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

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

在歐美沉浸在聖誕節的節日氛圍中的時候,東非殖民地政府也籌劃了東非殖民地的聖誕節慶祝活動。

作爲東非德意志化的一部分,所有居民被要求強制參加,當然,在這個缺乏娛樂活動的年代,民衆還是喜歡湊熱鬧的。

對於歐洲來的移民,這個聖誕節很新奇,畢竟東非沒有冬季,全面氣候和歐洲的夏季很像,給他們一種夏季過聖誕節的感覺。

華人移民就更不用說了,見都沒見過,反而是巴拉圭移民感覺很不錯,因爲巴拉圭的緯度和東非比較接近,巴拉圭的氣溫全年在10度以上,海拔300到600米左右,北部是巴西高原延伸部分,南部是拉普拉塔平原。

尤其是巴拉圭的北部,也是熱帶草原氣候,所以巴拉圭移民到東非來非常適應當地的氣候,這也造成,巴拉圭移民雖然以婦女和兒童爲主,在東非的折損卻是最少的。

歐洲移民和巴拉圭移民,對如何慶祝聖誕節,心中門清,可華人見識就比較少了。

來的早的,去年參加過,今年來的可就沒見過了,所以爲了讓華人主動參加進來,同時避免衝突(畢竟聖誕節是宗教節日,有許多規矩和禁忌。)。

東非政府,派出大量宣講員,主要是教師,和華人移民講清楚其中的細節和禁忌,不然,真鬧出笑話,可就不好收場了。

這次,東非聖誕節對華人移民來說,絕對是難忘的一天,除了東非殖民地政府手把手教以外,還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些西方人對宗教的狂熱。

東非殖民地政府對華人的要求是必須參與,除了華人,其實部分塞爾維亞人對聖誕節也有不同的想法。

這倒不是他們自己不過聖誕節,而是東正教使用的歷法和天主教不同,所以存在日期差異。

不過,如今來到東非殖民地,就不存在教會的管束了,對聖誕節的解釋權,就落入了東非殖民地政府手中。

反正,普通人對宗教的理解不可能像教士那樣系統和嚴格,加上這些年羅馬教會實力的日益衰微,其話語權也日漸淪落到各國手中。

只要東非不強制要求這些移民改變信仰(天主教和東正教),只是小修小改,這些歐洲移民還是可以接受的。

典型的例子就是華人移民,東非政府只是要求其參與慶祝活動,又不是要求其必須信仰宗教。

這就是東非版的信仰自由,至於爲什麼必須參加聖誕節,只是因爲這是東非殖民地的法定節日。

如何實現東非殖民地的德意志化,自然要在節日這種可以宣揚德意志文化的活動上做手腳。

上午東非殖民地組織民衆進行節日遊行,和節目表演……

雖然聖誕節不是獨屬於德意志的節日,而是整個西方都有。

但也是讓華人移民,感受和學習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徑,就和移民計劃一樣,這種強制參與聖誕節等西方節日的情況,也會維持到1880年。

到時候,依靠慣性,自然有許多華人繼續過聖誕節和其他西方節日,尤其是那些接受德意志文化教育的孩子。

這樣,在節日上,移民基本上就統一了,這也算是一種文化上的融合。

當然,除了節日,語言,服裝,建築,生活習慣……這些強制移民和德意志文化保持一致,都可以改變移民的文化傳統。

被改變的不僅僅是華人移民,而是全體東非居民,就比如生活習慣,實際上並不全是德意志傳統那一套。

而是結合了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有所改良,比如講衛生,文明禮貌……

恩斯特將許多優秀的文化內容補充到“德意志文化”中,其實就是那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剔除了許多德意志傳統文化裡的糟粕。

所以,東非殖民地的德意志文化,是改良後的德意志文化,和歐洲有許多不同。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文化內容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高級一些的比如德意志地區的詩歌,書籍,音樂……

根本不是東非殖民地一大堆文盲百姓所能接觸的,未來東非發展起來了,受教育人數多一些,倒是可以整一些。

……

說的再多,也抵不上物質上的享受實在,爲了慶祝節日,東非殖民地政府下發了許多平時難得一見的物資。

除了各種肉類,和雙倍的麪粉和大米,還有許多白糖,水果,每家每戶都能分上一些。

至於吃食堂的單身漢們,食堂也準備了相應的食物。

總之所有人都有份,對於這些移民來說,吃的好和飽,可比那些活動來的實在,且讓人開心。

夜晚,吃過晚飯,天已經黑了下來,東非的聖誕節算是結束了。

沒有想象中聖誕夜那樣,什麼聖誕樹,燭光,禮物……這些聖誕節的元素。

這是就是東非的聖誕節,物質匱乏,設施簡陋,就連蠟燭也只有政府機關纔有。

黑燈瞎火的,過什麼聖誕夜,還是趁早睡覺的好,而且東非距離歐洲那麼遠,歐洲移民心裡也就少了些負擔。

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在陌生的環境,人總是會受到環境的感染。

就比如歐洲移民,在來東非前,其還受着傳統的影響,宗教也深入生活(衆所周知歐洲的教會是基層組織),結果到了東非。

這些人看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各種膚色,各種不同的信仰,甚至沒有信仰,結果一對比,不還是過的一樣,大家都是地裡扒食過日子。

這樣,在不經意間,所有人對自己所接受的傳統文化的敬意就減弱了,這就是見識過世面後的不同。

也不用擔心這種影響的好壞,反正是雙向的,歐洲移民接觸華人後,宗教信仰會減弱,華人移民接觸歐洲移民後也會被不同精神面貌的歐洲人感染。

所以說,民族融合無時無刻不再進行當中,只不過民族融合的前提是有一個主次問題,且能被雙方承認。

而在東非文化上的主次十分清晰,而且德意志人理所當然的認爲德意志文化是最優秀的,而其他移民在心裡就矮一頭。

尤其是塞爾維亞人這種,目前連祖國都沒有,一直生活在德意志貴族之下的民族。

現在東非殖民地政府給了大家機會,都可以成爲德意志人,自然要好好抓住。(黑人:?)

畢竟慕強是人類的本質,而德意志移民有奧匈帝國這種頂級強國撐腰,還有普魯士這種軍事強國充當門面,哪怕東非殖民地也是德意志人(恩斯特)的領地,實力如此,其他移民自然在心裡拜服。

可要是因此就將德意志移民的地位放在第一,估計其他人心裡也不同意,那乾脆大家都加入德意志,都是德意志人,問題就解決了。

所以說,東非殖民地的同化手段就是陽謀,讓所有人心甘情願被同化。

(黑人:(▼皿▼#),你倒是給我機會啊!)

(本章完)

第383章 引入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555章 羞辱第572章 停火線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336章 東非菜?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258章 夜襲第62章 激戰第87章 西北之亂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766章 集結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658章 方針第92章 挖牆角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711章 歸國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330章 跑路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574章 服軟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505章 提速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94章 迎接第511章 輸血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417章 炊事車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403章 撤資第318章 朱壩鎮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364章 燃燒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53章 送酒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402章 妥協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577章 收尾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28章 打探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552章 過往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524章 幸福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390章 勸離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594章 矛盾第36章 濱海區第119章 農忙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295章 拒絕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694章 訛詐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97章 日常第1章 穿越
第383章 引入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555章 羞辱第572章 停火線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745章 菜雞互啄第336章 東非菜?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258章 夜襲第62章 激戰第87章 西北之亂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766章 集結第664章 隱藏的內部危機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23章 阻礙時代進步第655章 茶產業發展狀況第658章 方針第92章 挖牆角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711章 歸國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117章 天倫之樂第330章 跑路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54章 美泉宮談話第574章 服軟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505章 提速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94章 迎接第511章 輸血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417章 炊事車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693章 再次獨立!第403章 撤資第318章 朱壩鎮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364章 燃燒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53章 送酒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402章 妥協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07章 圖爾卡納湖第577章 收尾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128章 打探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552章 過往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524章 幸福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390章 勸離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594章 矛盾第36章 濱海區第119章 農忙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295章 拒絕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508章 經濟制裁第694章 訛詐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97章 日常第1章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