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各方行動

第251章 各方行動

時間來轉眼即將來到到八月份,原本拿破崙打算動員四十萬法國軍隊同普魯士作戰的計劃,因爲戰前準備不充分和後勤等因素徹底破產。

但是從做出宣戰決定的那一刻,就沒有回頭路了,如果早知道政府部門如此不靠譜,拿破崙三世一個月前絕對不會那麼草率宣戰。

目前法國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部署了二十三萬軍隊,與此同時,河對岸德意志聯軍人數達到了四十二萬,因爲從普奧邊境抽調部分軍隊的原因,比歷史上多了四萬多人。

法軍編爲兩個進攻軍團和一個預備軍團,一個進攻軍團部署在洛林的梅斯附近,總兵力12.8萬人,由法皇拿破崙三世和巴贊元帥統領,這是法軍的主力部隊,被稱作萊茵軍團;另一個部署在浮日山脈的右邊,阿爾薩斯的斯特拉斯堡附近,由麥克馬洪將軍統帥,只有不足4萬人;另外在洛林梅斯西邊的沙隆還留有一部分預備隊。

“這裡是孚日山脈,萊茵軍團在山脈北側的梅斯附近,而麥克馬洪將軍的夏龍軍團則在南側的斯特拉斯堡附近,萊茵兵團作爲主力,由我親自指揮,我們的目標是這裡——法蘭克福,攻下法蘭克福,我們就可以將北德意志聯邦同南德意志分割開來,而夏龍軍團的任務是策應主力的行動,只有先把南德意志各國按下去,我們才能把精力放在普魯士身上。”一身戎裝的拿破崙在指揮部裡同法國萊茵軍團的將領們描述着自己的作戰計劃。

法蘭克福在梅斯和薩爾布呂肯東北方向二百多公里,攻克這裡,南邊的巴登和符騰堡就被法軍包圍,同時從法蘭克福北上可以威脅普魯士西部本土,往東南南可以威脅到巴伐利亞的紐倫堡。這本來是一個先發制人的進攻部署,計劃集中兵力迅速越過國界,向法蘭克福突進,切斷南北德意志的聯繫,迫使南德意志各邦保持中立,全力擊敗普魯士。

“陛下,作戰計劃可行,依照上次普奧戰爭普魯士的動員能力來看,普魯士加上德意志聯軍應該能拿出至少三十萬軍隊部署在萊茵河東岸,幸好有奧地利牽制普魯士,不然普魯士東線部隊也調集過來,我們的處境才更可怕,雖然說帝國軍人比普魯士經驗更豐富,戰鬥力更強,但是面對接近兩倍的敵人,我們還是要小心爲妙。”巴贊元帥說道。

弗朗索瓦·阿希爾·巴贊 Franois Achille Bazaine(1811年2月13日- 1888年9月23日)僱傭兵出身,1864年成爲法國元帥。在40年軍旅生涯中以難以置信的勇猛聞名法國。

弗朗索瓦·阿希爾·巴贊生於凡爾賽宮,是一個數學和橋樑工程師的兒子,他的父親應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邀請,在彼得堡主持修建了幾座橋樑。他因沒能得到家庭的財政支持,未能通過綜合工科學校的入學考試,於1831年3月進入第37步兵團的服役。當時還是平等的路易·菲利普剛當上國王的時候。1832年1月進入外籍軍團當僱傭兵,1833年授少尉軍銜。在1833年爆發的第一次卡洛斯戰爭完成了一項赴西班牙的軍事使命,右腿在戰鬥中負傷,因表現英勇授勳。1835年再次在阿爾及利亞服役,1837年晉升上尉。後來在情報部任職,在撒哈拉大沙漠和阿爾及利亞民族英雄阿卜杜·卡迪爾對陣,對其窮追不捨,迫使其退入摩洛哥,1845年手腕再次負傷。1847年阿卜杜·卡迪爾被俘後他晉升中校,1850年成爲上校,1852年6月在凡爾賽娶了他的第一個妻子拉索萊達的瑪麗亞·胡安娜。除此外他參加過克里米亞戰爭,法國-撒丁對奧戰爭,還有法國干涉墨西哥的戰爭,可以說是馬西米連諾一世的老熟人。

巴贊說這話,確實沒人反駁,縱觀他參加的這些戰爭,都是典型的以少打多,尤其是墨西哥,屬於在別人的國土上作戰,而且墨西哥遠離法國本土。

巴贊作爲一名將領,指揮能力倒是沒有什麼突出,唯一優點是足夠勇敢,每一次都身先士卒,所以經常負傷,是法國公認的勇士。

法國的“勇士”都說了,法國士兵英勇,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就是要壓着普魯士軍隊打,以一敵二。

“我們沒有退路,這次的對手也不是我叔叔拿破崙大帝時代的歐洲各國,而是那個曾經被他踩在腳下德意志地區,甚至連奧地利人都沒有參與進來,所以我們的勝算很大,就讓普魯士和德意志再次見識一下法蘭西的恐怖,法蘭西萬歲!”拿破崙三世鼓動道。

……

“如果我所料不錯的話,法國的目標肯定是切斷我們和南德意志地區的聯繫,而最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的就是佔領法蘭克福地區,所以拿破崙三世爲了實現這一目標,肯定要先發制人,所以我們的人應該在西岸時刻關注法國人的動靜,前線部隊先避免和迎面而來的法軍直接開戰,先撤離到有利位置消耗一下法軍的士氣。”

在拿破崙三世和同幕僚,將軍們討論進攻計劃的時候,毛奇也在同普魯士的將領們分析法國人的動向以及解決方案。

……

普法兩國大戰一觸即發,而東非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十多天,對於東非來說,這次征服戰爭的體驗很不友好,受制於後勤的原因,嚴重拖慢了行進速度,第二次征服戰爭,有姆貝亞作爲基地,後勤勉強跟的上。

而這一次,東非新佔領的贊比亞區域,都沒有開發出來,糧食產出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軍糧和物資需要從後方穿過贊比亞地區糟糕的交通再送往前線。

雖然進度比較慢,但是勝在穩定,每天都能向前推進一二十公里路程。

……

羅馬。

“法國人已經撤走了?”奧匈帝國派駐羅馬的特使問道。

“是的,今天最後一批法軍從菲烏米奇諾撤離,原本法軍駐羅馬人數就不多,只有三千多人,現在法國軍營已經徹底空了。”

“很好,我馬上前去拜見教皇,說服他同我們奧地利簽下協議,這一次我們無論無何也要給意大利些顏色看看。”

“用不用通知卡爾將軍,讓他配合行動!”

“不,現在還不是我們軍隊露面的時間,不然嚇到意大利政府,導致他們不敢行動了怎麼辦?你回去和卡爾將軍說,繼續潛伏,我們等意大利對教皇國動手的時候,打他個出其不意。”

特使接着說道:“我先去羅馬城內,說服教皇的接受奧地利的保護,然後再把這個消息公佈出去,意大利政府一定會着急,而他們肯定會一邊在威尼斯加強兵力提防我們干涉,一方面直接出兵羅馬,讓一切塵埃落定,但是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我們在羅馬還有一隻奇兵,只要帝國拿到戰爭藉口,到時候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出兵意大利,那時意大利纔是入侵者,而我們則是維護和平的秩序守護者。”

(本章完)

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30章 入侵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36章 濱海區第713章 不畏戰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6章 咖啡第424章 奔逃第572章 停火線第261章 威脅第351章 過往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191章 青檸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619章 繳獲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61章 檢閱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438章 倒計時第616章 行蹤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460章 衝突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696章 油井第330章 跑路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81章 煤礦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606章 後悔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79章 閒談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200章 分裂第552章 過往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289章 教學第402章 妥協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695章 納塔爾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740章 古戰法第68章 阿拉斯加第293章 入關!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676章 摩托第616章 行蹤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80章 農業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71章 海底電纜第71章 海底電纜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03章 “大殺器”第574章 服軟第695章 納塔爾第104章 飲食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82章 抉擇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84章 消息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713章 不畏戰第617章 行動
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130章 入侵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36章 濱海區第713章 不畏戰第326章 “中央運河”工程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86章 咖啡第424章 奔逃第572章 停火線第261章 威脅第351章 過往第2章 恩斯特的改變第191章 青檸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619章 繳獲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122章 北境開發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251章 各方行動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61章 檢閱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438章 倒計時第616章 行蹤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460章 衝突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781章 大環套小環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696章 油井第330章 跑路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81章 煤礦第178章 葉克王國第606章 後悔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79章 閒談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200章 分裂第552章 過往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289章 教學第402章 妥協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88章 維斯特宮第435章 鋼鐵和人口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695章 納塔爾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740章 古戰法第68章 阿拉斯加第293章 入關!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676章 摩托第616章 行蹤第779章 登陸成功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80章 農業第493章 海軍對壘第473章 新總督的煩惱第71章 海底電纜第71章 海底電纜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406章 黑色產業鏈第103章 “大殺器”第574章 服軟第695章 納塔爾第104章 飲食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82章 抉擇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146章 農業研究所第84章 消息第4章 萬事開頭難第713章 不畏戰第617章 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