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

“殺,殺!”丁溪場外的空地上,一排排平舉着長矛的士兵,正在揮動着手中的長矛,用力地刺出。

張陽看着正在賣力訓練的士兵,眼光中還是不無擔憂。

打下了丁溪場,就相當於把高郵的天給捅破了,可是,十幾天來,興化,高郵,什麼反應都沒有,他們在幹什麼?爲什麼不來反攻鹽場,奪回鹽場?張陽一直有一種預感,敵人是否在暗中調兵遣將,準備圍攻自己?

隨着附近不斷有人的加入,手下已經擴展到五個營,除去駐守殺人港和白駒場的兩個營,在丁溪,一共有三個營的兵力,除了呂珍率領的第三營和卞元亨率領的第四營,張陽自己的大本營,也擴充到了近六百人,其中的一部分地頭蛇,被張陽派到四處的路口,渡口,監視情況,剩餘的,一齊集中訓練。

幾大營裡面,張陽的大本營,因爲有一百多名的天闕銃手,單獨編成一個百人隊,因此戰鬥力,也是最強的,至於其餘的,還是以長矛爲主,只有少量的天闕銃手做基層的指揮。所有的戰馬,除了配給百夫長以上的指揮官,其餘的,全部編入了張陽的大本營。

自己的直屬營,當然要配置得高一點,這些,其他的將領也不敢有什麼意見。

興化西邊的大戶,已經基本被掃蕩一空,但是,其中有一家大戶,卻被保留了下來,這家大戶,姓沈,在都是爲富不仁的大戶裡面,沈家絕對是個異類,在災荒年份,從未剋扣過佃農過多的地租,甚至,有時還會做些善事,施捨一些粥,所以,在借糧的過程中,並沒有打擾過沈家。

等到周圍的大戶得知鹽場被搶,強行借糧,一不小心,就是滿門被滅,紛紛逃離的時候,沈家彷彿不受任何影響,還過着正常的生活。

張陽非常好奇沈家,但是,現在沒有時間去,否則的話,他倒真是想登門拜訪一下,這個沈家,怎麼這麼處事不驚?不怕被搶嗎?

“大哥,李善長和二哥來了。”一個哨兵說道,二哥就是士義。

“哦?是嗎?”張陽派人前去白駒場,請李善長和士義過來,就是想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動。“到衙門裡商議。”

自從佔了鹽場,張陽就暫時把鹽場的衙門作爲自己的起居場所,氣派的會客廳,經常用來商討軍情。

“大哥。”李善長和士義喊道。

“白駒鹽場,那邊怎麼樣了?”張陽和兩人,邊向衙門走去,邊問道。

“一切正常,有第一營看守,這幾天將工事也做好了,要是韃子再敢來,保證叫他們有來無回。”李善長說道。

“北面的劉莊場,有動靜嗎?”攻下了丁溪場之後,張陽忙於訓練軍隊,一時之間,還沒有顧得上將北面的劉莊場也奪過來。

“我曾派探子前去打探過,劉莊場得知這邊的兩個鹽場都被打下來之後,司令和司承之類的,都跑光了,連鹽丁也沒了,現在,就只有一隊蒙古韃子在那裡看守,鹽民也沒有熬鹽,打劉莊場,輕而易舉。”士義說道。

一邊說着,三人走進了衙門。

卞元亨,呂珍,士信等幾個人,已經在裡面等着了,這又是一次小型的軍事會議。

“這次我們聚到一起,主要研究一下,近期的任務。”張陽說道。“最近韃子沒有動靜,非常可疑。”

“是啊,”李善長說道:“我們打下了白駒場和丁溪場,興化,高郵都沒有反應,他們是無力對我們進行圍剿,還是在策劃什麼行動?”

“管他呢,他們敢來,我們還打得他們落花流水。”士信說道。

“對,我估計,是上次在殺人港將他們揍怕了吧?”士義也說道。

“我總感覺,韃子在策劃着一起針對我們的大行動,他們越是不動,我越是擔心啊。”張陽說道。

現在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沒有情報!不知道韃子在幹什麼,隨着自己勢力的擴充,這個情報組織,一定要儘快建立起來。

“所以我們一定要儘快將我們的隊伍訓練出來,上次韃子在殺人港中全軍覆沒,這次一定會改變策略,我們的隊伍,要時刻做好戰鬥準備。”李善長也說道。

“是啊,我們的隊伍中,新兵佔了大多數,有經驗的老兵,沒有多少,雖然人數多了不少,但是戰鬥力,卻沒有提高多少。”張陽說道,打仗,絕對不是簡單的人數的對比,幾百韃子騎兵,就能衝破幾千的步兵方陣,幾百天闕銃手,也能將上千的韃子騎兵打得丟盔棄甲。訓練有素,紀律嚴明,裝備精良,這纔是制勝的關鍵。

“但是,我們隊伍的熱情很高漲,我們這幾場仗打得,都非常漂亮,所以,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將任何敢來侵犯的韃子趕跑!”呂珍說道。

士氣的確很高昂,這從訓練場上,就能夠看出來,幾天下來,精鋼長矛鑄造的握把,就被磨得發亮了,至於矛尖,更是被士兵們磨得無比銳利,利用長矛,對付韃子,也是一個優勢,關鍵是,得有敢於和韃子正面對抗的勇氣,張陽相信,這個勇氣,士兵們目前有。

“刺殺訓練,要接着進行,一定要把這個練好了,哪怕韃子騎兵就是到了頭頂上,也不能後退一步,該刺的時候,立刻刺出!”張陽說道。

“是!”幾個人一起答道。

“大哥,還有另外一個問題。”李善長說道。

“什麼?”張陽揚起了眉毛。

“我們現在招了近三千人馬,這三千人的吃飯,也是一個大問題啊。”李善長說道:“我們現在有從附近大戶借來的糧食,可是,這些糧食吃完了,我們從哪裡再弄糧食去啊?”

張陽也有所耳聞,自己派出借糧隊之後,附近的大戶,有的聽到風聲,立刻跑了,現在的存糧,只夠維持一段時間。

當初打鹽場的目的,就是因爲鹽場是個聚寶盆,有了鹽場,就有了銀子,有了銀子,糧食什麼的都就有了,可是現在,張陽把大多數的鹽民都變成軍隊了,沒有鹽民,誰熬鹽?不熬鹽,哪裡有錢來買糧?這一番話,李善長從到了白駒場,就一直想找張陽談了。

張陽聽着李善長的話,也聽出了他的疑問,其實,這個問題他早就想好了,只是一直沒有實施而已。

現在,也該統一思想了,後勤保障的問題,必須解決,人多的好處,除了打仗,還要吃飯,幾千張嘴,一頓飯,就是上千斤的糧食。

“不如,我們打下興化城來吧,興化裡面有許多大戶,比這窮鄉僻壤的多多了,足夠我們半年的軍糧。”士義說道。

“這個肯定不行,我們暫時的力量,還很弱小,攻打那些大城,現在還沒有那個實力,至少,也是幾個月之後的事情,我們現在的首要任務,是發展自己,防止韃子的反撲,在興化的東面,牢牢地紮下根來。這裡的大戶已經被我們借過一遍了,大戶們跑得也差不多了,糧食的問題,我們要自己解決。”

“我們怎麼解決?向海裡要嗎?”士信問道。

“不錯,就是,我們的老本行,不就是販鹽嗎?”張陽問道。“如今得了兩個大鹽場,我們在練兵的同時,應該讓這個鹽場儘快正常運轉起來,這將是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

衆人望着張陽,對啊,當初打鹽場,不就是爲了想從鹽場裡面撈一筆嗎?

“我們目前的主要工作,除了儘快發展軍隊之外,還有兩個,一個是在我們佔領的這幾個鹽場附近,我們已經能夠控制的區域裡,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動。”

打土豪,分田地?這個詞挺新鮮,李善長的眼中,卻是露出了一絲光亮。

“興化東面的這些村子,一共有幾千頃土地,可是,這些土地,卻都被地主佔據着,農民只能交很高的租金,才能租到土地,可是,要是糧食歉收,連地租都交不齊,對農民來說,他們最渴望的,就是土地。”張陽分析道:“我們想要成就大事,就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羣衆基礎,農民們爲什麼擁護我們?爲什麼在短短几天內,有那麼多村民來投奔我們?因爲我們打到了壓在他們頭上的地主!”

雖然幾個人大部分都是鹽民,但是,對於農戶的生活,他們也是瞭解的,農戶們辛苦一年,大部分的收成,都交給了地主,自己卻是吃不飽,穿不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憑什麼那些地主就可以霸佔那麼多土地,而自己卻要被地主盤剝?

“我們已經將附近的大戶趕跑了,那些土地,就都變成了無人的土地,我們把這些土地,先按照每人五畝,分給附近的農戶,那麼,所有的農戶,就都會支持我們!”張陽說道。

千百年來,封建社會裡,最主要的生產資料是什麼?那就是土地!有了土地,纔有了生活的希望,土地的所屬權的問題,是最尖銳的問題。

現在,張陽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將土地分給農戶,那麼,他們一定會不遺餘力地支持我們!

衆人對這個說法,一點也不懷疑,爲了保護自己的土地,這些農戶,真的願意和大戶們拼命。

“暫時我們不適合攻打大城市,我們要先在鄉下發展,積累了足夠的資本之後,我們就可以農村包圍城市,遍地都是星火燎原!”張陽說道。

“那些農戶,會有那麼大膽子,將地主的土地都分了嗎?他們就不怕,韃子再回來了,將他們全部殺了嗎?”卞元亨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一些村落裡,許多人都參加了自己的隊伍,但是,也有一些村落,至今也沒有反應,在韃子的統治下,許多農戶,已經被嚇破了膽,他們寧可餓死,也沒有勇氣與官府對抗。

“所以,我們要積極訓練軍隊,只要再次將來犯的韃子,乾淨,徹底地消滅掉,我相信,那些農戶們,會跟着我們走的。”張陽說道。“善長,先將我們的口號傳播出去,看附近的村民有什麼反應。”

“是,大哥。”李善長對張陽的這一招,還真是由衷地感到佩服,那些農戶,只要分了田地,就被綁在了和自己一個戰車上,成爲了強大的後備力量,突然,他想到了,說了半天,那個糧食,銀子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啊!

張陽接着說道:“第二,那就是,我們這個口號提出去之後,肯定會有附近的流民前來投靠,凡是來的,可以分給他田地,也可以把他們召進鹽場來做工。”

有了勞動力,就可以生產了,這是張陽的打算。

“可是,我覺得,一般的流民,肯定都願意種田,不願意到鹽場來熬鹽。”士義說道,“畢竟,鹽戶是低人一等的,這在所有人的心中,已經有了這麼一個直觀形象。”

“所以,我們要取消各種戶籍的限制,願意種田的,每人分給五畝土地,願意來鹽場做工的,每天給十五文工錢。那些沒有加入我們隊伍的老鹽戶,每人每天給二十文工錢。”張陽說道。

中國是幾千年的農業社會,所以,都喜歡買地,做地主,而真正賺錢的,還是商業,工業,所以,張陽要想法,將這個觀念扭轉過來,來鹽場做工的,賺得比種田還要多。

十五文?其他人也呆住了,一個鹽民,煮一年的鹽,也就幾百文的工錢,而這樣的話,一個月就有幾百文,可是,這樣的話,鹽場能夠賺錢嗎?

士信首先想到了這個問題:“大哥,如果每人每天十五文工錢的話,那鹽場肯定要賠本。煮鹽是個極其浪費人力的活兒。”

“我又沒說要煮鹽,既然佔領了鹽場,這種落後的煮鹽工藝,該淘汰了,我們用新的方式,只需少量的人,就足夠了。”

衆人睜大了眼睛,自己的這個大哥真神了,還有比煮鹽更適合的製鹽方式?但是,回想起那個粗鹽變成精鹽的神奇,大家都不懷疑自己的大哥,有這個本事。

“既然我們佔領了鹽場,那就一定要讓它變成我們的聚寶盆!”張陽說道:“近期大家的主要任務,訓練軍隊,積極獲取情報,如果有韃子敢來,我們就堅決地把他們消滅掉!在我們的佔領區分田地,獲得農戶們的支持,招收人手,準備鹽場重新開工!”

張陽的這些話,讓每個人都感覺到前面一片光輝,當然,所有的前提,就是能夠打一場漂亮的仗,將反撲的韃子消滅掉。

至於開展分田地的工作,張陽打算交給李善長來做,而鹽場的工作,從基地抽調回三弟士德,基地的粗鹽提純,由劉老伯負責。等以後自己的勢力再壯大了,可以將粗鹽提純的流水線,直接放到鹽場來,這樣效率就更高了。

韃子什麼時候來,哪裡的韃子會來,這個,卻是誰也沒有太大的把握。張陽只能以不變應萬變,盡力做好戰鬥準備,自己一直忙於這邊的事情,不知基地那邊,怎麼樣了?想到基地,張陽就想到了若寒,此刻,她在島上,幹什麼呢?

基地,到處都已經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雖然,張陽已經開始攻打鹽場了,但是,基地的大部分人來說,都還是不知道的,他們與世隔絕,每天只知道勞動,有飯吃,有活幹,有錢拿,就可以了。

消息只是被少數人知道,士德,李伯升,若寒,魯興,劉老伯。上次士信來將造好的武器運走,順便通知了他們幾個人,得知張陽已經將侵犯殺人港的幾百蒙古韃子打得全軍覆沒,大家都是感到非常興奮,唯一的不足就是,自己不曾參加,尤其是士德和李伯升,他們懷有更重要的任務,賺錢,造武器,這都是不能耽擱的,他們雖然沒有親自參加戰鬥,但是,他們的工作,在間接支持着戰鬥。

因此,更加加班加點,工作更加賣力,尤其是魯興和李伯升,天闕銃的生產,直接關係到隊伍的裝備,他們將手下的工匠,壓榨到了快要造反的地步:每天天不亮,就開始頂着星星,舉着火把幹活,每天太陽早就落山了,還在敲敲打打,當然,加班也是有豐厚報酬的,每天多給五文工錢。而且,誰的成品多,就給誰獎金。在金錢的刺激下,廢品率確實降低了不少。

這樣,天闕銃的產量,達到了每天八支的極限,這已經是超負荷的運轉了。

除了天闕銃,長矛已經又鑄造了兩千支,這個,相對來說,還簡單點,手榴彈也造好了幾千個,全部滿滿當當地堆在庫房裡,等待着張陽派人來運走。

士德和劉老伯,兩人將粗鹽也全部提純成了精鹽,他們卻發現,自己的這個流水線,要停工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粗鹽,已經用光了,而想要再運粗鹽,鹽場已經被張陽打下來了,可是,粗鹽還沒有來得及運來。

但是人不能閒着,士德將生產線上的工人,全部進行訓練,自從卞元亨走後,將基地的保衛力量也帶走不少,雖然有茂密的蘆葦阻擋,但是,現在的基地,幾乎變成了一個不設防的基地,所以,平時爲工,戰時爲兵,士德讓這些幹活的人也抄起了長矛,開始訓練起來。

第207章 高郵府的對策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34章 糧食被劫了第310章 南進路線第311章 過江第284章 雪雪的進攻第82章 製作手榴彈(一)第145章 流民第167章 水上戰鬥(二)第63章 芙蓉村倖存的村民第1章 送鹽第328章 進入杭州第87章 落入孫德崖手中第84章 積蓄實力第304章 安撫第389章 遭遇第92章 手銃第64章 運鐵礦石第243章 高郵湖驚魂第337章 造船廠(三)第383章 稱帝第151章 心服第12章 泰州城(一)第347章 遭遇第358章 棄城而逃第313章 懲罰第374章 口袋第296章 彈劾第295章 兵敗如山倒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22章 劫糧(四)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158章 探子,探子第179章 平靜的一天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321章 出城反擊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211章 總攻之前第42章 進攻芙蓉寨(四)第245章 重逢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352章 來援第169章 抓活口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321章 出城反擊第348章 大醉第110章 進攻橫澗山(三)第27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二)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興化城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85章 離島第219章 只爲爭取時間第318章 再次招安?第155章 發現秘密第115章 何家誰做主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124章 封鎖第314章 平江路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230章 紛紛暮雪進大都第292章 東面的進攻第268章 叫花子軍第218章 勸降第87章 落入孫德崖手中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99章 手榴彈雨第155章 發現秘密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321章 出城反擊第118章 天闕銃的刺刀第360章 失憶第342章 應天府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第240章 基地新產品,打仗大殺器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31章 殺人港(四)第346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57章 基地開工第11章 發現赤鐵礦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232章 高郵府的新府尹和達魯花赤第269章 叫花子軍覆沒第251章 高郵府大火第171章 先攻興化還是鹽場?第285章 大戰序幕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298章 失控第144章 暫住殺人港第102章 闖軍營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161章 挖戰壕第125章 探子劉三第268章 叫花子軍第223章 大婚(一)
第207章 高郵府的對策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34章 糧食被劫了第310章 南進路線第311章 過江第284章 雪雪的進攻第82章 製作手榴彈(一)第145章 流民第167章 水上戰鬥(二)第63章 芙蓉村倖存的村民第1章 送鹽第328章 進入杭州第87章 落入孫德崖手中第84章 積蓄實力第304章 安撫第389章 遭遇第92章 手銃第64章 運鐵礦石第243章 高郵湖驚魂第337章 造船廠(三)第383章 稱帝第151章 心服第12章 泰州城(一)第347章 遭遇第358章 棄城而逃第313章 懲罰第374章 口袋第296章 彈劾第295章 兵敗如山倒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22章 劫糧(四)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158章 探子,探子第179章 平靜的一天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321章 出城反擊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211章 總攻之前第42章 進攻芙蓉寨(四)第245章 重逢第51章 酒館定大計(一)第352章 來援第169章 抓活口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321章 出城反擊第348章 大醉第110章 進攻橫澗山(三)第27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二)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興化城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85章 離島第219章 只爲爭取時間第318章 再次招安?第155章 發現秘密第115章 何家誰做主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124章 封鎖第314章 平江路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230章 紛紛暮雪進大都第292章 東面的進攻第268章 叫花子軍第218章 勸降第87章 落入孫德崖手中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99章 手榴彈雨第155章 發現秘密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321章 出城反擊第118章 天闕銃的刺刀第360章 失憶第342章 應天府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第240章 基地新產品,打仗大殺器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31章 殺人港(四)第346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57章 基地開工第11章 發現赤鐵礦第303章 小明王立大宋第232章 高郵府的新府尹和達魯花赤第269章 叫花子軍覆沒第251章 高郵府大火第171章 先攻興化還是鹽場?第285章 大戰序幕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298章 失控第144章 暫住殺人港第102章 闖軍營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161章 挖戰壕第125章 探子劉三第268章 叫花子軍第223章 大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