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

bookmark

第324章 西南叛亂

朱瞻埈和孟青鱗忙着練兵,王府裡的張氏卻也沒有閒着,每天都關心的圍着兩個已經懷孕的兒媳婦打轉,看着她們肚子一天天的大起來,張氏的心情也格外的好。

這可是她的大孫子,雖然還未出世,卻也代表着他們這一支的開枝散葉。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對於子嗣繁衍是非常看重的,有個詞叫傳宗接代,意思就是傳延宗族,接續後代。

而自古以來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爲大”,在古人看來沒有子嗣就是最大的不孝,因爲這使得你的祖先失去了供奉祭祀的人,讓他們變成了孤魂野鬼,這當然是非常不孝的事情。

所以有的時候,如果生不出兒子,就會想辦法從同宗族的親戚那裡過繼一個孩子來延續香火,以免自家祖宗日後沒人祭祀。

而對於封建王朝的皇室來說,子孫繁衍就更加重要了,這事甚至涉及到了江山社稷的穩定。

君不見從古至今歷朝歷代的皇位傳承都充斥着明爭暗鬥和刀光劍影,能平穩的由皇帝傳給太子沒有皇權爭奪的有幾人?

別的不提,光是大明自太祖立國以來,這皇位傳承就沒消停過,大明至今三代皇帝就沒有哪個是順順利利上位的。

朱元璋自然不用多說,他老人家是靠着真本事一刀一槍打下來的江山,這皇位得來的正統無比,正所謂得國之正者無出其右。

但這一路走來也是腥風血雨,鬥倒了多少豪強,又經歷了多少風雨,才坐穩了這江山社稷?

本來朱元璋的下一代皇位傳承是十分穩妥且順暢的,畢竟他的好大兒朱標那是相當的根正苗紅。

本身就是馬皇后嫡出的嫡長子不說,也是朱元璋最喜歡和疼愛的兒子。

後世所謂的朱元璋的兒子分兩種,朱標和其他,這可不是什麼段子,而是在當時的大明就是這麼回事。

朱標作爲繼承家業的長子自然是被朱元璋傾盡全力來培養的,無論是身爲太子的威望還是用來治國的文臣武將,朱元璋都給朱標鋪好了路子,只要朱元璋自己嗝屁,朱標就能毫無阻礙的順利繼位。

然而可惜的是,朱標死了。

死的比朱元璋都要早,而且朱標的嫡長子朱雄英死的更早。

於是乎大明的皇位傳承出現了極大的問題,甚至於到了動搖國本的地步。

別的不說,大明下一代武將當中扛鼎的大將藍玉被扒了皮,連帶着的藍玉一系的將領也被老朱用藍玉案殺了個絕戶,前前後後砍了據說有一萬五千多個腦袋。

這當中唯一的原因就是朱元璋覺得朱允炆駕馭不了藍玉這員悍將,他如果駕崩藍玉必然會扶持常氏生的朱允熥奪位。

以朱允炆的能力和他手底下的人才,是無論如何都打不贏藍玉這個當時的大明軍方第一人的。

畢竟當時能壓藍玉一頭的開國六王全都已經病逝,大明軍中論打仗能贏藍玉的可能也就只有一個曾經打的朱棣丟盔棄甲的徐輝祖了。

真要是留着藍玉,那可能朱元璋前腳剛走,藍玉後腳就能把朱允炆送下去陪他。

所以爲了避免大明的皇位傳承出問題,老朱也就只好親自把藍玉先送下去了。

但即便如此,朱允炆這個廢物還是沒有保住皇位,被朱棣奪了龍椅,成就朱棣了藩王造反成功第一人的美名,也同樣讓朱棣成功的把建文一朝從大明官方記錄裡給抹了,直接把洪武朝又延長了四年。 然而大明皇位的爭奪戰到這都還不算完,永樂登基之後,漢王和太子之間的奪嫡爭儲幾乎已經是擺在明面上的事情。

如果不是皇帝在玩制衡,怕不是這兩兄弟早打起來了。

也就是靠着朱瞻埈出手徹底解決了漢王,把他扔到了雲貴邊疆,徹底斷了他爭儲的可能,這纔算是消停下來。

可想而知,對於經歷過這一切的張氏而言,朱瞻埈能夠有後代是一件多麼意義重大的事情。

就更不用說朱瞻埈的這兩個孩子是燕王這一系“高瞻祁見佑”中祁字輩最先出生的,這更是意義非凡,象徵着大明皇室又有了新的一輩,大明的國祚和皇室越發綿延,是興旺之兆。

事實上此時的南京城裡,自從朝廷收到鄭藩的奏報知道鄭王有後,就已經從氣運羅盤上看到了大明國運新的增長。

當然,這也讓朝廷上文武百官集體上書催促朱瞻基早點生兒子,同時也有人趁此機會上書讓皇帝換太孫。

畢竟朱瞻基作爲嫡長子如今還無後,與他一同大婚的朱瞻埈卻已經有了兩個子嗣,這對比實在是太過明顯,確實有影響大明未來國祚傳承的可能。

朱棣對此卻不置可否,既沒有對朱瞻基表示催促,同樣也沒有對朱瞻埈有後這件事表現得有多麼激動,只是正常的賞賜了一番,就沒有下文了。

這讓本來準備了一肚子應對的朱高熾很是難受,感覺就好像一拳揮空了一樣。

不過朱高熾並沒有過多的糾結這件事,因爲此刻有一個更大的難題擺在了他們面前,那就是安南又反了。

自永樂四年朝廷征討安南成功以來,這塊地方其實就一直沒有消停過,一直以來都處於一種剿了又叛、叛了又剿的狀態,始終未能安定下來。

雖說朝廷設立了郡縣,將整個安南納入了朝廷的直接掌控之中,但奈何這個地方脫離中原王化已經太久,大明在這裡並沒有多少民衆基礎。

即便當初明軍征討安南推翻了原本黎朝的統治收穫了一批民心,但朝廷對這片地區的治理其實一直都很糟糕。

以至於現在安南終於又再次反叛,讓朝廷不得不討論派兵鎮壓的事情。

本來這事其實沒什麼好說的,以大明如今的國力和軍事水平,鎮壓一個安南簡直比碾死一隻螞蟻都容易。

尤其是漢王被朱棣扔到雲南就藩之後,雲南有着朱高煦和沐家人鎮守,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出問題的。

但是偏偏,這次逼反安南的就是漢王自己。

(本章完)

第93章 上架感言第111章 寧王請纓第105章 御門前的氣運羅盤383.第380章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第214章 恢復第223章 招降第16章 太極拳第144章 不修王府第148章 種水稻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第117章 敕封鄭王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96章 準備“化龍”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241章第166章 龍珠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230章 比試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94章 朝堂隱憂第217章 班師回朝第162章 福岡城下第240章 兩京制第113章 朕意已決第61章 朝廷的信譽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101章 趙王買藥第261章 徐妙雲第196章 計劃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191章 通縮與通脹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272章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297章 飛回大明第13章 不爭爲爭261章發重了,內容已修改第275章 大婚前夜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71章 氣運之說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第204章 大軍先鋒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37章 開爐煉藥第29章 死馬肉342.第339章 銀子和黃河第191章 通縮與通脹第240章 兩京制第292章 巨蟒第65章 人道氣運第55章 修建碼頭第290章 神社第72章 羅盤造價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114章 彈劾第174章第42章 教授武藝第230章 比試第250章 笑看風雲第195章 千古第一漢奸世家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366.第363章 成仙第43章 朱瞻基想練兵第287章 刺殺藍琪兒第30章 背後的靠山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166章 龍珠第187章 坤載復魂第97章 真龍之血363.第360章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363.第360章第183章 還朝第226章第201章 新軍第230章 比試第78章 城門口第33章 考校胡善祥第187章 坤載復魂320.第317章 張氏教子第248章 各方動作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第289章 虛無僧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168章 寧王借兵第55章 修建碼頭第203章 出征第302章 南洋方略第1章 歡迎收藏第311章 昔日二人
第93章 上架感言第111章 寧王請纓第105章 御門前的氣運羅盤383.第380章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第214章 恢復第223章 招降第16章 太極拳第144章 不修王府第148章 種水稻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第117章 敕封鄭王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96章 準備“化龍”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241章第166章 龍珠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230章 比試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94章 朝堂隱憂第217章 班師回朝第162章 福岡城下第240章 兩京制第113章 朕意已決第61章 朝廷的信譽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101章 趙王買藥第261章 徐妙雲第196章 計劃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191章 通縮與通脹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272章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297章 飛回大明第13章 不爭爲爭261章發重了,內容已修改第275章 大婚前夜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71章 氣運之說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第204章 大軍先鋒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37章 開爐煉藥第29章 死馬肉342.第339章 銀子和黃河第191章 通縮與通脹第240章 兩京制第292章 巨蟒第65章 人道氣運第55章 修建碼頭第290章 神社第72章 羅盤造價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114章 彈劾第174章第42章 教授武藝第230章 比試第250章 笑看風雲第195章 千古第一漢奸世家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366.第363章 成仙第43章 朱瞻基想練兵第287章 刺殺藍琪兒第30章 背後的靠山第130章 鄭和與候顯第166章 龍珠第187章 坤載復魂第97章 真龍之血363.第360章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363.第360章第183章 還朝第226章第201章 新軍第230章 比試第78章 城門口第33章 考校胡善祥第187章 坤載復魂320.第317章 張氏教子第248章 各方動作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第289章 虛無僧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168章 寧王借兵第55章 修建碼頭第203章 出征第302章 南洋方略第1章 歡迎收藏第311章 昔日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