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象牙

海軍艦艇出售,實際上和處理廢銅爛鐵沒有區別,只不過這個時代就是廢銅爛鐵也有很高的價值。

更何況是帶着武器系統的鐵甲艦,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科技武器,和前世的航母屬於一個級別。

等斐迪南大公安排海軍相關工作後,馮德萊恩開始向恩斯特回報去年東非的象牙生意。

“東非象牙生意一直很興旺,去年象牙的交易量是四萬多支,其中我們庫存的有兩萬多支,也就是1884年大約一萬多頭大象死在東非獵人的槍口之一。”

象牙生意一直是東非最興旺的生意之一,歐洲人最開始在非洲搞殖民就是爲了三樣東西,黃金,象牙和黑奴,所以有了黃金海岸,象牙海岸這些名詞的存在,實際上“黑人海岸”也應該存在,不過歐美人畢竟還要立“牌坊”。

“我們庫存的象牙還剩多少?”恩斯特問道。

“還有兩百多萬支,按照目前每年的出貨量,足夠我們出口一百多年。”

東非在過去二十年裡,光是獵殺的大象就超過三百萬頭,平均每年屠殺超過十萬頭大象,不過東非野生大象依然保持在至少六百萬多頭以上,東非畢竟沒有相關統計數字,所以具體數量不好判斷。

19世紀初,整個非洲的非洲象數量應該在兩千六百多萬頭,比現在東非黑人數量還多,這和前世僅存下四十多萬頭的非洲象相比,確實多的有些誇張。

“去年國際象牙市場的行情並不好,因爲西非象牙出貨量變大,所以我們只能也稍微跟着下降一點象牙價格。”

東非象牙受到西非競爭的原因很簡單,因爲這幾年歐美殖民者在西非加強活動,加上東非壟斷大部分原料供應產地的原因,所以使得西非象牙產量節節攀升。

當然,付出的代價也很明顯,那就是西非的大象們再次慘遭毒手,走上了和東非親友們同樣的道路。

之所以說再次慘遭毒手,那是因爲以前象牙的交易中心就在西非沿海,後來隨着東非國土整合和大開發,坐擁上千萬平方公里的東非,成了新的世界象牙供應中心,目前世界最大的象牙交易市場就在蒙巴薩市。

東非就等於三分之一個非洲,而北非沙漠地形顯然也不適合大象生存,所以剩下的大象主要在西非,阿比西尼亞,安哥拉,莫桑比克和開普敦這些地區。

其中又以西非面積最大,所以是僅次東非的第二象牙產地,但是西非殖民歷史要早於東非,所以野生大象數量一開始並不比東非多。

也就是在七十年代,東非極速對外擴張和開發後,大量東非野生大象被滅絕,所以東非大象數量在七十年斷崖式下跌。

現在西非和東非誰的大象數量多還真不好說,不過東非目前對大象的獵殺行動已經大大減少。

說句缺德的話,那就是殺的差不多了,尤其是東部地區,人類活動區域基本上沒有再擴張,恩斯特也懶得再找動物的麻煩,至於正在加速開發的西部地區則完全不一樣。

“找個時間,對東非的象羣數量做個調查,我們要對東非的野生大象有一個充分的認知,畢竟象牙這種資源並不像韭菜那樣容易生長。”恩斯特吩咐道。

大象的壽命很長,而且一生只有一對象牙,所以象牙的生長需要時間,非洲象不僅在數量上遠超亞洲象,象牙產量也是如此,因爲亞洲象只有公象纔有象牙,而非洲象公母都有象牙。

恩斯特瞭解東非目前大象數量的目的自,然不是聖母心發作,而是爲了能把象牙生意一直維持下去,就和前世澳大利亞的袋鼠一樣,如果多了也是可以殺的,按照目前東非大象數量,只要保證在一個合理區間內,未來也可以保證穩定供貨。不過前世非洲國家大多數選擇了竭澤而漁,所以非洲大象數量一直在下降,而得不到有效恢復。

恩斯特現在希望幫助其他國家更進一步,這樣東非未來才能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

“這幾年把庫存的象牙提升到三萬,每年出口象牙數量維持在四萬支左右,剩下的我們從西非進口。”

從西非進口?

“殿下,你確定沒有說錯?我們東非就是世界第一大象牙主產國,怎麼還不從西非進口象牙?”

恩斯特說道:“因爲我對當前的象牙市場格局並不滿意,東非和以後南非,我們是要完成統一的,這些小市場可以不太在乎,但是西非是一個對我們有威脅的競爭市場,所以我們更應該把這個市場爆掉。”

“說句實話,大象生長週期是相當慢的,而世界對象牙的需求卻每年都在增加,根據我們東非的經驗,大規模滅絕之下,大象種羣很難恢復,甚至無法恢復。”

“我們東非作爲一個集權國家,還能及時通過調整政策,保證非洲象的數量,維持在一個合理區間,保證未來東非象牙生產的可持續性。”

“而這些,是西非未來宗主國們不在乎的,他們只想從西非獲得更多的利益,所以接下來二三十年,西非的象羣會遭受到毀滅性打擊,我預測到二十世紀初,西非的非洲象數量可能要對摺。”

“而我們東非的工作就是進一步加劇這種市場走勢,而且轉賣象牙,我們也能獲取一定的利益,無非是要多付些運費,反正等到北方鐵路西段竣工後,也就是順道的事。”

恩斯特的目的是加速西非的象牙買賣,有一句話不是說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麼!

東非可以通過和西非土著之間的貿易來達到這一點,而付出的代價無非是廉價的工業品和糧食。

再把從西非購買的象牙,轉銷世界象牙消費大國的遠東帝國,這其中依然可以保證一定利潤,因爲象牙整體上是供不應求的。

前世爲了獲取象牙的替代品,甚至有人到西伯利亞尋找被凍土封存猛獁象的象牙,可見市場的廣闊性。

“殿下,你的意思是把我們的象牙大部分封存,而且要保證未來大象的生存空間?”下屬覺得恩斯特有些異想天開。

畢竟十九世紀銜接着一二次工業革命,這給了人類一種未來“人定勝天”的錯覺,現在恩斯特這麼幹,在大多數人眼裡絕對是浪費功夫。

不過恩斯特不在乎,畢竟現在人和21世紀思維模式有些區別,恩斯特也不是動保成員,單純是從產業方面來考慮這件事。

21世紀,爲了恢復大象數量,各國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東非只要少殺一點,等到下個世紀末期,估計就可以壟斷大部分市場,所以還是很划算的。

畢竟現在東非和前世那些非洲窮國不一樣,不需要單純看着象牙生意來增加收入,象牙收入在東非國家收入中只佔很小的份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不過單筆利潤比糧食,普通工業品都要高。

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37章 補丁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98章 遊歷第394章 硬氣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430章 客人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574章 服軟第276章 “老朋友”第36章 濱海區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505章 提速第600章 嘗試第108章 歷史課第467章 觀察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95章 拜訪第357章 索加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441章 回國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38章 開墾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672章 危與機第464章 勸說第31章 部落衝突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13章 野望第182章 抉擇第18章 遠洋貿易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8章 遠洋貿易第387章 初交手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63章 年底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304章 調停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752章 軟柿子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299章 預判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608章 會面第356章 鐵路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62章 打魚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64章 一日政治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688章 巡邏兵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595章 鼓動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276章 “老朋友”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505章 提速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431章 居所第426章 回歐
第17章 達累斯薩拉姆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37章 補丁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98章 遊歷第394章 硬氣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665章 東英必有一戰第430章 客人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165章 拉斯坎坡裡貿易市場的發展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574章 服軟第276章 “老朋友”第36章 濱海區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505章 提速第600章 嘗試第108章 歷史課第467章 觀察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195章 拜訪第357章 索加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441章 回國第659章 對阿貿易第38章 開墾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672章 危與機第464章 勸說第31章 部落衝突第744章 心態調整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113章 野望第182章 抉擇第18章 遠洋貿易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18章 遠洋貿易第387章 初交手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553章 大公無私第163章 年底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304章 調停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528章 與時俱進第752章 軟柿子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299章 預判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627章 特別行政市第608章 會面第356章 鐵路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162章 打魚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64章 一日政治第678章 “民主”東非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688章 巡邏兵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595章 鼓動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276章 “老朋友”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505章 提速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431章 居所第426章 回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