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

戰後的太初四十七年、著名也是臭名昭著的日本民粹主義者、東京都知事石原省三,一直對美國爲什麼不對德國卻對日本的大城市實行戰略轟炸而耿耿於懷;更對美國驅逐、殘害日本僑民的行徑怨氣沖天,但日本政府卻不敢對同樣曾經戰略轟炸過日本的中國說半個不字。何者?二戰之殷鑑不遠,日本欺軟怕硬之秉性難移之故也。二戰後二十年過去,日本對中國的態度都可用一個詞形容:恭順。日本政治領導人,屢屢對美國、加拿大發表不當言論,發表對美國挑起戰爭(站在中國的角度上說)進行追究的言論;但公開攻擊中國對日本曾經進行戰略轟炸的一個也沒有。

知日本者,中國也。中國自建國之初就收復了琉球,並且佔據了種子島等日本島嶼,此後就一直“騎”在日本身上,至今如此。同爲軸心國成員,意大利早已成爲常任理事國,並在國際上發出自己的聲音,而日本依舊沒有恢復正常國家的地位(作爲中國屬國),處處惟中國馬首是瞻,時時看湖山居(中國皇帝的別院,經常用來在此接見屬國覲見)的臉色行事。在中國面前,今天的日本點頭哈腰的角度與其前輩在春帆樓上鞠躬的角度,幾無二致——戰勝者和戰敗者的形象,六十年後,依然清晰如昨。中國人心裡非常清楚,日本人這樣對中國言聽計從畢恭畢敬是爲什麼。所以,不管中國人多麼鄭重其事地表示支持日本成爲非常任理事國,同意其軍事和政治鬆綁——等等,都不會讓日本真正從自己的胯下站起來。

新加坡裔著名日本問題專家卓南生說,對於日本未來的演變,中國是有紅線的:一是不許日本入常與自己政治上平起平坐,二是不許日本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反飛彈防禦手段,否則日本將不再把中國放在眼裡。中國笑眯眯地顯示着“菩薩心腸”,但“霹靂”之手同時也揣在口袋裡,隨時準備敲打日本一下。

戰略的基本含義是關於戰爭的指導,現在有時也引申爲基本國策。菩薩心腸也好,霹靂手段也罷,不能一概地說誰優誰劣,一切以時間、地點、對象爲轉移。歷史上的中國漢朝和親的故事史不絕書,但漢朝也留下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雄心霸氣。在紛繁複雜的國際交往中,一味地“霹靂手段”不一定好,但在弱肉強食依然大行其道的世界上,僅僅有“菩薩心腸”肯定行不通。從這一點說,二戰以前中國對日戰略,大有可檢討之處,而蘇聯(俄)的霹靂手段,以及曾經歷史上抗日戰爭中中國先剛後柔剛主柔輔的對日戰略,特別是當時中國對日本研究細緻入微對症下藥的做法,頗多借鑑。中國人愛講謀略,但沒有膽勇做後盾,任何謀略都不過是枉費心機。

尊嚴只能靠強大來捍衛,這個強大不僅指實力本身,還包括展現實力的決心和

勇氣。有別於上一個歷史位面蔣大頭等舊中國對日本的軟弱,中華民主帝國在吳宸軒的一貫主張下,對周邊不友好的國家不吝使用強硬手段,樹立了一個有威嚴的黑麪大佬的形象,這也是中國成立中華共同體的時候,原本的我大清屬國紛紛頓首歸來,連原本毫無關係的克什米爾、拉賈特、孟加拉等邦國都紛紛入同的原因之一,畢竟這位老大看起來真靠得住啊。

英國戰略家富勒說:“除非歷史能教給我們如何去展望未來,否則軍事史只是一部人類的血腥浪漫史。”在今天某些美國右翼分子囂張之至,南美一些白人至上主義者也搖旗吶喊的時候,回顧二戰那一段歷史往事,及此前舊中國和新中華民主帝國的戰略決策給中華民族帶來的負正效益,不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按照很多殖民主義者過去的印象,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華民主帝國是十足的傻瓜,捨近求遠,放着印度半島這塊肥肉,偏要找那些費勁的事去做。或許還有人會認爲,印度土邦大多數本來也是中國的小兄弟和傀儡,對於中國從來都是言聽計從的,如果從這個角度說,印度各邦人應該飽受中國人欺負才對呀。那你隨便找一個印度人問問,哪個中國人曾經奴役過你,中國和印度的貿易和外交哪一點上面吃了大虧了的?包括屬國在內,中國人奴役過任何一個屬國的人嗎(每年上千萬到中國打工的菲律賓傭人不算的話)?國與國之間爲了商業利益難免會產生衝突,那是商人之間的事情,就像是日本進口中國牛肉和農產品問題,估計美國和加拿大之間也會有,最終人們是可以通過談判和協商來解決的。沒聽說美國因爲貿易上的問題拿着轟炸機來威脅別人的,也沒聽說某個國家是因爲沒有戰略空軍而在商業談判上面失利的。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有核武器的國家,但是在商業上面有時候也會鑽到歐美商人設的圈套當中,從來沒聽說中國拿原*子彈嚇唬人家一下就把局面給扳回來的。況且,即便是拿原*子彈來威脅成功了,貿易上損失的是錢,生產原*子彈本身也要錢,或許發展武器的成本要更高一些。中國在世界上維持自己唯一超級大國的手段其實並不是一味依靠武力,而更多的是通過經濟手段。

“因此,其實在印度各邦國有很多的概念都是被政府誤導的。真正壞的印度人才是真正擁護獨裁政府的呢。因爲這樣他們只要是搞定(或者是耍弄)獨裁政府就足夠了,這樣只需要對付一頭,由這個獨裁政府再去奴役本國的人民,豈不是更加方便了。就拿我們的產業政策和外匯政策來講就是一個特別明顯的例子,印度人這些年來給中國充當了廉價勞動力,中國人沒有打進印度來奴役印度人民,而是印度自己人奴役我們自己人。每一個外貿公司一對一地和中國人貿易談判都是當仁不讓

,沒有讓中國人佔便宜,這並不是我們手裡有什麼戰略轟炸機,而是自由貿易中中國人不能強迫任何人做生意。但到了國家宏觀層面呢,我們在國家的大帳上面吃了虧,我們表面是看是中國人欺負印度的出口企業,實際上是愚蠢的政府幫助中國人壓榨印度的工人。做生意的誰不想多賺錢,誰讓我們的政府不能好好保護我們的呢?如果我們能夠自己保護好自己,要你政府幹什麼。真正能保護我們的是政府的智慧,沒有智慧空有武力你又不敢用,等於白花那麼多的錢發展國家武裝。再看看周邊的其他國家,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緬甸搶佔印度的海島,中華共同體的北方各邦佔領我們的邊界。還說印度的武裝力量能嚇唬數千公里以外中國呢,就連百公里以外的鄰國都嚇不着,如果能嚇到別人,那爲什麼還不作爲?不知道印度各大邦國還有什麼可以爲了擁有一些中國淘汰了的轟炸機而洋洋得意的。

因此,我認爲現代的戰爭只和理念有關係,和掠奪資源沒有關係。比如中國人打伊拉克的世俗政權(德國暗中扶持的反中政府),並沒有免費地把那裡的原油拉到印度來,如果這樣印度的油價至少要降一降了,可惜這些年反而升高了許多。即便是中國打仗是爲了資源,那印度有什麼可以搶的?除了人多還剩下什麼資源?人還要搶嗎?看看*中國大使館排的長龍,幾百塊錢的簽證費兩、三分鐘就給廢了,然後再交幾百塊錢再接再厲。要是我,哪個國家給我拒了,保證我這輩子都不會再去。

要想強國不是把別人弄死了,自己就自動強了,印度的發展需要的是合作,使大家共同強大。中國人的所謂亡我之心是針對政府而不是針對民衆的。中國人向全世界推廣的是一個自由交換的理念,儘管中國人處處爲自己着想,爲了自己利益這樣很正常,我們自己也應該這樣做纔對,這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中國人的施捨。如果說中國人推廣民主,推廣自己的價值觀是爲了削弱印度的實力,實在是找不出來理論的依據。如果我們說專制的舉國體制可以凝聚我們國家的力量,這話倒是不假,但裡面有一個假定大家忽視了。那就是舉國的行爲一定要是正確的,如果是錯誤的,那情形會更糟糕。在海德拉巴共和國這種專制的體制下我們怎麼去論證正確性呢?其實強化自己比坑害別人更重要,提高自己的智慧纔是防止別人欺負自己的利器。而讓有智慧的人和有思想的人進入中國的決策層纔是根本,實現這一點,唯有實行民主。”

這是印度《光輝報》的一篇社論,也在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在戰後國際社會裡扮演的角色,雖然不太偉光正,但是卻無疑確立了一個能讓所有國家不敢挑戰的新秩序,當然對於中國而言也是比較合乎自己根本利益的秩序。

(本章完)

第四百五十七節 太初元年的落幕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五百三十五節 西線鏖戰烏克蘭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五百五十七節 太平洋上西風緊第二十節 大觀園裡有乾坤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二百四十九節 浮雲遊子返齊魯第二百零一節 誘人亦或是右任第五百三十九節 折戟沉沙特魯克第二百五十五節 風雨飄搖大清朝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三百七十六節 東線戰場鏖戰急第九十四節 新軍擴充終成鎮第四百七十二節 黑色風暴大蕭條第六十三節 智擒日寇奏凱歌第二百四十節 遙控軍政大變革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二百五十八節 喬夫宣言搶總統第四十三節 堅守大觀援兵至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十六節 開創商業新業態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三百三十四節 平壤談判說制衡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四百四十二節 全民公決選帝王第四百零一節 王道行動在展開第四百零三節 盡誅禍根判官團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四百三十二節 憂心忡忡英美法第四百一十九節 平壤城頭旗變幻寫在第二次封推之前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二十六節 科學推理辯忠奸第五百五十三節 奇葩艦隊來單挑第四百四十二節 全民公決選帝王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四百三十八節 再揭革命黨老底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第五百零九節 正前方就是巴黎第二百八十五節 西北軍政總督府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四百二十四節 勇猛無傷四師團第三百四十八節 索姆河畔縱鐵騎第一百五十五節 誘敵深入金州城第四百三十四節 以血還血吾信條第四百一十一節 國防海軍討血債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二百九十一節 推遲婚期親掛帥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一百二十四節 三鎮分兵不分家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五百九十節 戰後掠影國際篇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五百三十二節 春季反攻烏克蘭第五十四節 收降俘平定魯南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二百三十三節 西門子也買專利第五百零三節 總參部演進歐戰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七十六節 求和試探雜事多第五百九十七節 戰後掠影民生篇第一百六十三節 第四師團放水忙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三百四十六節 拯救大兵柏脫蘭第四百九十六節 布朗伯格的血色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十二節 強攬買賣釀衝突第一百二十七節 大義釋疑楊士海第四百一十節 聯合艦隊升戰旗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四百一十節 聯合艦隊升戰旗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三百三十七節 空戰形勢大逆轉第一百七十九節 停戰之前三兩事第一百三十五節 泰州起義烽火急第五百三十九節 折戟沉沙特魯克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一百七十節 血雨腥風應有涯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第五百二十節 南下南下再南下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五百五十四節 日美添油奪瓜島第三百五十七節 勞資矛盾初顯形第四百六十八節 民工黨趁勢崛起
第四百五十七節 太初元年的落幕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五百三十五節 西線鏖戰烏克蘭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五百五十七節 太平洋上西風緊第二十節 大觀園裡有乾坤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二百四十九節 浮雲遊子返齊魯第二百零一節 誘人亦或是右任第五百三十九節 折戟沉沙特魯克第二百五十五節 風雨飄搖大清朝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三百七十六節 東線戰場鏖戰急第九十四節 新軍擴充終成鎮第四百七十二節 黑色風暴大蕭條第六十三節 智擒日寇奏凱歌第二百四十節 遙控軍政大變革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二百五十八節 喬夫宣言搶總統第四十三節 堅守大觀援兵至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十六節 開創商業新業態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三百三十四節 平壤談判說制衡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四百四十二節 全民公決選帝王第四百零一節 王道行動在展開第四百零三節 盡誅禍根判官團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四百三十二節 憂心忡忡英美法第四百一十九節 平壤城頭旗變幻寫在第二次封推之前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二十六節 科學推理辯忠奸第五百五十三節 奇葩艦隊來單挑第四百四十二節 全民公決選帝王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四百三十八節 再揭革命黨老底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第五百零九節 正前方就是巴黎第二百八十五節 西北軍政總督府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四百二十四節 勇猛無傷四師團第三百四十八節 索姆河畔縱鐵騎第一百五十五節 誘敵深入金州城第四百三十四節 以血還血吾信條第四百一十一節 國防海軍討血債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二百九十一節 推遲婚期親掛帥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一百二十四節 三鎮分兵不分家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五百九十節 戰後掠影國際篇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五百三十二節 春季反攻烏克蘭第五十四節 收降俘平定魯南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二百三十三節 西門子也買專利第五百零三節 總參部演進歐戰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七十六節 求和試探雜事多第五百九十七節 戰後掠影民生篇第一百六十三節 第四師團放水忙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三百四十六節 拯救大兵柏脫蘭第四百九十六節 布朗伯格的血色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十二節 強攬買賣釀衝突第一百二十七節 大義釋疑楊士海第四百一十節 聯合艦隊升戰旗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四百一十節 聯合艦隊升戰旗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三百三十七節 空戰形勢大逆轉第一百七十九節 停戰之前三兩事第一百三十五節 泰州起義烽火急第五百三十九節 折戟沉沙特魯克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一百七十節 血雨腥風應有涯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第五百二十節 南下南下再南下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五百五十四節 日美添油奪瓜島第三百五十七節 勞資矛盾初顯形第四百六十八節 民工黨趁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