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

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

“這些條件倒是不錯,不過你們提供的這些區域大多數都是未開發區域,就比如這個貝拉,看地圖完全是一座新城市,恐怕現在連人都沒幾個吧?”魯道夫指着地圖上貝拉前面寫着“規劃中”三個字問道。

恩斯特解釋道:“目前我們在貝拉的人口已經達到七千多人,而且有一條直達內陸的鐵路直通貝拉港,在這裡投資建廠,未來肯定不會差,而且我們東非嚴格意義來說並不缺人口,尤其是東非義務教育比較成熟的情況下。”

“再者說,你不瞭解東非的國情,看到這塊區域了麼?實際上這裡纔是東非工業最發達的地方,等到貝拉和中間省份對接完成後,貝拉港就和你們當年發展的裡雅斯特港一樣會突飛猛進式的發展。”

恩斯特所指的區域,也就是東非第一工業大省——馬塔貝萊省,顯然貝拉如果能夠承接馬塔貝萊省的出海口重任,其地位未來不會低於達累斯薩拉姆市。

因爲這裡就是馬塔貝萊省最快的天然出海通道,而且可以輻射馬拉維湖南部,霍亨索倫行省等中部地區。

而恩斯特的話就讓魯道夫有些不可思議了:“你們東非最發達的區域不是東部沿海麼?”

畢竟依照魯道夫前來東非的所見所聞,蒙巴薩市和達累斯薩拉姆市的發展不亞於奧匈帝國的任何一座城市,巴加莫約和坦噶也不錯,第一鎮市也非常現代化,所以第一印象中他從不認爲東非內陸會比東部發達。

恩斯特點點頭道:“我們東非有二十多個省,如果從數量上來看東非東部目前確實是本國的經濟核心地帶,但是單從省份內部對比,中部的馬塔貝萊省工業規模已經是全國首位,而中部的其他省份因爲資源問題發展的也不錯,所以不要小看東非內陸的潛力。”

魯道夫皺着眉頭道:“那你們爲什麼不放開內陸市場,反而只開發沿海區域呢!”

“廢話,我們東非完全有能力自己開發中部和東部,要不然爲什麼要和德奧兩國在沿海地區合作?”恩斯特反問道。

而且就算東非放開內陸限制,德奧兩國也不可能真心實意的幫助東非發展,畢竟他們又不是蘇聯那種冤大頭,而且東非現在的國際地位也不可能認兩國當大哥。

所以,東非全力支持兩國在沿海地區投資,而內陸則是東非政府自己承擔,尤其是一些東非的重工業部門和國防工業肯定是要放在內陸的。

而沿海,西部沿海安哥拉可以和德國合作,東部沿海莫桑比克自然是和奧匈帝國合作,這樣東非就能減輕不少壓力。

當然,德奧兩國也不是開善堂的,兩國企業也要賺錢,所以他們在東非的投資肯定要有利可圖,在這一點上東非沒有意見,只要不欠本國公民的薪水完全在東非承受範圍之內。

而且德奧兩國也不可能在東非投入太多,他們本國又不是不能建廠,兩國實際上在金融業也不算髮達,能夠投資的數額也很有限。

要真論資本,肯定是英法兩國最強,英國是金融業霸主,法國也有高利貸帝國的“美稱”。

所以合作是真合作,而不是德奧兩國對東非的扶持,在國營壟斷企業和資源基礎的加持下,單從經濟體量上而言,實際上東非本身並不比奧匈帝國差太多。

對於恩斯特所言,魯道夫也有所感悟,那就是這次合作本身是平等的,實際上也就是三國之間搭建一個平臺,推動三國企業相互促進發展,優勢互補。

最後魯道夫代表奧匈帝國還是和東非簽署了協議,畢竟東非是有極大潛力的,至少前期不用擔心投資血本無歸的情況,而且東非作爲熱帶國家,本身就有需要奧地利所欠缺的特殊資源。

……

1892年2月

彭巴港。

彭巴是莫桑比克東北部的重要港口,東非對這裡的建設比較早,當然,這裡也是整個莫桑比克北部經濟較發達區域。

因爲彭巴港口是一個天然良港,隱蔽而易進,其地形和新漢堡港類似,都是口袋狀,只不過彭巴的面積更大,港灣寬八公里,長十四公里,港口入口寬二點五公里,最窄處爲一點八公里。

而且彭巴港靠近東非的新符騰堡省(坦桑尼亞南部),所以這裡也容易獲得東非的支持。

東非對北莫桑比克的開發主要集中在沿海,也就是彭巴,納卡拉,莫桑比克島這三個沿海港口或者島嶼。

其中彭巴和莫桑比克島主要負責北莫桑比克的對外經濟港口職能,而納卡拉港則是東非海軍重點建設的軍港。

其實這也好理解,莫桑比克島開發早,早在1498年,葡萄牙探險家達伽馬就登陸該地,而往前更早從10世紀到15世紀晚期,此島與其天然港口被阿拉伯商人作爲海上貿易中心,在東非接手時莫桑比克島就已經頗爲發達,人口密集。

該島在葡萄牙致力接管印度及東印度羣島貿易的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這估計也是莫桑比克殖民地名稱由來的重要原因。

只不過莫桑比克島的重要性慢慢被南部的馬普托所取代,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東非接手前莫桑比克島依舊是莫桑比克經濟較發達區域。

而歷史上葡萄牙人建設彭巴港確是1904年,所以在東非奪取彭巴之前,這裡只是一處從未經歷開發的天然港灣,而納卡拉港和彭巴港差不多,葡萄牙人來不及對當地進行開發,就落入東非手中。

當然,依照前世莫桑比克的歷史,即便葡萄牙人有能力開發這兩處港口恐怕也要等到20世紀之後了

“納卡拉是海軍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港口之一,是目前我國海軍軍事基地中條件最好的地方之一,像巴加莫約和奔巴島雖然條件也不錯,但是人口和經濟也比較發達,而納卡拉的位置註定這裡在東非全國經濟中重要性不會太高。”

“而且納卡拉東北就是科摩羅羣島和,正東方向則是馬達加斯加島,三者互爲犄角,相互配合,對於我國掌握莫桑比克海峽有重要意義。”

“而北莫桑比克地區的民用港口主要由納卡拉港北部的彭巴港和南部的莫桑比克島負責。”

當然,這是目前北莫桑比克港口的主要情況,實際上北莫桑比克還有不少天然海灣沒有得到開發,這裡是東非海岸線較爲曲折的地方,而且位於莫桑比克海峽西部正中心位置,所以位置非常重要。

從前世來看,莫桑比克的三大主要港口是馬普托,貝拉,納卡拉,而東非的佈局顯然有所不同,其中納卡拉變成了軍用港口,而莫桑比克島這個前世莫桑比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也得到了東非的重視。

實際上莫桑比克島的衰落主要是天災加人禍造成的,莫桑比克政局動盪使得莫桑比克島人口外流,而失去產業和人口的莫桑比克島地位一落千丈。

而東非接手當地,莫桑比克島自然不再可能經受戰爭的反覆洗禮,唯一可惜的地方在於莫桑比克島並不與大陸相連,不過這對於東非而言不是大問題,前世莫桑比克就建設一條數公里的路上橋樑將這裡和大陸部分連接,未來東非自然也能這麼幹。

整個北莫桑比克,在東非經濟中並不算太值得看中,不過也已經超過部分北部和南部省份,但是在補齊國家版圖之後,北莫桑比克的位置就凸顯出來。

這裡是東非東部沿海的中心位置,所以對沿海地區的開發,繞不開北莫桑比克,如果不是地形等原因,就比如馬拉維湖的阻隔,該地區發展完全不輸於東非其他任何沿海區域。

第431章 居所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28章 打探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474章 討論第113章 野望第55章 到東非去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673章 象牙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7章 擴大生產第76章 應許之地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559章 誣陷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193章 “理想國”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285章 挖坑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742章 大捷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898章 太特市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250章 謠言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631章 準備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520章 發電廠第515章 狗咬狗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545章 孤兒第330章 跑路第73章 消化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240章 大借款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403章 撤資第882章 出口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308章 滲透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356章 鐵路第418章 學徒第566章 比較
第431章 居所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128章 打探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721章 1885型重機槍第474章 討論第113章 野望第55章 到東非去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673章 象牙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7章 擴大生產第76章 應許之地第214章 自己人,別開槍?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346章 移民過渡點第900章 “三部”建設第933章 法國主導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1196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鍊鋁廠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559章 誣陷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193章 “理想國”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858章 蔫壞的英國佬第1285章 挖坑第1035章 二五計劃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43章 奴隸制經濟第1216章 企業出海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234章 戰場均勢第1310章 禍水東引第742章 大捷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898章 太特市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1244章 英法調停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1250章 謠言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1144章 背靠東非好乘涼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631章 準備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520章 發電廠第515章 狗咬狗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1151章 東非人打過來了!第545章 孤兒第330章 跑路第73章 消化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828章 奧蘭治人口危機第1231章 水電佔比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582章 地理分界第240章 大借款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403章 撤資第882章 出口第808章 塵埃落定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308章 滲透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174章 食品產業獨立第399章 還是要請爹第356章 鐵路第418章 學徒第566章 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