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謠言

第247章 謠言

在扳倒孔家這件事上,孔家本身其實並不構成阻礙。

雖然他們地位崇高,雖然他們影響力巨大,但只要皇帝想要處理,區區一個只能算是地方豪強的孔家,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和皇權對抗的。

但很顯然,想要扳倒孔家,並不僅僅只是孔家一家的事情。

或許儒門和士林其實並不把孔家當回事,他們要的只是這個神主牌位帶來的正統性,以及對皇權的壓制,但當這個神主牌位要被換掉或者乾脆拿下來的時候,這些有着切身相關利益的人就坐不住了。

“太子殿下,曲阜傳來消息,鄭王殿下強闖孔廟,還做出了假傳聖旨的僭越之舉,皇上意圖廢掉孔家衍聖公之位,導致遭到刺殺,如今天下震動,您趕緊拿個主意吧!”後世三楊內閣之一的楊士奇收到了從曲阜傳回來的消息,便急急忙忙的前來找太子商議該如何處理。

楊士奇本人是堅定不移的太子黨,並且爲官清正,從不結黨營私,在之前漢王和趙王與太子攻訐爭鬥時,曾多次出言向皇帝力保太子,爲太子說好話,算得上是東宮的一員大將。

以他的爲人當然做不出顛倒是非黑白的事來,而且爲了國家大事他也未必會袒護孔家。

但他不會,不代表別人不會。

給他傳信之人只是顛倒了一下事情發生的順序,就變成了朱瞻埈飛揚跋扈,皇帝無端要廢除孔家衍聖公之位,導致民怨沸騰皇帝遭到刺殺。

雖然只是將一天之內發生的事情先後順序調換了一下,造成的結果卻截然不同。

從原本皇帝佔理,遭到刺殺之後正常的追究責任,變成了皇帝欺壓孔氏一族,有義士心生不忿刺殺昏君。

乍一聽似乎覺得這種陰謀毫無意義,只要朝廷和曲阜覈對一遍公文,就能夠知道是非對錯和事情的真相,但這個陰謀本身的目的並不在於誤導朝廷。

或者說他們要的並不是要矇蔽朝廷,而只是想要在短時間內進行誤導,讓朝廷做出錯誤的判斷罷了。

畢竟就算是在後世那個信息發達的時代,一點信息差都能夠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在這個通訊不發達的封建社會,一點信息差能帶來多大的變數是很容易就能夠想到的事情。

朝廷一旦在錯誤的信息誤導下做出了錯誤的決定,那這件事情就說不清楚了。

朝令夕改是大忌,所以決定一旦做出,想要更改是非常難的,甚至於會有人認爲,朝廷這就是在遮掩自己的錯誤所以才變更了決定。

朱高熾作爲監國太子,他當然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並沒有像楊士奇說的那樣趕緊做決定,而是擡手阻止他的催促道:“此事斷無可能!皇上雖然乾綱獨斷,但也不至於突然動了要廢衍聖公爵位的念頭還不跟咱們商量。”

說到這裡,朱高熾已經定下了自己驟然聽聞皇帝遭到刺殺而震動的心神,冷靜下來思考道:“就算皇上動了這個念頭,瞻埈、瞻基他們兩個可都跟在皇上身邊,還有那麼多隨駕的勳貴武將,他們不可能看着皇上胡來。

退一萬步說,就算皇上真的要廢除孔家衍聖公的爵位,瞻埈那小子也絕無可能讓皇上採取這麼莽撞的做法,他必然會有一個周詳的計劃。

而且這消息最離譜的地方就在這裡,瞻埈那小子飛揚跋扈?還假傳聖旨?他需要假傳聖旨嗎?他真要聖旨自己寫一道拿去讓皇上給他蓋章都行,所以這消息必然是有問題的。” 聽到朱高熾這麼說,楊士奇原本感到驚慌失措的心也終於安定下來,理智開始重新上線。

他也是被這離譜的消息驚了心神,不然的話憑他的能力也是能夠想到這些的,此刻冷靜下來他也反應過來這消息的荒謬之處。

但隨即他便大叫一聲:“不好!這消息咱們能看出不對來,可天下百姓不能,士林當中也難有人能理智的分析這一切,謠言一旦傳播開來,朝廷再想要收拾就難了!”

“不錯,看來咱們必須馬上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在這之前朝廷不可輕舉妄動!楊先生,有勞你立刻召集羣臣,咱們必須先商議出個方略來!同時馬上派人在京城制止謠言的散播,不然一旦引起滔滔民意,咱們再想要剎住可就難了!”朱高熾此刻也緊張起來,趕忙向楊士奇佈置着任務。

楊士奇自然也不敢怠慢,即刻領命而去,留下朱高熾一臉陰晴不定的站在原地,一張胖臉上滿是擔憂。

————————————————

雖然朱高熾和楊士奇的應對已經很果斷了,但謠言還是在京城當中傳播開來。

市井小販、勾欄瓦肆、街頭巷尾全都在流傳皇帝要廢除衍聖公爵位被人刺殺的事情,國子監更是羣情洶涌,一羣國子監學生甚至鬧着要去叩閽!

所謂叩閽,是有冤屈者求告無門時,可以直接向皇帝喊冤,請求朝廷中央處理的一種告狀手段。

在明朝,朱元璋因爲擔心民間有冤屈不能申告,於是便下令在皇宮外面設立了聞登鼓,並且規定,只要鼓響皇帝就必須要處理。

在朱元璋自己當皇帝的時代,這鼓就放在那裡,有人敲鼓朱元璋是真的會親自處理的。

但到了後世的皇帝嘛……有些勤政的可能還處理一下,那些不勤快的乾脆蓋了個院子把鼓圍了起來,老百姓進不去自然也就敲不響鼓,皇帝也就不用處理了。

不過鼓不能敲了,卻並不意味着百姓不能向皇帝直接喊冤了。

因爲除了敲聞登鼓之外,還有另一種手段可以叩閽,那就是去宮門外喊冤。

只是這樣做後果很嚴重,畢竟那是皇宮的大門,在這喊冤,守衛宮門的侍衛不可能放任你喊,擾亂宮門外的秩序,挨一頓打都算是輕的。

但對於這些國子監裡已經被煽動起來的監生們而言,他們覺得自己這是義舉,是在爲遭到冤屈和不公正對待的孔家伸冤!

於是,一羣國子監學生便開始了私下裡的串聯,想要組織起來一起去叩閽。

(本章完)

第82章 黑土地261章發重了,內容已修改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21章 朱棣的惱怒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251章 4K章節第123章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308章 青袍小吏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第253章 深夜拜訪第254章 4k二合一363.第360章第238章 順天府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238章 順天府第203章 出征第167章 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第174章第273章 4K,二合一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第225章 日月所照381.第378章 對錯之分第306章 口腹之慾第255章 香火封神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請假條第189章 分歧372.第369章 京都開城364.第361章 青鱗領軍第151章 仁川登陸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289章 虛無僧第255章 香火封神請假條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第50章 永樂大典第35章 兌換準備金332.第329章 南洋戰略第167章 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第134章 小琉球國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137章 聽濤水閣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40章 不死藥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245章 聖旨?給他寫一張第290章 神社第94章 朝堂隱憂第71章 氣運之說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第307章 捲起來了第240章 兩京制第287章 刺殺藍琪兒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217章 班師回朝第148章 種水稻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147章 天津衛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382.第379章第30章 背後的靠山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178章 百萬兩白銀第35章 兌換準備金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338.第335章 熱議第166章 龍珠第267章 收攏人心第203章 出征第281章 重塑肉身371.第368章 小兵衛第200章 借據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238章 順天府第292章 巨蟒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363.第360章第126章 徵倭方略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6章 皇帝封賞383.第380章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8章 進獻朱果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138章 意外370.第367章 火龍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152章 “世宗大王”第207章 控制蒙古
第82章 黑土地261章發重了,內容已修改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21章 朱棣的惱怒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251章 4K章節第123章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308章 青袍小吏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第253章 深夜拜訪第254章 4k二合一363.第360章第238章 順天府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238章 順天府第203章 出征第167章 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第174章第273章 4K,二合一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第225章 日月所照381.第378章 對錯之分第306章 口腹之慾第255章 香火封神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請假條第189章 分歧372.第369章 京都開城364.第361章 青鱗領軍第151章 仁川登陸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289章 虛無僧第255章 香火封神請假條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第50章 永樂大典第35章 兌換準備金332.第329章 南洋戰略第167章 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第134章 小琉球國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137章 聽濤水閣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40章 不死藥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245章 聖旨?給他寫一張第290章 神社第94章 朝堂隱憂第71章 氣運之說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第307章 捲起來了第240章 兩京制第287章 刺殺藍琪兒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217章 班師回朝第148章 種水稻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147章 天津衛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382.第379章第30章 背後的靠山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178章 百萬兩白銀第35章 兌換準備金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338.第335章 熱議第166章 龍珠第267章 收攏人心第203章 出征第281章 重塑肉身371.第368章 小兵衛第200章 借據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238章 順天府第292章 巨蟒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363.第360章第126章 徵倭方略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6章 皇帝封賞383.第380章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8章 進獻朱果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138章 意外370.第367章 火龍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152章 “世宗大王”第207章 控制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