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事變(上)

鄧名、周開荒、任堂等幾個人想起來這是給張岱準備的接風晚宴,終於停止了爭吵。吃完飯,鄧名就送張老先生回營休息。和呂留良不同,張岱的家人可不少,如果他決心去四川的話,搬家肯定要搬運一段時間。而且張岱的歲數不小了,飯前他私下和張煌言說過,如果鄧名有上位者的風範、氣度的話,他就會全力勸說徒弟和子侄們前去四川,但他本人還是更盼望能留在江南,以免落一個客死異鄉。

把張岱送出帳門後,鄧名就表示他還有一些軍務要處理,就不陪張煌言多聊了。

“國公自便。”張煌言伸手指了一下任堂:“老夫許久沒有見到這個侄子了,要是國公那裡不一定需要他的話,就讓他陪老夫一會兒,如何?”

不等鄧名說話,周開荒和穆譚臉上就露出一些遲疑之色,但鄧名卻笑道:“沒事,沒事,只是一些日常事務,我們幾個就能辦妥了,張尚書和任兄好好敘敘舊。”

在任堂的陪伴下,張煌言回到了給他準備的營帳裡,兩人就圍坐在桌邊,一問一答聊起了四川的近況。

四川的新鮮事多,每次張煌言都能從任堂這裡聽到許多鄧名玩出來的新花樣,兩個人不知不覺就說了很久。點燃油燈後,張煌言才察覺到時間拖得過長,本來他只是想大概瞭解一下情況就切入正題的。

“國公那裡沒有什麼特別緊要的事吧?”在開始今天最重要的話題前,張煌言忍不住要先確認一下。

“沒事,本來就沒有什麼事。漕運馬上就要開始了,可是還沒有來船呢。林啓龍、蔣國柱一個賽一個的老實,要是山東韃子過來,我們也不會不知道。”任堂似乎很奇怪張煌言爲什麼會有此一問:“就算有事要忙,白天也都做完了,今天上午我接到了一切正常的通報,下午全是營裡的例行事務,我沒有任何事情要請國公的中軍帳指示。全部的事情都辦妥後纔來赴宴的。他們幾個也差不多,要不然還能心平氣和地吃飯麼?”

“那我剛纔告辭的時候,周將軍和穆將軍的臉色好像有點難看。”張煌言到現在也不是很適應川軍的軍銜制度,所以還是習慣性地稱呼周開荒和穆譚爲將軍。剛纔張煌言要帶任堂走,在周開荒和穆譚的臉上看到了明顯的難色,當時他也奇怪鄧名的軍務到底繁重到什麼地步?以致晚上還要全體高層共同處理,尤其是周開荒,眼巴巴地看着任堂被帶走,張煌言餘光看到他被趙天霸拖走的時候還一步三回頭的。

“哦,他們想和小侄玩牌。”任堂一笑,就把事情吐露給了張煌言:“最近幾天閒得很,今天我們四個被國公叫來陪坐,軍營裡都是副官在當值。國公也知道今天晚上我們肯定要陪着喝一兩杯酒,雖然不多喝但還是給了我們明天半天假。所以吃飯前就約好了,飯後在國公的中軍帳裡玩兩把牌,軍中又不能玩太晚,所以他們心裡急啊。”

“國公不玩麼?”張煌言警惕地問道。他出兵時一向是嚴禁博戲的,不過他知道川軍好像在這方面相當寬鬆。只要不處在臨戰狀態,鄧名就允許沒有值勤任務的軍人自由活動,除了必須在規定的時間睡覺外,並無太多嚴格要求——鄧名感覺軍人的心理壓力很大,而且有些事根本禁不了,所以他覺得還不如定下規矩。

現在周圍幾十裡內沒有敵軍,江面上來往的都是明軍的船隻,附近密佈着明軍的崗哨,明軍的戒備等級已經降低到臨戰等級之下,鄧名的中軍帳又在本部和友軍的環繞保護中,所以他沒有阻止這幾個一直負責外圍的中校今晚放鬆一下。

“國公不玩。”

任堂一句話就讓張煌言安心了。不愧是自比漢太祖的少年英雄,豈會連這點自制力都沒有?要是和部下大呼小叫地博戲,肯定會把領袖的尊嚴喪失得一乾二淨。就好像上次鄧名、張煌言和鄭成功玩牌時都是一幅雲淡風輕的模樣,那李來亨雖然贏了一座銀山,但其實是丟人而不自覺啊。

“國公和我們玩就從來沒贏過,不管玩什麼都是輸得一塌糊塗,開始還不甘心想翻本,後來就死心了。”

一轉眼,任堂就讓張煌言意識到他的猜測和真相差距到底有多遠,鄧名不賭的原因是因爲他無法持之以恆地把冤大頭當到底。

“半年前,國公學來了一套泰西人的玩法,就是一種紙牌,國公管它叫撲克牌,想用這個翻本,可是等我們幾個人搞明白規矩後,國公就再也沒贏過了。國公好像又心灰意冷了,好久沒和我們再玩過。”任堂得意洋洋地說道,但接着他神色一黯:“我們私下商議的時候,趙中校就說我們應該剋制一點,總得讓國公贏兩把,他纔有興趣繼續和我們玩,輸給我們錢。”

這幾個人不但不輸給鄧名哄他開心,反倒狠了命地大贏特贏,鄧名被逼得要拿泰西人的撲克牌翻本了,他到底氣急敗壞到什麼地步可想而知,但居然還是難逃失敗的下場。想到這裡張煌言哭笑不得,連連搖頭:“荒唐,荒唐,不過這也不是想剋制就能剋制的吧。”

任堂欲言又止,遲疑了一會兒終於還是忍耐不住:“尚書可要幫我們保密啊,其實贏多、贏少還真是能控制的,只是玩起來就忍不住罷了。”

張煌言瞪了任堂片刻,猛地喝問道:“你們出千了!”

任堂嘿嘿一笑:“尚書有所不知,在川軍中我們不準吃空餉,還規定不許文武官吏做買賣,不許入股商行。回到四川以後我們和知府衙門算賬,幕僚、手下的軍餉要扣除了他們在軍中預支的部分,剩下的才能自己領走。大家都只有一份俸祿,誰都沒外快啊,尤其是這些個督撫都認賬把債券買下來了,沒有仗打,我們連獎金都沒得拿啊。”

整個四川就只有鄧名一個官員在經營一份買賣,而且還是珠寶這種暴利行業。任堂告訴張煌言,他們幾個軍官打牌的時候不但挫麻對暗號,就是鄧名搬出的泰西紙牌,他們也私下串牌:“國公很有錢,每次和他玩牌的時候就是爲了贏他的錢,其實也沒什麼意思。”

“國公不知道麼?”

“大概有點懷疑吧,因爲他好幾次嚷嚷玩牌要講誠信,要贏得堂堂正正,不能作弊。不過他沒有抓到過我們的手腕子,他不能賴賬,嗯,後來國公不玩了,也可能是疑心更重了。”

張煌言聽得目瞪口呆。今天觀察了任堂對鄧名的態度後,張尚書隱隱有些不安,擔心任堂年輕不知進退,會在不知不覺中讓四川的統治者下不來臺——這對下屬來說不是好事。但川軍中的這幾個中校顯然比張煌言想得還要囂張,如果鄧名和他們是君臣關係的話,這已經是在明目張膽地欺君了。

告誡任堂小心一點,不要觸怒忠誠鏈的上級,也是張煌言把他叫來的原因。不過任堂對張煌言的話並不以爲然:“參議院的參議員們,還有知府衙門的官吏,國公確實是把他們當成臣屬看的。但是我們和劉知府、熊行長他們不同,雖然我們是國公的部下,但感覺國公從來沒有把我們看成屬下,而是朋友,李中校是最不習慣的,但現在漸漸也改變了。”

鄧名曾經和任堂他們說過非常大逆不道的話,斟酌了一下後,任堂覺得這番話還是暫時對張煌言保密,有選擇地說了其中一段不太離經叛道的:“……國公說,我們都是爲了驅逐韃虜而聚集在一起的,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都不知道哪天就不在了。所以在軍中如果有可能就讓大家玩牌開心一下吧;平時也不要講太多的尊卑上下,能維持軍紀就夠了。要知道,雖然今天你可以和一個朋友吃飯聊天,但明天上了戰場,你就可能會下令他去決死衝鋒,或是因爲畏戰而把他處死——所以,在戰場下對朋友好一些,因爲你可能不得不奪走他的性命。”

張煌言輕嘆一聲,一時他也想不好這裡面的利弊,所以打算先仔細斟酌一番。

“尚書還有事嗎?”見張煌言似乎沒有其他要囑咐的,任堂就打算告辭了。

“嗯,還有一件事。”張煌言顯得有點難以啓齒,讓任堂等了一會兒後,才遲疑地問道:“聽說川軍中有人對老夫有所不滿?”

“哪有此事?”任堂生氣了,騰地站起來:“尚書從哪個小人口中聽來的讒言?我絕不與他善罷甘休。”

“坐下,且坐。”張煌言示意任堂坐下,把人名隱去,只是稱有人聽到川軍在背後議論張煌言的時候使用了蔑稱:“好像有人叫我老道?”

第一次張煌言來到鄧名的軍中時,化妝成一個道士,由於川軍有普及戰史的習慣,所以這件事自然爲官兵所深知。

“從來沒有聽說過!”任堂言辭確鑿地答道:“川軍上下對張尚書非常尊敬,就是國公本人也多次說過,張尚書是我大明在東南的擎天玉柱。”

“那就好。”張煌言想起自己曾經兵敗潛逃時的狼狽相,也有些慚愧,所以聽說了這個評價後心裡有些不自在。

“尚書說的事,學生聞所未聞,但既是有個別人這麼大膽,學生深信也絕非惡意。在川軍中起外號是常見的現象,比如留守成都的李中校,官兵在背後都叫他‘一隻靴’,就是因爲通過軍中的戰史課,大家都知道他在國公麾下打第一仗的時候,只剩下一隻靴子了,不過這完全沒有對李中校不敬的意思。”任堂嚴肅地保證道。

“這好像就是不敬吧。”張煌言聽完後,反問一句。

“是嗎?”

“顯然是啊。”張煌言追問道:“其他還有誰有外號麼?”

“嗯,基本都有,比如衰神,大嘴,大譚(貪)……”任堂掰着指頭數起來,鄧名手下的官兵許多人都有外號,區別只是聞名程度而已;幾個中校都是全軍聞名,比如提起“一隻靴”,川軍裡是個人就知道這是在說李星漢,而小兵的綽號也就是他身邊的幾個戰友知道罷了。

“沒有一個好的啊。”張煌言做出了判斷。

“嗯,好事別人記不住嘛。”任堂不得不承認張煌言的判斷似乎還挺準確的,川軍都是拿人的糗事來起綽號的,但接着任堂就找到了例外:“哦,也有好的,他們給我的綽號就很好。”

“你的外號是什麼?”張煌言非常好奇,想知道這個好外號是什麼,更迫切地想知道爲何任堂能得到特殊待遇。

“諸葛,任諸葛。”任堂興高采烈地答道。

張煌言看着一貫自我感覺良好的這位晚輩,苦笑着搖搖頭:“這也不是好意的吧?”

……

任堂返回中軍帳的時候,遠遠就聽到周大嘴的大嗓門:“提督,任諸葛回不來啦,三缺一,耍兩把吧。”

“不玩,不玩。你們整天贏我有意思嗎?”

任堂跨進帳門前,聽到鄧名的斷然拒絕。

“提督,你賣了那麼多翡翠和象牙,又不是輸不起。”衰神和大譚也在幫腔。

“這不是錢的問題,是心裡不舒服!多好的牌都是輸,一宿一宿憋屈得睡不着覺。”鄧名的聲音堅定異常,給人一種無法融化的萬年堅冰之感:“再說我明天可不能放假,不能睡懶覺晚起牀。等回了都府,我找老熊、老劉他們玩去。”

“我回來了,我回來了。”任堂人隨聲到,他的出現引起了一片歡呼聲。

鄧名合上手邊的文件,準備去洗漱睡覺:“你們都早點睡,漕運開始了,都把眼睛睜大點。”

“知道了,提督。”開始碼牌的幾個人同時高聲答道。

抓牌完畢,周開荒斟酌了一下,打出了第一張,然後好奇地問道:“老道找你幹什麼?”

“沒事,張尚書問我近來過得如何。”任堂說話的同時,用力地捻着剛拾起來的那張牌。

第55節 報紙(下)第39節 大捷第30節 威壓(上)第41節 遭遇(上)第30節 劍閣第10節 鎖喉(下)第13節 試探(上)第23節 援助第29節 統一(上)第53節 齊射(下)第26節 佈防第38節 買賣(下)第52節 登陸(下)第14節 亂戰(上)第22節 殿下第24節 怒潮(下)第62節 蠢動(下)第11節 攔截第6節 事變(下)第39節 衝突(上)第38節 迎敵第23節 臨陣第53節 烈焰第23節 援助第49節 副手(上)第47節 證據(中)第29節 統一(上)第50節 誤判(上)第56節 推銷(下)第47節 情報(上)第22節 搶攻(下)第45節 鍊金(下)第10節 決議(上)第40節 印象(上)第43節 挫折第3節 援軍第34節 詐降第53節 齊射(下)第34節 詐降第10節 追逐第51節 詐敗第22節 突破(下)第35節 會面(下)第14節 亂戰(下)第36節 方向(下)第60節 管轄第66節 加入(上)第58節 戰書第8節 升級(上)第44節 遊騎(上)第44節 條約(下)第26節 告狀第56節 宣戰(上)第6節 事變(上)第41節 失控(下)第4節 推薦(下)第52節 登陸(下)第9節 授權(下)第39節 王佐(下)第12節 強渡(下)第2節 目標(下)第62節 蠢動(下)第54節 投機(上)第46節 計劃第54節 官銜第53節 衝鋒第17節 隱姓第30節 新年第51節 夢想(下)第24節 內憂(上)第13節 試探(上)第44節 中介第32節 意外第42節 反擊第58節 同盟(上)第52節 縱火第45節 南下第26節 觀感第10節 爆破第10節 鎖喉(上)第24節 宣傳第27節 合作(上)第30節 大敵(下)第47節 贖買(下)第2節 默契第56節 待遇(上)第3節 壓力(下)第25節 矇蔽第24節 川西第65節 援助(下)第51節 求戰(上)第24節 川西第53節 衝鋒第8節 震怒(上)第44節 條約(下)第30節 三投第27節 派系(上)第12節 混亂第17節 堅壁第15節 軍心
第55節 報紙(下)第39節 大捷第30節 威壓(上)第41節 遭遇(上)第30節 劍閣第10節 鎖喉(下)第13節 試探(上)第23節 援助第29節 統一(上)第53節 齊射(下)第26節 佈防第38節 買賣(下)第52節 登陸(下)第14節 亂戰(上)第22節 殿下第24節 怒潮(下)第62節 蠢動(下)第11節 攔截第6節 事變(下)第39節 衝突(上)第38節 迎敵第23節 臨陣第53節 烈焰第23節 援助第49節 副手(上)第47節 證據(中)第29節 統一(上)第50節 誤判(上)第56節 推銷(下)第47節 情報(上)第22節 搶攻(下)第45節 鍊金(下)第10節 決議(上)第40節 印象(上)第43節 挫折第3節 援軍第34節 詐降第53節 齊射(下)第34節 詐降第10節 追逐第51節 詐敗第22節 突破(下)第35節 會面(下)第14節 亂戰(下)第36節 方向(下)第60節 管轄第66節 加入(上)第58節 戰書第8節 升級(上)第44節 遊騎(上)第44節 條約(下)第26節 告狀第56節 宣戰(上)第6節 事變(上)第41節 失控(下)第4節 推薦(下)第52節 登陸(下)第9節 授權(下)第39節 王佐(下)第12節 強渡(下)第2節 目標(下)第62節 蠢動(下)第54節 投機(上)第46節 計劃第54節 官銜第53節 衝鋒第17節 隱姓第30節 新年第51節 夢想(下)第24節 內憂(上)第13節 試探(上)第44節 中介第32節 意外第42節 反擊第58節 同盟(上)第52節 縱火第45節 南下第26節 觀感第10節 爆破第10節 鎖喉(上)第24節 宣傳第27節 合作(上)第30節 大敵(下)第47節 贖買(下)第2節 默契第56節 待遇(上)第3節 壓力(下)第25節 矇蔽第24節 川西第65節 援助(下)第51節 求戰(上)第24節 川西第53節 衝鋒第8節 震怒(上)第44節 條約(下)第30節 三投第27節 派系(上)第12節 混亂第17節 堅壁第15節 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