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殿中的氣氛冷了幾分鐘,洪仁玕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東王的詞鋒,而洪秀全倒是對楊秀清所說的深以爲然,實際上這些東西本來就是他每日的功課,要真是說起這些理論楊秀清還得叫他一聲老師。

‘不過呢這設廠造炮造船的事也並不是完全不可爲,實際上我們也計劃在安慶、蕪湖建立船廠、炮廠、硝廠,不過這些決不能讓民間介入,一切出入皆由聖庫,相信以我天國將士之勤勉定可做的比富貴小妖強上百倍。但是在造槍造炮上富貴小妖畢竟比我們先行一步,先生若是從他那裡探出來一些竅門的話也是一件大有好處的事,比如說如何鍊鋼、如何鑄造,小妖的手段定與我們有些不同。‘

聽了楊秀清這一番話洪仁玕不覺暗暗叫苦,自己從來沒做過工,前一陣子走馬觀花的看了幾天,怎麼可能就能看出人家工藝上的竅門,如果說有什麼心得的話也就是發現李富貴他們用車牀加工零部件非常方便,照搬過來或許效果不錯,不過這車牀的來源就有些頭疼了,不但要從洋人那裡買還要請洋人來教,以目前的形勢想做到這一點十分的困難。至於楊秀清對工業的一番見解洪仁玕雖然說不出什麼地方不好,不過以他在香港這些年的經歷來看,恐怕不會如此樂觀。

‘仁玕受教了,東王殿下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李富貴的弱點,仁玕拜服,若是有機會爲天國的工業進一份力仁玕自然萬死不辭。‘洪仁玕略加思考就放棄了繼續抗辯的念頭,不管怎麼說建廠總比不建廠要好,到時自己盡力加一些先進的進去,效果也未必就不好。

‘不管怎麼說,知己知彼總是好的,仁玕這次還與富貴妖頭做過一些接觸,對他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看法,大家不妨聽聽。‘雖然洪秀全基本上認同剛纔楊秀清的觀點,不過他也沒忘記這次召開會議的目的就是爲自己這位族弟擺功。

‘那太好了,對於富貴妖頭我們一向知道的不多,而他的種種傳言又總是大相徑庭,洪先生能有第一手的情報,那是再好不過了,我們都洗耳恭聽。‘石達開從一開始就更關心自己的這個勁敵的個人情報。

洪仁玕點了點頭,‘以我的觀察李富貴這個人極度的自負,而且對我天國的誤會也頗深,不過坊間傳說他與我天國有不共戴天之仇,在我看來卻不太像。其實這些倒在其次,最奇怪的是我從他的言談中感覺到他對清妖也不怎麼樣看得上眼,似乎他對清廷也不是特別忠誠。‘

這一番話倒是引發了大家的興趣,一時所有人都交頭接耳的討論起這個情報所能帶來的影響。

‘若說李富貴極度的自負這點到比較好理解,這傢伙的確有些自負的本錢。他對清廷不那麼忠心這也有可能,其實清妖的那些官員又有幾個是忠心耿耿的,不過這種不忠究竟對我們有什麼用就值得商榷了,畢竟他絕無投向我們的可能。‘石達開的這番話說得周圍人都頻頻點頭,以天國對待降官的政策,再加上這幾年太平軍與富貴軍結下的樑子若是有人說李富貴會好好的就投向太平軍他無異於癡人說夢。

‘我並不是說他會投向我們,那當然不可能,只是我這次蘇北之行感覺到李富貴有很重的地域觀念,只要是他的地盤就決不允許其他人插手,而對於他的地盤之外的事情,這個傢伙的積極性就不高了,事實上他除了在江浦大營中放置了一部分軍隊作出了攻擊的樣子,其他大量的精兵都被用於防禦,以他如此強大的武力卻如此保守實在讓我有些看不懂,因爲就我看到的而言他的戰爭能力比我們已知的要大得多。‘

‘洪先生的意思是說李富貴並不想與我們爲敵,或者說可以使他不與我們爲敵?‘石達開對於這樣一個想法倒是十分的感興趣,他回想了一下天國到現在爲止與李富貴進行的戰鬥,的確如果雙方戰局穩定的話李富貴則往往會龜縮起來,也就是說如果天國不刺激李富貴的話,大家可以採取一種隔江而治的對峙。實際上他雖然很想與李富貴較量一下,不過一想到江北那可怕的防線他就想到無數天國戰士英勇犧牲的場面。

‘仁玕回來就把他的意思跟我講了,他的見解我覺得很有道理,那就是李富貴的軍事活動不活躍,這樣就把清妖最大的一股戰力給拖再了江北,而我們如果用主力去和他硬拼,那麼最終的結局十有八九是兩敗俱傷,而我們在其他戰線上也就無力再進攻了,這樣一直維持一個不勝不敗的局面天國大業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成功。不如對李富貴我們依託長江防範,而我們的主力向東、南、西三個方向攻城略地,壯大自己。‘洪秀全替洪仁玕把剩下的話說了出來,畢竟關係到戰略的話叢他嘴裡說出來分量要重得多。

‘以我之長攻敵之短本是用兵的常理,‘楊秀清沉吟道。‘但是富貴小妖氣焰囂張,若是不很挫他一下,大家還真以爲我天國無人是他對手,目前江南大營已滅,天下震動,正是打擊富貴小妖的大好時機,我覺得還是不應放棄。‘

‘東王說得也有道理啊,達開,若是對上富貴妖頭天國這邊可是非你莫屬,你說說看。‘

石達開這裡正陷於矛盾當中,‘以臣弟的意見,我們做了這麼多的準備若是不教訓他一下卻是心又不甘,但是洪先生所說也確有道理,這兩年我們不就是繞過李富貴才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戰果,要我說的話,現在既然有機會就狠狠的打他一下,銼挫他的銳氣,將其打退之後我們再舉東征之事,那時也少了許多後顧之憂。‘ 洪仁玕在心裡暗自搖頭,在他看來集天國全力也不見得能把李富貴怎麼樣。

‘很好,就如翼王所言,打一打也好,千萬不要勉強,秀清你意下如何。‘

‘天王聖明。‘

從天王府中出來的洪仁玕已經頂着附天侯的頭銜了,雖然沒有授予王位不過也只是一步之遙了。

‘仁玕我有一事不明想要問問。‘

‘東王千歲請講。‘

‘你說你和李富貴只是見過幾次面做過一次長談?‘

‘是啊。‘

‘李富貴這樣就在話中流露出對清廷的不忠之心,你覺得這是不是證明他非常大意呢?‘

這話說的洪仁玕身上一寒,因爲這個話題牽涉到了他最擔心的事,那就是他的被俘與莫名其妙的被釋放,‘這個,到不能說他馬虎大意,只是他這個人很狂,所以說話有些不小心,而且替臣引薦的那個洋人與李富貴的關係非同一般,所以他對臣也就是了戒心。‘

‘原來如此。‘

看着楊秀清大笑而去洪仁玕發現自己已經是一身冷汗。

就在天國衆人商討如何對待李富貴的時候,李富貴也和手下談到了對待太平天國的政策,不過他的這些手下都是那些商界的巨頭,並無軍隊的人員,因爲這次的會議本來就是買賣上的年終總結,‘查理,明年我會掉海軍封鎖長江由上海到揚州的這一段江面,我們和長毛的貿易量要降下來。‘

‘爲什麼?‘查理幾乎跳了起來,‘你又不是不知道,長江商道爲我們賺了多少銀子。‘

‘唉,政治需要啊。最近湘軍一直被封在跌停板上,向大老闆也倒了帳,這楊總的買賣是越做越大,我們若是不限制他們一下,將來生意恐怕就真不好做了。‘

‘政治?雖然我不太懂政治,不過我知道我們和長毛的每一筆生意,我們的賺頭比他們大多了,應該不會造成他們吞我們的局面。‘

‘人家把貨買回去做的巧啊,打了西面打東面,一貨賣幾家,搞得我們有些被動了,其實我並不是要關閉長江商道,只是把交易的量減小一點,不過價格卻可以提上去,你可以跟楊總說現在查的緊,風險大,所以要漲價。‘

‘這倒是可以,那西面的商道呢?‘

‘西面還是老樣子吧,難得曾國藩能想通,不好好利用一下太可惜了,現在四川的貨物到上海要倒幾次船?‘

‘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具體的工作不是我負責。‘

‘這倒也是,去年的財政報告我看了,有一件事我不太明白想向大家請教,我記得鑄銀元利潤是很低的,爲什麼年終一算收入這麼大,如果有這樣的收入我當然贊成在廣州、天津等地多開幾個廠子。‘

範長河立刻把話接了過去,他的語氣中明顯帶着興奮,‘其實一開始我們也沒想到能賺這麼多,後來一做才知道鑄銀元利潤的確低,可架不住它週轉快啊,你想啊,鑄銀元的原料是銀子,鑄好之後拿出去直接就可以換銀子,兩三天一個週轉就出來了,你算算這要是一年得賺多少。不過呢想要這樣快的週轉只能針對本地市場,外地市場就快不起來了,所以我們才急着在外面再開幾個廠子。‘

‘既然如此,那還等什麼,馬上就辦,天津那邊應該沒問題,山西那邊金融業很發達那個王慶雲好像做過山西巡撫你們走走他的門路,不過這兩廣總督葉名琛 和我沒什麼交情,你們恐怕得下點力氣。‘

‘這個不用大人吩咐,我們心裡有數。‘

‘很好我是信得過你們的,見年冬天大家都辛苦了,北方那麼大的災情,我們這裡卻沒有爆發大規模的饑荒,大家可謂勞苦功高,接下來還要再接再厲,等把今年的那段青黃不接的時候給熬過去,這是應當就算過去了。‘

‘明年春天的糧食經過多方籌備也算是有一點眉目了,不過我對目前我們的投資力度有些擔心,‘ 魏無極從一開始就反對李富貴使用如此力度投資工業,只要一有機會他就會把這個問題提出來。

‘老魏,我知道你的意思,這件事我們也談過幾次了,這一次擴張的步子是大了一些,不過也算是形勢所迫,至於你說的那些問題我們當然不能掉以輕心,不過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應對之法吧?上次讓你們回去開動腦筋難道一點成果都沒有嗎?‘

‘辦法當然是想出了一些,但是你這種用政治來決定經濟的脾氣決不能漲。‘

‘沒問題,下不爲例,趕快給我說說都想到了些什麼辦法。‘

‘關於資金缺口方面嘛,也沒有什麼別的辦法,無非是拆借,在這方面杭州有一個商號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胡光墉雖然目前本錢還比不過我們,不過以他的才幹將來卻也不可小視。‘

‘是人才嗎?要是人才的話就把他拉過來。‘

‘光墉和杭州知府相交莫逆,生意自成一系,拉恐怕是拉不過來的,不過我們現在的合作倒是很愉快。‘

‘這樣也好,扶植民族工商業也是我們的一項方針。‘

‘至於投資如此之大,等到開始生產的時候貨物如何行銷的問題*倒是想出了一個不錯的主意,大人可想聽聽。‘

‘有主意還不快講,賣什麼關子。‘李富貴對產銷兩旺的關心遠大於籌措資金,他當然知道若是生產出來的東西賣不動那將是一種什麼樣的局面。

張*清了清嗓子,‘自從我知道大人的煩惱之後我就仔細的對比了洋貨、本地貨和我們的產品之間的優缺點,我們現在生產的產品不管是在質量上還是在價格上都已經壓倒了本地貨,不過與洋貨還是有一點差距,可是洋貨在我們大清的銷路一直不太好,甚至還不如我們的產品,這就讓我感到很奇怪,經過我的反覆比較我終於發現了問題所在,洋人他們採購的絲綢、茶葉、瓷器的產地都集中在江南這一帶,而在其他地方他們只賣不買,本來我們流通的銀子就少,他們還只管抽那當然抽不出多少,而我們在這方面做的就要好很多,常常是一買一賣,這樣銀子就活起來了。以後我們要加強這種營銷模式,想要開發一個地區的市場的時候同時也要把他們的特產考慮進來,不僅僅銷售而且也要收購,這樣的話我相信我們的產能是完全可以被這個市場吸收的。‘

會場中響起了一下下的掌聲,是李富貴在那裡拍巴掌,‘*啊,了不起啊,你現在已經不是在做生意了,你現在已經是在做市場了,就照這個提議辦理,給市場調研部門一個新的任務,讓他們不要僅僅去分析一個地區的市場需要什麼,同時也要分析他們能生產什麼,然後再綜合調配。‘

‘做大市場對我們來說的確很重要,現在有一些商人看到我們的發展已經有一些表示出了想與我們進一步合作的意思,不知大人覺得這種合作能到一個什麼程度。‘

‘共同做大市場的好處就太多了,至於究竟能合作到一個什麼程度嘛。我們不是正在搞股市嗎?我們可以參照股市上的做法來,比如說換購股份什麼的,除了我們核心的一些東西不能與其他人分享外,其他方面膽子可以放大一點,出了事不還有我嗎。‘

‘大人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張*一邊說一邊掃視了其他人一眼,目光中縣露出明顯的得意之色,看來在與外人合作的問題上他的態度比較積極。

‘對了,我們的股市弄得怎麼樣了?‘

‘李大人,單單股市的準備工作基本上都完成了,不過在上市商號的方面還有不少問題,願意上市的商號很少,現在有分量的實際上大部分都是我們自己的,這說明商界對股市還有很大的疑慮,到時候如果資金也有問題的話那就麻煩了,所以我們一開始很有可能採取一些託市的手段來營造氣氛,當然這也需要很多錢。‘

‘是啊,在什麼時候錢都是很重要的,不過我想你們應該有所準備了吧?‘

‘不確定因素太多,多準備一些總是好的。‘

‘好,盡力去準備吧,明年我們將在各個方面迎來一個高速發展,大家努力吧。‘

***

當李富貴在軍營中又有了那麼一點無聊的時候,彷彿老天也對他的這種狀態有所不滿,所以突然之間戰報像雪片般的飛來:太平軍的主力渡江北上直取揚州,讓大家都大跌眼鏡的是,揚州在這樣強大的敵人面前居然挺了下來,當然在這將士用命、浴血奮戰的主旋律下,也有那麼一絲不和諧的聲音,翁同書在接到敵人大軍渡江的消息之後就表現出了興奮與焦慮的雙重特徵,等到得到敵人更詳盡的資料之後他竟然在太平軍展開攻城的第三天藉口去向李富貴搬救兵帶着自己的人逃之夭夭了,託名阿和德興阿都在自己的帳中大罵,不過罵歸罵,還真拿他沒什麼辦法,翁同書雖然喜歡插手軍務不過他畢竟沒有軍職在身,這守土作戰說到底不是他的事。

第91章 辯論會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43章 決戰第179章 神蹟第九十六章第35章 外交禮儀第75章 虛晃一槍第九章第122章 和平(下)第76章 大阪府第二十五章第18章 三座大山第一百四十一章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八十六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二十章第十九章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三十三章第98章 破城第146章 國際主義第八十七章第212章 遠航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一十章第103章 徐繼畲第62章 羅馬第43章 決戰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第一百六十章第21章 種馬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七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55章 兩江總督李富貴第三十六章第15章 國策第129章 太子太傅曲線救國的結束語第一百六十九章第201章 海戰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四十六章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一百五十五章第207章 巡遊第87章 背主做竊第39章 營救第五十章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五十三章第148章 宣判第五十六章第95章 突襲第二十章第100章 高考第48章 政變第160章 安集延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211章 廢帝(下)第64章 新風氣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二十七章第十四章第53章 捻子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九十九章第一百六十章第160章 安集延第162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七十二章第166章 外交第45章 交易(下)第201章 海戰第四十四章第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100章 高考第78章 藝妓風波第七十四章第92章 胡林翼第一百五十六章
第91章 辯論會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43章 決戰第179章 神蹟第九十六章第35章 外交禮儀第75章 虛晃一槍第九章第122章 和平(下)第76章 大阪府第二十五章第18章 三座大山第一百四十一章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八十六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二十章第十九章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三十三章第98章 破城第146章 國際主義第八十七章第212章 遠航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一十章第103章 徐繼畲第62章 羅馬第43章 決戰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第一百六十章第21章 種馬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七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55章 兩江總督李富貴第三十六章第15章 國策第129章 太子太傅曲線救國的結束語第一百六十九章第201章 海戰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四十六章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一百五十五章第207章 巡遊第87章 背主做竊第39章 營救第五十章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五十三章第148章 宣判第五十六章第95章 突襲第二十章第100章 高考第48章 政變第160章 安集延第一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211章 廢帝(下)第64章 新風氣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二十七章第十四章第53章 捻子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九十九章第一百六十章第160章 安集延第162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七十二章第166章 外交第45章 交易(下)第201章 海戰第四十四章第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100章 高考第78章 藝妓風波第七十四章第92章 胡林翼第一百五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