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

雖然武昌革命時間並不長,而且兩軍的對壘也僅僅限於武漢三鎮周邊。但是影響力卻是巨大的,甚至帶來了社會習俗的除舊佈新。武昌革命的實際政治影響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料。政治體制的革故鼎新帶來了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面貌爲之一新。正是這些新的變化,打開了中國通向現代化的閘門。

爲了不讓吳宸軒這個投機革命家出盡風頭,作爲革命領袖的喬夫也在南京發表演說,指出“中國去年之革命,是種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確認了武昌革命的民族民主革命性質。在此之前國民意識模糊性,清朝百姓對外聲稱自己是大清子民,都說“我們大清怎麼怎麼樣”,當然明朝的百姓則自稱“大明如何如何”,百姓自覺地把自己隸屬於某一個朝代。而武昌革命後,國民意識裡有了“中國人”的概念,從這個層面上說,武昌革命意義重大。而作爲山東的喉舌,鐵流撰文肯定了革命黨和諮議局在武昌革命中的同等重要作用,讓立憲派們找到了組織,本來就是對依靠日本和南洋華人的革命黨沒有好感,立憲派這些土生土長的民族資本家們和吳宸軒的六省政權有着天然的親近感,很容易的就融入到吳宸軒的政權中去。

冬去春來的紫禁城卻沒有了生氣,宣統二年的2月2日,清廷舉行御前會議,會上滿清貴胄們決定讓宣統退位,以取得革命黨人的優待條件。2月3日,隆裕授予馮國璋全權,與南京臨時政府商定清朝皇帝退位條件。曹錕要求共和的第二電,專致“近支王公、諸蒙古王公、各府部院大臣”,聲言“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痛陳利害”。這也就是曹錕逼宮事件的伏筆。

2月10日,南京參議院通過《清室優待條件》和張謇起草的《清帝退位詔書》。優待條件第一部分即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

2月12日,隆裕太后攜四歲的小皇帝在養心殿舉行最後一次朝見儀式,頒發遜位詔書。直至這天早晨,仍有人想阻止退位上諭發佈。隆裕對內閣全體說:“我們先辦了這事,我再見他們,免得又有耽擱。”於是將遜位詔書蓋印發出,可惜的是她唯一的一次果決卻面對着一羣失去理智的宗社黨的瘋子們。

載澤、溥偉竟然率領一羣戈什哈衝入養心殿企圖劫持小皇帝,推翻退位決定,甚至提出了打回關外,另起爐竈的口號。雖然這樣的行動不值得一提,但是在特殊時期卻發揮了平日裡難以想象的威力。曹錕等人的拱衛軍正在豐臺大營集訓,宮內的侍衛已經降低到了不足二百人,完全是擺設一般。被載澤、溥偉以“革命黨人搜捕包衣、戈什哈,要對漢奸血債血償。”爲藉口,用恐怖消息去欺騙這些戈什哈,這些面對死亡召喚已經變得瘋狂的傢伙,很快就打敗了穿着黃馬褂的帶刀侍衛們的阻攔,他們的推進速度居然比跑步都快,因爲被衝散的侍衛居然成了宗社黨亂匪的開路先鋒,一路直奔養心殿而來。可惜的是載澤、溥偉等人必定還是要失敗的,因爲小皇帝根本就沒有在這座宮殿裡。

此時的紫禁城雖然兵荒馬亂,但是西華門外的水池子裡一條江南的烏篷船卻在安靜的離開,客艙裡面的一男一女和一個孩子,正是大清國最尊貴的攝政王

、皇太后和皇帝陛下。原來載灃接到消息,之前的刺殺也是宗社黨那些瘋狗乾的,他們還打算劫持皇帝,到東北去重新立國,昨天晚間,一位小二打扮的傢伙提着籃子來送餐,卻把一張特殊的信紙放在了載灃的碗裡,從食盒的裡面找到了一碗米湯,按照小二的指揮倒在了信紙上面。信紙上的字跡漸漸清晰,讓載灃大吃一驚,關門閉戶之後,載灃才放心大膽的和小二密談起來。早間,載灃匆匆進內廷又匆匆而出,回到武英殿後卻沒有再出來,因爲武英殿雖然不是內廷但也是皇宮範圍。正因爲如此,宗社黨的人並沒有發現載灃出宮的跡象。等到亂起來,載澤等人的目標首先是內廷的皇太后和小皇帝,對於載灃雖然是攝政王卻也不太重視。僅僅派出十幾名心腹武士來武英殿搜捕攝政王,其實更像是在警告載灃不要輕舉妄動。

載灃等人在武英殿裡的閣樓上看的清清楚楚,那些戈什哈打扮的傢伙卻輕盈彪悍,顯然是練家子,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對方是有備而來,僅僅只有七八名貼身侍衛的載灃鐵良等人還不是對手。不過載灃卻沒有慌張的意思,雖然好奇,但是鐵良等人並沒有詢問載灃這裡面的緣由。

“乒”一聲悶響,一個戈什哈就像一截木樁子倒在了武英殿前的場院裡,餘下的傢伙趕緊藏身樹後,手裡的鋼刀之類的兵刃都丟掉了,抽出來衣襟下面藏得手槍和炸彈。領頭的是個四十多歲的黑瘦中年,他見沒有動靜悄悄探出了頭,想看看形勢,或許不過是一兩個侍衛人品爆發搞出來的爆頭。

正在此時武英殿和左右廂房的窗戶被打開了,幾個穿着號坎的兵丁模樣的傢伙,手裡卻操着一種他們沒有加過的短管子似的槍,長長的彈夾從槍口後面向左側伸出。看清楚形勢的頭領,暗叫一聲苦也,自個人躲得樹後雖然不懼正面的槍支射擊,但是無法同時防備兩側的射擊。

“衝。”黑瘦子一聲令下,十幾個戈什哈舉起手槍邊跑邊射擊,還有的想拉着了手裡的炸彈,不過就在同時,那個下令的黑瘦子卻一蹬地面,向着大門的方向竄了出去,已經明白是死路一條的他打算犧牲別人,保全自己的性命。

身後的響起了一陣急促的槍聲,密如雨打銀盤,不過黑瘦子沒有功夫去辨識槍械的型號了,他知道只要槍聲一停,自己就絕難倖免。大門已經近在咫尺,正要縱身一躍跨過門檻的他,卻看見了兩個一樣穿着號坎的傢伙從大門後轉出來,一個人甚至還微笑的衝他點點頭,不過他們手裡的那種短管子槍更加熱情的招呼了他,被打的手舞足蹈,血珠迸發的黑瘦子,像是一袋子被人從肩膀上扔在地上的土豆,重重的摔在地上和他那些兄弟們倒在了一起。

遠處的太和門內已經開始傳出嗚嗚泱泱的人聲,夾雜着一兩聲的槍響,看來載澤他們已經發現了金蟬脫殼的伎倆。那個店小二模樣的傢伙現在已經換上了號坎,和剛剛出手的十二名士兵一起收拾了彈殼,快步走到載灃面前。

“王爺,可曾準備妥當了?”

“嗯”院子裡刺鼻的血腥和槍火的味道讓載灃很不適應,他只是淡淡的一點頭。

“行動。”幾個士兵默契的架起擁在門口的小皇

帝和隆裕太后,載灃、鐵良和侍衛們敢緊跟上,出了院門,左轉下臺階,就是內廷和外廷的分界線,也是護城河的一條盲腸,但是一條小船卻停在那裡,眼尖的鐵良甚至看出來這是南海里瀛臺的遊船,不過是仿照江南的烏篷船打造的,誰知道怎麼會駛進了這條水道。幾人上了船,載灃兩人的衛士卻被留下。那幾個穿號坎的兵丁也分成兩隊,除了兩人撐船之外,店小二帶着三名士兵小跑着跟着遊艇離開。另外幾名士兵拉起三輛東洋車子,把轎簾子放下了,拉着車快跑起來,而載灃和鐵良的侍衛也被迫跟着小跑着穿過端門從正面突出皇宮,很自然的吸引了載澤他們的追蹤。

小船在河道里迅速靈活的扭轉,一會兒就進了南海,卻沒有在瀛臺停下,而是直奔西岸,不過上了岸的他們也不敢停息,在載灃的安排下趕緊望東交民巷趕,看看有沒有避難的機會。

不過他們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到西華街的南口,面前卻出現了一道街壘,一羣穿着灰色軍服的士兵正在那裡設防,見到他們的到來,一個穿着將軍服飾的光頭胖子樂呵的從條凳上站起身來,把士兵們端着的步槍用手撥拉到一邊,衝着載灃等人一抱拳。

“幾位貴人,本將在此恭候多時了。諸位請隨我來吧。”笑的像彌勒佛的光頭,眼睛裡卻是貪婪的光彩。

“曹胖子,你還真有種,剛剛那些傢伙大概也是你的人吧。可惜了載澤他們蠢得跟豬一樣,白白給你這個奸賊當了橋段。”鐵良當然認識這位,當年也是北洋的一條忠犬,曹錕曹仲珊是也。

“大膽,敢直呼我們家將軍的名號,我打死你個兔爺。”一個暴脾氣的軍官就要用馬鞭抽鐵良,鐵良穿的是一身平常的布袍子,絲毫看不出大清國防部長的風範。

“哎,哎,你大爺的,這是做什麼?你個王八羔子,我的名諱設麼時候變成曹胖子了?”曹仲珊手裡拎着文明棍,一下子攔住了作勢要抽鐵良的軍官。“我平素怎麼教育你們這些龜孫子的。我們是文明軍隊,是文明人,要有素質,要講文明,啊,怎麼能動不動就動鞭子呢?你還當你是這些滿洲婊子的奴才呢?”

“咚”曹仲珊的文明棍一下子狠狠頂到了鐵良的肚子上,疼的鐵良彎腰成蝦米狀,曹仲珊順手一記力劈華山,這一棍子卯足力氣,一棍就正抽在鐵良的脊背上。

“啪…啊!”

鐵良被打的立時昏死過去,倒在地上,嘴裡吐出一些血沫子。曹仲珊把抽斷的文明棍扔在鐵良身上,笑眯眯的說道“看清楚了,文明人就要用文明棍,這樣纔講文明嘛。這下還真是他麼的神清氣爽。哈哈哈,兔崽子們學着點。”

曹仲珊接着衝着載灃一樂“王爺,別讓小皇帝等着了,咱們先擺駕豐臺大營如何?”載灃一甩袖子,氣呼呼的跟着曹仲珊的副官走了,隆裕牽着小宣統的小手從後面跟着,連鐵良也被架上門板,擡着一起走了。

走出了西華街,曹胖子回首看看已經開始冒煙的紫禁城,摸着油光光的大光頭,憨厚的一笑,轉身離去,只留下剛剛鐵良的斑斑血跡,爲這段短暫的大清皇帝逃亡史劃上了句號。

(本章完)

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二百二十八節 又是一筆大買賣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三百三十二節 日軍後撤我軍上第四十四節 理殘局宸軒震怒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四百二十六節 輪戰三韓練兵忙第一百零八節 神火天降菊花殘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三十七節 圈錢是比掙錢快第四百零五節 中日曼谷再和談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二百五十七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二十六節 科學推理辯忠奸第二百九十一節 推遲婚期親掛帥第四十五節 江浙商會商大計第一百九十七節 停職留崗受排擠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四百零五節 中日曼谷再和談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三十九節 拳匪攻打濟南府第五百八十九節 戰後掠影印度篇第二百五十二節 革命大潮起三鎮第三十九節 拳匪攻打濟南府第五百零六節 中路突破說阿登第九十二節 電影教育造人才第一百六十三節 第四師團放水忙第二百零六節 力邀天華齊魯行第三百四十八節 索姆河畔縱鐵騎第四百二十一節 十八勇士闖水原第二十八節 承包軍營初合作寫在第二次封推之前第三百五十節 坑爹第一是霞飛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四百七十二節 黑色風暴大蕭條第二百八十三節 混亂之戰追與逃第一百三十五節 泰州起義烽火急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五百五十七節 太平洋上西風緊第一百三十五節 泰州起義烽火急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五十九節 打了孩兒娘出來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封推感言第二百二十八節 又是一筆大買賣第五十八節 雷霆救兵老佛爺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四百九十節 捷克危機在眉睫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三百三十九節 健兒藍天逞英豪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五百五十八節 燈塔升起蘑菇雲第二百四十五節 蔚亭歸鄉遭身殞第二百零六節 力邀天華齊魯行第二百三十九節 京城秘密軍備會第二百五十節 軍政文商齊上陣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四百二十六節 輪戰三韓練兵忙封推感言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二百六十五節 冰城疫情急如火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四百一十節 聯合艦隊升戰旗第四百八十八節 卡梅隆分析報告第一百六十四節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五百三十九節 折戟沉沙特魯克第一百九十九節 憑海臨風揚帆去第四百六十四節 帝國刑法修正案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五十四節 收降俘平定魯南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第一百五十節 情報戰線先交鋒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第三百三十四節 平壤談判說制衡第五百八十五節 戰後掠影軍事篇第一百零五節 中流砥柱是度娘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四十三節 堅守大觀援兵至第一百二十六節 最大臥底竟是他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
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二百二十八節 又是一筆大買賣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三百三十二節 日軍後撤我軍上第四十四節 理殘局宸軒震怒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四百二十六節 輪戰三韓練兵忙第一百零八節 神火天降菊花殘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三十七節 圈錢是比掙錢快第四百零五節 中日曼谷再和談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二百五十七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二十六節 科學推理辯忠奸第二百九十一節 推遲婚期親掛帥第四十五節 江浙商會商大計第一百九十七節 停職留崗受排擠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四百零五節 中日曼谷再和談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三十九節 拳匪攻打濟南府第五百八十九節 戰後掠影印度篇第二百五十二節 革命大潮起三鎮第三十九節 拳匪攻打濟南府第五百零六節 中路突破說阿登第九十二節 電影教育造人才第一百六十三節 第四師團放水忙第二百零六節 力邀天華齊魯行第三百四十八節 索姆河畔縱鐵騎第四百二十一節 十八勇士闖水原第二十八節 承包軍營初合作寫在第二次封推之前第三百五十節 坑爹第一是霞飛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四百七十二節 黑色風暴大蕭條第二百八十三節 混亂之戰追與逃第一百三十五節 泰州起義烽火急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五百五十七節 太平洋上西風緊第一百三十五節 泰州起義烽火急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五十九節 打了孩兒娘出來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封推感言第二百二十八節 又是一筆大買賣第五十八節 雷霆救兵老佛爺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四百九十節 捷克危機在眉睫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三百三十九節 健兒藍天逞英豪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五百五十八節 燈塔升起蘑菇雲第二百四十五節 蔚亭歸鄉遭身殞第二百零六節 力邀天華齊魯行第二百三十九節 京城秘密軍備會第二百五十節 軍政文商齊上陣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四百二十六節 輪戰三韓練兵忙封推感言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二百六十五節 冰城疫情急如火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四百一十節 聯合艦隊升戰旗第四百八十八節 卡梅隆分析報告第一百六十四節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五百三十九節 折戟沉沙特魯克第一百九十九節 憑海臨風揚帆去第四百六十四節 帝國刑法修正案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五十四節 收降俘平定魯南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第一百五十節 情報戰線先交鋒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第三百三十四節 平壤談判說制衡第五百八十五節 戰後掠影軍事篇第一百零五節 中流砥柱是度娘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四十三節 堅守大觀援兵至第一百二十六節 最大臥底竟是他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