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要人

索馬里地區的人口在東非並不算少,至少和西南地區相比,八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生活着接近七十萬人口,而且全部是移民,索馬里因爲地理位置的原因,所以最早清除了土著人口。

當然,索馬里沙漠面積不小,但並不是索馬里地區的全部,東部以沙漠爲主,但是西部以草原氣候爲主,東非控制的索馬里地區比前世索馬里領土還要大上不少。

北方沿海雖然沒有被東非佔領,可西部原本應該屬於埃塞俄比亞的大面積領土,被北方省,朱巴省,圖爾卡納省瓜分,同時部分原肯尼亞地區也有被劃入朱巴省,這也是東非索馬里地區面積甚至比前世還要大的重要原因。

雖然西部的熱帶草原氣候比熱帶沙漠氣候環境上好一些,但是索馬里地區的人口依舊主要分佈在東部的綠洲和河流沿岸。

“截止到1880年,北方省一共開發耕地六十多萬公頃,其中七成以上是近幾年開闢出來的熱帶種植園,有少量糧食產出,但是並不是爲了滿足省內糧食自給,主要是爲北方邊境駐軍隨時提供糧食保障,更多糧食缺口通過海運從南方調運,不過省內糧食自給率依然達到了百分之六十左右。”羅爾曼·卡林對中央派來的專員介紹道。

北方省能在全力推進熱帶經濟種植園產業的同時,保證較高的糧食自給率,完全要歸功於土地面積的廣闊,和人口十分稀少的原因。

當然,這裡的人口稀少主要是和其他國家相比,畢竟索馬里地區比德國還大,人口卻不足七十萬,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什麼人地壓力存在。

傳統意義上的索馬里地區,可耕地面積大約在八百萬公頃左右,而東非的索馬里地區包含了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部分地區,所以可耕地面積更是超過千萬公頃,同時擁有大量適合作爲草場,林地的農業用地。

這是什麼概念,前世遠東帝國西域省的面積是東非索馬里兩省面積的二倍,也就是一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左右,但是可耕地面積卻只有七百多萬公頃。

當然,前世索馬里國家條件並不比東非的索馬里地區差多少,其可耕地面積也有八百多萬公頃,還是比西域省要多。

當然,可耕地面積不等於耕地面積,而前世索馬里聯邦共和國的已開發耕地面積僅有一百多萬平方公頃做左右,而西域省的已開發耕地面積卻達到了四百萬公頃左右。

更不用說,二者之間單位畝產西域省完勝索馬里聯邦共和國,而且機械化程度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所以前世索馬里聯邦共和國年年饑荒也就情有可原,即便是政治穩定,也很難擺脫這個問題,除非出現相當有作爲的集權統一政府,對索馬里進行全方位改造,至少把水利建設發展起來,那索馬里的耕地面積至少可以翻幾番。

而東非版的索馬里地區,西部高原地帶甚至能達到五百毫米以上,山區更是能達到一千五毫米以上,這個條件比西域省更是要強的多。

所以東非索馬里地區的缺水問題,並不顯著,尤其是在人口不多的情況下,謝貝利河和朱巴河雖然有季節性但是全年只有一兩個月有斷流風險,一般在二三月份左右,避開這個時間段就可以從容的佈置索馬里地區的農業生產工作。

所以索馬里地區的條件沒有想象中那麼艱苦,甚至可以說是東非農業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每年給東非政府帶來大量收益,現在東非還在往內陸投錢,而索馬里已經開始賺錢,這也是東非中央政府同意“歐亞果籃計劃計劃”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北方省和朱巴省推行該計劃的底氣所在。

“所以在這個情況下,我認爲今年政府的移民配額應該對我們北方省多提升一些,要知道現在就連西南地區的某些省份,成立時間可比我們晚,人口卻已經超越我們,更何況現在‘歐亞果籃計劃’實施,所需要的工人和農民數量更多。”莫德萊恩專員並沒有輕易鬆口,而是反問道:“今年在北方省對謝貝利河流域進行開發工作的工人數量應該也不少吧,能不能先用他們抵一下!”

東非的水利建設工程是全國性的大工程,北方省自然也在其中,所以莫德萊恩從這方面提問。

“莫德萊恩專員,你恐怕有所不知,全國水利建設工程雖然有提到我們北方省,可也僅僅是提到,這個工程你應該比我清楚,是見者有份,可實際上是偏向內陸省份和地區,尤其是糧食作爲爲主的地區,去年在索馬里參與水利建設的政府調撥人數是多少,你知道麼?”

“多少?”

“一共三千四百多人!”羅爾曼·卡林無奈道。

“就這麼點?”莫德萊恩有些詫異。

“就是這麼點,全國水利建設工程可是號稱動用勞工人數百萬,加上其他聯動人數,全國絕大部分都要直接或者間接參與其中,可是我們北方省才分到三千多人,這像話麼?”羅爾曼·卡林訴苦道。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我們省還和西部,南部大不一樣,做到了全省人口清‘黑’,也就失去了很多勞動力,現在北方省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可以說完全是北方省上下一心,艱苦奮鬥出來的。”

問題當然沒有羅爾曼·卡林說的那麼誇張,因爲東非本身繼承了格勒迪蘇丹國的遺產,就包括當地土著留下的耕地,水利設施,道路,甚至是建築。

所以東非接手的索馬里並不是一窮二白的地方,本身就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北方省只不過是在這個基礎上優化。

這一點就比東非很多區域強太多,就比如第一鎮市,作爲東非首都,都是在荒地上建立起來的,東非絕大多數地方都是沒有經過開發的地方。

不過,北方省政府和移民也確實做出不少努力,畢竟索馬里很多耕地重新開闢爲種植園,疏浚河道,開闢水渠,拓展道路都要花費不少工作,尤其是在北方省人口僅有三十多萬的情況下,甚至不及達累斯薩拉姆市一市人口,所以羅爾曼·卡林手下是相當缺人,恨不得一個當兩個用,不得不和莫德萊恩訴苦。

“嗯,這麼說來確實如此,不過這一點只能多從移民上想想辦法了,不僅伱們北方省缺人,就是全國各地都缺人,現在移民市場又不及前幾年火熱,不過你放心,我會和中央彙報,把你們的問題上報上去,摩加迪沙市是東非最靠近歐亞大陸的大型港口,我想中央也會着重考慮的。”

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484章 訓練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371章 生意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607章 迂迴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560章 記者會第220章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72章 菸草種植第431章 居所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327章 南下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388章 換師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487章 太特城第42章 移民熱潮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504章 借人第704章 底氣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6章 戰爭臨近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35章 休整第740章 古戰法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44章 貿易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28章 打探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424章 奔逃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36章 道路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509章 起步第488章 情報戰第401章 駁回第46章 船隊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695章 納塔爾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594章 矛盾第50章 教育第73章 消化第343章 屯田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3章 在柏林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463章 站隊第504章 借人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595章 鼓動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215章 交涉第24章 籌措資金第449章 野心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619章 繳獲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19章 農忙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78章 葉克王國
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484章 訓練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371章 生意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607章 迂迴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560章 記者會第220章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72章 菸草種植第431章 居所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327章 南下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388章 換師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487章 太特城第42章 移民熱潮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763章 威脅本格拉第504章 借人第704章 底氣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6章 戰爭臨近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135章 休整第740章 古戰法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44章 貿易第685章 人盡其用第128章 打探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424章 奔逃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28章 “圈地運動”第136章 道路第13章 國際調停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509章 起步第488章 情報戰第401章 駁回第46章 船隊第322章 視察多多馬市。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219章 關係戶的重要性第695章 納塔爾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743章 第一階段第594章 矛盾第50章 教育第73章 消化第343章 屯田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3章 在柏林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463章 站隊第504章 借人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690章 西部兵力部署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595章 鼓動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215章 交涉第24章 籌措資金第449章 野心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619章 繳獲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119章 農忙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78章 葉克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