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

既然日本人認慫了,吳大官人的婚事也得提上議事日程了。這下子濟南府吵成一片,不光是文武官員,學究教授,連商界的大佬們也插上一腿,都快成了非常國會了。

其實濟南民間的婚姻嫁娶,多是沿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習俗。婚禮程序因家境貧富不同而簡繁不一。清末民初,一般婚姻習俗要經過:議婚、定親、迎娶、上拜、回門、拜親、祭祖等程序,稱之爲“大娶”;當然貧窮人家的婚姻程序則極爲簡化,有的定親後只是拜天地、祭祖了事,俗稱“小娶”。

雖然衆說紛紜,不過怎奈何吳總長夫妻倆一個脾氣,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兩個人一個搞科研寫論文瘋魔,一個憋壞水害敵手成癮,這大婚的事情成了手下一衆大佬和兄弟們的事情,連廣東湛江王家的人都跟着忙活,真不知道這兩位心思大到什麼地步了。

眼看着濟南府都成了百家講壇,孔府的人、革命黨的、商會的、政府的、國防部的、英美使團的、山東大學堂的….反正能露臉的都出來發個言,要是哪天這濟南府的報紙上沒有整版的關於吳總長大婚的禮儀討論,那一定是工人拿錯了版。連江上青獲得美國普利策新聞獎最佳外語讀物(杜撰的)獎項的新聞都委屈的擠到第三版去了,比起汪峰還悲催,至少人家這可是實打實的破天荒頭一糟啊。

這場婚禮要辦的高大上的意見漸漸已經成了主流,最後還是久未曾出江湖的孟洛川孟老爺子拿事,把熊秉三、蔡鶴卿、魏克任、徐菊人、吳子玉這些人的方案來了個兼容幷包,也不管適不適合的全都放在一起,先讓幾位洋牧師和和孔府的學究相互質疑,去掉幾十項明顯不對路的禮儀,剩下的就算是中西方都能接受的,然後老孟同志發揮餘熱,抓住商會的苗老四、樂鏡宇他們哥倆一個晚上就定出一個所謂“洋洋大觀、中西合璧”的A計劃。

第二天一早,紅着眼睛的苗老四和樂鏡宇兩人架着老孟就殺到了吳公館的大門,愣是把吃早餐的吳宸軒和王子衿給堵在餐桌上,老孟把方案望兩位面前一拍,“這是所有人都通過的方案了,您二位就給個痛快話,成不成吧。”

據苗老四後來回憶到,這時候的他都傻了,沒想到還有人敢這麼跟吳老大說話,比起伊藤博文把馬關條約扔給李中堂都霸氣。吳老大似乎也有些被震撼了,不過他慢條斯理的吃完自己盤子裡的煎蛋才把方案接過去看了看,大大小小的一百多條,喝了口牛奶才慢吞吞的來了句“好是好,就是時間太長了吧。”說完順手遞給了王子衿。

這位女博士也神經大條猶如長江二橋的鋼纜,毫無羞澀之意的接過去看看,來了句“哦,晚上九點半之前結束就行,我還有幾個參數要和我導師覈對呢。”

“成吧。”吳宸軒繼續他和油條的鏖戰,拿了油條的油手接過了王子衿遞過來的方案“就按你的意思改了。孟老,縮短成二十項以內吧,時間不超過當晚的九點半,那天晚上我也有個自治政府立法工作報告要起草。這事情就

請孟老您費心了。”

等樂鏡宇接過已經油乎乎的報告,已經被這二位的大大咧咧給震驚的他只剩下點頭的份了,不過孟老似乎對吳宸軒認可自己的方案非常激動,苗老四都能清楚的感覺到孟老的胳膊在他懷裡激動的不停發抖,看孟老的眼眶都有些紅了,嗯,一定是喜極而泣。一定不是給這一對活寶氣的,向漫天神佛保證,一定不是給氣的。

第一步是議婚,需要媒人提親,一般是男家請媒人至女家“提親”。男女通婚講求“門當戶對,八字相合”,雙方均很重視對方的品貌和儀表。經媒人說合(俗稱“說媒”),雙方父母有意即互換庚帖,亦稱“換小柬”,庚帖上書寫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用干支所紀的年月日和時辰),兩家均請算命先生“合八字”,如是“福命”,婚事就基本定下。也有的在互換小柬前先相親,即女方家長先相看男方,男方家長再相看女方,雙方家長中意後,再換小柬。舊時,男女雙方多有屬相忌諱,如“白馬怕青牛,雞猴不到頭,蛇鼠如刀銼,虎羊一旦休,龍豬難爲配,最怕犯兔狗”等說法。不過“龍蛇混雜”的這兩位就算了,沒有那個媒人敢說這兩位的壞話,即使是保媒的是段芝泉的正室夫人吳氏。

接下來就是男女兩家的婚事議定後,即行換大柬、下定禮,舉行較隆重的定親禮儀。換柬所用的印有金色龍鳳和雙喜字的大紅書帖稱龍鳳柬。男家在書帖上書寫着“敬求金諾”和“天作之合、福祿鴛鴦、天配良緣、百年好合”等四句吉語;女家在回柬上書寫“謹遵玉音”和四句吉言爲允婚。男方隨同龍鳳柬一起送去定禮,亦稱“下聘禮”。定禮有首飾、衣物和喜點等,有4色禮或8色禮,通常備有禮單,均要僱人用擡盒擡着,由媒人帶領送往女家,少數富有官商人家,有的送12臺至48臺各色定禮。女家的回禮有靴、帽、衣料和文房四寶等。換柬後,兩家婚姻即正式訂立,雙方皆不能悔約。

這樣的官面文章最是讓人容易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排場,這不從大觀園南門出去的送聘禮的,直接就是車隊,一輛輛的三噸卡車,上面滿滿的箱籠提盒,整整六十三輛,其實裡面也有整豬整羊的禮物,反正都是大觀園的衆位商家湊得份子,誰家不把最好的東西往上死命的裝啊,北門進南門出,這一天大觀園直接就關門歇業,全伺候聘禮了。圍着濟南城的四縱四橫的主幹道走了個遍,才送到了大明湖北岸的苗家別院。這裡正是苗杏村借給吳宸軒接待廣東王家的臨時王府。

這定婚後,就該選定吉日。俗稱“看日子”,準備迎娶。迎娶前,男方家長給女方家長和親友發出喜柬。接到喜柬的親友都要帶賀禮前來賀喜。迎娶前一天,女方家長僱人用擡盒擡嫁妝送到男方家中,視家庭貧富,有4擡、8擡、16擡,富有的官商人家多的有32擡、64擡的,一般人家多送衣服被褥、家用器具,富有的官商人家則是送錦衾羅帳、金銀首飾、雕屏彩瓶等貴重物品。迎娶日,男方大門貼喜字和對聯,掛彩綢,大門頂上要放一對扎着筷子

和用紅紙包着的磚。這次吳宸軒的官邸也循規蹈矩,不過這象牙筷子和紅紙包的十公斤的金磚實在讓人讚歎有錢真是塔木德任性啊。

吳府院內扎綵棚,大宴親友。院內設花堂,花堂供桌上設天地諸神位,福祿壽三星瓷像和花瓶香燭,桌前設紅氈拜墊。臨時的王家宅院中也懸燈結彩,招待親友。男方要請一位迎親女客,女方要請一位送親女客,迎親和送親女客均要選擇盛年儀容好的,而且父母公婆兒女俱全的“全奐人”充當。不用說就是苗海南和王晟這兩位了。

上午10時,新郎穿馬褂,十字披紅綢,騎馬或乘轎和迎親女客引導鼓樂隊和花轎到女家迎娶,吳宸軒直接就用了自家產的敞篷檢閱車充當坐騎了,除了他自己灑金的馬褂十字紅花之外,連開車的衛兵和兩位貼身護衛都是披着紅斗篷,最搞笑的是後面騎馬跟着的儀仗隊連揹着的秦弩步槍上都綁了紅綢子大紅花,和雪亮的馬刀相映成趣。

王家在花轎到達前要關閉大門,等花轎來到。新郎在樂隊鼓樂的伴奏下,下轎叩門遞名帖,名帖是用大紅紙正楷書寫“御輪甥吳宇漢謹拜”後,方開門引新郎入堂屋。吳宸軒要向女方祖宗神位行一跪三叩禮,再向岳父母行一跪三叩禮,岳父母旁立作揖以答。禮賓再引新郎到新娘門口,新郎向屋門拱揖。請新娘後,再至客房,岳家設茶點酒菜款待新郎。當上大件菜時,新郎告辭。此時吹鼓手樂聲大作,新娘由送親女客相扶登坐花轎,哦,這裡是一輛打扮成花車的敞篷指揮車,一路嗩吶樂聲鞭炮禮花不停。

隨後就進入了西式婚禮的流程,花車一前一後到了洪樓教堂門口,吳宸軒先下車攙扶了王子衿去搭好的花棚裡換裝,不一會兒一身華麗的上*將軍禮服,胸前佩戴着國防軍勳一位大勳章、飛行隊金翼飛行員證章、共和國國光勳章、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皇家騎士銀質十字勳章、西班牙王國皇家騎士勳章、丹麥金盾十字勳章林林總總的一大堆,一邁步就叮咣爛響。兩人手挽手在教堂門前站定,苗家、段家、徐家、蔡家的六對小娃娃粉雕玉琢的可愛非常,託着王子衿長達十七米的婚紗後襬。

空中突然旱雷滾滾,賓客們一起擡頭觀瞧,一隊一隊的雨燕教練機從東面飛來,似乎排列的錯落有致,有眼尖的大叫“是個喜字。”原來飛行隊的馮如、小毛子這二位覺得光派飛機去現場撒個花瓣雨不夠氣派,把飛行隊的高手調集了一箇中隊,練習了一個月才能把這些飛機控制的橫平豎直的排列起來,在武定府的海面上練習了十幾次,才把這個喜字排的有模有樣。

趁着大家都在那裡欣賞着空中的超級“喜”字,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飛過來的四架大雁轟炸機,到了洪樓上空,彈倉瞬間打開,不過呼嘯中投下來的可不是炸彈,而是漫天花雨。爲了這次花瓣雨,飛行隊的傢伙們拿出半個月的津貼提前三天就把平陰的三十畝玫瑰園給包圓了,這成噸的花瓣好似漫天雪花瞬間覆蓋了婚禮現場的大街小巷,玫瑰的香氣撲天蓋地。

(本章完)

第四百七十一節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四十五節 江浙商會商大計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一百零九節 呼籲救災伸援手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一百零八節 神火天降菊花殘第五百零九節 正前方就是巴黎第二百一十六節 上下求索美利堅第二百三十六節 明升暗降升遷令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五百五十一節 雙刃齊飛戰巴庫第二百五十三節 武昌首義兩湖風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三百八十五節 南開女兒不弱男第二百三十一節 磺胺旋風起歐陸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五百三十七節 被遺忘的珍珠港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八十節 再進京師爲和談第一百六十三節 第四師團放水忙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四百六十四節 帝國刑法修正案第一百八十二節 自投羅網陸子欣第十八節 上堂歸來把官買第二百八十三節 混亂之戰追與逃第一百八十二節 自投羅網陸子欣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一百一十八節 洋大人登門獻寶第四百六十九節 資本市場的隱憂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五百三十九節 折戟沉沙特魯克第五百八十七節 戰後掠影階層篇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五百八十五節 戰後掠影軍事篇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一百四十一節 防禦威力初顯效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三百九十八節 軍事改革要深化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五百一十八節 以力破巧強攻戰第五百零三節 總參部演進歐戰第四十二節 大觀園危在旦夕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三十九節 拳匪攻打濟南府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五百八十九節 戰後掠影印度篇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一百九十七節 停職留崗受排擠第五百五十三節 奇葩艦隊來單挑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一百三十六節 出兵鎮壓是與非第三百一十五節 武器貿易換貸款第四百八十四節 二次戰役打英帝第四百五十七節 太初元年的落幕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一百九十九節 憑海臨風揚帆去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三百四十七節 戰役膠着絞肉機第三百四十四節 單刀直入戰拉昂第九十七節 輕重工業齊步走第二百一十六節 上下求索美利堅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九十三節 武翼練兵擴軍忙第四百七十五節 基地升起蘑菇雲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九十九節 新任巡撫三把火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三百七十四節 最終簽署凡爾賽第五百五十節 狂飆突擊秋明州第二百三十九節 京城秘密軍備會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一百九十四節 刺殺迷雲難破解第三百二十節 基地聚首廿四將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九十九節 新任巡撫三把火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十五節 合作融洽買軍火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二百七十九節 觀察入微雲階兄第三百八十五節 南開女兒不弱男
第四百七十一節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四十五節 江浙商會商大計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一百零九節 呼籲救災伸援手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一百零八節 神火天降菊花殘第五百零九節 正前方就是巴黎第二百一十六節 上下求索美利堅第二百三十六節 明升暗降升遷令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五百五十一節 雙刃齊飛戰巴庫第二百五十三節 武昌首義兩湖風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三百八十五節 南開女兒不弱男第二百三十一節 磺胺旋風起歐陸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五百三十七節 被遺忘的珍珠港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八十節 再進京師爲和談第一百六十三節 第四師團放水忙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四百六十四節 帝國刑法修正案第一百八十二節 自投羅網陸子欣第十八節 上堂歸來把官買第二百八十三節 混亂之戰追與逃第一百八十二節 自投羅網陸子欣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一百一十八節 洋大人登門獻寶第四百六十九節 資本市場的隱憂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五百三十九節 折戟沉沙特魯克第五百八十七節 戰後掠影階層篇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五百八十五節 戰後掠影軍事篇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一百四十一節 防禦威力初顯效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三百九十八節 軍事改革要深化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五百一十八節 以力破巧強攻戰第五百零三節 總參部演進歐戰第四十二節 大觀園危在旦夕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三十九節 拳匪攻打濟南府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五百八十九節 戰後掠影印度篇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一百九十七節 停職留崗受排擠第五百五十三節 奇葩艦隊來單挑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一百三十六節 出兵鎮壓是與非第三百一十五節 武器貿易換貸款第四百八十四節 二次戰役打英帝第四百五十七節 太初元年的落幕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一百九十九節 憑海臨風揚帆去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三百四十七節 戰役膠着絞肉機第三百四十四節 單刀直入戰拉昂第九十七節 輕重工業齊步走第二百一十六節 上下求索美利堅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九十三節 武翼練兵擴軍忙第四百七十五節 基地升起蘑菇雲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九十九節 新任巡撫三把火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三百七十四節 最終簽署凡爾賽第五百五十節 狂飆突擊秋明州第二百三十九節 京城秘密軍備會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一百九十四節 刺殺迷雲難破解第三百二十節 基地聚首廿四將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九十九節 新任巡撫三把火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十五節 合作融洽買軍火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二百七十九節 觀察入微雲階兄第三百八十五節 南開女兒不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