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家學

給軍官們準備的飲食相當豐盛,不僅有米麪,還有肉類和酒,鄧名估計周開荒是把譚弘給他自己預備的好東西都翻出來了。但鄧名對佈置還是很不滿意的,因爲他發現周開荒居然給自己安排的位置是當中的首席,這讓鄧名感覺非常窘迫,對周開荒暗暗埋怨:“別人不知道我這個宗室子弟是假冒的,你還不知道麼?”

之前鄧名冒充韓世子是爲了詐譚弘出營,再往前說,周開荒對譚文餘部宣稱鄧名是宗室子弟時鄧名也沒有否認,那是因爲鄧名認爲當時有內訌的可能,需要安撫人心,他已經把這個宣稱歸類爲善意的謊言了。在眼下已經獲得大勝的同時,鄧名就琢磨着要找機會向李星漢等人說清真相,同時賠禮道歉。但是看周開荒眼下這個安排,擺明了還是要讓自己把戲繼續演下去。

“難道他認爲軍心還不穩麼?需要繼續對友軍撒謊?我看不至於吧。”鄧名心裡也有些嘀咕,雖然今天有數個時辰鄧名的地位接近於一軍之主,但鄧名對自己的軍事水平心知肚明,依舊沒有一點信心。周圍人多眼雜,鄧名沒有機會和周開荒私下交流意見,只能用眼色暗示對方給自己點提示。見周開荒自作主張地堅持要自己坐上首席,而且一口一個“殿下”表演得十分熱情,鄧名徹底心虛了:“我對這個時代的禮節也不瞭解,是不是現在騎虎難下?難道對李星漢他們說明真情會引起對方的極大憤怒,因此周開荒要我在險境繼續裝下去?”

這許多個疑問讓鄧名失去了好心情和坦白的機會,還讓他再次憂心忡忡起來。在他神不守舍的時候,興高采烈的軍官們已經紛紛就座。明廷政府軍嫡系和前闖軍本來有着很深的隔閡,此時卻是親密無間,沒有按照陣營分成涇渭分明的兩派,而是混雜着坐在一起,高聲攀談的同時甚至還有人互相詢問祖上、故鄉、經歷,拉起了交情。

帳內的人吃喝歡笑之間,先後有人起身小解。由於天氣冷,所以這些軍人也不出營帳,直接就在帳邊解開褲子尿在牆角的地上。解手完畢後這些人也不洗手,繫好腰帶就大模大樣地走回座位,坐下繼續飲樂。對這種不衛生的習慣鄧名一直不適應,以前在袁宗第軍中他就看到過類似的情景,軍官直接在營帳中解決,垃圾也隨手扔在地上,一概交由衛兵打掃,倒上些土鏟到營外去便是。

“若是有朝一日我獨領一軍,我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修廁所,讓所有的人都到廁所去解決,絕對不許隨地大小便。”鄧名覺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自己初來乍到不好干涉太多。

又過了片刻,周開荒突然想起還沒有向身份最尊貴、而且親自上陣殺敵的鄧名敬酒——本來他是想這麼做的,但是剛纔一落座就被邊上的人扯住了說話,現在酒至半酣纔想起來這件重要的工作竟然還沒有完成。

另外一個鄧名的熟人趙天霸則另有心思。錦衣衛的職務使他有機會見過永曆皇帝和其他宗室皇親,自從他看見鄧名的表現後,不由得和當今天子以及其他的宗室子弟反覆加以比較,越比較就越覺得鄧名的此番表現實在太過異常。

在周開荒走過來叫他一起去給鄧名道賀時,趙天霸正在心裡思量:“幾天來三太子完全不避危險,好像是刻意在衆人面前表現得和其他宗室皇親不同,尤其是他今天的英勇行爲通過衆人之口傳揚出去,必能深得川鄂將士的尊敬和愛戴啊!朝廷距此地甚遠,若是三太子傾心結交川鄂一帶的官兵……嗯,三太子也和韓王、東安王不同,他哪怕是想繼承大統,大概衆人也會覺得理所應當吧?就是闖營的兵馬,若是他肯既往不咎,擁戴之功可是遠遠高過保護幾個宗室,他們以前攻破北京、逼死烈皇的事情也許就真能一筆勾銷了……”

出身西營的趙天霸動了這個疑心後,就開始擔憂此事會對永曆朝廷最堅定的支持者——晉藩上下造成的影響,越想越是覺得難以預料,被周開荒打斷了思路後,才發現自己只顧胡思亂想,這麼半天也一直將鄧名冷落在一旁,連忙收斂心神和周開荒一起大聲向鄧名敬酒。

“今日能夠大勝,全虧了殿下的計策,將那譚賊誘出大營,才把他們殺得東逃西散啊。”周開荒頗有些醉態,大聲地恭維道:“殿下真是用兵如神啊,想出這般的計謀竟然也是毫不費力……”

鄧名聽了這幾句話滿臉通紅,他以前玩個即時戰略遊戲還總被朋友殺得丟盔卸甲,見周開荒說得太過分就連連擺手,解釋道:“這可不是我想出來的計謀。”

“咦,不是殿下想出來的又是誰想出來的?”周開荒奇怪地反問道:“我可沒看見有誰給殿下出主意。”

“這是……嗯,是成祖皇帝的計謀。”明末的歷史讓人讀起來總是太傷感,可是鄧名曾經很有興致地讀過一些明朝初期的記載,成祖皇帝就是朱棣。

明朝太祖朱元璋死後,他的長孫在南京繼承帝位,稱建文帝。朱元璋的另一個兒子朱棣造反,朱棣稱帝后將首都從南京遷到當時的北平,改北平爲北京。鄧名覺得朱棣當了皇帝以後變得很殘暴,不過坐上寶座前他卻是個有氣量而且寬厚的人,而且在戰場之上英雄了得,奇計百出。

朱棣起兵造反,從北平南下,在東昌被建文帝的南軍大將盛庸擊敗。朱棣向北平撤退,途中又受到吳傑的阻擊,他靠施展計謀輕鬆取勝。鄧名今天在困境中靈機一動想起這個故事,就姑且試了一下。

看見營帳裡衆人好奇的目光都投向自己身上,鄧名就把自己看過的歷史講給他們聽:“……成祖皇帝當時身邊只有四千多兵馬,可是阻擊成祖的吳傑有兩萬兵馬,而且當道紮營,堵住了成祖回北平的必經之路。成祖皇帝覺得,如果強攻突圍肯定會死傷很多人,所以就讓軍隊先埋伏起來,自己只帶着幾十個衛士趕到吳傑營前,請求和吳傑見面。吳傑在營牆上露面以後,成祖對他說,希望看在自己往日曾對他有恩的情面上放一條生路。吳傑聽了非常高興,立刻催動全軍出營,分成幾路出擊,四面包抄,一定要捉拿成祖皇帝。沒想到被成祖皇帝引到了埋伏圈裡,結果成祖以少勝多,吳傑反倒遭到了慘敗。”

說完這個故事後鄧名輕嘆一聲,今天的遭遇讓他想到,當年吳傑空營而出很可能也是做好了搜捕的準備,擔心被朱棣跑掉了,讓這天大的功勞落入別人手中,正像今天譚弘的表現一樣。今日在譚弘營前時,鄧名心裡非常緊張——若是譚弘真給他一條船倒是無法收場了。朱棣當年向吳傑大營喊話時,會不會內心也在擔憂——吳傑若是真給他的五十幾個士兵讓出一條去路,又該如何是好?

朱棣戎馬一生,在戰場上的英勇氣概還是讓鄧名頗爲欽佩的,關於這段故事的記載他看過不少,在他講解的時候營帳內漸漸安靜下來,周開荒聽得全神貫注,酒都醒了許多。

“吳傑和平安、盛庸一樣,當時都是南軍獨當一面的大將,更是久經沙場、多次出擊塞外的宿將,建文帝對他非常倚重。成祖皇帝橫掃河北、大敗李景隆以後,各路官兵都聞風而逃,只有吳傑堅守在真定,讓成祖皇帝無可奈何,期間還不停地襲擾北京,不但能夠成功襲擾還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吳傑也稱得上是有膽有識,只可惜貪念一起,下場就是慘敗。”

譚弘雖然也是老軍油子,但是和吳傑這種征戰多年的明初大將還是無法相提並論,鄧名十分慶幸譚弘不知道這個故事,接着說道:“譚弘沒有讀過這段歷史,這真是我們的幸運。”

“原來是這樣!”

“怪不得殿下神機妙算!”

“家學,原來是家學。”片刻的沉默過後,周開荒又大肆替鄧名鼓吹起來。

周開荒的言論引起贊同聲,大家紛紛點頭稱是,原來這個妙計是朱棣首創,那作爲宗室子弟的鄧名把這一招玩得得心應手也就是理所應當了。

在周開荒唾沫橫飛的時候,鄧名心裡一直在考慮是不是應該把周開荒拉到營帳的外面仔細討論一下冒名頂替的問題。周開荒鬧成這樣讓鄧名心中的不滿不斷增多,現在他已經開始有些生氣了:“按說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在擊敗譚弘以後立刻告訴他們實情,誠懇地向他們道歉,畢竟我們是撒謊了,難道那麼多人裡就沒有一個能明白我們的苦心麼?現在倒好,變本加厲地騙下去,將來怎麼收場?”

周開荒說過,李星漢那一夥人都是萬縣兵,而袁宗第的駐地在大昌,也許周開荒根本不在乎有一天騙局被揭穿,反正他們將來也不會駐紮在同一個地方。想到此處鄧名覺得周開荒真是個不管不顧的傢伙,將來說不定又在戰場上成爲友軍,這樣欺騙人家就不怕留下後遺症麼?

鄧名不能由着周開荒再漫無邊際地吹噓下去,見不少人都對周開荒那句“家學”的判斷一副心有慼慼焉的模樣,鄧名就開始進行解釋身份前的鋪墊工作,在營內衆人紛紛點頭稱是的時候堅決地搖頭否認:“這話不對,我只是看了一些書,對成祖皇帝的這段實情比較瞭解罷了。”

“您識字啊。”一個已經喝多的軍官傻頭傻腦地插嘴道。說這句話的人也是不走腦子,他話一出口就感覺有些不對。

這句話立刻遭到許多人的同聲呵斥:“糊塗,殿下還能不識字麼?”

周圍責罵聲響起後那個軍官滿臉慚愧,起身向鄧名行禮道歉。

在這個時代,軍中認字的人實在太少了,比如譚文的軍中除了師爺就不知道還有誰是識字的,就是統帥譚文本人認字也非常有限,大部分文書工作都要師爺代勞。像鄧名這樣年輕識字的讀書先生這個軍官前所未見,就脫口說了這麼一句。

大家的反應讓鄧名啞然,他有些吃驚地試探着問道:“你們應該也都識字吧?”

在鄧名看來,在座的都是軍官,尤其是周開荒他們幾個,不是一軍之主的近衛軍官,就是頗有威望的中層軍官,而趙天霸更是中央政府派來的使者。可鄧名的問話引起的卻是一片否認聲。衆人在搖頭的同時也感覺到鄧名對下情的一無所知,無論是周開荒、趙天霸還是李星漢,所有在場的人沒有一個識字的。從這十幾年的戰亂中成長起來的年輕川人,他們熟悉戰爭和死亡,對文字和歷史卻是一無所知。

聽到衆人稱讚自己的見識廣博,鄧名猛然想起自己之前對袁宗第聲稱是個失憶的讀書人,這樣他不得不把對李星漢坦白的計劃延遲,重新設想如何說出一個能令人信服的出身。鄧名還有些心虛地望了周開荒一眼,幸好,並未從周開荒的臉上看到什麼疑惑之色。鄧名估計對方還沒有意識到自己今晚的表現與之前的說辭有矛盾,不過這個破綻如何彌補也讓鄧名頗爲頭疼。

周開荒又是兩大杯酒下肚,嗓門變得更加洪亮了,拍着李星漢的肩膀叫道:“李兄啊,我們兩個也算是患難之交了,再瞞着你也不合適……”話說了一半,周開荒突然打住,望向鄧名:“殿下,卑職覺得還是不要再對李千總他們隱瞞爲好。”

“我早就這麼想了,早就該實話實說了。”鄧名心裡說,雖然他不明白周開荒怎麼突然改主意了,但是這個想法很合鄧名脾胃。鄧名重重地點頭,還暗自出了口長氣:“周兄去替我解釋應該會好一些,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該怎麼爲自己辯解,爲啥要欺瞞這麼久……嗯?既然要實話實說,他爲啥還要喊我殿下?”

未等鄧名想明白這個道理,得到首肯的周開荒先讓大家安靜下來,又故弄玄虛地環視了一圈,然後高聲對營中衆人說道:“大家都知道殿下其實不是韓世子,對吧?”

衆人紛紛點頭,立刻有人出聲猜鄧名是東安王一系,而李星漢等四川人都盼望這個頗有英武之氣的宗室子弟就是世代居住在四川的蜀王后裔,所以暗暗猜測他是蜀王之後。

“不是東安王,也不是蜀王,更不是秦王……”周開荒嗓門越來越大,衆人的胃口也被他越吊越高,只有鄧名例外,他剛剛有些放平下去的心又提了起來,胸中涌起了一股不祥的預感。

“殿下是烈皇嫡系,三太子是也!”周開荒得意洋洋地說出了答案。除了趙天霸以外,所有人的臉上無一例外地露出了不可思議之色,接二連三地發出無數聲驚呼——袁宗第的手下們也都沒有例外,這個效果讓周開荒感到很滿意,胸脯因爲得意而高高挺起。

“殿下怎麼會來四川的呢?”

“殿下爲什麼要到靖國公的軍中呢?”

陣陣驚呼過後馬上就有許多問題響起,大家一邊提問,一邊向鄧名看去,急切地尋求着答案。

在周開荒宣佈答案的時候,鄧名和衆人一樣的吃驚,比大多數人強的就是沒有喊出聲來,大量的問題向他撲面而來的時候,鄧名竟然呆了,張口結舌一個字也說不出。

“殿下什麼時候來的四川?”李星漢也在大聲地提問:“這麼多年來殿下一直在何處?”

最初的震驚過後,李星漢第一個念頭就是周開荒在撒謊。他先看了鄧名一眼,覺得對方臉上茫然的表情證實了自己的判斷,接着他又望向另一個應該深知內情的傢伙——趙天霸,後者波瀾不驚的樣子讓李星漢對自己的判斷又有點懷疑——或許三太子是沒想到周開荒真的和盤托出了?但如果不能得到合理解釋的話,李星漢是無法打消自己的懷疑的。

此時周開荒心情大好,覺得晚宴上自己真是風頭無兩,大家看着鄧名的時候,他滿面春風地觀察着衆人臉上驚訝的表情,越看越是開心,全然沒有注意到從鄧名那個方向投來的一雙仇恨的目光。稍微緩過來些的鄧名嘿嘿乾笑了幾聲,如果不是知道周開荒武藝高強遠在自己之上,他真想一棍子把對方掄倒在地。

“好你個周開荒,你是不把我逼死不算完啊。”鄧名心中大罵不止,現在他腦子裡一片混亂,根本不知如何是好,就繼續把球踢給周開荒,用手一指肇事者對大家含糊答道:“就由周千總來說好了。”

以鄧名想來,既然周開荒敢如此大吹法螺,那他就一定有圓謊的辦法。鄧名以前一直覺得自己還有點急智——這個信心是從矇蔽袁宗第,讓他相信自己是讀書人這件事中得來的。但是現在鄧名必須承認自己腦子完全不夠使,所以只能寄希望於周開荒,盼望這個大話王能夠把他自己說的話圓上。

但出乎鄧名意料的是,周開荒不但沒有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反倒“咦”的一聲,驚詫地反問鄧名:“這個卑職怎麼會知道?殿下您又沒有和我說過!”

第38節 買賣(上)第6節 親征(下)第25節 矇蔽第8節 升級(下)第1節 代售第34節 糊塗(下)第48節 專利(上)第22節 風起(下)第37節 干涉(下)第3節 君臣第47節 贖買(下)第26節 生意(下)第20節 萬縣第32節 吐哺第20節 僞詔(上)第34節 經濟第10節 負責(下)第6節 戰俘第30節 新年第4節 棟樑第18節 拒絕第13節 天明(下)第34節 問候(上)第1節 轉運第22節 反正第28節 算計(上)第19節 忠心(下)第53節 霸氣(上)第31節 血戰(下)第40節 登陸第27節 合作(下)第40節 泥潭(下)第1節 精明(上)第20節 合夥第20節 僞詔(下)第49節 風氣(上)第25節 棄軍第14節 彈盡(上)第57節 觀感(上)第21節 追兵第18節 拒絕第32節 扶持第46節 證券(上)第2節 VIP第52節 縱火第39節 衝突(上)第9節 授權(上)第19節 跋扈(上)第41節 爭奪(上)第38節 奔波第40節 登陸第47節 證據(下)第25節 印象第15節 出降(上)第53節 衝鋒第50節 挫折第37節 干涉(上)第32節 奉節第1節 誤會(下)第32節 意外第8節 信用第5節 潤滑第50節 追擊(下)第30節 大敵(下)第19節 一騎第8節 升級(下)第45節 合作第45節 顏面第24節 怒潮(上)第56節 推銷(上)第54節 議和(上)第58節 同盟(上)第3節 信號(上)第43節 輕取第2節 競爭第1節 交換第48節 融洽(下)第39節 嚮導(上)第40節 印象(上)第37節 軍火第57節 信件第52節 登陸(下)第39節 衝突(上)第9節 問話(上)第26節 觀感第35節 捆綁第59節 議款(下)第58節 接觸(上)第13節 提督第1節 代售第55節 死地第36節 宿命(上)第22節 風起(下)第8節 戰備(下)第6節 戰俘第38節 隔江第5節 放棄(上)第38節 包抄第16節 攀談(下)第51節 詐敗
第38節 買賣(上)第6節 親征(下)第25節 矇蔽第8節 升級(下)第1節 代售第34節 糊塗(下)第48節 專利(上)第22節 風起(下)第37節 干涉(下)第3節 君臣第47節 贖買(下)第26節 生意(下)第20節 萬縣第32節 吐哺第20節 僞詔(上)第34節 經濟第10節 負責(下)第6節 戰俘第30節 新年第4節 棟樑第18節 拒絕第13節 天明(下)第34節 問候(上)第1節 轉運第22節 反正第28節 算計(上)第19節 忠心(下)第53節 霸氣(上)第31節 血戰(下)第40節 登陸第27節 合作(下)第40節 泥潭(下)第1節 精明(上)第20節 合夥第20節 僞詔(下)第49節 風氣(上)第25節 棄軍第14節 彈盡(上)第57節 觀感(上)第21節 追兵第18節 拒絕第32節 扶持第46節 證券(上)第2節 VIP第52節 縱火第39節 衝突(上)第9節 授權(上)第19節 跋扈(上)第41節 爭奪(上)第38節 奔波第40節 登陸第47節 證據(下)第25節 印象第15節 出降(上)第53節 衝鋒第50節 挫折第37節 干涉(上)第32節 奉節第1節 誤會(下)第32節 意外第8節 信用第5節 潤滑第50節 追擊(下)第30節 大敵(下)第19節 一騎第8節 升級(下)第45節 合作第45節 顏面第24節 怒潮(上)第56節 推銷(上)第54節 議和(上)第58節 同盟(上)第3節 信號(上)第43節 輕取第2節 競爭第1節 交換第48節 融洽(下)第39節 嚮導(上)第40節 印象(上)第37節 軍火第57節 信件第52節 登陸(下)第39節 衝突(上)第9節 問話(上)第26節 觀感第35節 捆綁第59節 議款(下)第58節 接觸(上)第13節 提督第1節 代售第55節 死地第36節 宿命(上)第22節 風起(下)第8節 戰備(下)第6節 戰俘第38節 隔江第5節 放棄(上)第38節 包抄第16節 攀談(下)第51節 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