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現在後悔也晚了

呂布接到張遼的通知後,總算鬆了口氣。他一直將曹操視爲自己最大的敵人,現在曹操元氣大傷,勁卒良馬多死,已經不具備單獨對抗他的能力了。剷除了對自己威脅最大的棋子,他可以放心大膽的掃蕩其他敵手了。

此時秦軍已經開到成都城下,自張任四將身死,一路所過城池,無不望風而降。劉璋倚爲屏藩的城池根本沒有抵抗。在他們心中,張任那麼英雄的人物都死了,他們怎麼會是秦軍的隊伍呢?

看着眼前一塌糊塗的戰報,劉璋不由得苦笑道:“直到我今天才知道秦軍之勇……”

衆人無不黯然,現在秦軍兵臨城下,城中可戰之兵不過兩萬,秦軍挾所降之兵,總兵力達十二萬之衆,其中育四萬是川中子弟。勢對於西川來說十分不利。

嚴顏奮然而起道:“主公,某雖不才,願意出城一戰。”

劉璋看了嚴顏一眼,苦笑道:“老將軍,還是算了。且不說你年紀大了,萬一有個閃失,得不償失。即使小勝,也難以撼動大局,還是算了。”

嚴顏聞言,不由得怒衝冠道:“主公,我雖年老,但也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精力未衰,可開硬弓。某此去,定叫秦軍知道蜀人之勇,不敢小覷川中豪傑。”

劉璋聞言,無計可施,當即點兵五千,交與嚴顏。

嚴顏令衆軍飽食。隨即披掛上馬,衝出城去,徑自去秦軍營前挑戰。

呂布正在與衆將商議攻城事宜,如今劉璋覆滅在即,川中賢良前來歸順的着實不少。雖然有些人徒有虛名,但有些人確有真才實學。爲了安置他們,呂布費了不少心思。再加上還要忙於軍務,弄得沒有一點空閒。他這個時候真地很後悔。沒有帶一個謀士在身邊,要不然也不用這麼操勞了。

忽聽小卒來報說川軍在外面列陣,爲首一員老將,自稱嚴顏,前來挑戰。

呂布聞言未及出聲,趙雲起身道:“大王,我願擒此人。獻於大王帳下。”

呂布大笑道:“子龍若去,必然取勝。但我只要活的,不要死的。你可領三千兵馬出戰,生擒此人。”

趙雲領命出戰。嚴顏見秦軍陣中出了一員小將,不知道是何來路,還以爲秦軍瞧不起他,不由得大怒。有認識趙雲的小校低聲道:“將軍,此人是秦軍大將趙雲。趙子龍。”

嚴顏這才收起輕視之心,拍馬迎戰。嚴顏雖然年老,但武功着實不凡。在《三國演義》中,僅數招就敗於張飛之手,一是因爲中了埋伏,心中着慌。一是因爲天色昏暗,老人眼神不好。如今大白天的對上趙雲,又憑一股血勇之氣,當真是威不可擋。

如果換個人,還真難生擒這個老頭,畢竟大刀揮舞,萬一刮上,那可不好受。偏生他的對手是趙雲,趙雲武藝之高,在三國時期。當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面對猛虎一般的嚴顏,將槍舞得遍體梅花。水潑不進。在他防守之中,還不時刺出刁鑽地幾槍,把嚴顏迫得手忙腳亂。

二人相鬥五十餘合,嚴顏終究上了年歲,體力大不如前,刀法不似從前那般凌厲。趙雲窺個破綻,別開嚴顏大刀,輕舒猿臂,款扭狼腰,將嚴顏從馬上活捉過來。擲於地上,喝令衆兵綁了。隨即長槍一指,衆軍衝殺一番,俘虜了千餘人,這纔回營。

呂布知道趙雲的功夫,十分放心,早就讓人準備好酒席,爲趙雲慶功。一行人才要飲酒,左右軍卒將嚴顏押上。

呂布見了慌忙起身,上前親解綁縛。

嚴顏一臉憤怒,也不理會。

呂布大笑道:“我在秦川之中,就聽聞將軍大名。今日一見,實是三生有幸。劉璋闇弱,雖然沒有大惡,但卻無力壓制豪強,致使百姓疲敝,倍受欺凌。將軍仁義之人,不爲自己考慮,難道還不爲川中百萬黎民考慮嗎?”

嚴顏沉默不語,猶豫不決。趙雲和衆將見狀,紛紛起身相勸。嚴顏深服趙雲武功,又感呂布之誠意,遂降。衆人一起入席。

川軍敗回城中,向劉璋訴說嚴顏被擒之事。劉璋大驚失色,回顧衆臣,不知道說什麼好。

黃權嘆息道:“如今蠻王畏懼秦軍,不肯出兵。城中軍卒,不過兩萬。又無大將,唯今之計,只有百姓上城守衛。或可一戰。”

話音未落,一人出言道:“萬萬不可。此自去滅亡之道,你欲至主公於何地?”衆人驚視,卻是譙周。

譙周正容道:“秦王呂布,雖然有不臣之心,但天下十四州之地,他現在已佔據九州。益州之地,大半已入他手。秦軍之強悍,天下聞名,即使如曹操之流,也落個望風而逃。現城中軍馬不過兩萬,即使百姓上城,又能有多少人?又怎是百萬秦軍地對手。更何況我們現在困守孤城,外無救兵。秦軍完全可以以偏師圍困成都,攻略益州全境。如此一來,軍心必然潰散,哪裡有心思抵抗。一旦城破,主公必然爲秦軍所深恨。其結果可想而知。爲今之計,主公莫不若效仿秦王子嬰之故事,出城納降,或可封侯。”

劉巴大怒,起身喝罵道:“你居然說出此不忠不孝之言……”

譙周憤然道:“你們倒是忠義,可也把主公往絕路上帶。秦軍之威,豈是你我幾句話就可以逼退的?更何況秦有九州之地,無論是人口、經濟還是軍事,都遠在我們之上。如果說秦軍初入川中,我們尚有一戰之力的話。現在川中大將盡亡,兵力折損極重。又哪裡有反敗爲勝地機會?不要說什麼以少勝多的話,那只有不懂兵法的白癡纔會寄希望於此。以少勝多是根據對手而定。秦軍軍紀嚴明,呂布狡猾多智,我們有機會嗎?”

衆人無不愕然,譙周將他們的話堵在了肚子裡。他們確實想說以少勝多,但現在這句話。顯然已經無法打動劉璋了。

劉璋地臉色十分難看,他明白譙周的意思。按照張任的構想。應該保證第一線兵力達到十萬人,然後依託城池,消耗秦軍地有生力量。但自己不想耗費太多的錢糧,只調動了五萬人馬,結果使張任等將不得不冒險出戰,以求掌握戰場主動權。如今成都被圍,已經和葭萌關斷了聯繫。那一萬兵馬怕是指望不上。思前想後。不由得悔恨交加,昏倒於地。

衆臣子見劉璋昏倒,慌忙上前急救。亂做一團。

劉璋緩緩甦醒,心如死灰,回顧衆臣,苦笑道:“想我父子在蜀中二十餘年,竟然無恩德以加百姓,反使百姓疲敝。這是我地過失。又攻戰經年,使血肉捐於草野,這是我的罪過。我怎麼能安心呢?如今勢危機,纔想起百姓,不是太遲了嗎?我心意已決,出城投降。以安百姓。”

衆人無不大驚,王累搶先道:“主公要降,臣等也無話說,但如此投降,必然爲秦人所輕。當先挫其威,使其不敢小覷主公。”

劉璋緩緩搖頭道:“我心意已決,何況既要投降,又何必激怒秦人,徒增殺孽。你們誰願意出城獻降書?”

衆人想顧無言,都不願意趟這趟混水。

譙周眉頭一皺道:“主公當效仿子嬰之事。親自納降。”

劉璋心中憂悶。放聲大哭。衆官無不黯然。黃權、劉巴等人盡數回家,閉門不出。王累性子剛烈。對衆人道:“主辱臣死。我當隨主公出城,若事不諧,願與主公同死。”劉璋聞言,愈悲痛。

第二天,劉璋率諸子並羣臣數十人,面縛輿櫬,出城至秦軍大營而降。

呂布聞報大喜,急率衆將出迎,親解劉璋之縛,焚其輿櫬,並駕入城。隨即出榜安民,又封劉璋爲一等忠順侯,令其招撫各郡。葭萌關守將孟達聞知劉璋已降,當即開關投降,不數日,益州全境已平。

呂布又令人請出劉巴、黃權,同益州降臣王累、法正、董和、許靖、龐義、劉巴、黃權、吳懿、費觀、彭羕、卓膺、張鬆吳蘭、雷銅、李恢、張翼、秦宓、譙周、呂義,霍峻、鄧芝、楊洪、周羣、費禕、費詩、孟達共六十餘人,因才而用,官爵不一。又急調崔琰入川,執掌政事。令趙雲、馬超鎮守西川,以法正輔之,準備軍械,等待命令,攻打荊州、揚州。又令曹操舊臣鍾繇補了崔琰的缺,同時命令賈詡嚴密監視他地一舉一動。

崔琰施政,嚴酷有加,刑法頗重,尤甚陳宮之法。

川中降臣向呂布進言,惟恐刑法過重,激起民變。

呂布大笑,招崔琰至,使其和羣臣相對。

崔琰從容不迫的道:“諸位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先秦用法暴虐,百姓心生皆怨,所以漢高祖才用寬仁對待他們。現在劉璋闇弱,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君臣之道,漸以陵替。寵之以位,位極則殘;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實由於此。故我此行之前,陳公臺囑咐我,到此地需先以嚴刑酷法震懾宵小,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如此恩榮並濟,使上下有節,而後再依秦法而治,益州方可大治。”

衆人恍然大悟,無不凜然。益州殘餘門閥豪強聞之色變,紛紛收斂。崔琰又強行制定稅收,嚴禁掠民、擾民。呂布大爲滿意,班師回長安,又恐崔琰勢單力孤,留正規軍八萬由趙、馬二人統帥,又以降臣霍峻、鄧芝、費禕、費詩、吳蘭、雷銅、李恢、張翼、張嶷等人輔佐,益州遂平。

與此同時,二劉之間,決定性的一戰也已經分出了勝負。

第61章 拒婚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11章 回京第9章 冀州第113章 前途莫測的遠征第15章 討伐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66章 軍威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98章 亂,接着亂,越亂越好第160章 殘酷第60章 后妃之爭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45章 圍城第92章 家大業大也犯愁第11章 回京第58章 徐州之戰(五)孫策第21章 豪氣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7章 發展第42章 幽州之戰(五)第65章 求存第150章 一切爲了帝國第80章 一個朝代的終結第53章 憤怒第14章 無奈第28章 辯駁第42章 幽州之戰(五)第134章 前進,決戰第141章 雛鷹第61章 拒婚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轉貼東吳二喬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172章 各展其能第41章 幽州之戰(四)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8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78章 令人糊塗的調整第143章 異鄉的土地,我來了第60章 后妃之爭第106章 戰?!不戰?!第57章 徐州之戰(四)第51章 雍、司攻略(六)第99章 鐵血忠魂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167章 輓歌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53章 憤怒第47章 雍、司攻略(二)第133章 休養生息,不代表安分守己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168章 窘境第64章 逃亡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168章 窘境第102章 大耳賊,我和你沒完第146章 遠方的來客第6章 狼騎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129章 歸一第108章 悲歌(一)第43章 幽州之戰(六)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28章 末日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44章 登陸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144章 登陸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142章 海上生活初體驗第13章 龍潛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100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47章 雍、司攻略(二)第57章 徐州之戰(四)第28章 辯駁第40章 幽州之戰(三)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56章 徐州之戰(三)第145章 圍城第8章 黃巾第108章 悲歌(一)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下)第49章 雍、司攻略(四)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20章 戰?和?第141章 雛鷹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136章 希望第77章 形勢明朗中
第61章 拒婚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11章 回京第9章 冀州第113章 前途莫測的遠征第15章 討伐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66章 軍威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98章 亂,接着亂,越亂越好第160章 殘酷第60章 后妃之爭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45章 圍城第92章 家大業大也犯愁第11章 回京第58章 徐州之戰(五)孫策第21章 豪氣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7章 發展第42章 幽州之戰(五)第65章 求存第150章 一切爲了帝國第80章 一個朝代的終結第53章 憤怒第14章 無奈第28章 辯駁第42章 幽州之戰(五)第134章 前進,決戰第141章 雛鷹第61章 拒婚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轉貼東吳二喬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172章 各展其能第41章 幽州之戰(四)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8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78章 令人糊塗的調整第143章 異鄉的土地,我來了第60章 后妃之爭第106章 戰?!不戰?!第57章 徐州之戰(四)第51章 雍、司攻略(六)第99章 鐵血忠魂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167章 輓歌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53章 憤怒第47章 雍、司攻略(二)第133章 休養生息,不代表安分守己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168章 窘境第64章 逃亡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168章 窘境第102章 大耳賊,我和你沒完第146章 遠方的來客第6章 狼騎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129章 歸一第108章 悲歌(一)第43章 幽州之戰(六)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28章 末日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144章 登陸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144章 登陸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142章 海上生活初體驗第13章 龍潛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100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47章 雍、司攻略(二)第57章 徐州之戰(四)第28章 辯駁第40章 幽州之戰(三)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56章 徐州之戰(三)第145章 圍城第8章 黃巾第108章 悲歌(一)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下)第49章 雍、司攻略(四)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20章 戰?和?第141章 雛鷹第123章 最後一戰?!(六)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136章 希望第77章 形勢明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