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大生意

惡漢

()

州五郡國六十二縣。

說起來,這徐州可稱得上是人傑地靈,被稱之爲龍飛之地。

除了漢高祖劉邦之外,猛士如風,謀士如雲,名人大儒,文人騷客,數不勝數。

下,是徐州的治所所在。

正是秋高氣爽的好日子,但是在下的上空,卻籠罩着一層淡淡的悲愁之氣。

走在下的街道上,就看見行人行色匆匆,一個個臉上都帶着惶恐失措的恐懼表情。

比起昔日的繁華景象,如今的下顯得是格外淒冷。]

主公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居然把曹操的老子給殺了……沒錯,曹操的確是破壞了陶謙攻取揚州的計劃,可在這諸侯混亂的年月當中,曹操所做的事情,並沒有錯。

雖然有株連九族的說法,但同樣也有罪不及家人的俗語。|)君子,不成想也有如此暴虐的行徑。不過曹操……你打徐州就打了,爲何又要做那屠城之事?

莫非,這天底下所謂的高士,都是一個德行嗎?

一個念頭突然在腦海中閃現出來,竺不由得激靈靈打了一個寒蟬,汗毛都乍立起來。

二弟芳,如今在董匪麾下效力。.+|幾年怕回不來。

對於商人來說,出海行商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所以不論是陶謙還是別地什麼人,都沒有往太深的地方去考慮,更沒有人知道芳的下落。

畢竟,在董俷的陣營中,芳聲名不顯。

可這終究不是件長久的事情,那董匪如今是天下公敵,若陶謙知道了的話。結果……)

“老爺。到家了!”=.就這樣沉思下去。

走下車,竺裹了裹錦袍。

徐州的天氣並不算太冷,可這時候,竺卻有一種發自於內心的寒意。

“大哥,大哥……”

一陣叫喊聲。從大門後傳來。

從宅院裡跑出一個年紀大約在十七八歲,生地如花似玉,粉雕玉琢地絕色少女。

一雙杏目,秋波流動。

櫻脣皓齒,帶着嫵媚笑意……

少女一把抓住了竺地胳膊,“大哥大哥,你怎麼現在纔回來?”

這少女名叫麋貞,是竺的小妹。平日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可骨子裡卻有一種倔強。

陶謙的兩個兒子,對麋貞可說是垂涎已久。

不過竺雖然是個商人,身份不算太高。可掄起在下的威望來,卻是相當不錯。

麋大善人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

修橋鋪路,災荒年還會設粥棚救濟災民,樂善好施,百姓對他非常尊敬。

一方面,陶謙不是徐州本地人,沒有竺這樣的本地豪強支持,也不太好立足,二來陶謙也需要藉助豪強,來平衡徐州世族的勢力,同時竺也是他最大地財源。

若非如此,那陶謙的兩個兒子,早就對麋家不客氣了!

麋貞也很聰明,心裡面雖然討厭那兩個二世祖,可表面上還要敷衍一下,以免得罪了陶家。竺也知道,妹妹不喜歡那兩個人,但有什麼辦法,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頭?

從麋貞的眼中,麋竺看出了一絲端倪。

妹妹應該是有什麼事情吧,否則何需親自跑出來?

“小貞……”

“大哥,我的小白好像病了,你快來幫我看看……”

小白,是麋貞的寵物。但是這種事,好像不該來找我吧?用得着跑出來告訴我?

麋竺越發肯定,麋貞肯定有事情。

被麋貞連拖帶拽的往後進走去,看上去活脫脫是一個小女孩兒,爲了心愛的寵物而向慈父般的兄長撒嬌哭訴。沒辦法,這麋家老宅,天曉得有沒有什麼細作眼線?

後進宅院,是麋家地重地。

有麋竺地心腹之人看管,平日裡麋貞坐鎮。

別看麋貞的年紀小,可做起事情來卻是滴水不漏,頗有大將風範。

兄妹二人徑自走進了後宅的密室中,只見斗室裡端坐一人,看衣裝,頗似行商之人。

“大先生!”

那人見麋竺進來,立刻站起來拱手行禮。

這一開口,麋竺心裡不由得咯噔一下。走南闖北,他一下子就聽出那人地口音來。

雍涼口音,但說不準具體是什麼地方!

麋竺的生意,和雍涼並沒有太多的關聯,這個人……

“敢問閣下……”

“小的名叫董龍,是二先生派我前來。”

薰龍?二先生?

還真的是怕什麼來什麼啊!

麋竺暗自哆嗦了一下,臉色一變,壓低聲音道:“原來你是那董匪賊人,還真的是膽大,居然敢來這裡送死?什麼二先生,我二弟出海行商,如何會與你相遇?”

薰龍,原名龍騎十二,是湟中羌人,最早跟隨董俷。

若換個人,早就被麋竺的話說的臉變顏色。可董龍跟隨董俷十餘年,轉戰天下,什麼大風大浪沒有經歷過?故而,麋竺的裝腔作勢,非但沒有令他惶恐,反而笑了。

“二先生當然是出海行商,小人不過是他新收的僕人。”

“是嗎?”

“小人現在叫做麋龍,卻是二先生爲我專門起的名字。二先生有一封信。託小人帶給大先生。他說徐州天氣不好,早晚當多知冷暖,並且還奉上了一個藥方,可驅寒袪病。”

說着話,董龍……不,應該是麋龍,脫下靴子,從腰間抽出一把短劍。隔開地鞋底。

雙手把一封信呈給竺。然後垂手退到一旁。

“我二哥可好?”

“二先生好的很呢,如今在王府中擔當家令,還是司鹽校尉,很受將軍重視呢。”

話說的很含糊。

王府,將軍……

但是卻足以讓麋竺和麋貞聽明白。

家令,享七百石俸祿,司鹽校尉倒是沒聽說過。不過多多少少的能猜出一些端倪。

想必是掌握鹽鐵的一個官兒,少說也是一兩千石俸祿。

麋竺表面上沒有什麼反應,可這心裡面,還是忍不住爲兄弟高興,同時也有點羨慕。

不管董俷如何落魄,卻是正經有玉璽昭告天下的驃騎大將軍。

李傕郭雖然掌握天子,但沒有玉璽鎮住皇統,總是顯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自己跟了

麼多年。還是個從事。

可兄弟才幾年的光景?如今卻是王府的家令,比起來,自己可是差了一大截呢。

聽到二哥很得意。麋貞自然也非常地開心。

拉着麋龍問東問西,一副好奇寶寶地表現……..的都是麋家的隱語。別人就算拿到了,也看不懂裡面的內容,但是麋竺卻是看的極爲明白。

“西邊的生意,果真那麼好嗎?”

“二先生覺得很好,而且認爲那裡很適合做大生意。”

言下之意,是說麋芳認爲,西域更適合麋家的發展,說不定能由此,而一飛沖天。

麋竺想了想,“這劉備,真地那麼可靠?”

麋龍一笑,“大老爺認爲,要想做成這單生意,非此人莫屬。”

麋竺眉頭一蹙,看了看麋龍,突然展顏笑道:“那你呢?還要回去?”

“二先生說,讓小的留在大先生身邊,也好謀個出身。不過,還要大先生收留纔是。”

“只你一個?”

“小的還有幾個看家的護衛,倒也有些本事。如果大先生願意,還望一併收留。”

果然,看樣子董俷要反擊了!

麋竺錯動手指,沉吟片刻,“那這單生意,麋家又能有幾分利?”

麋竺是生意人,麋龍現在的身份,是個行商。故而時時刻刻要以生意人的身份說話。這也是麋龍出來之前,被反覆交代,甚至還跟着馬嵩麋芳學了好一陣子的生意經。

麋竺這是在要好處啊!

麋龍一笑,“只要能做成這單生意,一切都可以商量。如果大先生願意,小的願引介一番。”

“如何引介?”

“這個,大先生到時候自然就能知道。”

麋竺地笑容很燦爛。

“既然這樣,就帶着你地人過來吧……小貞,你幫麋龍安排妥當,過些日子,我有要事需你去辦理。”

麋貞點頭答應,帶着麋龍走了!

麋竺看着麋龍的背影,突然生出一種感嘆。

也許,天下人真的都小看了那個人……只是不知道,這個劉備,真地有那麼厲害?

顧不得許多了,如今唯有試一試,看看再說吧。

信都,又稱廣川國,是冀州治所所在。

已經進入了十月,劉備起了一個大早,和關羽在宅院練了一陣武藝,就穿戴整齊,前往署衙。

如今,劉備爲信都令。

作爲袁紹的麾下,能當信都令,在許多人眼裡,說明劉備深受袁紹的信任。

可劉備自己心裡卻很清楚,這個狗屎的信都令,其實不過是袁紹施捨給他的官職。

班氏大敗之後,劉備在袁紹的眼中,越發的不堪了!

若非許攸暗中牽線搭橋,讓劉備投靠了袁尚,說不定袁紹早就找藉口把他幹掉。

即便是有袁尚求情,劉備的兵權還是被解除了。

心裡面這個悲苦啊,簡直無法用言語能夠表述出來。不過劉備原本就是個堅忍的人,在經歷了那麼多事情之後,變得更加隱忍了……忍他人所不能忍,等待機會成熟。

劉備對這個道理,可以說是很明白。

袁尚對劉備也非常的看重,私下裡經常勸他,一旦時機成熟,定會爲他謀個出路。

可這一等,就是大半年……

文丑被調走了!

雖然文丑並不願意離開劉備,但劉備知道,如果文丑繼續留在身邊,會讓袁紹更加顧忌。

私下裡和文丑抱頭痛哭,可在明面上,劉備卻表現的無所謂。

打掉了牙齒和血吞,今日你們加註在我身上的手段,遲早有一日,我會向你們報復。

薰俷、袁紹、田豐、逢紀……還有沮授!

文丑被派去了五阮關,協助高覽,和鮮于銀交戰。

劉備和關羽則留在了信都,當着他那信都令,而關羽則堅決的留下來,陪伴着劉備。

袁紹本來也想把關羽調走,可後來想想,又覺得凡事不可做的太絕。

他也愛惜關羽的武藝,只要劉備在,關羽就是他的手下。其實仔細想想,劉備的失敗,也怨不得他。那惡虎呂布,與董俷並稱世之二虎,敗給他,也算是很正常。

所以,袁紹後來也就把這件事情,拋在了腦後。

劉備很盡心盡職的當着他的信都令,大小事情,處理的妥妥當當。

處理完了署衙的公務之後,劉備帶着關羽,悠閒的走進了一家酒肆。這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處理完公務,就在這酒肆裡小酌一番,然後回家編一張草蓆。

這個習慣,讓許多人恥笑。

但劉備卻渾不在意,反而時常把編織出來的草蓆送人,連袁紹也得了一張。

至於心裡的苦楚,只有劉備和關羽二人知曉。同時,在酒肆中劉備還結實了一個好友,濟陰人董昭,是個很有本事的人。說起來,這董昭也很倒黴,和董卓八杆子打不着的關係,卻因爲和董卓同姓,被袁紹深厭之,每日可說是非常的鬱悶。

兩個都是不得志的人,自然有很多共同的話題。

薰昭是袁紹的從事,閒暇之餘,就會和劉備在這酒肆小酌幾杯。

劉備來這酒肆,說穿了就是爲了和董昭相見。不過,今天董昭許是事情多,所以沒出現。

劉備和關羽喝着小酒,不時的還講兩個笑話。

就在這時,一個錦袍男子出現在劉備的身旁,也不詢問,就坐下來打量起劉備來。

“這位先生……”

劉備很詫異,開口詢問。

他倒是不怕有人對他不利,信都有袁尚罩着他,關羽武藝高強,隱隱有冀州第一高手的架勢,想要對他不利,還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錦袍男子說:“敢問大人可是劉玄德?”

“啊,正是!”

劉備疑惑的看着對方,“不知先生是……”

“在下麋竺,乃徐州別駕,今有公務,特來與袁公相商。常聽聞玄德公大名,故而前來一敘。”

劉備更加奇怪,“不知先生有何指教?”

徐州別駕?

想必是來求援兵的吧。

聽說陶謙被曹操打得很慘,快要抵擋不住了。

只是,這麋竺和我素不相識,爲何要主動和我攀談呢?

慢着……徐州求援……

劉備的眼睛,不由得唰的一亮!

——————?-?有速度,更安全!?-

第331章 涼州詞第332章 曹呂聯姻第154章 老實人發怒(二)第90章 絞肉機(二)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378章 請君移駕長門宮第56章 李儒之謀第69章 轉戰青徐第77章 騎牛童子第210章 雪鬼追蹤第70章 諸葛一家第414章 大亂第150章 郎心死鐵,風情不解第378章 請君移駕長門宮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233章 猛虎斃命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282章 請主公上坐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99章 殺牛角(二)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352章 大麻煩第52章 再戰黃巾第439章 封國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335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三)第295章 並非那麼簡單(二)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262章 雞鹿塞(二)第397章 十年(七)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441章 千里草第52章 再戰黃巾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271章 董卓籌謀未來(二)第97章 桃園三英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118章 回河東(三)第144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二)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168章 辨王子(一)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265章 雞鹿塞(完)第221章 死亡刺殺第447章 覆沒第349章 南榮彧第413章 殺虎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264章 雞鹿塞(四)第304章 開始吧第325章 遼西起風雲第269章 殺胡令第248章 董卓亦有遠慮第175章 驚州來人第243章 雒陽一夜(四)第474章 四猛八大錘(二)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308章 小兒也是大敵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13章 殺戮一(下)第436章 僧與帝(二)第448章 賈詡二謀荊襄(一)第6章 伏波遺寶(2)第81章 太平亂起第132章 龐家有子名令明第286章 一念惡漢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480章 家與國第3章 天生力王(1)第459章 亂局(三)第81章 太平亂起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42章 少年工匠(1)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2)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13章 殺戮一(下)第456章 兩大錢第204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一)第493章 鐵鎖橫江第233章 猛虎斃命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113章 文臺受辱第42章 少年工匠(1)第11章 馬奴小鐵(1)第252章 忠奸難辨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199章 盧子幹赴河西第163章 韓與馬(完)第76章 五溪蠻人第230章 飛將雄風第160章 韓與馬(二)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341章 大戰起,誰是晃去(完)第96章 董卓會三英
第331章 涼州詞第332章 曹呂聯姻第154章 老實人發怒(二)第90章 絞肉機(二)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378章 請君移駕長門宮第56章 李儒之謀第69章 轉戰青徐第77章 騎牛童子第210章 雪鬼追蹤第70章 諸葛一家第414章 大亂第150章 郎心死鐵,風情不解第378章 請君移駕長門宮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233章 猛虎斃命第232章 賈詡毒謀第282章 請主公上坐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99章 殺牛角(二)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352章 大麻煩第52章 再戰黃巾第439章 封國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24章 西部都尉(2)第335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三)第295章 並非那麼簡單(二)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262章 雞鹿塞(二)第397章 十年(七)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441章 千里草第52章 再戰黃巾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205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二)第271章 董卓籌謀未來(二)第97章 桃園三英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118章 回河東(三)第144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二)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168章 辨王子(一)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265章 雞鹿塞(完)第221章 死亡刺殺第447章 覆沒第349章 南榮彧第413章 殺虎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264章 雞鹿塞(四)第304章 開始吧第325章 遼西起風雲第269章 殺胡令第248章 董卓亦有遠慮第175章 驚州來人第243章 雒陽一夜(四)第474章 四猛八大錘(二)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308章 小兒也是大敵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13章 殺戮一(下)第436章 僧與帝(二)第448章 賈詡二謀荊襄(一)第6章 伏波遺寶(2)第81章 太平亂起第132章 龐家有子名令明第286章 一念惡漢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480章 家與國第3章 天生力王(1)第459章 亂局(三)第81章 太平亂起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105章 父子相逢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42章 少年工匠(1)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2)第354章 拉虎皮,扯大旗第13章 殺戮一(下)第456章 兩大錢第204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一)第493章 鐵鎖橫江第233章 猛虎斃命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113章 文臺受辱第42章 少年工匠(1)第11章 馬奴小鐵(1)第252章 忠奸難辨第236章 滎陽大戰(二)第199章 盧子幹赴河西第163章 韓與馬(完)第76章 五溪蠻人第230章 飛將雄風第160章 韓與馬(二)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341章 大戰起,誰是晃去(完)第96章 董卓會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