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節 太初元年的落幕

有關地震研究,翁文灝亦建議中央觀象臺和農商部地質調查所應通力合作,改變一無專門設備,二無專精人才的局面。他還特別提及“地震儀”的設置:“漢時張衡造地動儀,隴西地震長安先知。是我國原爲地震儀發明最早之國,惜繼起無人,遂至失傳。近代歐美、日本所用之地震計,則視古代地震儀尤大進步,能于波動狀態爲極精細之研究……此不可不早爲之計者也。”

和後來地震前兆及其預報更有關聯的,是謝家榮院長《太初元年十二月海原地震報告》,其中提及地震前後的奇怪氣象、鳴聲及井泉漲縮現象,並附有自己的見解。定西、靜寧等縣知事的報告顯示,地震時多有大風晨霧,甘州、玉門等縣則報告地震次日大風晦暗,黃沙飛天。海原縣知事還表示,震時“見紅光”。謝家榮認爲,“地震時發生塵霧或晝晦,乃因塵土菸灰等,經震動而飛揚,或因土山崩塌,黃土散滿空中致,有此現象固無足怪也。”至於紅光現象,謝家榮無法解釋,認爲“恐不盡確實”。

有關海原地震的前兆,主要被歸結爲地下水、動物、地聲、地光、氣象等方面。“以後的地震前兆基本也是這些類型,只是海城地震前多了個地氣霧。”他們最終寫了一份報告,用蠟紙刻了二十幾本。中國地震預報的第一槍就此打響。

海原,這個甘肅的偏遠小縣,少有人知。然而,僅憑几個數字,海原大地震也該被永遠銘記——震級里氏8.5級,釋放的能量相當於11.2個唐山大地震。它不但在中國史上罕見,也是世界最大地震之一。當時,世界上的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場地震,海原大地震也由此被稱爲“寰球大震”。而且如果不是救援得力,原本的歷史上,海原大地震造成死亡人數達27萬人之巨。地廣人稀的西北荒僻之地,地震死亡人數竟超過唐山大地震,足見其慘烈。

“紅俄遠東方面軍向我伊爾

庫茨克駐軍進行了突襲,雙方交火激勵,紅俄還出動了空軍空襲遠北鐵路(西伯利亞鐵路)幹線,企圖掐斷我北方軍區的補給線路。”段芝泉微閉着的眼睛裡精芒一閃,看來老虎不發威,還真以爲我們是在打盹呢?

“命令北方軍區各部隊加強戒備,不必固守地域,以機動殲敵爲要,拖住敵人,等候第七集團軍的主力部隊趕到。另外讓中央集團軍在土庫曼進行拉練的盛唐師結束訓練,向紅俄的伏爾加河下游地區運動。請楊士海總長安排皇家空軍進行戰略支援。把情況彙報給總座,請求下一步的指示。”段祺瑞吩咐之後,副官就去安排。段老靠在椅子上繼續閉目養神,許久咕噥了一句“蠢貨。”

“嗯,段老處置得當,就按段老的意見辦。通知楊士海,皇家空軍全力配合。另外讓空軍制定一份癱瘓紅俄的工業和科研基礎的戰略空襲計劃,既然敢趁火打劫,就不要怕引火燒身。”吳宸軒結束了十天的災區視察,正在返回西安的列車上。對面的元首夫人王蘊寧正心疼的給大兒子的傷口換藥,看着黑瘦的兒子,時不時的還狠狠瞪吳宸軒一眼,弄的吳大官人有些不好意思,好在二公子吳泰巽寫完作業正在車廂裡擺弄牽牛花自行火炮的模型,聽說要打仗,這個小戰爭販子跑過來問東問西倒讓吳大官人擺脫了尷尬。

“讓人通知一下796的石雅明石工,讓她到西安行營來見我。”吳宸軒的命令被鄧先賢記錄下來,秘書處的人自然會去傳達,不過鄧先賢一直以來就聽說797和799工程,傳的沸沸揚揚卻從未聽說過一個796。當然他的政治智慧不低,知道這個工程肯定是國防部門的機密,自己的級別和身份還不能聞知如此高層的機密。如果他知道這個796工程對外是山東東明化工的生物實驗中學的話,或許就能猜出一點端倪了。

“總座,您看我們在抽調部隊防禦北方紅俄的時候,是不是再三韓進行一次聯合軍演,好警告蠢蠢欲動的小鬼子。”張建元建議道,他作爲新任的秘書處軍事科科長,這次調集各部隊搶險救災讓他受益匪淺,之前在三韓協調第七第八兩個老牌集團軍協同作戰的經歷,讓他向着總參謀長的寶座再次靠近了一步,吳宸軒也在有意識的鍛鍊他的統籌協調能力,今後的總參謀長不一定是一位戰將甚至不一定是一位帥才,他所要做的就是溝通協調統籌規劃,這其中有軍隊內部的事務,但是更多的是讓軍事服從和服務於政治需要。一個太過政治化的軍人不是一個合格的軍人,但是沒有敏感的政治嗅覺和高超的政治手腕的軍人也做不好一名總參謀長。

“嗯,有這個必要,你和段總參溝通一下,動員第九集團軍和中央集團軍的駐三韓部隊和遼東、山東部隊以及海軍青島基地進行一次聯合軍事演習,代號就叫“橋頭堡2年聯合防衛演習”。皇家空軍方面主要

出動一些戰術聯隊參加。等到了西安,你就辛苦一下,坐飛機去找段總參請示軍演事宜,我希望你能擔負起聯合軍演的擔子來。”

“是,總座。堅決完成任務。”張建元當然能明白一方面是藉助他在三韓統領國防軍大敗日軍6個師團的餘威,震懾小鬼子不要生事。另一方面也是給總參和各軍種一個明確的信號,吳宸軒要栽培張建元再上一個臺階,名正言順的接過老師段祺瑞的虎符。

“仲輔,你留在西安行營,會同當地官員指揮救災重建工作。你看還有什麼需要的嗎?”

周仲輔這些天也是到處奔波,對於災區的百姓十分的牽掛,能有這個機會再爲災民做點事情他自然是願意的。周仲輔的兩道濃眉皺着,救災重建千頭萬緒,不過他在心裡早有腹案。

“總座,除了救災物資和人員之外,我希望能得到各大商會的支持,主要是派員來災區考察,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投資項目。重建災區還是要從經濟恢復上着眼。所以,在優惠政策和金融方面…”

“嗯,我也有同樣的想法。仲輔能抓住這牛鼻子,我很欣慰。這樣吧,山東和江浙兩大商會先期會組織一個投資考察團,估計半個月左右就會到。標準企業方面一定會有大動作,你讓災區的幹部羣衆都放心,不僅國家要幫助他們,就是社會力量也會支持他們的重建工作的。”

有了兩大商會和標準系的擔保,別說重建這幾個小縣城,就是在災區重建一個百萬人的大都市也是非常正常的。吳宸軒讓周仲輔留下來指揮重建,其實也是鍛鍊他在主導綜合工程和地方政務方面的能力與經驗。現在地方政府的選舉都是採用民主直選,吳宸軒也不好直接指派,但是搶險救災和災後重建這樣的統籌工作就是中央派員主持的,吳宸軒自然要讓未來的首輔大臣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

“維常,你也留下配合仲輔,要做好救災重建的輿論引導和宣傳工作。”

“好的,總座。我會配合好仲輔老弟的工作,把話語權牢牢地掌握在政府手裡的,不辜負總座的期望。”

“好,我相信維常的能力和信心。先賢,你和我一起返回濟南。仲輔、維常不在,你的擔子就更重了。”

“總座放心,屬下必當竭盡全力。”手下的四大金剛都分配完畢,吳宸軒也回自己的臥鋪車廂給夫人賠罪去了,不知道總座夫妻間如何交流的,反正第二天王蘊寧夫人神采奕奕的接見西安婦女界代表,還出席了西安的捐助災區的公益演講。總座則到了中午飯後才接見了西北的政府和軍隊要員們,對下一步西北地區抗震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做出進一步的指示。

不知不覺中,帝國的第一年已經渡過,雖然並不平靜,但是隨着時針毫不猶豫的指向天空,太初元年落下了帷幕。

(本章完)

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一百五十六節 刺刀衝鋒殲敵寇第五十一節 爲煤鐵兵出兗棗第二百五十八節 喬夫宣言搶總統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六十七節 算計鬼子背黑鍋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六十八節 京城今年怪事多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一百零九節 呼籲救災伸援手第五百七十二節 敗犬扣門入中華第四百九十六節 布朗伯格的血色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四百八十三節 深遠包抄獵羣羊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三百七十九節 閩系海軍之沒落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一百六十五節 乃木受命第三軍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四百一十五節 東線攻勢戰吉州第五百一十四節 倫敦上空的銀鵬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三百八十五節 南開女兒不弱男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一百九十五節 孤身說服光復會第三百九十節 閩系低頭一家人第四百零六節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四百三十九節 翻舊賬的殺傷力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一百一十九節 見駕前後奇葩事第二百五十八節 喬夫宣言搶總統第一百零九節 呼籲救災伸援手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二百三十六節 明升暗降升遷令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二百零三節 登陸大阪下馬威第三百七十七節 伊爾庫茨克之王第一百零四節 狂瀾突襲標準廠第一百六十二節 兵和一處出奇兵第三百九十九節 總裝備部的野望第三百五十六節 攘外安內事從權第三百二十節 基地聚首廿四將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第五十六節 白馬誓師上京城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十節 大興土木開工廠第五百四十六節 日本的收縮戰略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三節 收養遺孤兩姊妹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四十一節 老營外痛殲敵匪第六十八節 京城今年怪事多第二百五十二節 革命大潮起三鎮第四十六節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八十四節 談判桌上露鋒芒第四百九十八節 如箭在弦的入侵第三百三十五節 遠東雄鷹初試翼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第一百七十四節 士兵突擊有奇蹟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二百一十六節 上下求索美利堅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五百零六節 中路突破說阿登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一百二十六節 最大臥底竟是他第一百二十四節 三鎮分兵不分家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三百三十三節 坦能堡俄德鏖戰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三百八十二節 開啓新海軍時代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五十節 伏擊戰以十破百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一百二十節 武翼三鎮分權柄第三百五十二節 功成身退遠征軍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三百二十節 基地聚首廿四將第九十九節 新任巡撫三把火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二十六節 科學推理辯忠奸
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一百五十六節 刺刀衝鋒殲敵寇第五十一節 爲煤鐵兵出兗棗第二百五十八節 喬夫宣言搶總統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六十七節 算計鬼子背黑鍋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六十八節 京城今年怪事多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一百零九節 呼籲救災伸援手第五百七十二節 敗犬扣門入中華第四百九十六節 布朗伯格的血色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四百八十三節 深遠包抄獵羣羊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三百七十九節 閩系海軍之沒落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一百六十五節 乃木受命第三軍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四百一十五節 東線攻勢戰吉州第五百一十四節 倫敦上空的銀鵬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三百八十五節 南開女兒不弱男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一百九十五節 孤身說服光復會第三百九十節 閩系低頭一家人第四百零六節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四百三十九節 翻舊賬的殺傷力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一百一十九節 見駕前後奇葩事第二百五十八節 喬夫宣言搶總統第一百零九節 呼籲救災伸援手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二百三十六節 明升暗降升遷令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二百零三節 登陸大阪下馬威第三百七十七節 伊爾庫茨克之王第一百零四節 狂瀾突襲標準廠第一百六十二節 兵和一處出奇兵第三百九十九節 總裝備部的野望第三百五十六節 攘外安內事從權第三百二十節 基地聚首廿四將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第五十六節 白馬誓師上京城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十節 大興土木開工廠第五百四十六節 日本的收縮戰略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三節 收養遺孤兩姊妹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四十一節 老營外痛殲敵匪第六十八節 京城今年怪事多第二百五十二節 革命大潮起三鎮第四十六節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八十四節 談判桌上露鋒芒第四百九十八節 如箭在弦的入侵第三百三十五節 遠東雄鷹初試翼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第一百七十四節 士兵突擊有奇蹟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二百一十六節 上下求索美利堅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五百零六節 中路突破說阿登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一百二十六節 最大臥底竟是他第一百二十四節 三鎮分兵不分家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三百三十三節 坦能堡俄德鏖戰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三百八十二節 開啓新海軍時代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五十節 伏擊戰以十破百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一百二十節 武翼三鎮分權柄第三百五十二節 功成身退遠征軍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三百二十節 基地聚首廿四將第九十九節 新任巡撫三把火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二十六節 科學推理辯忠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