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市場

恩斯特說道:“輕工業在目前我國發展階段已經開始得到重視,但是工業化是一個複雜且龐大的問題。”

“過去三十多年裡,我們東非的發展重點一直是農業,基礎設施和重工業,就算一五計劃完成,東非輕工業的問題也不可能得到解決,所以在二五計劃期間,發展輕工業將會成爲政府工作的重點工作之一。”

東非雖然說體量上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大國,但是發展水平在世界大國中也就比日本和沙俄略微強一點,資金,技術,底蘊和那些相對發達國家對比都比較差。

而東非作爲殖民國家的優勢適當緩解了這一點,就比如人均農產品消費上,東非要遠高於俄國和日本,但是因爲生產力不足,又沒有達到美國水平,勉強和歐洲很多國家持平,不然依照東非的國土,耕地,資源體量應該是超過歐洲大部分國家的。

畢竟東非目前人口沒有過億,而歐洲有三億多人口,同時東非本土總面積比歐洲還多出兩百多萬平方公里。

“現在日俄戰爭如果爆發,那對於我們東非而言就是一個有利時機,主要是拓展俄國市場,不考慮殖民地的情況下,俄國總人口世界第二,面積更是世界第一,並且工農業發展水平在世界平均線以上。”

“過去俄國就一直是我國重要的市場之一,但是我們在俄國的市場所面臨的競爭也比較激烈,包括西歐和美國資本,在俄國擁有先發優勢。”

“所以日俄戰爭將會是我國拓展俄國市場的重要機遇,哪怕將我國在俄國的市場份額提高一個百分點,那也是一個巨大進步。”

對於一個人口過億的國家,一個百分點就有可能意味着百萬人口的市場,這對於任何國家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恩斯特當然不是想支持俄國戰勝日本,而是東非哪怕在這場戰爭中對俄國釋放比其他國家多一點的善意,也能更方便東非在俄國的商業貿易。

前世日俄戰爭中的德國就是比較好的例子,在英美明確支持日本的情況下,法國因爲英國和自身利益因素,並不支持俄國在遠東地區同日本發生衝突。

這可以理解,法國雖然和俄國關係持續升溫,但法國政府的目的是爲了讓俄國鉗制德國,而不是在遠東地區和日本浪費精力,這使得日俄戰爭中,法國保持了中立,反而德國給予了俄國最大支持。

當然,德國雖然在日俄戰爭獲利,但是因爲德國地緣和政治上同俄國分歧太大,這種短時間內的“友誼”,終究難以發揮作用。

而東非就不同了,東非和俄國幾乎沒有根本性利益衝突,這使得東非如果在戰爭中支持俄國,後續兩國關係能夠進一步提升,雖然俄國現政府很有可能只有十幾年的壽命,但是東非就是需要這十幾年時間的窗口期來助推本國的發展。

“我們必須把握好每一次機會,這樣才能在較短時間內實現東非工業的快速且健康發展,所以在一五計劃中後期,我們要迅速解決我國工業產品市場的問題。”

想要短時間內擴張東非的工業規模很容易,但是市場是比較固定的,如果解決不了市場問題,東非就只能通過進一步壓榨國內國民潛力來達到目標,而這只是下策。

目前世界上擁有獨立自主權力的國家屈指可數,刨除幾個排名靠前列強,大多是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國家,所以東非工業的國外市場裡,俄國是重要的一環,規模大,消費能力比較強,且和東非產業無法形成競爭力。

俄國的工業薄弱,東非雖然和俄國看似難兄難弟,但是東非在重工業領域已經將俄國甩開,並且輕工業領域,俄國也沒有東非的優勢。

就以紡織業爲例,俄國本土紡織業和德國一樣,缺乏原材料供應,前世蘇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在中亞新修了大批水利工程才緩解這個問題,而當前俄國政府雖然有類似想法,卻無法和蘇聯那樣做到,有心無力,而這正是東非的優勢。

在東非的國外市場中,最主要的就是中,東歐市場,而中歐無疑就是以德國和奧匈帝國爲主的德意志地區市場,東歐市場則基本可以概括爲俄國,其次纔是遠東市場,最後則是中東市場,這也是東非三大國外市場。

三大國外市場以外,南美市場擴張很快,但是終究無法和三大市場形成競爭力,而且東非也缺乏加速打入南美市場的契機,上一次還是因爲美西戰爭中西班牙戰敗,東非通過西班牙的關係在南美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而西班牙和葡萄牙雖然是南美主要宗主國,但是現在南美經濟主要被英國把持,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東非在阿根廷市場的貿易增加量應該可以快速攀升。

南美國家很多都是經濟殖民地,政治和經濟受到歐洲國家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東非在當地想要取得比較突出的成績,除非歐洲無暇顧及南美地區。

前世這個契機就是一戰,歐洲國家無暇他顧的時候,美國趁機進入南美市場,並且取代其他國家在當地的優勢,所以在歐洲爆發大規模戰爭之前,東非都不可能太順利的在南美地區展開滲透工作。

而遠東市場和中東市場,也是類似情況,遠東市場,美,英,日三國的“經濟同盟”佔據絕對優勢,而東非在當地就處在劣勢,所以東非只能在經濟比較薄弱的地區發展,並且以防守爲主。

而中東市場的規模只能算勉強符合東非需求,進一步上升空間不大,畢竟中東現在依舊是奧斯曼帝國一家獨大,而且因爲氣候原因,現在中東人口少,消費力也不足,後世最富有的波斯灣沿岸,現在最盛產的就是海盜。

所以在衆多市場中,俄國市場對當前東非而言最爲重要,哪怕日後的蘇俄政權上臺,他們也不可能完全擺脫東非的影響,畢竟俄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俄國對橡膠等熱帶產品形成一定的依賴。

所以東非在俄國的佈局,即便受到政權更迭影響,也不會太大,而且只要恩斯特利用好其先知先覺的優勢,就可以避免一些損失,實現利益最大化。

恩斯特說道:“工業化,不能閉門造車,我們東非在某些條件上尚且不如俄國,所以對於國際市場的重要性我們更加不能忽視,而同國際市場的對接一直是東非的劣勢,這對我們各個政府部門以及企業提出更高要求。”

就算當然東非發展計劃經濟,也必須要有靈活的手段,來緩解計劃經濟的一些弊端,計劃經濟同樣需要商業貿易,尤其是東非的資源狀況尚且不可能發達俄國那種程度的情況下。

所以對接國際市場是東非很多國有企業的長期任務,不管前世美國還是蘇聯,雖然經濟走向兩個極端,但是都擁有各自形式的市場,東非也不可能搞個經濟互助委員會出來,所以東非對外貿易和本國當下計劃經濟體制的銜接也需要長期探索。

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973章 籌備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91章 青檸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930章 漢薩省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581章 “火車頭”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936章 軍售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499章 建交熱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65章 電燈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98章 貝拉市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57章 探險隊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658章 方針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401章 駁回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011章 借錢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09章 起步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523章 旱情第353章 下一站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681章 金沙薩第81章 煤礦第727章 艦隊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200章 分裂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88章 衝突升級第56章 平衡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624章 要人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206章 “收破爛”第878章 無線電第574章 服軟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509章 起步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494章 假情報第577章 收尾第524章 幸福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章 穿越第425章 擴大市場
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973章 籌備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1096章 北部灣領地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91章 青檸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930章 漢薩省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581章 “火車頭”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936章 軍售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21章 軍事化管理第499章 建交熱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086章 以法國爲底線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65章 電燈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20章 第一鎮(姆蘭迪濟)第931章 漢斯萊頓的改革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998章 貝拉市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57章 探險隊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860章 克利夫蘭總統的糾結第999章 新制鹼工藝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658章 方針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708章 東非標準化協會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401章 駁回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1011章 借錢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09章 起步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523章 旱情第353章 下一站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681章 金沙薩第81章 煤礦第727章 艦隊第45章 羅恩羅達第1090章 世界第二大海底電纜網絡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200章 分裂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88章 衝突升級第56章 平衡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624章 要人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206章 “收破爛”第878章 無線電第574章 服軟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509章 起步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494章 假情報第577章 收尾第524章 幸福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1章 穿越第425章 擴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