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雙輸

拉穆灣海戰過後,斐迪南大公的心都涼了半截,十幾年付出,被摧毀只需要短短几個小時,海戰的意外性果然是最大的。

不過現在輪不到他傷感,現在還要收拾爛攤子,包括在大海上半死不活的鐵甲艦,還有一大堆人員需要搶救。

這次海戰,東非雖然損失巨大,但是戰果整體上還是可以的,沒有全軍覆沒,且英國遠征艦隊也受到重創。

東非應該感謝印度洋,這裡島嶼匱乏,在一定程度上讓英國人沒有休整和繼續進攻的能力,距離東非核心海域最近的英國海軍基地在塞舌爾,英國遠征艦隊逃遁的方向應該就是那裡,不過塞舌爾沒有爲英國遠征艦隊提供維護的能力,所以塞舌爾只能充當中轉站。

“報告大公閣下,截止到當前我們一共救援了五百多本國水兵,除此外俘虜了七百多名英軍,還有兩艘英國鐵甲艦。”

終於得到了一個好消息,讓斐迪南大公心理舒適了一些,兩艘英國鐵甲艦,算是對東非海軍的補充,雖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炮擊,而導致趴窩在大海上,但只要沒有沉沒,就能拖回東非進行修理。

就算無法修補也沒有關係,作爲世界海軍第一強國的英國,在造艦技術上可是首屈一指的,這兩艘英軍軍艦能夠填補不少東非軍工造船業的空白。

當然,這都是未來的事,東非海軍本身有兩艘鐵甲艦沉海,其餘幾艘狀況也不是很好,短期內恐怕是無法參加戰場了,這麼一算東非海軍還是損失更大一點。

因爲現在是戰爭時期,誰也不能保證英國皇家海軍是否會再捲土重來,現在東非手裡可以動用的軍艦數量銳減,而英國連傷筋動骨都算不上。

具體就以今年英國的造艦計劃而言,英國制定了未來5年中投入兩千多萬英鎊建造10艘戰列艦,42艘巡洋艦和18艘魚雷艇的計劃。

英國人的造艦能力可想而知,所以只需要一年時間英國就能彌補這次拉穆海戰的損失。

這裡就不得不提東非和奧匈帝國還有德國海軍的國情所造成的差異,東非海軍雖然是可以比肩兩國的新興海軍力量。

但是海軍承擔的責任完全不一樣,雖然德奧兩國海軍很憋屈,一個被堵死在波羅的海,一個被堵死在亞得里亞海,但是同樣的,他們只需要少量海軍就可以封鎖本國附近海域。

防務壓力並不大,而東非海岸線僅東部就接近四千多公里,且直面印度洋,附近缺少大型島嶼或者島鏈作爲掩護,這也就意味着敵人可以從多個方向對東非沿海進行打擊。

所以東非雖然坐擁世界前十的海軍力量,但是對於東非自身而言,確實不夠用的,這就和東非鐵路一樣,東非鐵路總里程在世界上也可以排進前十,但是東非鐵路顯然也是不能滿足國內需求的。

而且東非海域位置,主要是印度洋海域,位置雖然不是太好,但是也比美國那種“偏僻”大陸更加靠近世界中心。

歐亞大陸的主要貿易航線,東非也是佔有一定份額的,這也意味着東非海軍面對的挑戰更大,好消息則是亞洲國家目前海軍實力都比較薄弱,無法對東非形成挑戰。

但是英國在南亞次大陸可是有着其最大的據點印度,還有一塊流放地澳大利亞。

所以不管是歐洲方向還是亞洲方向,東非海軍最大的威脅都是英國人。

像英國本土海軍能直接南下威脅到的南大西洋,東非就沒有投入過多的海上軍事力量,把海軍主力放在哪裡,不出半年時間就可以宣佈報廢了。在印度洋海域,東非海軍還有反抗的能力,尤其是東非的三大海軍基地,以巴加莫約,奔巴島,桑給巴爾島形成的核心三角陣型,可以有效保障東非海軍的安全。

這也是拉穆海戰爆發之前,斐迪南大公留下一半海軍力量的重要原因,再沒有確定英國遠征艦隊位置以前,東非海軍不能傾巢出動,萬一被偷家,那東非海軍就有可能陷入全軍覆沒的狀況。

不過這次東非海軍整體戰鬥力呈現效果不錯,畢竟東非海軍是弱勢一方,且對手是世界第一,所以對於拉穆灣海戰,初出茅廬的東非海軍實力比較符合東非海軍的紙面實力。

“俘虜都帶到巴加莫約去,優先搶救我們的船員,至於英國人等到我們的人救治完成後再給他們治療,不過要治療過程要嚴格一點,避免情緒化引發問題。”斐迪南大公說道。

主要還是怕東非船醫趁機報復英國水兵,畢竟兩國戰爭算是正式撕破臉了,而且又打了這一仗,東非海軍都比較年輕,很容易意氣用事。

“這次參戰的士兵,還有艦艇,目前是無法工作了,讓他們到後方休養,海上巡航的事情分給其他艦船,經過拉穆灣海戰,我們的海軍艦船數量銳減,必須合理使用剩餘的海軍艦船,主力依舊留在巴加莫約,如果英國海軍再捲土重來,不要第一時間開戰,儘量尋找就近港口,依託岸防炮系統,和敵人周旋。”

……

實際上英國根本就沒有捲土重來的想法,大英帝國的家底雖然厚,但是也不能這樣糟蹋。

而之所以會在1888年提出未來五年的造艦計劃,本質上就是爲了應對全球海軍力量極速上升的趨勢。

東非海軍防禦壓力大,而英國皇家海軍其實更是如此,畢竟全世界的海洋都是英國皇家海軍活動的區域。

這次拉穆灣海戰的英國皇家海軍遠征軍就是從地中海艦隊抽調出來的,地中海艦隊作爲僅次於本土海軍的第二海軍力量,本來就對抽調軍事力量南下有些不滿。

畢竟地中海那麼多國家,法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西班牙,哪個不比東非重要?而且這幾個國家的海軍力量都不弱。

而且這還沒有算被堵在黑海的沙俄海軍,以及一些沿地中海的小國海軍,像意大利,希臘,那不勒斯王國等等。

如果拉穆灣海戰打贏了還好說,現在雙方等於打了個平手,戰績上如此,可對於地中海艦隊而言這就是“慘敗”。

這也是拉穆灣海戰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東非和英國海軍都認爲自己受到的損失更大。

而現在地中海艦隊抽調的軍事力量足以在歐洲顛覆一個國家的海軍主力,拿這樣的海軍力量去對付一個“未開化”的非洲國家,簡直就是血本無歸,而且近半的遠征艦隊戰鬥力損失,怎麼彌補?

如果在地中海地區發生突發狀況,地中海艦隊如何應對!所以地中海艦隊是反對繼續同東非海軍直接對抗的,應該讓皇家海軍在孟買皇家印度海軍或者本土艦隊來做。

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382章 渡河第153章 送酒第701章 城市化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629章 教育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383章 引入第53章 土豆種植第37章 戰爭第34章 動員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505章 提速第34章 動員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99章 岸防炮第505章 提速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511章 輸血第28章 “圈地運動”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570章 投降!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29章 艱苦行軍第300章 掠奪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316章 萊茵盾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371章 生意第606章 後悔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404章 暴富第515章 狗咬狗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191章 青檸第698章 魚餌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82章 麪粉廠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49章 疾病防控第402章 妥協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35章 休整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318章 朱壩鎮第742章 大捷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220章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752章 軟柿子第735章 廓爾喀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
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382章 渡河第153章 送酒第701章 城市化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629章 教育第349章 窮兵黷武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383章 引入第53章 土豆種植第37章 戰爭第34章 動員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505章 提速第34章 動員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99章 岸防炮第505章 提速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511章 輸血第28章 “圈地運動”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570章 投降!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29章 艱苦行軍第300章 掠奪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277章 騰籠換鳥之計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316章 萊茵盾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371章 生意第606章 後悔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404章 暴富第515章 狗咬狗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191章 青檸第698章 魚餌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82章 麪粉廠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49章 疾病防控第402章 妥協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35章 休整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318章 朱壩鎮第742章 大捷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90章 送行和交待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220章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497章 準備調停第752章 軟柿子第735章 廓爾喀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