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領土交易

第1137章 領土交易

所以從東非對德國幫助上的回饋來說,東非完全對的起德國,只不過這些回饋並不是德國最迫切需要的罷了,德國需要的是東非在戰略上對德國進行全方面配合,而不是經濟上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但是,德國顯然不能說兩國經濟合作不重要,畢竟德國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國土規模決定了德國在很多方面的劣勢,尤其很多戰略物資上依賴東非提供支持。

小毛奇就說道:“實際上東非的建議對我們而言,也是最好的選擇,在如今這個時間段,我們根本就不可能顧及海外領地,如果能通過這些海外領地換取東非的支持也是不錯的結果,這些海外領地本來就是英法分出來的殘羹剩飯。”

“對於帝國而言,只要擊敗了英法,那中東,印度等富饒的殖民地還不是手到擒來,所以將這些殖民地變現,對於我們而言纔是最有利的。”

小毛奇的說法讓德國一衆高層都陷入沉默,實際上德國政府心裡都明白這個道理,只不過還是感覺有些憋屈罷了,最難過的是心理的那道坎兒。

如今小毛奇將話挑明瞭,至少對德國政府是一個不錯的心理安慰,一切都是爲了帝國,至於東非,現在德國反而更加應該大力拉攏,就算不能成爲戰友,但東非只要能表現出對德國友好的態度,對德國也是一件好事。

畢竟除了東非以外,歐洲外的其他國家對德國的幫助也不大,就比如美國,雖然工業實力世界第一,但是以美國和英國的關係,大概率會傾向於英國一方。

雖然東非和美國都言明中立,但是國家關係也是親疏有別的,東非至少是德意志國家,天然會偏向於德國。

事實也是如此,恩斯特雖然選擇袖手旁觀,但是暗地裡還是希望同盟國取得最終勝利的,而東非對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扶持也不少,尤其是奧匈帝國,當初恩斯特可是給奧匈帝國提供了不少幫助。

事已至此,威廉二世只能無奈說道:“讓東非的布爾斯大使過來和我們簽訂協議吧!”

……

“我們東非對於德國肯定是支持的,畢竟德國取得戰爭勝利,對整個德意志民族來說都是一件大好事,我們同樣作爲德意志民族的一份子不至於在這件事上和德國唱反調,反而希望德國能夠取得歐洲霸權。”

布爾斯上來就大談東,德之間的友誼,這其實也是布爾斯的真實想法,畢竟東非在怎麼說也是德意志國家,布爾斯作爲德意志人自然在心裡傾向於德國。

當然,在德國君臣眼裡就不太一樣了,布爾斯這個明顯帶有混血特徵的東非人,在一衆貨真價實的德意志人中間,還是顯得格外突兀的。

這很難不讓德國君臣心中產生一種違和感,你這明顯帶有遠東血統的東非人,在這裡大言不慚的聲稱自己是德意志民族的一份子,那他們算什麼?

說實話,近些年東非人在外界的變化還是很大的,以前東非在國外的人員大多數都是正兒八經的日耳曼人面孔,亦或者有極少數迥然不同於日耳曼的東亞人面孔,兩者之間涇渭分明。

而現在東非出國人員,已經被大量明顯帶有混血特徵的面孔所取代,而且在口音上也帶有明顯的施瓦本,或者說南德口音。

這種樣貌和語言上的變化,無不說明東非同化政策的成功,顯然東非種族融合的十分徹底,而且對德語的推廣相當順利。

唯一可惜的地方就在於,東非標準德語和德國,尤其是柏林高層們有些細微差別,畢竟柏林在德國的東北方向,口音上還是有比較清晰差別的。

當然,對於這種東非口語,德國政府也不太意外,畢竟東非標準德語本來就採集自德國南部其是施瓦本地區。

施瓦本德語其實在德國,乃至世界範圍分佈十分廣泛,畢竟南德意志地區曾經是整個德國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區域,包括奧地利,德國其他區域,東非,北美,南美,克羅地亞等等諸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大量施瓦本德語人羣存在。

就比如奧匈帝國境內的克羅地亞地區,克羅地亞的德意志人就自稱多瑙施瓦本人,可見施瓦本地區的人口流動帶動了施瓦本地區方言的流動。

而最近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就是東非政權帶來的,包括原黑興根王室,也就是如今的萊茵皇室其本身就屬於施瓦本文化圈。

總而言之,布爾斯等東非官員帶給了德國君臣一種十分新奇的感官,當然,在德國極端德意志民族主義者來看,東非肯定不屬於德意志民族,相對於自認爲正統的德意志人來說,東非人完全像一個新的民族。

當然,德國政府高層肯定不會這麼說,東非雖然因爲人種上夾雜了大量遠東地區移民,但是其他方面幾乎和德國沒有太大差別,更重要的事,德國此時需要東非,更不能將東非踢出德意志大門之外,那隻會讓德國的敵人們感覺高興。

威廉二世說道:“好了,布爾斯大使,我們還是直接進入正題,關於我國海外領地,不是不能轉交給東非,但是東非必須給予我們應有的價值,畢竟這些海外領地也是帝國領土的重要組成部分。”

布爾斯回答道:“自然沒有問題,我們東非會根據市場價格,給予德國滿意的方案,德國這些殖民地我們東非願意以五千萬萊茵盾的價格進行收購。”

萊茵盾的幣值可以說是全世界主要大國裡比較低的,五千萬萊茵盾聽起來很哄人,實際上也就八百萬美元左右。

而這個價格也讓威廉二世眉頭一皺,畢竟東非要的可是德國全部的海外殖民地。

布爾斯說道:“這個價格絕對不算低,畢竟德屬中非和太平洋領地等地區,大多數都屬於人煙稀少的熱帶雨林地區,開發十分困難,尤其是太平洋上那些島嶼,根本無力支撐大規模經營活動。”

“甚至不客氣的說這些殖民地很多都比較雞肋,是英法等殖民國家都沒有看上的存在,所以五千萬萊茵盾絕對算是誠意實足……”

作爲買方,布爾斯肯定要多挑這些殖民地的缺點,而事實上布爾斯還真沒有貶低德國這些殖民地的屬性,對於東非而言,其中最有價值的就是德屬中非和多哥蘭,但對於東非而言也就那樣。

德屬中非雖然緊挨着東非本土,但是覆蓋着大片未開發的原始雨林,就算東非想將當地開發出來,也不會太過容易,而這對德國而言更是一個無底洞。

這些海外領地對於德國政府來說確實是無底洞,投資遠大於收益,而且德國也不可能守得住。

與其便宜協約國還不如交給東非,至少還能從東非換一些實際的好處,等擊敗了英法,德國不僅能確立歐洲大陸上的話語權,更是可以直接掠奪英法那些富裕的殖民地。

所以,布爾斯雖然有些摳搜,德國還是同意了東非的方案,至於具體支付,則完全被德國要求換成德國需要的戰爭物資,而這也是東非想要的,畢竟東非的港口倉庫早就囤積了大批物資,就是爲了用這些物資在戰爭時期大賺一筆的。

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926章 機耕路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524章 幸福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559章 誣陷第811章 送行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383章 引入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552章 過往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487章 太特城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99章 岸防炮第766章 集結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387章 初交手第802章 爭論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231章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563章 熱心腸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56章 平衡第81章 煤礦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766章 集結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88章 衝突升級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976章 開始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30章 蓄水池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60章 革新第441章 回國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371章 生意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504章 借人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96章 西北悲歌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821章 裁軍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967章 奧拓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49章 王位第933章 法國主導
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926章 機耕路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524章 幸福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559章 誣陷第811章 送行第776章 第三階段第383章 引入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552章 過往第283章 特雷西亞軍事指揮學院第121章 姆萬紮船廠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487章 太特城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99章 岸防炮第766章 集結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387章 初交手第802章 爭論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231章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563章 熱心腸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56章 平衡第81章 煤礦第909章 第二百二十六 裝甲部隊設想第766章 集結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88章 衝突升級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976章 開始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30章 蓄水池第905章 “阿司匹林”第940章 遷都工作開啓第160章 革新第441章 回國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719章 騾馬帝國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754章 東非海軍困境第371章 生意第872章 棉花擴產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504章 借人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970章 世界第四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1170章 奧匈戰場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1129章 火藥桶上跳舞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96章 西北悲歌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821章 裁軍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967章 奧拓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149章 王位第933章 法國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