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

1871年3月14日。

在恩斯特到訪瑞典的的同一天,東非和埃及正式簽訂《東非王國同埃及邊界劃定協議》,確定了兩國的邊界。

從1870年開始,埃及蘇丹地區就開始發現,內陸地區的東非人陡然漸增加,早在之前喀士穆就從逃亡蘇丹的布幹達大皇子口中得知布幹達王國被東非消滅的消息。

但是1868年前後,東非在整合完畢原布幹達王國後,就開始沿着尼羅河向下遊的上尼羅河盆地探索,上尼羅河盆地內水網密佈,河流縱橫,東非人乘坐小船幾乎是一路暢通無阻的順着白尼羅河干流一路直達蘇丹的傑濟拉平原。

這時東非還是殖民地時期,主要是對蘇丹的河流進行測繪和統計,但是在第三次征服戰爭時,東非順勢佔領了整個尼羅河上游盆地,用來連通阿贊德高原和埃塞俄比亞高原的國土。

差不多就是前世南蘇丹國土全境,對南蘇丹的征服比東非預想的還要簡單,圖爾卡納省和北大湖省都可以乘船而下,僅僅用了十幾天時間,東非就打通了南蘇丹全境。

然後東非就正式和埃及接壤了,突如其來的東非軍隊,給了埃及一個措手不及的驚喜。

埃及對突如其來的東非自然是緊張萬分,尤其是喀士穆地區,這裡是蘇丹的核心區域,喀士穆以南的傑濟拉平原,位於青尼羅河與白尼羅河間,長近250公里,寬120公里以上,地勢平坦,自東南向西北微緩傾斜,土壤深厚肥沃是蘇丹地區最重要灌溉農業區。

如果丟失傑濟拉平原,那埃及在蘇丹的統治也就徹底廢了,雖然其他區域國土面積更大,但和埃及尼羅河兩岸的沙漠一樣,屬於無效國土,幾乎沒有任何利用價值。

所以埃及政府緊急派出外交人員前往東非控制區域,通過談判的方式阻止東非王國北上,雖然埃及在實力上未必輸於東非,但是面對歐洲人,埃及天生就氣短一些,加之埃及正在南方和阿比西尼亞帝國發生衝突,爲了避免兩線作戰,埃及也不得不低聲下氣的同東非進行談判。

面對埃及的主動談判請求,東非自然要好好宰上一筆,恩斯特花了整整一天時間,研究兩國交界地圖,最後開出了非常有誠意的價碼。

談判地點在埃及境內,位於尼羅河最南的河港城市——庫斯提,庫斯提在白尼羅河左岸,距離喀士穆二百六十公里,是棉花、阿拉伯樹膠、牲畜、魚類、穀物集散地。水陸交通樞紐,白尼羅河要港,喀土穆、歐拜伊德、朱巴間物資交流均經此。

負責簽約的是埃及的喀士穆地區高官拉赫曼以及東非王國臨時設立駐埃及公使,第一位駐埃及公使名叫邁爾斯。

庫斯提。

邁爾斯:“拉赫曼先生,這是我們東非王國對兩國邊界的最後決議方案,如果埃及方面還不能接受,那我們只能表示遺憾了。”

拉赫曼:“?!!!”

拉赫曼感覺自己受到了威脅,但是爲了埃及的利益,還是強忍着衝動拿過了邁爾斯手裡的圖紙看了起來。

“邁爾斯先生,我要事先說明一下,達爾富爾蘇丹國是一個獨立國家,他並不受我們埃及的控制。”拉赫曼無語的對着邁爾斯說道。

連埃及國土都沒搞清楚,這些東非人就隨便劃線,可真是奇葩。

邁爾斯:“啊!我還以爲達爾富爾地區也是你們做主呢!你剛纔說的是達爾富爾蘇丹國是吧!”

拉赫曼:“是的,邁爾斯閣下,達爾富爾蘇丹國一直都是一個獨立國家,也就是和我們有些貿易往來,算是我們名義的藩屬國,但是距離我們太遠,所以我們埃及可做不了達爾富爾蘇丹國的主意。”

邁爾斯點點頭道:“原來是這樣,那科爾多凡地區呢?”

拉赫曼:“科爾多凡王國其實也是富爾人建立的國家,如果閣下對科爾多凡感興趣我們可以合作,南部歸你們,但是北部歸埃及。”

和獨立性強的達爾富爾蘇丹國不同,科爾多凡王國那真是蘇丹的小弟了,實際上在蘇丹還是獨立國家的時候,蘇丹就圖謀過科爾多凡,當時的蘇丹王國常年和阿比西尼亞帝國和科爾多凡王國交手。

邁爾斯:“伱的意思是這個科爾多凡王國是你們的附屬國?”

拉赫曼:“理論上是這樣的,不過科爾多凡的富爾人對我們的抵抗比較強烈,所以我們也僅僅是佔領了科爾多凡王國的部分領土。”

尤其是拉赫曼想要扔給東非的南科爾多凡的努巴山脈,生活在那裡的奴巴人對蘇丹的反抗力度最大。

邁爾斯並不知道這點,他一直以爲東非王國的北方全是蘇丹國土,看來自己被王國提供的情報給耽誤了,對於這件事恩斯特有脫不開的責任。

邁爾斯道:“既然這樣,反正這兩個國家都是你們埃及的藩屬國,所以你們還是有些權利的,你們單方面把他們出賣給我們,剩下的事我們東非自己解決。”

拉赫曼:“是按照地圖上這樣麼?”

邁爾斯:“沒錯。”

拉赫曼:“好吧,不過我們只能以埃及的名義將兩個地區的宗主國權力交給你們,接下來都要你們自己和他們解決了。”

對於達爾富爾蘇丹國和科爾多凡王國的死活,拉赫曼是不在乎的,慷他人之慨麼!但是接下來拉赫曼就要和東非王國好好掰扯一下了。

拉赫曼:“閣下,以上兩國我們倒是無所謂,但是你們把傑濟拉平原南部劃入自己版圖就過分了!這裡是我們埃及自古以來的領土。”

邁爾斯:“可是我們東非軍隊北上的時候,這裡並沒有什麼居民,也沒有看到你們軍隊的阻攔,同時也沒有什麼標誌標明這裡是埃及領土。”

拉赫曼:“傑濟拉平原南部一直都是各方勢力默認的埃及領土,雖然我們沒有在當地駐軍,但是即便阿比西尼亞帝國也不敢隨意對這個地方宣誓主權。”

邁爾斯:“原來是這樣,不過我們東非畢竟初來乍到並不瞭解,而且這也不是我們的責任,你們埃及但凡在那裡數個路牌,也就不會有這場誤會了。”

誤會是不存在的,東非王國就是通過佔領傑濟拉平原南部,來逼迫埃及在其他地區的讓步,

傑濟拉平原對蘇丹地區的重要性,就相當於尼羅河沿岸土地對埃及的重要性。

拉赫曼:“既然如此,我們雙方現在誤會解除了,貴國是不是可以撤出傑濟拉平原南部。”

邁爾斯:“當然,不過爲了保證尼羅河航道的安全性,我們必須保留西部地區的部分土地。”

拉赫曼:“這……”

邁爾斯:“我們要求不多,主要是白尼羅河沿岸,對青尼羅河我們並不貪婪。”

隨後邁爾斯拿出筆當着拉赫曼的面在原本傑濟拉平原南部劃了一條南北方向的線。

邁爾斯:“東部大部分區域依舊歸你們,我們只要西部這一小塊。”

看到邁爾斯只要了一小塊區域,拉赫曼終於鬆了一口氣:“好吧,這樣也算合理。”

邁爾斯:“那就簽字吧!以後雙方就不存在利益衝突了。”

於是,拉赫曼在協議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但是他並不知道這份協議也徹底宣佈蘇丹地區的石油資源幾乎和埃及告別了。

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九的油田全部被劃入了東非王國區域,真就只給日後的埃及留了一滴湯。

按照協議內容:以蘇丹城市烏拜德(歐拜伊德)南部努巴山脈爲界。包括努巴山脈在內的以南地區歸東非,以北歸埃及。

根據協議科爾多凡高原南部以及達爾富爾高原南部,傑濟拉平原西南部部分地區劃入東非王國。

也就是前世北蘇丹的南科爾多凡州,東達爾富爾州,南達爾富爾州三個地區全部劃入東非,青尼羅州西南部部分劃入東非。

以上區域除了傑濟拉平原西南部真正屬於埃及外,剩下的土地分別在達爾富爾蘇丹國和科爾多凡王國手裡,東非還要征服這兩個國家才行。

但是提前把區域內最強的埃及置之事外,沒有埃及干預,敲打一下達爾富爾蘇丹國和科爾多凡王國對於東非來說並不是難事。

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380章 夜談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295章 拒絕第631章 準備第38章 開墾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404章 暴富第276章 “老朋友”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7章 擴大生產第77章 “貨物”到港第504章 借人第591章 歸途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74章 “整肅”運動第681章 金沙薩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99章 岸防炮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396章 推測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523章 旱情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617章 行動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454章 軍演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255章 五五開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53章 借款第199章 結款第494章 假情報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78章 奧匈帝國第24章 籌措資金第515章 狗咬狗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章 穿越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564章 貴人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320章 雙標第53章 土豆種植第563章 熱心腸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73章 消化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357章 索加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444章 到家第617章 行動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385章 煽動第151章 在法國第484章 訓練第149章 王位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13章 野望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618章 良知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727章 艦隊
第501章 四海兩湖兩內陸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380章 夜談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295章 拒絕第631章 準備第38章 開墾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404章 暴富第276章 “老朋友”第323章 恩德貝萊大起義第7章 擴大生產第77章 “貨物”到港第504章 借人第591章 歸途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74章 “整肅”運動第681章 金沙薩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99章 岸防炮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396章 推測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523章 旱情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516章 愛國教育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617章 行動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454章 軍演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255章 五五開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453章 借款第199章 結款第494章 假情報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78章 奧匈帝國第24章 籌措資金第515章 狗咬狗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章 穿越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564章 貴人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320章 雙標第53章 土豆種植第563章 熱心腸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53章 土豆種植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73章 消化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357章 索加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444章 到家第617章 行動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385章 煽動第151章 在法國第484章 訓練第149章 王位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13章 野望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618章 良知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727章 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