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節 統治戰場冷殺手

“沉默殺手”的首秀似乎並沒有引起轟動,當然這位執着的在晚風中等候的雲階兄除外。他要見的那些神槍手就在五十米開外的場院裡忙碌着,並非在收拾屍體,而是有一位軍官在一具一具屍體的翻看着,不停的比劃着什麼,其他的穿着沒有任何標誌的軍裝揹着帶有單筒望遠鏡的步槍的傢伙都圍在周圍,似乎也在討論什麼,有的還翻開隨身的筆記本在記錄着。

這一幕非常讓這位雲階兄吃驚,要知道現在的中國文盲率超過95%,而且丘八中文化人更是鳳毛麟角,有的基層軍官都未必識字,但是這支部隊裡面似乎每人都能讀寫,像是正在陪着他的兩名衛士就已經讀過陸軍小學,現在正在陸軍隨營學堂學習,好像說如果能考上棗林軍校就有機會成爲軍官。換句話說,國防軍裡面多數軍官的成長過程都是從陸軍小學到隨營學堂再到軍校的過程,這期間不僅軍事素質提高了不少,而且文化底子也不錯,加上十五歲到十八歲期間都是隨軍行動,三年的軍營生活足夠他們掌握基層經驗的,這樣培養出來的軍官素質絕不是從社會上隨便招生的講武堂之類能比較的,似乎亞洲第一的日本陸士也在實踐環節上頗有不如。

這就能解釋爲什麼那些神槍手能在戰後進行現場分析,總結經驗教訓,互相取長補短了,因爲他們具備了基本的文化素質,聽說讀寫都沒有障礙,而且從學校帶來的學習思維讓他們能有效的總結經驗,相互探討,這樣有文化的兵可不是那些草莽英雄能比擬的。

一直耐心的等候了半個時辰,等這些神槍手的現場會開完,他們纔來和這位雲階兄見面。雲階兄本來就是個職業軍人,長相憨厚,作風樸實,很有親和力,這些看起來有些木的沉默殺手們也漸漸打開了話匣子,才讓他揭開了這支世界上第一支專業狙擊兵的一點真容。

首先狙擊手從普通的神槍手中脫胎而來,但是兩者之間的區別已經非常明顯,無論是在戰術全面性方面還是在戰場作用上,職業狙擊手,特別是經過嚴格訓練和磨合的成建制的狙擊手不是個別神槍手能媲美的。而這一兵種的出現似乎應歸於吳宸軒這位狙擊界的開山鼻祖,他用獨特的訓練方式和準確實用的教材使狙擊手學校的學生們很快具有了一雙雙沉穩老練的手,使這些手如同生來就是扳動狙擊槍的。

由國防軍所開設的狙擊手訓練學校,每一期接受約300名國防軍各單位的一等射手的入學申請。他們本就是各部隊中精跳細選的神射手,但在狙擊學校裡的要求更嚴格:他們每個人在實戰中不管是對0或600米的任何目標,都必須第一發即命中。對來申請入學的射手,除了衡量其各項背*景資料及射擊技術基礎外,最重要的是面試中所問的唯一問題:“我們要你做的事很簡單,就是用你的眼睛從狙擊望遠鏡中去搜尋目標,找到目標後,冷漠地扣下扳機,然後看着敵人頭部迸出腦漿和血漿。你願不願意作這種事?”凡是回答時稍有猶豫的人,馬上便淘汰掉,因爲狙擊手是沒權利猶豫的。如此,300名申請者中最後僅有150人能有幸繼續“深造”。

在射擊訓練的課程中,教官們並不使用一般的人像平面靶,他們將木靶穿上敵軍制

服甚至是老百姓的衣服並在裡面塞滿於草,然後把顏料包倒入油紙包中並戴上帽子,作爲靶頭。他這樣做的理由是:“你可曾在戰場上看過敵人在胸部掛着一塊白色木板,上面還畫圓圈、標數字的呢?敵人不會站起來擺姿勢讓你打,他們只會象老鼠一樣從掩體內伸出頭部窺視四周,我要你打的就是那顆老鼠頭。要你平時就熟悉腦殼破裂進出像豬血一樣的血漿的血腥鏡頭,你不能被嚇倒,眼睛不能離開狙擊鏡。儘管鏡頭裡出現的是血淋淋的一幕,你也要安靜地看下去,看他是不是真的死了,沒有,再補一槍。你要是不能適應,甚至起了罪惡感,那麼你下一次扣扳機時便會猶豫,再下一次,你會發現進出血漿的將是你的頭,而且是被一顆對方的步槍彈頭結束你的狙擊生涯。”

國防軍的狙擊學校設在化馬灣的深處。在這封閉而偏僻的山地中,射手們可以不受戰火干擾地全心接受訓練。這裡有他們自己所建的1000米長距離靶場,同時還擁有上級特別配發的每期10萬發子彈,可供學員在爲期13周的嚴格訓練中無限制地練習射擊,讓他們連睡覺作夢都在射擊。也許他們分配到前線,在戰場上消耗的實彈數目也不過才數百發,甚至只有數十發,但是用成千上萬發實彈練習所“養出來”的數十發實戰射擊彈頭,顆顆都會嵌進敵人的腦殼或心臟。

創校之初,段祺瑞總參謀長曾視察該訓練學校,在學員精湛的射擊表演後,段總參問教官們訓練這批射手每天要耗費多少子彈?有教官回答說每人每天打出約一斤半彈殼。段芝泉又問這種耗費是不是昂貴了一點?教官們幽默地回答:“段總參,您認爲在戰場上敵軍司令官的生命一天可以值幾發子彈?”

在訓練結束時的測驗中,他的學員必須在15秒內於任何被要求的距離中找到目標一擊命中,還要接受如何用狙擊步槍進行30米以內的近戰訓練,讓他們能夠手持重達14磅的狙擊步槍依然像突擊隊員那樣衝鋒陷陣。在每個人接受近2萬發實彈射擊訓練後,他們不但成爲狙擊高手,同時又能以狙擊槍在半月光條件下中擊中100米外的移動目標頭部,成爲狙擊手中的狙擊手。

國防軍費了相當大的心血來調教這些優秀狙擊手,是因爲吳宸軒知道後世很多國家,甚至是美國、英國這樣的強國也並不重視狙擊戰的應用及狙擊手之培養與狙擊裝備的添置,因此在數次戰役中吃過許多敵軍狙擊手的悶虧。在二戰後最不消停的中東地區,埃及很早就由英國代訓狙擊手,而敘利亞人不但從蘇聯狙擊顧問處訓練射手,而且還從奧地利購進數千枝狙擊槍和最先進的夜視光學瞄準具。

作爲狙擊手學校的首席教官,楊晨光不僅要讓國防軍的狙擊手能領先別人,甚至還要超過所有敵人的狙擊手。即使在結束訓練時,楊晨光仍不斷地訓示隊員:“我的學生裡沒有二流的人物。”

雲階兄並不知道這些狙擊手還經過了非人的潛伏訓練、反刑訊訓練、炮兵引導訓練、野外生存訓練,甚至掌握了快速佈置餌雷詭雷的手段,至於測距、救護、測風速等基本常識更是駕輕就熟。能撐下來獲得那枚十字星狙擊手證章的狙擊手們個個都有不亞於特工隊的身手,當

然他們也有人被特種兵挑走,成爲特種兵的一員,大多數都會成爲成編制的狙擊手,當然還有個別的狙擊手加入了情調、統調兩處,成爲一名擁有殺人執照的暗影殺神。

在這場戰役中,狙擊排的排長將他的手下每兩名分爲一組,用於執行壓制任務。憑藉隱蔽性和精準的射術,讓對方威風凜凜的大炮變成了廢鐵。當然這與他們訓練中大量的潛伏與搜素訓練內容有關係,實際上到了他們畢業的時候,連教官都很難利用望遠鏡搜索他們的隱蔽位置,當然想在近距離內騙過教官還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戰場上如果敵人能接近到如此近距離的時候,狙擊手已經失去了作用,他的功能不會比一名步兵更加出色。精準的射術自然是靠科學的訓練和大量的子彈喂出來的,但是幾個小組間的配合、狙擊手與觀察手的默契都直接決定了他們在戰場上的生死,沒有人對此敢希爾馬虎。

有了這些成功的戰術應用,國防軍對狙擊戰已有相當多的經驗及獨到的心得。目前國防軍的狙擊戰術已開始擴展到包括對敵車輛部隊、火炮部隊、騎兵部隊和步兵陣地的狙擊。譬如在反汽車狙擊戰術應用上,狙擊排長將每一名狙擊手配置到一個擲彈筒或者迫擊炮小組內。在發現敵軍車輛部隊位置後,先讓炮兵武器人員尋找有利發射位置後埋伏起來,當敵軍汽車進入300米射程時;狙擊手們在指揮官的齊射命令下達後,瞬間擊斃所有汽車上的駕駛員,讓駕駛員失控成爲待宰的羔羊,且駕駛員的位置與車廂隔開,任何想救他或取代他駕駛的步兵都必須暴露於車外,又成爲下個狙殺對象。

同樣是對付機動部隊,對付以後的裝甲部隊又不同,戰車的座位分配往往是駕駛座員最前,中間左右坐兩名裝填手及瞄準的射手,右後方是車長,坐最前面的駕駛員一死,後面的人員容易立即發現而以無線電通知其他戰車防範。根據經驗顯示,坐最後面的車長不論擊斃後死在車內或車外,往往有將近10秒鐘時間,坐前面背對車長的炮手及駕駛員仍難發覺,而車上負責通訊與瞭望的多半是車長,於是車與車之間失去聯絡,彼此無法預警。在短暫的10秒鐘內,多處埋伏的友軍反裝甲射手立即將所有已進入500米射程的戰車由後往前依序摧毀,一次就可以解決一個車隊。

而對於騎兵部隊和步兵部隊的戰術又有很多區別,對付步兵的時候,他們會先打軍官或者通訊兵,當然如果對方有狙擊手則是最優先的目標,然後就是迫擊炮和機槍這類狙擊手的天敵,一般的步兵則不在考慮之列,等他們跑進射程的時候,狙擊手要麼撤退了要麼已經把他們打得擡不起頭了。騎兵部隊纔是讓狙擊手非常撓頭的目標,除非對方在宿營或者是己方的位置和機動性上有優勢,否則還是相安無事的好。

吳宸軒毫無羞慚的把後世很多軍隊在實戰經驗中所獲得的狙擊戰術心得以及根據經驗所發展的新戰術給剽竊了。對於久經戰火洗練的國家而言,確實是相當寶貴而值得學習的經驗。國防軍的狙擊部隊就象蟄伏中的眼鏡王蛇一樣,隨時都準備接受特別任務的命令,在下場戰役中對敵展開致命的“必殺攻擊”!一擊致命,從不是幻想中的名詞。

(本章完)

第十八節 上堂歸來把官買第二十三節 滬上來客頗不善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九十三節 武翼練兵擴軍忙第五百一十一節 爭奪海峽制空權第二百八十六節 南北諜戰風波詭第五百五十七節 太平洋上西風緊第四百三十二節 憂心忡忡英美法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二百九十五節 八大金剛聽牆根第二百零二節 船中論戰到東瀛第五百一十二節 德國空軍入歧途第二百九十六節 微服重遊濟南府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四百六十四節 帝國刑法修正案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一百七十節 血雨腥風應有涯第一百九十二節 軍校授課親登臺第五十九節 打了孩兒娘出來第一百九十五節 孤身說服光復會第一百零一節 奈何齊魯不識君第五百零七節 突擊集羣逞英豪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一百八零節 戰後檢討大變革第二百八十五節 西北軍政總督府第一百六十六節 日軍浴血爾靈山第三百五十七節 勞資矛盾初顯形第七十八節 編練新軍建軍校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二百四十八節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一百六十二節 兵和一處出奇兵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五百八十八節 戰後掠影階層續封推感言第四百零六節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二百三十六節 明升暗降升遷令第四十一節 老營外痛殲敵匪第二百五十節 軍政文商齊上陣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三百三十七節 空戰形勢大逆轉第一百四十一節 防禦威力初顯效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三百一十七節 以農爲本糧作綱第十七節 刁鎮招兵管閒事第三百二十七節 初次提案論出兵第八十三節 辛丑和談初啓幕第八十七節 收服慶王鐵帽子第五十二節 滅狂徒老八降服第十六節 開創商業新業態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五百三十九節 折戟沉沙特魯克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五百三十八節 日美激戰珊瑚海第三百七十節 紅色革命的餘波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二百七十五節 寶雞除霸杭柺子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一百零八節 神火天降菊花殘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第三百六十節 傳檄而平雲貴川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四百一十一節 國防海軍討血債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二百四十二節 困居京師病客居第五百七十七節 五八二艦隊覆滅第二十六節 科學推理辯忠奸第五百七十八節 鋼筋鐵骨鐵五條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二百二十四節 中華雛鷹練鐵翼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五十節 伏擊戰以十破百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五百五十二節 所羅門羣島爭奪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五百三十八節 日美激戰珊瑚海第九十九節 新任巡撫三把火第十三節 遠方有朋不亦樂第一百一十六節 前田喋血匯泉灣第一百三十六節 出兵鎮壓是與非第三節 收養遺孤兩姊妹第一百七十三節 穿插殲敵軍威武第四十四節 理殘局宸軒震怒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三百六十九節 十月驚雷彼得堡第五百九十六節 戰後掠影航天篇第四百二十九節 烈焰升騰的島國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九十一節 江浙齊魯攜手進第三百六十五節 衆望所歸吳青天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二百四十二節 困居京師病客居第三百九十九節 總裝備部的野望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
第十八節 上堂歸來把官買第二十三節 滬上來客頗不善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九十三節 武翼練兵擴軍忙第五百一十一節 爭奪海峽制空權第二百八十六節 南北諜戰風波詭第五百五十七節 太平洋上西風緊第四百三十二節 憂心忡忡英美法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二百九十五節 八大金剛聽牆根第二百零二節 船中論戰到東瀛第五百一十二節 德國空軍入歧途第二百九十六節 微服重遊濟南府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四百六十四節 帝國刑法修正案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一百七十節 血雨腥風應有涯第一百九十二節 軍校授課親登臺第五十九節 打了孩兒娘出來第一百九十五節 孤身說服光復會第一百零一節 奈何齊魯不識君第五百零七節 突擊集羣逞英豪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一百八零節 戰後檢討大變革第二百八十五節 西北軍政總督府第一百六十六節 日軍浴血爾靈山第三百五十七節 勞資矛盾初顯形第七十八節 編練新軍建軍校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二百四十八節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一百六十二節 兵和一處出奇兵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五百八十八節 戰後掠影階層續封推感言第四百零六節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二百三十六節 明升暗降升遷令第四十一節 老營外痛殲敵匪第二百五十節 軍政文商齊上陣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三百三十七節 空戰形勢大逆轉第一百四十一節 防禦威力初顯效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三百一十七節 以農爲本糧作綱第十七節 刁鎮招兵管閒事第三百二十七節 初次提案論出兵第八十三節 辛丑和談初啓幕第八十七節 收服慶王鐵帽子第五十二節 滅狂徒老八降服第十六節 開創商業新業態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五百三十九節 折戟沉沙特魯克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五百三十八節 日美激戰珊瑚海第三百七十節 紅色革命的餘波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二百七十五節 寶雞除霸杭柺子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一百零八節 神火天降菊花殘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第三百六十節 傳檄而平雲貴川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四百一十一節 國防海軍討血債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二百四十二節 困居京師病客居第五百七十七節 五八二艦隊覆滅第二十六節 科學推理辯忠奸第五百七十八節 鋼筋鐵骨鐵五條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二百二十四節 中華雛鷹練鐵翼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五十節 伏擊戰以十破百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五百五十二節 所羅門羣島爭奪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五百三十八節 日美激戰珊瑚海第九十九節 新任巡撫三把火第十三節 遠方有朋不亦樂第一百一十六節 前田喋血匯泉灣第一百三十六節 出兵鎮壓是與非第三節 收養遺孤兩姊妹第一百七十三節 穿插殲敵軍威武第四十四節 理殘局宸軒震怒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三百六十九節 十月驚雷彼得堡第五百九十六節 戰後掠影航天篇第四百二十九節 烈焰升騰的島國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九十一節 江浙齊魯攜手進第三百六十五節 衆望所歸吳青天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二百四十二節 困居京師病客居第三百九十九節 總裝備部的野望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