,以後你是願意留在天津呢?還是願意去倭國?”
“末將跟着殿下,跟着殿下有肉吃!”樊忠露出了他憨厚的一面,同時也不着痕跡的向朱瞻埈表露着忠心。
朱瞻埈伸手虛點了他幾下,隨後便說道:“老是跟在我身邊可沒什麼出息,回頭等我們打下了倭國的九州島,我保舉你做個九州總兵官,給我看着那些倭人,免得他們作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