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人口流動

姆貝亞市,第二中學。

“羅德,畢業後去哪?”哈根斯問道。

轉眼到了畢業季,東非中學畢業的學生,也將面臨就業問題,當然,成績拔尖的可以繼續留在校園,但那只是極少數人,大多數還是要選擇去向問題。

“這誰知道呢!不過按照我的成績和家裡的安排大概率會到我父親手底下繼承鐵匠鋪,要麼去工廠,至於種地,我也不會啊!”

“唉,這就是掌握一門手藝的好處,像我這種大概率要回到村裡農場工作。”

“呵呵,我其實也就半罐子水平,父親還沒有系統教授過我鐵匠的工藝,畢竟鐵匠鋪又髒又累,我每天回家基本不參與工作的事,所以即便子承父業,也要從頭學起,而且這和成績也有關係,成績越好,出路越多,最頂尖的可是能出國留學,次之也能在國內上大學,在學校前幾名也能分配好工作。”

“你的意思我是學渣唄!”羅德幽怨的說道。

“你想多了,我的成績也不比你高多少,咱們是兄弟麼!而且鐵匠鋪的工作未必比在農場好多少,掄鐵錘打鐵也是力氣活,而且全年無休,整個村子的鐵器維修可都只能靠我們一家。”

“凱爾德那傢伙也不知道會去哪?聽說他父親準備把他安排到政府機關裡去!”

“估計也不是什麼要職,大概率會去他父親手下當個小警員,畢竟現在官員是有學歷要求的,如果參加公務員考試,凱爾德這傢伙肯定過不了。”

“公務員考試難度太大,競爭太激烈了,如果我成績好的話,也想去報考,不過又沒背景,成績又差,還是省點報名費爲好。”

在東非社會環境下,政府工作人員必然是比較吃香的,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中下層政府人員。

畢竟官位到了,在各個國家都能過的相當不錯,所以還是要看基層人員的待遇。

“去當兵也不錯,不過海軍的要求太高,去年我們學校才招了兩個人,聽說海軍的伙食比陸軍還要好!”

“陸軍的伙食就已經屬於頂尖水平了,海軍的不過是錦上添花,而且能接觸到更多的東西,當然,海軍也要看分配到哪裡,要是南琉球羣島,科摩羅羣島那種窮鄉僻壤,豈不是非常糟糕!”

“呵呵,陸軍更慘,萬一分配到西南非洲,或者剛果雨林,那可非常折磨人,而且要面對的威脅也相當多。”

“那也比普通人強,進了軍隊,以後待遇也差不了,退役了也能享受一定的特權,擁有一定社會地位,光是這一點就足夠了,而且現在部隊條件改善了許多,能接觸到許多新東西,長長見識也不錯。”

東非這幾年工廠建設比較頻繁,所以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可以進入工廠工作,這也代表着東非工業化的一個方向,人員向着產業流動。

除了學生,東非政府同時將部分東部工作的人羣,向西部轉移,這也是目前東非的基本國策之一。

東非各地人口分佈不均勻,尤其是西部地區,所以人口遷徙很重要,大多以工作調動爲主。姆貝亞市第一鋼鐵廠

“今年我們廠要出十五人到哈拉雷市去工作,支援西部工業發展,我還是勸伱們多想一想,哈拉雷市的環境不比姆貝亞市差,而且未來東非很多重工業必然會放在哈拉雷市,因爲西部的資源更多,所以前景也比姆貝亞市強上許多。”第一鋼鐵廠廠長動員道。

不過響應者寥寥,這也正常,能在姆貝亞市第一鋼鐵廠工作的,在姆貝亞市都是拖家帶口的,自然不想再折騰到其他城市。

“姆貝亞市到哈拉雷市距離並不算遠,也就幾天時間,而且是坐鐵路,那邊都已經安排好了,就等着工人拎包入住,再者說姆貝亞市未來鋼鐵產能肯定會比例下降,反而是哈拉雷市不斷上升,這也意味着更加穩定,就算失業,現在馬塔貝萊省的就業機會也比南薩爾茨堡省要多的多,畢竟馬塔貝萊省是東非第一個工業省。”

在東非鋼鐵工廠當工人,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末位淘汰制,定期會篩選掉一批工人,所以廠長會這麼說。

“廠長,你說這一天天就瞎折騰,姆貝亞市鋼鐵廠不也挺好,怎麼淨想着把人往西邊送。”

“哼,什麼叫瞎折騰,這是國家的大戰略,不要覺得受了委屈,實際上不僅我們第一鋼鐵廠,包括政府機關,學校,其他工廠,甚至村莊,都要求向西部內陸輸送人口。”

“這麼做的目的也是顯而易見的,西部人口太少,那麼多土地和資源都沒有利用上,所以開發西部自然要東部支援,而且這幾年西部條件一直在改善,尤其是霍亨索倫行省,施瓦本省,馬塔貝萊省,這三個行省的基礎條件一點也不比東部差,甚至馬塔貝萊省有超越中央省的勢頭。”

東非對馬塔貝萊省的重視是顯而易見的,而且這也符合馬塔貝萊省所處的地理位置,從姆貝亞往西,就是中部三省,而這裡又是東非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所以能更好的銜接東部外溢產業和人口。

而東部外溢產業和人口,自然是政府的強制行爲,因爲按照東非的人口水平,東部地區實際上遠遠沒有超出其實際承載力。

畢竟東部地區土地就有兩百多萬平方公里,人口也才區區兩千多萬,這麼點人口卻佔了東非的三分之二,東部人口密度和歐洲國家的人口密度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國家的考慮,自然是爲了更好的發展我們的國家,所以支援西部是必然的,而且西部不是龍潭虎穴,早年間就有西進運動,只不過這幾年不再搞這個口號了。”

西進運動是東非十年前的產物,那個時候西部省份纔是真正的蠻荒之地,現在西進運動的成果早就已經體現出來,包括中央鐵路等大型基礎設施工程,改善了西部的人居環境,這纔有了現在東非的產業大變局。

不過隨着時間推移,西進運動也就漸漸沒了聲音,但是政策一直在穩定推進,這也和東非外來移民人口下降有關。

“現在去西部簡單,未來恐怕想去都不容易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西部的機會肯定也比東部多,所以爲了前程多想一想,有想報名的人明天就可以和我報名,如果三天後人沒有湊齊,那我就只能按照老規矩指派了!”

作爲廠長,權力還是比較大的,只不過手下人主動的話,大家面子上都好看。

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752章 軟柿子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27章 地圖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357章 索加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700章 龍騎兵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539章 鄰居論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249章 熱度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13章 國際調停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600章 嘗試第149章 王位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488章 情報戰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298章 香蕉園第740章 古戰法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596章 壓迫感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2章 戰場間隙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27章 地圖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74章 “整肅”運動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200章 分裂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594章 矛盾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123章 誘拐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200章 分裂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488章 情報戰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34章 動員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80章 農業第101章 招人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464章 勸說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45章 菸草工廠還在審覈……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92章 挖牆角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33章 尋找“光明”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598章 新年第299章 預判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
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752章 軟柿子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260章 南轅北轍的猜想第653章 省會選擇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27章 地圖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357章 索加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700章 龍騎兵第490章 奇葩指揮官第651章 西南非洲第539章 鄰居論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249章 熱度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13章 國際調停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600章 嘗試第149章 王位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488章 情報戰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298章 香蕉園第740章 古戰法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596章 壓迫感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12章 戰場間隙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27章 地圖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74章 “整肅”運動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200章 分裂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594章 矛盾第641章 一進一出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123章 誘拐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200章 分裂第250章 敵在巴黎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488章 情報戰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34章 動員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80章 農業第101章 招人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464章 勸說第5章 火熱的製造業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45章 菸草工廠還在審覈……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92章 挖牆角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33章 尋找“光明”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598章 新年第299章 預判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