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再遇裴元紹

三天三夜,整整三天三夜!

董俷帶着人馬轉戰西北,從大洋河殺到西海,從西海殺到金城,又從金城繞回積石山,可謂戰果豐厚。因姐姐的死,而積壓在心中的怒氣得到了些許的舒緩。

在裝扮成破羌官騎襲擊燒當羌後,衆人又重回破羌領地,而後躲入了積石山。

清點人數,董俷才發現這三天三夜的奇襲戰,令他損失了六十人。其中真正戰死的也不過二十多個,而中途掉隊的,佔據了一大半。

這也難免,不眠不休的三天三夜,即便是董俷自己也差不多到了極限。

他甚至認爲哪怕再走一步,都有可能從奔跑的馬上掉下來。再看看其他人,更是狼狽不堪。好一點的,也就是綠漪和董鐵帶着的那七個人。他們每次奇襲戰時,他們都是負責看管戰馬和物資,直到最後一場對燒當的奇襲中才加入進去。

“小鐵,在前面找個可以休息的地方,記住一定要隱秘。”

董鐵應了一聲,跳下馬撒腿就跑。現在已經是在山區,馬速無法提起來。董鐵的那對飛毛腿在這樣的環境中,遠遠比戰馬更加管用。董俷等人則不緊不慢的往前行進,大約過去了一炷香的時間,就看見董鐵從山樑拐角處風一樣的跑過來。

“主人,往前大約三里路,有一山坳。地形很隱秘,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

董俷困的眼皮子打架,聽到這句話,立刻來了精神。

“董召,命令大家加快前行,前面有個山坳,我們就在那裡休整兩天,然後上路。”

所有人都振奮起來,對於這些三天三夜只在馬背上打盹的人來說,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躺下來睡覺的地方,醒來的時候能有一頓熱騰騰的飯菜,而不是硬的已經難以嚼動的乾糧。衆人立刻加快了速度,在董鐵的帶領下很快來到山坳中。

山坳位於羣山環抱,四周有如海般一望無際的松林。

很安靜,也很隱秘。山坳裡有幾個山洞,還有一條沒有冰封的溪水潺潺流動。這裡有一個溫泉,蒸騰着水霧,把山坳隱藏着一片林海霧氣當中,的確是個藏身的好地方。

所有人都累得不得了,有的進了山坳後,就一頭從馬上栽下來,倒地打起了呼嚕。

董俷只好先把這些人擡進山洞,一路上任憑顛簸,也晃不醒他們。

“董召,你也去睡吧。”

看大部分人都安排妥當了,董俷對董召說道。

董召也困的不行,只是他看董俷並不打算休息,忍不住問道:“主公,您不休息嗎?”

“你們先去休息,雖然這裡很隱蔽,可畢竟還沒有脫離險境。我先不睡了,你去睡吧。”

“這怎麼可以……”

“怎麼可以?”董俷眼睛一瞪,“這是命令,立刻去休息。咱們還要走很長的路呢。”

董召感動不已,跟上這樣的主公,死也值了。

他也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再撐下去了。與其在這裡和主公爭,還不如趕快休息好,等恢復過來一些元氣,頂替主公警戒。董俷看董召走了以後,邁着發木的雙腿向山坳外走去。這從馬上下來,大腿內測就是一陣鑽心的痛。也難怪,在馬上跑了三天,腿都磨爛了。幸好四下無人,董俷鬆了一下裙褲,裹着袍子找了一塊避風,但有很隱蔽的山縫裡走下,獅鬃獸和象龍一左一右的在他身邊匍匐。

已經聽說了,姐夫在集鎮戰死。

雖然早有了心裡準備,可還是很不舒服。

最後一天瘋狂的襲擊破羌和燒當人的駐地,未嘗沒有這個原因在裡面。雖然和北宮伯並沒有說過太多的話,可是卻能感受到,姐夫是個好人。可惜,好人活不長。

這三天,對於董俷而言是無比重要的三天。

從馬援遺留下來的兵書戰策上學到的東西,第一次靈活的運用。

想當初伏波將軍在西域縱橫十幾年,從沒有過一次敗績。羌人善於騎射,他就用更靈活的戰術不斷蠶食對方的力量,一直到己方的戰鬥力絕對超過了對方爲止。

馬援用兵很謹慎,這一點董俷能從他留下來的兵法中體會出來。

可是等到真正運用起來的時候,他才發現這裡面的奧妙無窮。不知爲何,他覺得這種戰法和上輩子在山村裡聽老村長講述的游擊戰很相似,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

馬援在開篇就說過,孫子曰:兵者,詭道也。

同時他吸取了道家的思想,對孫子兵法中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有更深刻的理解。

可以說,馬援的兵法之中,無不流露出對這句話的讚賞。

董俷同樣的讚賞。如今靜下來,他仔細的回憶在過去三天裡的行動,進行總結,並尋找行動中的破綻。可惜,他手裡沒有足夠的兵力,否則斬殺韓遂也不是不可能。

這一次韓遂吃了虧,下一次他還會上當嗎?

董俷現在可不敢在小覷韓遂。這一次他能打贏,可是下一次呢?這世上,沒有常勝不敗的將軍。韓遂此次主要是吃了小看他的虧,但可以肯定,下一次他會把自己擺在同樣的高度。這個西涼名士,果然不凡,險些讓自己也栽在這西北大地。

一陣風吹過來,董俷不由自主的用力裹了一下身上的袍子。

靠着兩匹馬的身上,從獅鬃獸和象龍身上傳來的熱氣,讓他忍不住眼皮直打架。

太困了,真的頂不住了!

董俷知道,他不能睡着。可眼皮子不爭氣,不自覺的就閉在一起。

憑着最後一點的清醒,董俷狠狠的抓了一下腿上的傷口。劇烈的疼痛讓他呼的清醒了,睡意也隨之驅走。可這樣的情況是堅持不久的。董俷咬着牙站起來,在狹小的縫隙中,做起了五禽戲。虎戲振奮,猴戲靈巧,熊戲發力……

一套五禽戲坐下來,董俷出了一頭的汗。

虛了,身子這三天下來都有點虛了。不過精神好了很多,他不斷的重複着,直到從山坳中傳來動靜,緊跟着傳來了綠漪和董鐵的說話聲。

董俷那根繃得已經要斷掉的神經,終於鬆弛下來。

他坐下來,靠着兩匹馬,眼睛一閉就睡着了。就算天塌下來,我也不會睜開眼。

*

這一覺,整整睡了一天一夜。

醒來的時候,正好是黎明。太陽升起,陽光折射水霧,產生出七彩的光亮。整個山坳被這七彩霧氣所包圍,就如同是一個充滿了神秘,帶着仙韻的魔幻世界。

山縫外,董鐵爲他站崗。

董俷伸了一個懶腰,全身痠痛的要死。他走出來,叫醒了董鐵,帶着兩匹馬往山坳裡走。

“我睡了多久?”

“主人,您整整睡了一天一夜啊。”

“怪不得肚子這麼餓。”董俷揉着肚子,自嘲的笑道:“可知道山外面的情況如何?”

“昨天馬嵩帶人溜出去打聽了一下,據說燒當和破羌已經打起來了。”

“馬嵩?馬嵩是誰?”

“你忘記了?就是隨北宮玉襲擊我們軍營,後來被您俘虜,待咱們去集鎮的傢伙。”

董俷一拍額頭,“哦,想起來了……這些日子忙着繞圈子,快把這傢伙給忘記了。怎麼,打了這麼多場的仗,那傢伙居然還沒有死?我記得,他好像不怎麼樣啊。”

董鐵笑道:“主人,馬嵩一直和我們在看管物資和馬匹,就連最後一場戰鬥,也只是在快要結束的時候才加入。呵呵,他機靈的很呢,綠兒姐姐說他是個大滑頭。”

這滑頭一詞,也是董俷無意中說出來的,如今已經被綠漪等人廣泛應用。

董俷點點頭:“倒是個聰明人。小鐵,你要記住,能活着,比什麼都重要。以後你跟他學着點,別總喜歡衝在前面……對了,燒當和破羌打起來,韓遂沒有制止?”

“想阻止來着,可是他生病了……現在昨天正午,燒當和破羌第一次交鋒。聽說燒當人吃了一點虧。不過破羌的傷亡也不少,兩邊似乎有點急紅了眼的架勢。”

“打吧,讓他們打!”

董俷心裡卻在想:從韓遂的行動來看,他是要造反。可現在燒當和破羌打起來了,估計一時半會兒的解決不了。不行,我要立刻回家,說不定黃巾之亂已經開始了。

不免有些得意,至少從目前的狀況看,西涼還生不出大亂來。

從山坳中傳來了一陣香味,令董俷的肚子咕咕直叫。他也不再詢問,腳步加快,跑向了篝火處。

綠漪熬了一鍋肉湯,正笑盈盈的等着董俷。

就這樣,在山裡待了三天,所有人都恢復了精神。

三天之中,董俷不斷的派人打探消息。燒當和破羌徹底撕破了臉,更從河谷撤回了人馬,準備加入雙方的戰鬥。不僅如此,整個西北因爲董俷繞的這個大圈子,都亂成了一團。部落和部落之間不再相互信任,彼此猜忌,並有小規模衝突。

“河谷的敵人撤了?”

董俷倒是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第一個反應就是立刻從河谷進入白馬羌。

可是他忍住了。

在他看來,現在還不是一個最佳的時機。

“主人,我們什麼時候離開這裡?”

“不着急,不着急!”

董俷強忍住撤離的衝動,耐心的勸說道:“再等等,只怕韓遂現在已經醒悟過,知道我們要繞過積石山走。你們看着吧,用不了多長時間他一定會出面阻止雙方的戰鬥。到時候他們會在燒當的領地中追殺我們,大洋河一線必然會放鬆警惕。”

“您是說,我們還從河谷走?”

“正是如此,虛虛實實……嘿嘿,韓遂不會不知道燒當人撤軍的消息。他一定會帶着人盯住河谷出口。我們現在出去,會中了他們的圈套。等過些日子,燒當和破羌的戰鬥全面打起來了,韓遂一定會出來的。現在,我們和他比的是耐性。”

說完這番話,董俷發現周圍居然沒有人吭聲。

他擡起頭疑惑的看着衆人,發現大家都在用詫異的目光看着他。

“主公,您真的只有十三歲嗎?”

“我……”

董俷知道,他表現的太過分了。當下哈哈大笑兩聲,岔開話題道:“我們在這裡看戲,看戲。”

“什麼叫做看戲?戲,又是什麼?”

“這個,這個……戲,就好像跳舞一樣,好像女人跳舞一樣。女人跳舞大家都喜歡看的,是不是啊?看戲,和看女人跳舞是一個意思,一個意思,哈哈哈哈。”

不小心,有說漏了嘴。

忘記了在這個時代,還沒有戲曲這一說法。

綠漪疑惑的看着董俷,這個少爺啊,總是會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語。你去問他吧,他就會用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解釋。反正,從認識他開始,就覺得他有點古怪。

正如董俷猜測的那樣,燒當和破羌之間的戰爭一直持續到過了新年。

韓遂在河谷苦等了很久,終於失去了耐心。決定出面阻止雙方的爭鬥,在鄂陵湖領域搜索董俷等人的蹤跡。他估計,董俷等人應該已經處於燒當領地的中心位置,只要雙方停戰,憑燒當老王的一句話,董俷這些人插翅難逃,此時出擊正合適。

*

就在韓遂出面收拾殘局的時候,董俷也得到了消息。

他立刻命令衆人行動,從積石山中橫穿過去,自大洋河附近的出口流了出來。

一路上,倒是沒有遇到太多的阻攔。金城郡兵大都被韓遂帶走,用以震懾燒當和破羌雙方。

沿着大洋河一路直上,董俷一行人暢通無阻,在正月十五的早晨,抵達河谷。

河谷是一個地形很險要的峽谷,兩邊叢林密佈,即便是幾千人藏於山巒中也無人知曉。

董俷騎在象龍背上,長出了一口氣。

“只要穿過前面的峽谷,我們就安全了!”

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着興奮的光彩。是啊,終於安全了。

回想過去的一段時間,好像是在做夢一樣。把大半個西涼鬧翻了天,等將來老了,和兒孫說起來,也會有談資。但是董俷卻沒有露出笑容,他走在最後面,當他進入峽谷的一剎那,忍不住回頭向金城的方向看了一眼,那細長的眸中寒光隱現。

韓遂,這是咱們的第一次交鋒!

你等着,用不了太久,我一定會回來。那時候,就讓我領教一下,你這位西涼名士的高明吧。

想到這裡,他提刀在峽谷一邊的峭壁上留下了一行大字:他年我若回此地,定叫金城變血海。

看上去詩不是詩,賦不是賦。

可卻足以表明董俷的決心。他縱馬追上的衆人,穿過長長的峽谷。

眼見着就要出了河谷山口的時候,突然一聲銅鑼響,從兩邊山坡上出現了密密麻麻的人。一個個手執弓箭,在陽光下明晃晃,亮閃閃,殺氣逼人。

董俷大吃一驚,難道韓遂在這裡有埋伏?

正慌亂中,從山坡上衝下了一騎,遠遠的就甩蹬下馬,撲通跪在了地上。

“前面馬上,可是主公?”

董俷眯起眼睛仔細看去,失聲叫道:“伯侯……你還活着?”

шшш▪ t t k a n▪ C〇

————————————————————————

第130章 美女野獸第478章 四猛八大錘(完)第155章 建春門血案(一)第230章 飛將雄風第413章 殺虎第422章 五蠻第310章 躁動的心之石韜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468章 大野澤(一)第235章 滎陽大戰(一)第352章 大麻煩第26章 宴無好宴(2)第305章 大生意第82章 三醜結義第271章 董卓籌謀未來(二)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263章 雞鹿塞(三)第468章 大野澤(一)第349章 南榮彧第286章 一念惡漢第468章 大野澤(一)第465章 溫侯(三)第298章 鏖戰(一)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398章 十年(八)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457章 亂局(一)第356章 諸侯亂,何去何從第472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352章 大麻煩第221章 死亡刺殺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上)第366章 彈汗山(四)第322章 大決戰(五)第344章 名士之殤(三)第173章 籌謀建新軍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307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324章 大決戰第399章 十年(九)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284章 亂亂亂(一)第159章 韓與馬(一)第485章 長安(四)第3章 天生力王(2)第476章 四猛八大錘(四)第452章 張任露崢嶸(一)第347章 破長安第347章 破長安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131章 野牛奔走燒當第4章 殺人歌(2)第199章 盧子幹赴河西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216章 昭寧大事記(三)第486章 長安(五)第394章 十年(四)第373章 長安之亂(五)第337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五)第322章 大決戰(五)第46章 武夫無名第380章 魯肅獻策合縱第356章 諸侯亂,何去何從第331章 涼州詞第226章 三公矯詔第63章 再遇唐周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兒第219章 孺子心歹毒(二)第17章 求官(1)第201章 泰山賊(一)第76章 五溪蠻人第52章 再戰黃巾第81章 太平亂起第245章 國運昌盛第466章 溫侯(四)第61章 惺惺相惜第263章 雞鹿塞(三)第225章 誰逼迫誰?第35章 破羌之難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62章 圉城論太平第309章 皆爲漢民第6章 伏波遺寶(2)第1章 重生(2)第279章 雒陽烽火紀(三)第132章 龐家有子名令明第59章 古之惡來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第367章 雙虎鬥第471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48章 緣深緣淺第140章 三醜戰三英(一)
第130章 美女野獸第478章 四猛八大錘(完)第155章 建春門血案(一)第230章 飛將雄風第413章 殺虎第422章 五蠻第310章 躁動的心之石韜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468章 大野澤(一)第235章 滎陽大戰(一)第352章 大麻煩第26章 宴無好宴(2)第305章 大生意第82章 三醜結義第271章 董卓籌謀未來(二)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263章 雞鹿塞(三)第468章 大野澤(一)第349章 南榮彧第286章 一念惡漢第468章 大野澤(一)第465章 溫侯(三)第298章 鏖戰(一)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398章 十年(八)第469章 大野澤(二)第457章 亂局(一)第356章 諸侯亂,何去何從第472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352章 大麻煩第221章 死亡刺殺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上)第366章 彈汗山(四)第322章 大決戰(五)第344章 名士之殤(三)第173章 籌謀建新軍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16章 所爲何來(2)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307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324章 大決戰第399章 十年(九)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284章 亂亂亂(一)第159章 韓與馬(一)第485章 長安(四)第3章 天生力王(2)第476章 四猛八大錘(四)第452章 張任露崢嶸(一)第347章 破長安第347章 破長安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131章 野牛奔走燒當第4章 殺人歌(2)第199章 盧子幹赴河西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216章 昭寧大事記(三)第486章 長安(五)第394章 十年(四)第373章 長安之亂(五)第337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五)第322章 大決戰(五)第46章 武夫無名第380章 魯肅獻策合縱第356章 諸侯亂,何去何從第331章 涼州詞第226章 三公矯詔第63章 再遇唐周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兒第219章 孺子心歹毒(二)第17章 求官(1)第201章 泰山賊(一)第76章 五溪蠻人第52章 再戰黃巾第81章 太平亂起第245章 國運昌盛第466章 溫侯(四)第61章 惺惺相惜第263章 雞鹿塞(三)第225章 誰逼迫誰?第35章 破羌之難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62章 圉城論太平第309章 皆爲漢民第6章 伏波遺寶(2)第1章 重生(2)第279章 雒陽烽火紀(三)第132章 龐家有子名令明第59章 古之惡來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第367章 雙虎鬥第471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48章 緣深緣淺第140章 三醜戰三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