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李富貴躺在牀上睡不着覺,他還在回味白天同查裡的談話,如果這兩項金融計劃真的可以成功的話自己可算是找到長期飯票了,用動力機械來鑄銀元,這個主意多好,既不擔心銷路又工藝簡單不用擔心技術,仔細想想還有沒有這樣的好事呢,自己離開那會正流行恐怕不行,要到那些過時的產品裡面去找,對了,蜂窩煤算一個,跟銀幣一樣兩個模子一壓就得,大城市裡用煤顯然比用木柴要方便得多,皖北就有煤,真是太完美了。不知道自行車算不算,推廣的好的話這東西應該有市場不過工藝要求好像不低,不如先造三輪車,要是三輪車也不好造的話那就黃包車好了,不可能連那個都造不出來吧,不過從歷史名稱上來看說不定我們當年真的造不出來,不然爲什麼把它叫洋車呢。既然想到洋車,不妨再想想洋火,火柴應該不難做吧,就是不知道成本怎麼樣,可以試一試。一次性筷子倒是挺好做可惜絕對沒有市場。李富貴撓了撓頭自己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錘的也不是辦法呀,這樣做形不成體系,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還是得發動羣衆,大家都來做工經商,做得人多了靠着市場的力量應該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吧。

還是先從煤做起吧,安徽,是時候把自己的根據地由點變成面了,自己幫辦兩江團練,倒能管得找安徽的事,不過最好再找一頂大帽子。第二天李富貴就你了一份奏章送了上去,大意是目前長毛雖然新敗但實力仍不容小視,爲防再次出現林李二逆那樣的北伐希望在淮河兩岸選擇重要地點構築工事形成一套防禦體系,可保陛下高枕無憂。對李富貴來說寫奏章只是爲了表示對清廷的尊重,如果能得到支持那就更好了,不過他可沒有時間去等待公文的流轉,本來這種軍事上的事情他的確有權利決定,把奏章送出去後李富貴就按照奏章的意思寫了一道公文通知各個州府,他將很快派人去各府縣進行地理調查,以便選擇一些重要地點立營駐兵,對此那些地方官倒是舉雙手歡迎,富貴軍開出來幫他們防守那當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李富貴的這份奏章去的倒真是時候,奏章裡面的那些忠君愛國的言語平息了咸豐因爲剛看過一份密摺而帶來的不快。李富貴最初送來的戰報讓咸豐激動不已,大敗髮匪,殲敵七萬,雖然不小心讓匪酋秦日綱逃了,但是同時大敗鎮江守軍,重傷羅大剛,這個戰果實在是太過輝煌,不過很快又接到好幾封密摺奏報李富貴這次作戰私借洋兵,這讓咸豐很擔心,洋人可是都沒安什麼好心眼,跟他們借兵那就是飲鴆止渴,這個李富貴,怎麼總是不讓自己省心。這會看到李富貴大勝之餘不是想着自己的功勞爵位,而是擔心皇城的安危,咸豐還是挺受感動的,再回想一下李富貴當初的確跟自己說過要租借外國輪船,可是沒想到他居然把兵艦弄了回來,真拿他沒辦法。對李富貴又愛又恨了一番之後,第二天咸豐命令軍機處對李富貴私借洋兵一事就不用再議了,該怎麼封賞還是怎麼封賞吧,這件事在聖旨裡面帶上一句,下不爲例。至於他要建防禦據點,酌戶部商議一下看看怎麼再給他擠點銀子出來。

相對於北京南京的氣氛就顯得非常詭異了,自從秦日綱逃回來以後南京城就恢復了平靜,東王對這件是毫無反應,既沒有懲罰秦日綱也沒有再召集人馬討論李富貴的問題,既然東王不提大家也都對這件事諱莫如深,彷彿一夜之間李富貴不復存在了一般。而在民間李富貴的聲望卻攀上了定點,他的名字現在被用來止小兒夜啼,他的頭銜也從小妖上升到了魔鬼,對此李富貴倒是並不介意。

這天李富貴接待了一批本地的父老,這些地主鄉紳們的態度明顯比以前要謙恭的多,李富貴也盛讚了這些人在長毛圍城時大家的表現,聽的這些傢伙骨頭都輕了幾分。大家哼哈了這麼一番之後終於有個傢伙戰戰兢兢的道出了來意,原來他們看到李富貴連續幾次大敗太平軍覺得蘇北的形勢已經非常的穩固了,那麼是不是可以不再減租減息。

“絕對不行,我倒是希望各位能多減一些,長毛雖然被我打走了可使大家不會這麼快就忘了長毛圍城的時侯了嗎?不過大家也請放心,不光是你們減租減息,很快這項運動就要被推廣到整個蘇北了。”

聽到請求被拒絕這些人倒也不敢怎麼樣只是圍着李富貴在那裡哭窮,看着這幫傢伙李富貴突然心頭一亮,這些傢伙家裡恐怕都埋着銀子,怎麼才能讓他們把銀子挖出來呢?

“當然我也知道大家有難處,各位爲我們大清出得力李某心裡也有數,李某也不忍心虧待大家,這樣吧,如果有誰減租減息做得好,我們就給與他富貴軍關係戶的稱號,如果大家要出門做工或者經商,富貴軍就會給與幫助,並且還可以享受許多優惠的條件,怎麼樣?”

這些人互相看了看,雖然不是很滿意不過總比沒有好吧。看着這些離去的背影李富貴心裡正在得意的大笑,人就是這麼奇怪,本來自己根本不想要的東西,一旦發覺有便宜立刻就會搬一大堆回家,還得再加一把火,馬上自己就放出話去凡是那些不屬於富貴軍關係戶的商家以後再運貨的時候必須多交一筆平賊捐,就像當年那些做房地產的一樣,漲價的謠言和打折的誘惑前後夾攻,看他們怎麼受得了。

第206章 競選第一百五十八章第十五章第五十七章第76章 大阪府第126章 西北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208章 繼承權第十四章第43章 決戰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90章 科舉第八十九章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74章 長門決戰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87章 背主做竊第18章 三座大山第100章 高考第五十七章第四十五章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10章 勝保的勝利第二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67章 戰爭輿論第137章 輸誠第206章 競選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45章 交易(下)第98章 破城第一百四十六章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十三章第91章 辯論會第76章 大阪府第109章 青幫第一百二十五章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18章 三座大山第五十六章棋局作者文海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193章 敗後之局第49章 活在北京第116章 海外第五十九章第78章 藝妓風波第39章 營救第九十七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129章 太子太傅第154章 謀議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80章 五方會談第一百八十一章第128章 陝甘第一百六十一章第205章 歸國第48章 政變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136章 死士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190章 過年第七十五章第150章 聯軍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三十二章第12章 天京事變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110章 浙江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180章 兩廣第二十九章第39章 營救第56章 出洋第二十二章第八十二章第75章 虛晃一槍第82章 京都見聞第4章 假古董,傳教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210章 廢帝(上)第四十七章第57章 清洗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6章 戰廣州
第206章 競選第一百五十八章第十五章第五十七章第76章 大阪府第126章 西北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208章 繼承權第十四章第43章 決戰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90章 科舉第八十九章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74章 長門決戰第一百零五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87章 背主做竊第18章 三座大山第100章 高考第五十七章第四十五章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10章 勝保的勝利第二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67章 戰爭輿論第137章 輸誠第206章 競選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45章 交易(下)第98章 破城第一百四十六章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十三章第91章 辯論會第76章 大阪府第109章 青幫第一百二十五章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18章 三座大山第五十六章棋局作者文海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193章 敗後之局第49章 活在北京第116章 海外第五十九章第78章 藝妓風波第39章 營救第九十七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129章 太子太傅第154章 謀議第七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80章 五方會談第一百八十一章第128章 陝甘第一百六十一章第205章 歸國第48章 政變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136章 死士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190章 過年第七十五章第150章 聯軍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三十二章第12章 天京事變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110章 浙江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180章 兩廣第二十九章第39章 營救第56章 出洋第二十二章第八十二章第75章 虛晃一槍第82章 京都見聞第4章 假古董,傳教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210章 廢帝(上)第四十七章第57章 清洗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6章 戰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