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神蹟

當日本的統一戰爭終於進入尾聲的時候,日本教區迎來了一位中國籍的主教,這也是在一八七三年中的一個變化,在這一年教廷授予了六個中國人主教的頭銜,洪仁玕甚至被任命爲大主教,對此李富貴是心頭竊喜,他覺得自己苦心佈置現在終於結出了成果。不過教廷特使的到來讓李富貴知道了原來中國在教廷中的地位忽然有如此大幅度的提高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庇護九世自從那次大病痊癒之後他的腦子裡一直在轉着關於中國的念頭,把教廷遷往東方的想法並不是如其他人想象的那樣只是老頭臨終的胡言亂語,實際上這段時間以來庇護九世一直在反覆的推演。

這位教皇大人並不是不瞭解這個計劃會遭到多麼大的反對,他也知道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在有生之年是不可能達成這個目標的,但是庇護九世相信這件事會有後繼者,李富貴精明強幹,只要他能夠沿着自己佈置的局面走下去相信總會有那麼一天教皇國將會在東方重新出現。

定下了自己餘生的目標後庇護九世就開始着手準備,首先就是提升了一批中國籍的主教,同時在樞機主教會議上制定了在歐洲以外地區尋求援軍的政策。庇護九世認爲目前的歐洲已經被新教弄的四分五裂,隨着幾個老牌天主教國家的倒下教廷在這裡已經無法維持世俗的權力了,可是在歐洲以外情況就有所不同,在那些地方一方面歐洲列強需要傳教士配合他們對當地的侵略,另一方面作爲一個來自文明程度更高地區的宗教天主教在傳播上也有它的優勢,以前這些地方和貧窮落後劃上了等號,可是現在有了一個例外,那就是中國,所以這個政策說白了就是要向中國求援。

對於教皇的這個提議除了少數人因爲聯想到那次教皇的臨終遺言而感到有些疑慮外大部分人還是十分贊同的,這些樞機主教們對於意大利的種種作爲也是憤恨不已,可是歐洲的局勢已經如此他們也毫無辦法,而剛剛被列強接受的中國如果拿來滿足一下幻想的確不錯,這個國家領土足夠大、人口足夠多,而且現在國力上升的非常快,而且它的統治者又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這一切都使得現在的中國對於那些主教們具有很特殊的意義。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曾經幻想過李富貴率領他那戰無不勝的軍隊在意大利取得舉世罕有的功業,當然這都只能是幻想,誰也不會把這個念頭當真。那些對教皇心存疑慮的人最終沒有把他們擔心的事情說出來主要也是因爲這個原因,畢竟那個念頭太過瘋狂,他們自己也很難相信庇護九世在清醒的情況下會讓這樣的念頭沖垮理智的大堤,就更進一步的和中國加強聯繫的提議本身他們是沒有什麼異議的。

這一次教皇派出的特使是他自己的一個親信,他這一次名義上是來褒獎李富貴這麼多年對教廷所作出的貢獻,同時把整個東亞地區完整的保教權授予李富貴,這是教廷一系列親善活動的一部分,實際上好幾個主教還提出應該授予李富貴聖徒的稱號,不過因爲李富貴沒有展現過神蹟所以還缺少一個手續。這次特使達米亞諾來中國就準備和李富貴商量一下怎麼弄出一個神蹟出來,原則上說教廷是不能參與這些裝神弄鬼的,不過他們會在審覈的時候將確定誰的神蹟會被揭穿,誰的將被認可。

不過達米亞諾到了中國之後發現這個條件李富貴已經達到了,他到上海的時候正好是兩江在大力推廣高產水稻的時期,第一批試驗田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畝產千斤的雜交水稻良種讓農民們欣喜若狂,實際上他們和達米亞諾一樣將這視爲上蒼對他們的最大恩賜,同時還將其視爲天地鉅變的祥瑞。在中國一般的老百姓並不把祥瑞太當作一回事,中國人的天性使得他們從一開始就懷疑這些東西的真實性,可是兩江政府發給他們的種子經過耕種之後收穫的沉甸甸的稻米立刻就沖刷掉了一切懷疑。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水稻良種可以說收買了中國南方的所有農民和地主,他們不瞭解這一切背後的科學原理,在他們眼裡這一切是如此的神奇,從南京農學院買來的種子播下去就能收穫豐收,可是當他們從這些收穫的稻子中挑出最飽滿的再種下去以後卻只能得到參差不齊的植株,不管怎麼看這裡面都像是有神奇的力量在左右着一切。

雜交稻是出自諸世紀II中的最大科學成就,李富貴當年寫下了這部書後刊印了不少讓它流傳了出去,同時兩江的各個科學部門都被要求研讀其中的註解,周光卓在讀這本天書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本書上不止一次的提到了雜交米,作爲農學院的院長周光卓對這個東西很感興趣,因爲這本書上還不止一次的提到了千斤的水稻產量。作爲中國農業科技的掌門人周光卓是知道這部書作者是誰的,所以他就拿着書去請教李富貴。李富貴開始以爲自己對他並不能提供多少幫助,因爲他對雜交稻的認識也十分有限,之所以在諸世紀II中多次提到雜交米完全是因爲當年作爲家中的壯勞力他要常常要去買米,所以這一段生活在諸世紀中得到了體現,至於水稻如何雜交他就完全不知道了。

可是在和周光卓就雜交的問題進行了一些討論之後李富貴發現他還是有不少東西可以教給對方的,尤其是周光卓竟然連花裡面分雄蕊和雌蕊都不知道,這讓李富貴第一次對這個人的學識產生了懷疑。雜交的原理很好解釋,李富貴找來了他家的花匠從後花園給他們採來了一籃子標本,接着雄蕊、雌蕊、授粉、受精的一頓胡侃把周光卓聽的是目瞪口呆,回去之後一加試驗立刻大有收穫,在後來的外國優良品種馴化上這種雜交方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可是當週光卓回到最初的目的上去進行水稻雜交的時候卻遭到了徹底的失敗,當他在一次找到李富貴想弄明白如何堵對付水稻的自花傳粉時李富貴把兩手一攤回答得無比干脆:“我也不知道。”

雖然李富貴不知道如何進行水稻雜交,但是他向周光卓保證肯定存在一種讓水稻雜交的方法,於是農學院就開始埋頭進行這個課題的攻關,到了一八七三年終於讓他們破解了這其中的奧妙,於是這種被所有人當作神蹟稻種誕生在中國。

當聽到達米亞諾要把畝產千斤的水稻良種當作神蹟上報教廷的時候李富貴愣了一下,然後他搖了搖頭,“想弄出一個神蹟應該並不困難,不如我們重新佈置一下,到時候教廷來人覈實的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是了,至於高產水稻實際上是科技的產物,和上帝沒有什麼關係。”

達米亞諾沒有想到李富貴會放棄這樣的大好機會,“雖然隨便佈置一個也不是不行,但是絕對不如搞產水稻產量的效果好,親王大人是不是擔心這件事最後會被科學家揭穿?”

“那倒不是,只不過高產水稻是我國最高的科技成就,所以我不忍心將其埋沒。”

“原來是這樣,那也就只好忍痛割愛了,您是不是打算向世界發佈這項科研成果呢?”雖然有些惋惜不過李富貴既然已經表明不願意盜取別人的成果達米亞諾還是尊重了他的選擇。

“我相信南京農學院不會這樣做,作爲商業機密它將被完全的保護起來,我有理由相信別人無法仿製這種技術。”

“親王大人似乎對中國的科技水平非常有自信。”達米亞諾有些疑惑。

“在某些方面我的確有些自信。”

www ▪TTkan ▪CΟ

“那實在太好了,教廷上上下下都在期盼着中國富強的那一天。”

李富貴嘆了口氣,“我每次想到教宗大人這次受到的屈辱就夜不能寐,可惜歐洲離我這裡是在太遠,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我這次來就是想和親王大人商量這件事的,在普法戰爭之前教廷一直借用王爺的力量在東方傳教,成績斐然,但是現在形勢有了變化,王爺的力量更強大了,現在您又解決了一直困擾着中國的糧食問題,在東方已經沒有人是您的對手了,而教廷在歐洲的權威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所以我們以後可能要更多的借用您的力量用於國際政治。”

李富貴沒有弄懂這位特使的意思,“不知道在國際政治上中國能對教廷有什麼樣的幫助呢?”

“自從拿破崙三世遜位以來教廷就缺乏強力的支援,所以我們希望您能夠更多的站出來表示對教廷的支持,當然教廷也會更加積極的幫助親王大人,最後我們希望能夠做到共同進退。”

李富貴在心裡把利害得失非常迅速的計算了一下,這個買賣看起來還不錯,畢竟庇護九世無非就是希望能夠恢復在意大利的領土,這件事自己無處着力,所以到時候很容易就能推掉,而自己在亞洲擴張的時候如果教廷能在歐洲全力爲自己辯護,作用倒是不小。“不知道教宗大人有什麼打算呢?”

達米亞諾想了一下他覺得這個時候向李富貴攤牌沒什麼不好,“教皇打算把教廷的中心移到東方。”

李富貴倒吸一口涼氣,“君士坦丁堡還是耶路撒冷,教宗大人有把握對付土耳其人嗎?如果我再向西揮師的話英、俄都會不答應的。”

“不是土耳其,是真正的東方,東亞。”

“這,這真是讓我受寵若驚,聽起來有些像天方夜譚,”李富貴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他的確被這個想法嚇住了,“這很難做到。”

“確實很難,所以第一步是加強中國和教廷的合作,然後中國人會出任一些重要的職務,當意大利人不在教廷佔據絕對多數的時候應該就有一些機會了,當然在這期間您還需要大量的增加中國教徒的數量。”

李富貴想了想,他明白這事根本不可能做到,教皇在教廷並不是一個獨裁者,他又一把年紀了,李富貴把這個瘋狂的想法當作一個頑固老人不切實際的幻想,不過就這件事本身他覺得對自己還是利大於弊的。“教宗大人如此看重我李某實在讓我感動,這次喪失了羅馬之後教廷只擁有梵蒂岡那樣巴掌大的一塊地方,對此我一直非常的憤慨,可是遠隔萬里我有心無力,現在既然教宗大人對東方感興趣,那不妨劃出一塊地方供教廷支配,實在是不成敬意。”

達米亞諾按耐不住心頭的一陣狂喜,他來之前就曾經就這件事和庇護九世進行過探討,結論是這種可能不大,沒想到李富貴如此上道,“不知親王大人打算把哪裡劃給教廷呢?”

李富貴把地圖抽了出來,“中國的傳統領土恐怕不行,我現在還只是一個鎮南王,割讓這些領土與法理不和,不過海外的地方就沒有這些限制了,”李富貴的手指沿着第一島鏈一路滑下,“按說呂宋是挺合適的,他們的大多數居民都是天主教徒,可是這裡地勢很偏僻,連電報都不通,教廷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移到這裡,特使大人覺得越南的南部怎麼樣呢?就金甌半島這一塊。”

“越南的南部?那好像是中國和法國共管的吧?”達米亞諾來之前對亞洲的地理補了一下課,所以倒不是什麼都不知道。

“是啊,不過法國人根本無法對越南實施有效的統治,他們現在什麼事情都要依靠我們,再考慮到法國國內的形勢,我覺得他們是應該光榮的撤離了。”

達米亞諾點了點頭,李富貴的意思他已經明白了,顯然教廷需要在這件事裡出上很大的力氣,要是這塊地方無法順利圓滿的交接教廷是不可以得到這塊土地的,即便李富貴給教廷也不能拿,畢竟他們不能犧牲一個歐洲國家的利益來滿足中國,那對教廷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這件事我們可以從中進行調停,不過最後的結果我並不敢保證。”

“放心,最後的結果我可以保證,法國人會放棄越南的。”實際上法國在越南的確有些待不下去了,中國軍隊對法國人的保護並不像李富貴說的那樣盡心,法國人在越南的產業被保護的並不好,時常遭到當地人的襲擊,各種殖民地的優惠政策也無法很好地貫徹,所以這兩年已經有大量的法國人離開了越南,而這塊無法產生收益卻始終在消耗國家財富的土地讓法國政府很是頭疼,他們現在被普法戰爭的賠償和干涉軍的軍費壓的有些喘不過氣來,就李富貴所知法國內閣中就有人提議把越南賣給中國以擺脫目前的包袱。

達米亞諾認爲李富貴的語氣有些威脅的意思,當然他認爲這種威脅是針對法國人的,“法國和中國都是天主最忠誠的僕人,雖然這次法國人遭受了失敗但是教皇仍然希望中國和法國能夠聯合起來,絕對不希望你們二者之間爆發什麼衝突。”

“放心,不會有什麼衝突的。”李富貴相信越南問題會得到和平解決。

“那就好,教皇還非常關心親王大人什麼時候加冕位皇帝?”

“這個啊,恐怕還有個三五年吧。怎麼,教皇打算主持我的加冕典禮嗎?”李富貴笑着問道。

“是的,而且不僅如此,教皇還要加冕您爲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達米亞若知道這句話讓人很難相信,所以他說話的時候語氣非常肯定。

這次李富貴是差一點就把嘴裡的水給噴出來,好一回他纔算緩過來,“我去當德國皇帝?這從何說起啊?”

“看來親王大人對歐洲的歷史還不是很瞭解,最初的確如您所說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就是德意志皇帝,按照傳統由德意志諸侯選出然後經教皇加冕,後來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襲,但是一位偉人改變了這一切,拿破崙稱帝后,奧地利的弗朗西斯二世辭去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改稱奧地利皇帝,也就是說那最尊貴的稱號屬於拿破崙了,從此以後神聖羅馬帝國和德國已經沒什麼關係了,那個威廉自稱是第二帝國不管是在法統上和手續上都完全不成立。”達米亞諾把這段歷史娓娓道來,其中之複雜讓李富貴很是頭大,不過最終他還是被這位特使說服承認了教皇的確有權力爲他認爲合適的人封授這一稱號,因爲最初爲查裡曼大帝加冕就是因爲他救援教皇對基督做出了特殊的貢獻,憑李富貴那點可憐的歐洲史想讓他相信羅馬和德國沒什麼關係並不困難。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15章 國策第六十七章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21章 種馬第99章 入城第三十七章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九十五章第83章 得勝回朝第十一章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七十六章第197章 海參崴第79章 勝海舟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十三章第23章 天國分裂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一百一十八章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第五十九章第八十二章第九十九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92章 胡林翼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一百零九章第四十一章第三十一章第八章第58章 友好使團第九十七章第193章 敗後之局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90章 科舉第110章 浙江第131章 演習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92章 胡林翼第十五章第122章 和平(下)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81章 計劃經濟第一百二十四章第100章 高考第41章 五八年的冬天(上)兩廣總督葉名琛第六十四章第179章 神蹟第五十五章第90章 科舉第38章 奇襲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九十七章第203章 太平洋第九十一章第九十九章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八十九章第150章 聯軍第111章 李府第七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六十四章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六十四章第40章 迷信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76章 妥協第一百六十三章第111章 李府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七十一章第一百零七章第69章 攻克種子島第一百一十四章第六十八章第160章 安集延第十四章第七十四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131章 演習第24章 扶清滅洋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一百六十五章第46章 馮婉貞第196章 蘇丹第167章 封疆大吏
第15章 國策第六十七章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21章 種馬第99章 入城第三十七章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九十五章第83章 得勝回朝第十一章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七十六章第197章 海參崴第79章 勝海舟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十三章第23章 天國分裂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一百一十八章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第五十九章第八十二章第九十九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92章 胡林翼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一百零九章第四十一章第三十一章第八章第58章 友好使團第九十七章第193章 敗後之局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90章 科舉第110章 浙江第131章 演習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92章 胡林翼第十五章第122章 和平(下)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81章 計劃經濟第一百二十四章第100章 高考第41章 五八年的冬天(上)兩廣總督葉名琛第六十四章第179章 神蹟第五十五章第90章 科舉第38章 奇襲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九十七章第203章 太平洋第九十一章第九十九章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八十九章第150章 聯軍第111章 李府第七十二章第三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六十四章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六十四章第40章 迷信第一百六十六章第176章 妥協第一百六十三章第111章 李府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七十一章第一百零七章第69章 攻克種子島第一百一十四章第六十八章第160章 安集延第十四章第七十四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131章 演習第24章 扶清滅洋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一百六十五章第46章 馮婉貞第196章 蘇丹第167章 封疆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