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廢帝(上)

在當天國會休會之前趙夫人闖進了議院,由於彈劾皇帝的提案昨天就已經呈遞了上來,到了今天京城上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件事,當然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爲這份彈劾案是一個笑話,可是看到國會的大門一直到傍晚仍然緊緊的關着,中午也沒有議員出來喝茶、吃飯,這自然會讓人產生各種猜想,最主流的謠言是李富貴正在議院裡大肆清洗,很可能現在議事的大廳裡已經血流成河了。

內宮對議院內的動向也十分關切,不過自從早上開始開會的時候議院內就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來,即便是對宮廷也是如此,這多少讓趙婉兒他們有些不安,等到下午情況還是如此,趙夫人終於坐不住了,她囑咐趙婉兒調動一切可以使用的力量,而她自己決心前去探一探虛實,用她自己的話說這個老太婆就算是出了什麼意外也沒有什麼可惜的。

趙夫人進入國會到沒有受到阻攔,李富貴給衛兵下的命令本就是不許人出,至於有人要進去只要他有出入國會的資格就不會受到阻攔。趙夫人進入旁聽席之後發現這裡已經擠得滿滿登登,這些聽衆一大早就來了,一直到現在都沒捨得走,偶爾有想溜出去報信的也被擋了回來。看到李富貴仍然端坐在正中的寶座上,而議員們仍然一個接一個地走上臺去發言趙夫人長出了一口氣輕聲的說道:“謝天謝地,原來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因爲旁聽席很擠所以趙夫人的聲音雖然不大但還是有很多人聽到了,衆人都回頭如同看一頭怪物一般的盯着趙夫人,那樣的眼光當然讓趙夫人很不自在,這讓她一開始忽略了講臺上的議員所陳述的內容,等到她聽清講臺上面所說的內容之後她才知道自己剛纔錯的有多麼離譜,因爲現在的議題顯然是廢除帝制,而且眼看就要到表決的階段了。

急怒攻心的趙夫人剛想發作突然覺得一陣天旋地轉一頭就栽到旁邊一個人的身上,跟來的侍衛見此情景立刻衝上去搶救。作爲侍衛是需要有一些急救知識的,經過簡單的處理之後接下來就是揹着趙夫人上醫院。

旁聽席上的混亂引起了議員們的注意,不過上面亂糟糟的看不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很快在門口守衛的侍衛急急忙忙的跑了進來向李富貴耳語了幾句。

“還請諸位見諒,剛纔我的岳母在旁聽席上突發疾病,我需要去看一下,剛纔的議題還請繼續。”說完李富貴也急急忙忙的退場了,最後在李富貴不在場的情況下中國由帝國轉爲共和國的法案通過了。

當天晚上趙夫人仍然處於危險期,而李富貴也必須向他的家庭成員解釋今天發生的事情。趙婉兒發現這個結果與她以前的想象有很大的出入,她本來以爲李富貴是準備放棄一切實權,可是現在他連稱號都不要了。看過了人事不省的母親之後趙婉兒就無法再控制自己的情緒。

李富貴兩手一攤,“我也不知道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故,母親大人怎麼會跑到國會去,本來我是打算回來再向你們做解釋的。”

“那你現在可以解釋了。”趙婉兒怒氣衝衝的說道。

“這場謝幕是我早就準備好的,這一次的表演能夠這樣成功也有我在暗中的操縱的一份功勞,說到底這一切都是因爲這個結果不管是對國家還是對我們的家庭乃至於我都更好。”

趙婉兒搖了搖頭,“即便你不願意把皇位一代代的傳遞下去,也沒有必要用這種方法吧?難道你連讓後代沐浴一下你的榮光都不肯嗎?如果當年你嚴詞拒絕帝位,然後用半生的時間來宣傳民主共和,在一切都有基礎之後再放棄大權,不比現在要好得多嗎?那時你仍能保持崇高的聲望,不必像現在一樣作爲一個廢帝灰溜溜的離開,子孫們說起他們的先祖也可以挺起胸膛。”

李富貴輕輕的拍了拍趙婉兒的手背幫着她穩定了一下情緒,“於公我認爲學道不如悟道,在我還是毛孩子的時候有人要教我科學的人生觀,現在看起來真是讓人笑掉大牙,雖然必要的知識的確需要學習,但是最終的結論我希望出自他們自己的大腦,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遵從權威。於私在我看來輝煌的聲望對後代仍然是一種負擔,其實在有些時候一位聖人給後世的影響不比一個魔王小,看看曲阜我想你應該能理解我的意思,對我來說一個喜歡遊戲人間的先祖倒是很和自己的心意。”

“要是他們悟不透怎麼辦?頓悟這件事是很玄的,你就能保證他們已經一下子轉變成了民主信徒了?”

“民主不民主其實並不是我所關心的事情,我不求他們信奉民主,但是希望他們明白在哪裡都要有制衡。”李富貴緩緩的說道,“我和你說過國政說到底脫不開制衡和妥協,我綜觀古今中外所有的政體出了問題最後總會歸結到這兩個方面,非此即彼。制衡是一套制度,費了這麼多年的勁這套制度我總算建立的差不多了,可是妥協不僅僅是制度那麼簡單,實際上能不能在制衡的基礎上找出好的妥協方法是一種經驗性的東西,對於制度來說例子幾乎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對於經驗一個先例往往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這也是我爲什麼非要這樣做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還走不出一條良性上升的道路那我也沒有辦法了。”

趙婉兒長嘆了一口氣,“隨你吧,反正這個朝代自你手中開創,現在由你來終結,你如果沒有遺憾那就行了。”

面對子女的時候李富貴並沒有費太多的口舌,他們之間一見面朝陽公主就撲到父親的懷裡哭了起來,李富貴趕忙溫言解勸,原來公主認爲是因爲自己的原因才使得李富貴被國會彈劾,對此李富貴當然是放聲大笑:“和你有什麼關係,我早就不耐煩他們了,此處不養爺,自有養爺處,咱們中國皇帝不作了還有羅馬皇帝可以作啊。”

兩個兒子的反應還算平靜,李琫甚至對於帝制的終結鼓掌叫好,李珏看起來有些不滿意,不過他排行老三,本來皇位與他就比較遙遠,現在既然別人都沒有表示激烈的反對他也只能默默接受。

第二天當國會將昨天最終通過的文件送交李富貴過目的時候他立刻就從上面找出了一堆問題,首先新政體的國號就讓人無法接受,“第二大唐共和國?這叫什麼名字,既然有第二共和國拿第一共和國在哪裡呢?我們原先叫第二帝國是因爲前面有李淵創立的第一帝國的存在。”

國會的代表互相看了看然後怯生生的問道:“那就叫第一大唐共和國?”

“開什麼玩笑,第一大唐帝國、第二大唐帝國,現在又來個第一大唐共和國,你們爲什麼不用平方來表示呢,或許我們還應該定義一個矩陣來顯示這些大唐之間的區別。既然我已經不再是這個國家的皇帝了,那爲什麼還要死抱着唐這個國號不放呢?”

“那您看叫什麼國號爲好呢?”代表們被李富貴繞的暈頭轉向。

“爲什麼要問我?我又不是皇帝了,你們自己商量着辦。”李富貴說完不再理他們徑自把文件後面的內容看了一遍,然後很不滿的往桌子上一摔,“怎麼連唐帝優待條例都沒有,當年清帝以異族身份,身上揹着祖先的血債還受到了大唐的優待,我就算被彈劾了這些年沒有功勞總還有苦勞吧,難不成你們打算就這樣把我掃地出門?真是世態炎涼啊。”

代表們看着李富貴的囂張態度實在無法相信這個人昨天剛剛遜位,看來彈劾並沒有如衆人想象的那樣對李富貴產生多少觸動。“還請陛下見諒,這的確是我們疏忽了,不知道萬歲對優待條例有哪些要求,我們立刻去辦。”

“要求嗎?首先當然是要有錢,其實我的財產很龐大,並不怎麼在乎你們的那兩個遣散費,不過別人都有我要是不要豈不是在沽名釣譽。”

一直以來皇族的花費都不算大,相應的支付廢帝的生活費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因此代表們忙不迭的點頭應允。

“然後嘛,根據國際慣例廢帝是要被流放到一個島上去的,不過你們可不要以爲我是拿破崙,他只是法蘭西皇帝,一個沒有根基的暴發戶,我可是集兩大最古老帝國皇冠於一身的君王,不是隨隨便便的用一個破島子就能給打發的了的,除了夏威夷我哪都不去。”

國會從來沒有想過流放李富貴的問題,實際上他們還在等着那一位洗心革面的英明領袖繼續去領導他們,現在突然聽到李富貴的這個要求代表們都傻了眼。“國會絕沒有流放陛下的意思,我們正等着陛下以議長的身份繼續領導中國。”

李富貴皺起了眉頭,“你們怎麼連廢帝的基本程序都不知道,你們說說古今中外有哪一個廢帝還能繼續擔任新政權的領導人?各位的好意李某心領了,不過亡國遜位之人早已心如死灰,議長之位休要再提起。”

“可是夏威夷不是我國的領土,”代表們知道李富貴的脾氣,他決定的事硬勸是沒有用的,只好來強調客觀困難。

“那有什麼,我的朋友遍天下,既然是爲流放我李富貴而準備的地方其他國家怎麼說也會賣上三分面子,你們立刻要求夏威夷王國割讓莫洛凱島,這事情必須抓緊辦了。”

代表們愣愣的看着可能是歷史上最跋扈的廢帝,流放這件事他們當然無權決定,所以只好將問題帶回國會討論,在此之前代表們再一次戰戰兢兢的問道:“這件事事關重大,不是我們三個所能決定的,恐怕最後還得由國會表決,不知陛下還有什麼要求?我們一併帶回,也好儘快的給萬歲一個答覆。”

李富貴想了想,“以前我們的國家是終身世襲制,基本上不存在退休最高領導人的保護問題,可是改爲共和之後就必須面對這個問題了,這些年我爲了國家、爲了民族得罪了不少人和國家,現在突然失去了手上的權力很有可能遭到打擊報復,夏威夷又處在太平洋的中心,像那些西班牙、俄羅斯若是想對我使壞,你們即便想保護也是鞭長莫及,所以我要求建立一支太平洋艦隊,以夏威夷爲基地來保護我和我家人的人身安全。”

這個要求在代表們看來倒不算過分,實際上吞併夏威夷已經是中國政府的一項政策了,如果真的能夠奪取這塊基石,建立一支圍繞它行動的海軍是非常自然的,當然也就可以順帶保護李富貴。

國會接到李富貴提出的條件之後大吃一驚,雖然他們經常夢見自己到了一個沒有李富貴統治的國度裡過着天堂一般的生活,可是這一天真的到來了他們又不由自主的驚慌失措,雖然理智告訴他們真的離開李富貴中國一樣能夠正常運轉,實際上這幾年中國都是這樣過來的,可是心頭的慌亂卻總是難以克服。在經過長時間亂哄哄的討論之後很多議員終於意識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在李富貴統治時期議員說到底是皇帝的奴僕,他們只能夠擁有李富貴允許他們擁有的權力,可是當李富貴不在中國的那段時間,這些議員們一個個都抖了起來,作爲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他們對官員的制約力度是很大的,所以當雙方在一連串的博弈達成平衡之後議員對國政有相當大的發言權,每個省選出的議員甚至可以對省長指手畫腳。

現在如果李富貴突然放棄所有權力,而且遠離政治中心,那國會掌權的時代就真正到來了,新的議長雖然會繼承國家元首的稱號,但是他不可能像李富貴那樣強勢,畢竟他是由議員選出來的,一想到可以永遠的佔據國家的最高權力一開始的那種慌張感就漸漸的消退了,這使得國會內的話鋒漸漸的轉向接受李富貴的要求。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這樣想,前天提出彈劾議案的沈蘭亭面對這樣的情景就焦急萬分,雖然對李富貴的諸多惡行心有不滿,但是沈蘭亭的出發點卻絕不是要把李富貴趕下臺,實際上他對皇帝的忠誠可以說不輸給任何人,他本來是希望以這種激烈的方式來喚醒李富貴的,爲此甚至不惜犧牲整個家庭,可是沒想到事情最終竟然演變到這樣一個地步。

當天晚上堅定的倒李派和死硬的擁李派都來到了皇宮準備勸說李富貴收回成命,國會會在明天進行表決,雖然現在看起來贊成李富貴自我流放的人比較多,但是如果再投票之前李富貴能夠改變心意相信他們這一次不敢再胡亂投票,因爲今天在南京城內已經就李富貴的去留問題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從民意來看大多數民衆並不贊成李富貴離去,老百姓對於自己的生活質量極爲敏感,不管彈劾提案有千般理由對老百姓來說日子越過越好就可以把一切都否定了,由於昨天國會討論的結果只是廢除帝號和世襲,所以民衆的言辭還算剋制,如果知道李富貴在退位之後要離開中國那民意的變化還真得讓人擔心。

在這些議員之前魏人傑已經帶着各部門的領導人前來勸柬過了,他並不反對李富貴放棄權力,對於李富貴這些年的變化魏人傑也同樣很擔心,考慮到天才多少都有一些瘋癲他認爲讓李富貴不受制約的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確讓人不放心。魏人傑主要是反對李富貴的自我流放,因爲在他看來目前的中國沒有一個強力的人物能夠統領各方,如果沒有李富貴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人物在上面壓着很可能會發生內亂。

李富貴把那些部長們都擋了駕,只接見了魏人傑,對他的顧慮李富貴大笑着答道:“我就是要你們試着在沒有絕對領導的情況下學會共生共榮,要是我把這些隱患都給壓下去那這場退位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魏人傑搖頭嘆氣,雖然早就猜到這場退位是李富貴自己一手導演的,但是如果沒有聽到當事人親口承認他仍然無法相信有人會這樣對待自己。“如果大家都按照您制定的規則來辦事那當然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可是國家現在的統治並不嚴密,地方的權力那麼大,要是他們勾結有野心的軍人造反或者獨立那該怎麼辦?”

“我們的魏大將軍什麼時候開始害怕戰爭了,兩江擁有全國一半以上的工業產量,而它本身已經通過經濟聯繫成了一個非常緊密的整體,另外兩江對其他地區的貿易帶有一種不平等的掠奪色彩,這些年雖然好多了但是本質上並沒有改變,所以外藩的任何一種有損這種經濟體系的行爲都必然會激怒這個新興的資產階級,我不認爲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會控制不了局勢,如果真的有那一支軍隊選擇地方化那他真的是在自廢武功。”李富貴看了一眼魏人傑,“這種體系對中央同樣是一種制約,如果外藩只是在爭取自己應有的利益時中央想要憑藉武力威脅來壓制的話同樣會給國內正常的經濟體系帶來很大的不確定因素,這同樣會影響很多人的利益,外藩當中有沒有蠢人會去觸犯規則我不敢說,可是我決不希望看到你越過那條線,我一直很看重你的。”

魏人傑聽了以後立刻指天發誓自己將絕對忠於共和國,這是他的心裡話,對他來說能做到總理已經心滿意足了,魏人傑也明白想到當上皇帝光靠努力是不夠的,實際上機遇在這裡起着極大的作用,就目前來說他根本不可能取的完全壓倒其他人的力量,更何況還有一道巨大的陰影擋在前面。沒想到李富貴聽了以後不以爲然的搖搖頭,“什麼天打五雷轟,這樣老套的誓言一聽就是在敷衍,一點誠意都沒有。”

這話讓魏人傑愣在那裡,他沒有想到李富貴竟然會介意這樣隨口發的誓,魏人傑本身並不相信應誓一說,按照他的想法李富貴應該也不信。“那司令希望我發一個什麼樣的毒誓呢?”

“這個嘛,就我的觀點發的誓要毒一是要舉一個常見的死法,那些刻毒的應誓方法因爲罕見所以並不能真的起到多少約束作用,另一方面最好拿親人來應誓,比如說吧‘要是我口不應心就讓我兒子出門讓車撞死’就比什麼千刀萬剮、腸穿肚爛狠毒的多。”

李富貴的高論讓魏人傑目瞪口呆,他有些猶豫的舉起手掌準備按照李富貴的講法發一個毒誓不過卻被李富貴攔了下來,“我只是就事論事的說一說發誓的問題,你我之間用不着這個,因爲我們都不相信它們真的會靈驗。另外我也相信在你們這一代沒有人有機會登上大寶,因爲我相信在幾十年內不會出現大規模的亂世,我立下的規則幾十年的生命力還是有的。”

看到李富貴自信的樣子魏人傑知道自己這一趟要無功而返了,不過此行也不算毫無收穫,因爲雖然李富貴就要離開中國可是他對國家的影響仍然會長久的存在下去,通過這次談話魏人傑明白了李富貴的底線,“既然如此,我也只能祝司令一路順風了。”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183章 新舊交替第78章 藝妓風波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五十二章第七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100章 高考第一百六十四章第5章 官與商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十一章第35章 外交禮儀第70章 戰時經濟第五十八章第208章 繼承權第六十二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72章 一瓶好酒的賄賂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一百八十五章第37章 營救計劃第一百二十章第124章 別了,李泰國第12章 天京事變第一百八十三章第35章 外交禮儀第103章 徐繼畲第94章 歸國華僑第207章 巡遊第七十章第五十五章第十六章第一百二十章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169章 平定西北兩廣總督葉名琛第四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208章 繼承權第46章 馮婉貞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八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三十二章第八十九章第七十五章第150章 聯軍第七十八章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第22章 皇權第11章 蘇區第128章 陝甘第一百三十五章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211章 廢帝(下)第五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202章 賞櫻第一百二十八章第126章 西北第十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43章 決戰第一百四十章第31章 侵略者第30章 醋瓶第54章 回家第56章 出洋第四十四章第122章 和平(下)第一百零一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七章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七十九章第53章 捻子第192章 會戰吉林第126章 西北第39章 營救第123章 吳淞水戰第76章 大阪府第一百五十五章第六十八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131章 演習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第六十五章人物表第57章 清洗第49章 活在北京第一百零二章第七十三章第121章 和平(中)
第183章 新舊交替第78章 藝妓風波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五十二章第七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100章 高考第一百六十四章第5章 官與商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十一章第35章 外交禮儀第70章 戰時經濟第五十八章第208章 繼承權第六十二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72章 一瓶好酒的賄賂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一百八十五章第37章 營救計劃第一百二十章第124章 別了,李泰國第12章 天京事變第一百八十三章第35章 外交禮儀第103章 徐繼畲第94章 歸國華僑第207章 巡遊第七十章第五十五章第十六章第一百二十章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169章 平定西北兩廣總督葉名琛第四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208章 繼承權第46章 馮婉貞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八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三十二章第八十九章第七十五章第150章 聯軍第七十八章第四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第22章 皇權第11章 蘇區第128章 陝甘第一百三十五章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211章 廢帝(下)第五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202章 賞櫻第一百二十八章第126章 西北第十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43章 決戰第一百四十章第31章 侵略者第30章 醋瓶第54章 回家第56章 出洋第四十四章第122章 和平(下)第一百零一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七章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七十九章第53章 捻子第192章 會戰吉林第126章 西北第39章 營救第123章 吳淞水戰第76章 大阪府第一百五十五章第六十八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131章 演習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第六十五章人物表第57章 清洗第49章 活在北京第一百零二章第七十三章第121章 和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