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黑人力量

第一鎮市。

自從東非準備在八十年代末加強武備後,相關準備工作就分散掉東非政府大部分精力。

好在東非現在各項工程完成大半,所以不至於忙的手忙腳亂,可以比較從容的在東,南,西三個方向完成軍事部署。

而這也體現了東非當前地緣上的劣勢,如果算上北方的埃及(英),東非四面皆敵,東非也需要在合適的時間內解決這個隱患。

而隨着備戰工作的展開,對人口,尤其是戰爭相關人口的統計工作也開始展開。

其中黑人人口數量是一個重要指標,在東非歷次戰爭中,黑人是一個不能忽視的羣體。

在八十年代以前,東非每有大戰,黑人都是東非經濟平穩展開的一個重要保障,因爲前線抽調軍隊,勢必影響後方生產工作,同時後勤保障也需要大量人手,這種工作一般都是東非國民來完成。

所以黑人是保證東非生產工作的穩定劑,時間越是往前,越是如此,在東非殖民地時期,後方生產工作基本上由黑人展開,東非則全民皆兵。

後來東非人口上來了,也就漸漸不需要再那麼多軍隊,職業軍人數量就足夠了,但是黑人依然補齊了東非一定的勞動力缺口。

所以黑人人數是東非戰爭的一個重要數據指標,不過黑人統計和東非國民統計是分開計算的,屬於非國民人口。

民政部大臣威馬爾向恩斯特報告道:“王儲殿下,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截止到1885年,我們國內黑人總數從八十年初的1950多萬減少到1490多萬人,其中按照年齡被淘汰出口的總共210多萬。

這是東非在過去五年“黑奴貿易”的主要數據,兩百萬年紀達到標準的黑人被東非銷售掉。

當然,這也和東非的國策有關,東非的國策之一就是“騰籠換鳥”,黑人數量是最直觀反映這一政策的標準數據。

巴西這五年成爲東非黑人第一大目的國,總共超過83萬,剩餘部分主要在拉美各個國家平攤50萬左右。”

而去年開始,東非就已經着手相關統計工作,人口意味着戰爭潛力,黑人也是東非戰爭潛力的一部分。

奧斯曼帝國依然是主要買家,包括北非等名義上依然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區域,總共是35萬左右,中亞和其他阿拉伯地區,包括波斯是20萬左右,美國因爲上一次和我國交惡,奴隸貿易受到限制,只有10餘萬左右。

這72萬人,實際上就是老弱病殘,東非自然不會養着一批閒人,而且這72萬人也沒有辦法銷售,所以只能政府花點力氣送往西非,只要不死在東非境內,也就眼不見心不煩。

“最後,也就是在東非被消耗掉的黑人勞工,包括壽命短,疾病,體力勞動量過大,被野生動物襲擊等等,各種原因造成的自然損耗,差不多是170萬左右。”

“其中有72萬人被我們流放到西非地區,這部分人口,大多是有所缺陷,以至於其他國家不被接受。”

這部分黑人,也是東非基礎設施建設的“功臣”,東非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大工程,包括公路,鐵路,農田開荒,水利建設,房屋修建等等。

在黑興根王室殖民以前,整個東非境內唯一有基礎設施的也就只有東部沿海的阿拉伯人居住地區,或者是那個早就已經滅亡的大津巴布韋遺址。

所以東非建國是真正的“平地起高樓”,短時間內補齊東非國家的短板,而東非面積達到千萬平方公里,隨便一條公路建設就突破上千公里。所以在二十多年間,建設全國性的公路,鐵路,水利等系統,亦或者是開荒,建設住宅等工程量都是天文數字。

而這些都建立在東非對上千萬黑人的壓迫之上,截止到目前爲止,因爲工程建設而折損在東非的黑人數量就有四百萬之多,尤其是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東非的大基建時期。

“目前西部幾個省份的黑人數量最多,因爲種種原因無法詳細調查,我們預估在在800萬左右,包括剛果雨林,東阿贊德省,新巴伐利亞省,尼羅河行省,西南非洲,多瑙河省,萊塔尼亞省。”

這幾個省份和地區是東非黑人最後的自然聚集區,其他區域存在的黑人基本上都被登記在冊,爲東非的農場,種植園,公路,鐵路,水利工程建設,礦山等工作。

當然,之所以西部保留如此龐大的人口,這和東非在西部省份和地區移民人口稀少有關,就比如東部和中部,移民人口多,黑人數量就少。

“我們東非勞工數據的準確數字是6403207人,是東非非國民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過去幾年對東非經濟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七十。”

在東非勞工其實就是指代黑人,但是黑人不一定是勞工,因爲只有登記在冊的黑人才屬於勞工。

就比如西部那些黑人自留地,就不屬於勞工,他們暫時也沒有辦法爲東非創造價值,目前真正爲東非工作的黑人數量也就是這六百多萬人。

不過自留地黑人也不是沒有作用,那就是補齊東非每年黑人缺口,畢竟東非勞工損耗巨大,沒有蓄水池,早就竭澤而漁了。

在1880年東非國民勞動力大約是五六百萬左右,而非國民的黑人勞工,當時數量達到了七百萬,勞動力數量佔據東非的一半以上,而且從事的基本上是最累,最危險的工作,所以東非經濟輝煌的背後,是無數黑人的血淚史。

現在黑人勞工數量已經下降到六百多萬,這也和東非工程量下降有關,尤其是全國性水利工程建設這項大工程。

全國性水利工程建設涉及的黑人數量就超過一百多萬,而現在很多水利建設已經完工,所以東非勞工數量也有一定下降。

當然,還有中東部的“牲畜化”運動帶來的影響,在東非農業,尤其是種植業中,牛馬等大型牲畜,正在逐步取代黑人勞動力,這也是勞工數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

總體而言,東非“騰籠換鳥”工作成績斐然,東非黑人數量也減少到一千四百多萬,下降了接近五百萬,不過東非想徹底解決黑人問題,短時間還是沒有辦法落實。

不僅如此,東非黑人數量還有可能會再次上升,因爲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存在大量的黑人人口。

兩塊殖民地黑人數量少說也在五百萬以上,如果東非吞併這兩塊殖民地,那東非的黑人數量可能直接重回兩千萬規模以上。

而造成莫桑比克和安哥拉黑人數量如此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東非當年對黑人的“暴政”,很多東非境內黑人逃亡葡萄牙人殖民地。

畢竟和西非相比,葡萄牙人的兩塊殖民地,以及南部的開普敦,顯然更適合黑人就近跑路。

第154章 發“貨”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29章 艱苦行軍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296章 接見第710章 鞏固經濟還在審覈……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191章 青檸第1211章 集中營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961章 危與機第276章 “老朋友”第511章 輸血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92章 挖牆角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780章 追蹤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30章 入侵第924章 海洋第53章 土豆種植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810章 海岸線第109章 聖誕節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027章 合金鋼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151章 在法國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598章 新年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385章 煽動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84章 消息第1222章 會面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189章 邀請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784章 自己人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924章 海洋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379章 黃金葉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330章 跑路
第154章 發“貨”第921章 西班牙不按套路出牌第254章 不歡而散第29章 艱苦行軍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1296章 接見第710章 鞏固經濟還在審覈……第1278章 英國的悔恨第191章 青檸第1211章 集中營第1240章 分險平攤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961章 危與機第276章 “老朋友”第511章 輸血第806章 “小會”辦大事第1314章 非洲之角戰爭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340章 淮海經濟區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214章 四五規劃第92章 挖牆角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1062章 新興產業蛻變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373章 干涉俄國會議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1039章 哈拉雷市工農業發展計劃第1138章 對德殖民地處理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314章 貿易和衝突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1232章 仇恨的種子第780章 追蹤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908章 第二百二十五 可持續發展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778章 跨海作戰第130章 入侵第924章 海洋第53章 土豆種植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810章 海岸線第109章 聖誕節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1027章 合金鋼第1103章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爆發第1112章 招商引資第145章 菸草工廠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1301章 將軍跑路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1247章 五萬平方公里第795章 難兄難弟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151章 在法國第1253章 印太路橋第598章 新年第1161章 帶毒的誘餌第1300章 喀山軍政府第385章 煽動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84章 消息第1222章 會面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398章 狗都要挨兩巴掌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1351章 士兵的“奮鬥”第1189章 邀請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784章 自己人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924章 海洋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379章 黃金葉第1355章 鐵血總統第330章 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