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

在津巴布韋緊鑼密鼓準備戰爭的時候,王國中央政府接見了遠東援助團,康斯坦丁親自會見了援助團成員。

李格:“……遠東政府在皇帝的指示下,遣使李格和安德爲正副團使,恭敬貴國國王陛下安泰。”

聽了半天自我介紹,康斯坦丁弄清楚了,這個李格和安德並不是醫生,而是遠東帝國的官員,只有他們身後的一百零三人才是遠東的醫生。

康斯坦丁心中立刻有了主意:“貴國心繫東非醫療事業發展,這是件好事,既然如此我們也不能不有所表示,貴國雖然和我國是邦交,但是卻一直沒有在我國設立使館,這在國際上是不對等的,你們兩個不如就作爲清國使臣常駐東非,來負責聯絡兩國外交事宜。”

康斯坦丁的話直接嚇壞了李格和安德兩人,康斯坦丁這個“洋夷國王”是要自己二人的命啊!

本來李格和安德出使東非就被一些人唾棄爲:“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這是遠東官僚的普遍態度,要不然也不會讓李格和安德兩個小小舉人連正式官員都算不上的候補來到東非來,歷史上直到光緒元年(1875年)清政府才正式向西方國家派駐外交使節。

李格和安德位卑言輕,自然不能違背上面的意見,但是當他們出使東非的那一刻起,就代表未來徹底斷絕了仕途。

現在康斯坦丁直接任命他們爲遠東大使常駐東非,這件事要傳回國內,李格安德預感漢奸的名號就會落到自己兩人頭上。

且不說這件事,光是康斯坦丁這個外國君主,繞開清政府直接任命自己二人爲遠東大使,那皇上和滿朝文武會放過自己二人!

李格和安德趕忙求饒道:“康斯坦丁國王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

康斯坦丁:“哦!爲什麼?”

李格哭喪着臉道:“我二人本是遠東官員,上有君父,遠東最重綱常倫理,有君不正,臣投他國之說,若我二人在東非爲官,置我天朝,君父天顏於何地,恐無言面對家鄉父老,唯有以死明志,拒不出仕。”

李格文鄒鄒的說了一大堆,搞得東非翻譯一起研究了許久才弄清楚大概意思。

康斯坦丁這才明白,這件事是自己有些想岔了,這遠東士大夫們盛行儒家思想,和西方人的思維很不一樣。

康斯坦丁說道:“你們兩個不用如此,我的意思是由我國向貴國皇帝交涉,讓他同意在東非派出外交人員,如果貴國皇帝同意,你們兩人大概率可以承擔這個事務,如果貴國皇帝不同意,那就當我沒說好了。”

不要看東非王國建國時在歐洲搞得挺正式,實際上至今沒有一個國家在東非設立使館,在英法等國眼中,所謂東非王國就是普魯士王室(德國皇室)成員在海外搞得一處殖民地,霍亨索倫家族的小把戲罷了,誰會派外交人員到殖民地建立使館啊!

尤其當初東非王國成立時普魯士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普魯士王國,所謂東非王國那在外人眼裡形象不堪了,地位甚至不及隔壁葡萄牙的莫桑比克殖民地,莫桑比克歷史足足有數百年時間,東非王國才一年不到(不包括殖民地時間),怎麼看都不像正經國家,頂多是欺負非洲土著沒有熱武器罷了。

不要說英法等國家,就是和東非關係最好的奧地利和普魯士也不太把東非當回事,如別人只是看不上東非王國,但是還會因爲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國稍微給東非王國一點面子,奧地利和普魯士政府那就真是一點也看不上東非王國。

甚至康斯坦丁黑興根親王的身份都比所謂東非王國國王的身份有價值,黑興根親王國雖小,確實正兒八經的歐洲諸侯國,那也是歐洲貴族們承認的,東非王國就和以後英國國王的印度皇帝身份一樣,不過是樣子貨罷了,如果別人提起英國國王,那歐洲人會肅然起敬,提起印度皇帝則引人發笑。

就比如當初擔任東非海軍總司令的斐迪南大公,至今還是奧地利國內笑柄,只不過看在皇帝陛下的面子上大家不說罷了,弗朗茨也很沒面子,但是弟弟去東非養老,總好過去墨西哥那個破地方強。

實際上,自從得知自己的皇帝陛下沒死後,墨西哥的保皇黨們就去過奧地利祈求斐迪南重新出山,最次也要成立個流亡政府,大家好歹在奧地利賺點津貼,那弗朗茨肯定不答應,兩相其害取其輕,加上斐迪南在東非待的挺好,時不時還能穿過蘇伊士運河回家看看,所以讓斐迪南待在東非也不是壞事,至於斐迪南要在東非做出一番事業,大家也就看個樂呵罷了。

斐迪南:莫欺中年窮!

東非海軍發展還是很快的,除了沒有鐵甲艦比較遺憾,但是今年又要有兩艘巴加莫約造船廠建造的新式蒸汽動力戰艦服役,加上桑給巴爾蘇丹國那兩艘回爐重造的戰艦,等到明年斐迪南手下就有八艘蒸汽動力帆船戰艦。

總而言之,如今東非真是外交荒漠,單方面設立的大使館倒是不少,但是沒有多大用,有時候還不如黑興根銀行出面管用。

當然,這和東非王國成立時間太短也有關係,不過也不是沒有國家打算在東非設立大使館。

這個國家就是被恩斯特坑慘了的巴拉圭,經過戰火洗禮後的巴拉圭,徹底成了一片廢墟,加上人口大量流失,就連維持政府穩定都有些難度,而且巴拉圭政府緊挨着阿根廷,這就讓巴拉圭政府更擔心了,巴拉圭和阿根廷同出西班牙的拉普拉塔殖民地,同宗同源纔是最可疑的,巴西只是想揍自己,阿根廷是真有可能吞併自己。

所以巴拉圭急需在國際上尋找靠山,加上東非在巴拉圭移民被抓了把柄,在東非的聯絡下,所以巴拉圭就看上了東非背後的奧匈帝國。

雖然東非王國在這中間沒有什麼大用,但是個聯絡人不是,所以巴拉圭政府有心在東非設立一處大使館,不過巴拉圭大使館現在還沒有建成,主要是巴拉圭政府還沒有挑選好外交人員。

至於巴拉圭和遠東誰會在東非設立第一個大使館,就看誰積極了,外交這種東西,反正當前的東非王國並不急切,沒有人關注東非那纔是好事,要是真有國家關注東非,那恐怕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實際上,有一個國家倒是很想在東非設立使館,但是東非沒有答應,那就是桑給巴爾蘇丹國,伱什麼身份不知道麼!在東非看來能在石頭城(桑給巴爾蘇丹國首都)設立公使館都算給桑給巴爾蘇丹國面子了,桑給巴爾蘇丹國之於東非王國,那就像前世日本之於美國,生意上照顧你,那是放心,不放心早就炸了屁的。

聽到康斯坦丁的安排,李格和安德懸着的心才稍微放了下來,但是內心還是無比苦澀,康斯坦丁和遠東政府交涉,一定會提到自己二人,就算這遠東大使真落到自己二人頭上,那未來前途恐怕也是一片昏暗,心底一橫還不如投了這東非,把家人從遠東接過來,他們也害怕自己家人在遠東被人揹地說閒話。

李格和安德本來就是窮苦出身,沒有什麼背景,家裡人也不多,能科舉中榜真是祖墳冒了青煙,結果還沒享受享受,就被髮配到東非這蠻夷之地。

康斯坦丁還不知道自己隨便做的決定讓兩人如坐鍼氈,實際上康斯坦丁只是單純的想把李格和安德同那些遠東醫生分開,這兩人是遠東官方的人,那些醫生肯定也歸他們管理,這樣可不行,醫生是東非的。

於是康斯坦丁說道:“這件事就這麼說定了,回頭我親自寫封信給你們的君主,會好好表揚你兩人一番的,唉,遠東果然不愧是文明悠久的古國,臣子如此忠心君主,我看以後要在東非大力推廣。”

這是康斯坦丁的真心話,歐洲那屁大的地方,那麼多國家,要是真有臣子對君主不滿,可真是會跳槽到敵對陣營的,再看看人家東方君主的下屬,甚至以死來保全自家君主的顏面,東非王國作爲君主專制國家自然也想要這樣的“忠君愛國”之人。

實際上歐洲就是文明時間太短了,遠東春秋戰國時期,也是人才再各國流竄,主打一個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晉才楚用是一個道理。

康斯坦丁接着說:“衛生部做好接待工作,這些遠東的醫生你們要好好拿出一個方案,讓他們在東非就像回家了一樣,推動東非醫療事業的發展。”

衛生大臣貝爾萊德心領神會道:“是,陛下,我們剛好缺少很多能獨當一面的院長,可以安排這些醫生前去就職。”

遠東的醫生們聽不懂兩人的對話,還不知道自己這羣人已經被東非王國視爲自己人了,什麼義診,不存在的,那都是東非籍的醫生,以後要一直爲東非王國的醫療事業發光發熱。

至於他們在遠東的家人,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以後自然有人安排他們在東非團聚,來了東非這塊地,想走可就由不得你了。

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552章 過往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113章 野望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381章 國禮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27章 地圖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48章 訂婚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520章 發電廠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483章 新民族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231章第694章 訛詐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3章 在柏林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38章 開墾第151章 在法國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320章 雙標第7章 擴大生產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673章 象牙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83章 到達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75章 大逃亡第315章 清倉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714章 伊林加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361章 k001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389章 易手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608章 會面第220章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617章 行動第62章 激戰第197章 建議第290章 長絨棉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88章 衝突升級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56章 平衡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361章 k001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73章 消化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71章 漏洞第258章 夜襲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24章 籌措資金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494章 假情報第735章 廓爾喀第600章 嘗試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351章 過往第357章 索加第570章 投降!第619章 繳獲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598章 新年第515章 狗咬狗第520章 發電廠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
第699章 兵役登記第552章 過往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442章 東非威脅論第113章 野望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381章 國禮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321章 基圖伊煤礦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27章 地圖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59章 桑給巴爾宮廷政變第48章 訂婚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520章 發電廠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483章 新民族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231章第694章 訛詐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40章 移民軍回國第3章 在柏林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38章 開墾第151章 在法國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320章 雙標第7章 擴大生產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673章 象牙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83章 到達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75章 大逃亡第315章 清倉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714章 伊林加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361章 k001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389章 易手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608章 會面第220章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617章 行動第62章 激戰第197章 建議第290章 長絨棉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06章 《東非與莫桑比克互不侵犯條約》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88章 衝突升級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56章 平衡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361章 k001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73章 消化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471章 漏洞第258章 夜襲第709章 人才召回第24章 籌措資金第309章 私人特工組織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494章 假情報第735章 廓爾喀第600章 嘗試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677章 公務員制度嘗試第351章 過往第357章 索加第570章 投降!第619章 繳獲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598章 新年第515章 狗咬狗第520章 發電廠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