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只爲爭取時間

不論任何時候,投降派都是被人們不恥的一類人,寧願戰死,也絕不投降,這樣的勇士總是值得人們讚美,但是,張陽知道,這次是一個機會。

其實,不止一路的義軍,都曾經或多或少地投降過朝廷,局勢不利了,就投降,局勢適合自己發展了,再揭竿而起,就可以了,整個元末,除了陳友諒至始至終沒有投降過朝廷之外,別的義軍,都有過投降的經歷。

現在,高郵知府李齊來勸降了,這相當於變相地給了張陽一個臺階下的機會,吞到嘴裡的,自然不能再吐出來,而且,還可能再變本加厲,多要出點好處來,所謂漫天要價,坐地還錢。

張陽在電火花之間,想到了這些好處,立刻決定,和這個李齊談一談,別管談攏談不攏,拖個一兩個月,應該是有可能的,這樣,等到天闕銃大批裝備部隊,就不再害怕什麼大批的韃子了,來五萬殺五萬,來十萬殺十萬。

“府尹大人說笑了,我們現在正是勢如破竹,一路攻打鹽場,泰州,興化,所向披靡,讓我們投降?開什麼玩笑!”士信首先說道。

“對,就是,我們馬上就要攻入高郵了,請府尹大人即刻回去,準備好酒席,等着我們吧!還要我們投降,恐怕是你投降吧!”呂珍也說道。

李齊的臉有些白了,可是如今局勢就是如此,他也無法反駁,只好強壓心頭的怒氣,說道:“現在衆位將軍之所以能如此順利,只是沒有遇到朝廷的主力軍而已,如果遇到的是朝廷的大軍,比如說太師脫脫帶領的軍隊,恐怕衆位都已經人頭落地。”

“呔!你這是什麼話?”史文炳真想上去,一把抓住這個不知好歹的府尹,將他碎屍萬段。

“退下!”張陽大聲呵斥道:“怎麼可以這麼和府尹大人說話?”

“大哥…”幾個人說道。

“退下!”

史文炳,呂珍,卞元亨,士信,都只好下去了。

“這些小子不知天高地厚,請府尹大人不要見怪。”張陽說道。

李齊這才緩和了過來:“還是士誠兄見得大世面,和朝廷做對,沒有好下場的,現在只是行省還沒有反應過來而已,等到行省調主力部隊過來圍攻的時候,恐怕興化和泰州的軍民,都要被屠戮乾淨。”

“那府尹大人說讓我們投降,是怎麼個投降法啊?”張陽問道。

施耐庵一直都站在張陽的後面,搖着扇子,默默地看着李齊和張陽的對話,他知道,主公是不可能投降的,現在他這麼做,必然有深意。

“行省不願意看到高郵府如今陷入戰火,受苦的還是普通老百姓,也知道士誠兄是深明大義的人,所以才委託我爲士誠兄尋找一條出路。”李齊說道。

“那就多謝府尹大人的好意了。不知行省開出的條件是什麼?”張陽再次問道,這個老狐狸,說了半天,也不往正題上說,反正,他至少有一個原則,如果說要放下武器,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只要牢牢把握了自己的武裝力量,纔會有發言權,所謂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嘛。

“不知士誠兄的條件是什麼?”李齊反問道。

不透底?這買賣可不好做,那我可要漫天要價了。

“施先生,將地圖拿來。”張陽說道。

地圖?李齊看着張陽,不知要耍什麼花招。

施耐庵會意,將前幾天剛繪製完成的地圖,攤開在了桌子上。

行軍打仗,沒有地圖不行,張陽可不想要那些沒有比例尺,只有那勾畫着線條的草圖,雖然時間和人手都不足,憑藉着這幾年走南闖北的經驗,張陽還是畫了一副差不多整個行省的地圖。

張陽指着地圖的右邊:“這裡是鹽場,這裡是得勝湖,這裡是興化,這裡是泰州,這裡是高郵湖。”他一邊說,一邊指點着地圖上標註出來的位置。

李齊是個聰明人,只望了幾眼,就明白了,這的確是一副行軍圖,只是,更加專業。

“府尹大人剛纔也看到了,我手下的弟兄,求戰的意識很強烈,個個都嗷嗷直叫,想要打大仗,不瞞府尹大人,我們即將攻打這裡,這裡,和這裡。”張陽一邊說,一邊又指了指那幾個地方。

李齊一看,倒吸了一口涼氣:這羣反賊,胃口居然如此之大!寶應,高郵,連揚州都想打?難道他們知道,目前揚州兵力也不多?那可是行省首府!

但是,打下了這些地方,對方就獲得了幾倍於目前的土地,如果他們能在這些地方站穩了腳跟,那絕對將是行省的大患,簡直比濠州的郭子興還難對付!

雖然這樣想,李齊卻不動聲色,說道:“士誠兄的胃口雖然很大,但是,這些地方不是那麼好打的,尤其是揚州,可是行省首府,有十萬人馬駐紮,想要攻克,絕非易事,一旦兵敗,連現在的局面也保持不住,不如,我請示行省,封士誠兄爲興化縣尹,如何?”

才興化縣尹?我將泰州都打下來了,你也太摳了吧?張陽淡淡地說道:“看來府尹大人並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我剛纔指的地方,如果朝廷全部讓我掌管,我就可以投降,以堵士兵們的怨言,這興化縣尹,我可當不起。”

李齊頭都要大了,這個人真是不知滿足,現在只打下了一州一縣,就獅子大開口,將高郵府和揚州路都佔了?這怎麼可能?你佔了高郵府,我這個高郵府尹做什麼?

“士誠兄,你的這個要求,有點太過分了,恕我不能答應。”李齊說道:“尤其是揚州路,那可是行省首府所在,怎麼可能給你呢?請士誠兄不要開玩笑了。”

“我沒有開玩笑,如果我的要求達不到,我絕不投降,我要朝廷封我爲高郵府尹兼揚州路總管,統領高郵府和揚州路。”張陽說道。

“這個恕我難以接受!”李齊終於忍不住了。

“主公,不如我們就讓一步吧!”施耐庵在旁邊說道,既然一個唱黑臉,那另一個就得唱白臉了。

“讓步?怎麼讓步?”張陽說道。

“不如,我們吃點虧,揚州就不要了,揚州路里只要泰州,海安,通州就可以了。”施耐庵說道。揚州那是絕對要不到的,那可是行省首府,而現在已經攻打下來了泰州,再要上海安和通州,那就一直到了東面海岸,和興化連成一片,南面就是長江,可以確保根據地的安全。

“好吧,那我就吃點虧,揚州就不要了,不過,高郵和寶應那可是一定要的,不能再妥協了。”張陽說道,彷彿吃了老大一個虧。

李齊雖然是個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人,也不禁想要罵娘,這傢伙,簡直就是個無賴!

“府尹大人,您要是做不了主,那就回去找行省商量一下,主公已經做出讓步了,請給我們一個答覆,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會恪守承諾,不會再去進攻,也請行省遵守規矩。”施耐庵說道。

“好,我會彙報到行省裡的。”李齊同意了。

“除了這些,幾個鹽場出產的鹽,我要擁有完全的自主權,不用再走兩淮鹽運司的手續,就可以在整個行省直接銷售。”張陽說道。

“這…”這個條件可夠高的,連行省都做不了主,得上報朝廷才行,問題是,誰敢上報朝廷這件事?李齊腦袋又大了。

“怎麼,有問題嗎?”

“這些也容我彙報到行省裡面吧。”李齊說道。

他這個負責招安的差使,無奈官位較低,根本談不成任何事,不過這樣也好,上報到了行省,看行省如何裁決,黑鍋也就不用自己背了。

“如果沒有其他的要求的話,容我回去商議之後,再來與士誠兄商談吧。”李齊說道。

“那就有勞府尹大人了。來人,送客!”張陽喊道。

送走了李齊,張陽和施耐庵對視一眼,大笑不止。

讓行省頭疼去吧!要是行省現在有力量進攻自己,哪裡會來招安?這一下,就知道了行省的虛實,這一兩個月裡,可以高枕無憂。故意刁難一下李齊,這樣,來回往復地協調,就需要耗費李齊大量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正是鞏固和發展佔領區的機會。兩個月之後,要是同意了自己的要求,給了高郵,寶應,海安,通州,那就毫不客氣地接過來,要是不給,那就自己打下來。

“大哥,我們爲什麼要投降?”送走了李齊,其餘幾個將領,又都走了進來,他們不高興地問道。

“我什麼時候說過要投降了?”張陽問道。

“那大哥爲什麼如此禮遇李齊,要按我的意思,一刀砍下腦袋來,和李正的一起掛在城門洞上。”士信說道。

“我和李齊要高郵,寶應,海安,通州,他要是給了,我們就不用流血,直接將這些城池接過來。”

“他要是不給呢?”

“他至少還給了我們一兩個月的時間,有了這點時間,我們的天闕銃大量裝備部隊,還不會自己去拿嗎?”張陽說道。

“大哥英明!”幾個將領拱手說道。

“呂珍。”張陽喊道。

“在,大哥。”

“你的第三營,駐守興化城。要是李齊再來,就去通知我,記住,一定要對李齊客氣點。”

“是,大哥。”呂珍答道。

“第四營和大本營,回守鹽場,以防北面淮安路的韃子進攻。”張陽說道。

“是!”

“請施先生負責主持興化西部的分田地的工作,在年前,將土地分好。”

“請主公放心。”施耐庵說道。

“大哥,你也回鹽場嗎?”

“不,大本營第一隊,和我一起回基地!”張陽說道。

張陽早就惦記着那些鐵匠了,他們現在的情況怎麼樣?已經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嗎?現在天闕銃的產能有多少?

還有,在基地上面,若寒過得怎麼樣?

想起若寒,張陽的心裡就涌過一陣熱流,按照母親和劉老伯的張羅,年底之前,他就要和若寒結婚了。

結婚,是一個人一生最幸福的事,而他,將在這個幾百年前的元末,和一個溫柔美麗賢惠的女子結婚。沒有婚紗,沒有婚車,沒有高不可及的樓價,有的,是一份真情。

第二天,張陽帶着衛隊,從興化出發,奔基地而去。

興化離得勝湖很近,從興化出發,走水路,半個時辰,就到了得勝湖。

看到熟悉的蘆葦蕩,張陽心潮澎湃,當初,從這裡的殺人港出發,一路攻城略地,現在,已經有了一番小的成就,建立起了一股不弱的勢力。

熟悉的水路,熟悉的港灣,這裡,是張陽霸業的基礎,是他的兵工廠。

和往常一樣,劉若寒很早就起來了,她已經隱隱成了這裡的總負責人,她甚至已經熟悉了製造天闕銃的整個工藝,能夠看出鐵匠打製出來的零部件是否合格。

前幾天,李伯升帶來了一大批的鐵匠,基地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這些鐵匠,手藝都很精湛,每人給發了一兩銀子的安家費之後,工作熱情非常高,熟悉了自己需要製造的零件之後,立刻動手打製起來,基本上,成品率都在一半以上,讓先在這裡幹活的那些鐵匠面子上抹不住,他們紛紛自發地加班加點,怎麼着也不能讓這些後來的鐵匠比自己的效率還高吧?

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天闕銃有了大批量的零件,合格的天闕銃,也在一枝枝地組裝出來。

短短几天時間裡,就生產出了近兩百枝天闕銃,這樣算起來,一天就能產近五十枝,用不了多久,部隊就可以大批量地鳥槍換炮了。

劉若寒巡視了一圈,許多鐵匠都已經開始叮叮噹噹地打鐵了,那邊的鍊鐵基地,也在加緊產着優質鋼鐵,一根根帶着膛線的銃管,也被水壓機壓了出來。

最後,劉若寒像往常一樣,登上了基地中間的瞭望哨,她向四處眺望,希望能夠看到熟悉的身影,雖然每次都是失望,她仍然一直都在滿懷着希望。

初升的太陽,將它那金色的光輝灑滿整個湖面,早已枯黃的蘆葦蕩,隨風飄搖的蘆葦,在頻頻點着水面,交相印襯。

不知覺中,已經進入了十二月,再有一個月,就要過年了。今年的這個年,註定要與以往不同。

劉若寒瞭望了一會兒,嘆了口氣,準備下了瞭望哨。

突然,遠處的蘆葦蕩裡面,出現了一枝桅杆,那一面迎風招展的小旗,顯得那麼吸引人。

“士誠哥哥!”劉若寒大叫道,她興沖沖地衝下了瞭望哨,向碼頭跑去,留下身後那兩個呆若木雞的哨兵,大嫂看花眼了?哪裡有大哥啊?他們揉了揉眼睛,纔看清楚了那和蘆葦混在一起的桅杆。

能夠在蘆葦蕩裡面自由穿梭,肯定是自己人,而現在李伯升又在基地裡,並沒有出去,那麼,很大的可能,就是士誠哥哥回來了。

劉若寒快速地跑了過去,絲毫不顧忌自己在這個島上已經建立起來的端重的形象。

那艘船越來越近了,最終,出了蘆葦蕩,直奔碼頭這邊而來,那個站在船頭眺望的熟悉的身影,不正是自己曰思夜想的士誠哥哥嗎?

“士誠哥哥!”劉若寒在岸邊大聲喊道。

張陽揮了揮手,他也看到了站在岸邊的若寒,也看到了若寒後面的李伯升,魯興。

劉若寒激動地都要跳起來了,絲毫沒有注意到,身後還站着兩個男人呢。她很想衝上去,自己看着自己的男人。

訂了婚,劉若寒就已經把自己當作是張家的人了。

船緩慢地靠了岸,張陽從船頭走了下來。

“士誠哥哥,你瘦了。”劉若寒說道。她的眼睛裡,只有士誠哥哥一個人。她雖然在島上,也知道,外面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都是因爲眼前自己的男人。她感到驕傲,也爲他擔心。

張陽咳嗽了一下,現在可不是纏綿的時候,身後還有那麼多衛兵呢,前面還有李伯升和魯興呢。

“若寒,你在基地也受累了。”張陽淡淡地說道,“伯升,魯興,你們也辛苦了。”

劉若寒這才反應過來,回過頭,就看到那兩個淳樸的臉龐。

“士誠哥哥,這次來這裡,有什麼事情?”劉若寒收起了那纏綿的表情,問起了公事。

“上次來了一大批鐵匠,都是泰州軍器局的,手藝應該還行,我想來看一看,我們天闕銃的產量究竟如何。”張陽說道。

“這個還是由伯升哥來介紹吧,”劉若寒說道:“我們邊走邊談。”

一行四人,向島上走去,李伯升邊走邊說:“大哥,這些鐵匠手藝真的不錯,我單獨把他們安排到基地南面,給了他們樣品之後,就能夠打造出來,成品率很高,我們天闕銃的產量,有了很大提高。”

“有多高?”張陽問了一句。

“這幾天這些鐵匠還是在適應之中,每天組裝起來的天闕銃,就有近五十枝,等他們熟練之後,我估計,我們每天就能產八十到一百枝。”

一百枝?張陽看了李波升一眼,看着那眉飛色舞的漢子,對於這些鐵匠的加入,非常滿意。

這樣的話,也的確是夠了,每天五十枝,十天就夠武裝一個營,一個多月,就能夠讓現在所有的營都變成火銃營,大大提高戰鬥力。

張陽滿意地點了點頭:“走,看看那些新加入的鐵匠去。”

()

第302章 南進!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342章 應天府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19章 劫糧(一)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80章 鍊鐵(四)第307章 下泰興(一)第212章 攻陷泰州第95章 製作槍管第172章 冤枉的劉子仁第323章 苗軍第255章 水戰第335章 造船廠(一)第351章 逃跑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148章 書生酒鬼第381章 歸宿第374章 口袋第81章 另闢蹊徑第94章 改進,改進!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379章 常遇春攻城第263章 再出新招第277章 前奏第45章 交接官鹽第254章 戰事爆發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382章 美人歸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218章 勸降第260章 泰州保衛戰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237章 大炮的威力第126章 第一槍第392章 帝國擴張第302章 南進!第69章 朱元璋自立門戶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99章 手榴彈雨第376章 陳友諒跑了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332章 周莊第26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一)第253章 備戰第331章 弘文館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323章 苗軍第315章 兵臨城下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4章 粗鹽提純第79章 鍊鐵(三)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117章 商談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興化城第385章 北伐第61章 找到硝石和硫磺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157章 納速剌丁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148章 書生酒鬼第381章 歸宿第291章 改變進攻方向第274章 出軍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96章 天闕銃第91章 天價賣鐵第131章 杆子的末日第121章 考覈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165章 追擊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302章 南進!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258章 投降第78章 鍊鐵(二)第272章 應對第168章 海魯丁和西山驢的末日第353章 事態擴大第27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二)第137章 訂婚(一)第160章 佈置戰鬥第304章 安撫第270章 脫脫大軍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54章 美女相伴第175章 從今天起,不再是鹽戶第163章 三次齊射
第302章 南進!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342章 應天府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19章 劫糧(一)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80章 鍊鐵(四)第307章 下泰興(一)第212章 攻陷泰州第95章 製作槍管第172章 冤枉的劉子仁第323章 苗軍第255章 水戰第335章 造船廠(一)第351章 逃跑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148章 書生酒鬼第381章 歸宿第374章 口袋第81章 另闢蹊徑第94章 改進,改進!第184章 攻打丁溪場(三)第379章 常遇春攻城第263章 再出新招第277章 前奏第45章 交接官鹽第254章 戰事爆發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382章 美人歸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218章 勸降第260章 泰州保衛戰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237章 大炮的威力第126章 第一槍第392章 帝國擴張第302章 南進!第69章 朱元璋自立門戶第182章 攻打丁溪場(一)第99章 手榴彈雨第376章 陳友諒跑了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332章 周莊第26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一)第253章 備戰第331章 弘文館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323章 苗軍第315章 兵臨城下第176章 白駒鹽場的晚上(一)第4章 粗鹽提純第79章 鍊鐵(三)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117章 商談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興化城第385章 北伐第61章 找到硝石和硫磺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157章 納速剌丁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148章 書生酒鬼第381章 歸宿第291章 改變進攻方向第274章 出軍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96章 天闕銃第91章 天價賣鐵第131章 杆子的末日第121章 考覈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165章 追擊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302章 南進!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258章 投降第78章 鍊鐵(二)第272章 應對第168章 海魯丁和西山驢的末日第353章 事態擴大第27章 三號基地的第一頓飯(二)第137章 訂婚(一)第160章 佈置戰鬥第304章 安撫第270章 脫脫大軍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54章 美女相伴第175章 從今天起,不再是鹽戶第163章 三次齊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