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過剩

“大規模機械化是我們預想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而現在的蒸汽農機相當笨重,同時效率低下,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機械化的重要性。”

在凱德的解說中,一輛蒸汽式拖拉機正在演示耕作。

19世紀30年代,已有人開始研究用蒸汽車輛牽引農機具進行田間作業,各國都對拖拉機有所研究,東非也不例外,只不過東非的賽道已經和其他國家不同。

但到當前爲止世界各國所能造出的蒸汽機牽引車輛,就好像一個小型火車頭,即使不陷在田裡,也會把土壤壓得很實。

蒸汽拖拉機領域的頭牌是英國,他們已經可以把蒸汽拖拉機做的相對來說很小,但是高昂的成本使得這種農具只有大型農場才負擔的起。

姆貝亞市第三國營農場就是大型農場,畢竟許多東西只要加上國有二字,那一般來說規模小不了,東非也不例外。

只不過也不是東非所有地區都像姆貝亞市這麼財大氣粗,買得起這大一個鐵疙瘩,姆貝亞市作爲東非四大城市之一,同時是東非的重工業基地,所以對拖拉機很感興趣。

恩斯特就在姆貝亞市設立了東非的拖拉機研究所,而現在第三國營農場的這臺拖拉機,實際上就是東非買來作爲拖拉機研發參考的產物。

不過姆貝亞市拖拉機研究所更多是照葫蘆畫瓢,借鑑黑興根能源動力公司研究的拖拉機圖紙。

在凱德解說的時候,周圍的小朋友們早就圍繞着拖拉機的話題嘰嘰喳喳聊個不停。

“這種東西太驚人了?就像火車頭一樣,我家距離中央鐵路不遠,我看火車頭的結構和這種叫做拖拉機的很像,不過火車能拉這麼多東西,這個拖拉機用來犁地,應該能力也很強。”

“他的這個大輪子完全是鋼鐵製作的吧!你看那輪子經過地方都被壓出了兩道印子。”

“你們說他的力量能比的上多少頭牛?”

“這不是關鍵,最主要的方面我認爲他更好打理,畢竟是機器,可以長時間運作,也不用吃飯睡覺,只要往鍋爐裡送煤就行了。”

實科中學的學生也要學習物理課,所以對於這種機械產物並不難以理解,不過蒸汽式拖拉機確實能給人帶來巨大的心靈震撼。

尤其是那種巨大的噪聲,齒輪和曲軸還有鍋爐運作時噼裡啪啦,動作也不是很快,彷彿隨時都要散架的老傢伙。

恩斯特對這種蒸汽朋克的產物興趣不大,但是東非的學生們近距離看到這樣的實物那是相當興奮。

“我以後也要成爲拖拉機駕駛員,開着這玩意一定相當拉風。”

“那你可要好好加油,爭取未來到我們國營農場來工作。”凱德笑呵呵的說道。

給予了孩子們鼓勵後,凱德話鋒一轉說道:“當前對於東非來說,想駕駛拖拉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據我所知全國拖拉機數量僅有二十三臺,而且這二十三臺拖拉機全部是從各國購買來的。”

“我們東非的工業實力很差,所以沒有生產這種機械的能力,當然,絕大多數國家也是如此,這就是農業國的悲哀。”

這一點恩斯特並不認同,恩斯特就知道這個時代有個農業國過的相當不錯,那就是阿根廷,不過東非和阿根廷所走的路線不同,阿根廷移民速度相當慢,現在才二百萬左右規模,要知道阿根廷的耕地面積可不小,所以阿根廷纔是真正的地廣人稀,就阿根廷這個人口規模,比利時對於阿根廷來說都算是強國。

凱德接着說道:“所以伱們要好好學習,未來爲東非製造自己的拖拉機,讓這種昂貴且笨重的傢伙能夠便宜和小型化,未來爲東非做貢獻。”“啊!凱德叔叔,不討論學習,我們還是好朋友。”

怨不得第二中學的學生抱怨,東非雖說不歧視實科中學,但是不得不承認,實科中學的生源很差,大部分都是文理中學挑剩下的。

姆貝亞市第一中學就是文理中學,在中考時,第一中學的錄取的最後一名,也比第二中學要高。

雙方的差距還體現在高考錄取率上,實科中學也可以參加高考,但是錄取名額只有的十分之一左右。

當然,東非高考並不是唯一出路,東非還有一種舉薦式考試,由各個學校推薦優異學生參加特殊考試,但是說到底還是看成績說話,有些像前世的各種競賽。

所以第二中學的學生可以肯定在小學時代一定是中游水準,到了中學時代,配合東非的教育水平,學習能力好的是少數。

至於爲什麼是中游水準,那是因爲還有第三中學墊底,第三中學和第二中學一樣是實科中學,但是師資力量遠不如第二中學,更無法和第一中學比較,這一點,如果把實科中學簡單理解成前世的中專就好理解了,不過恩斯特前世是高中數量多於中專,而在東非則是實科中學數量多於文理中學。

不過即便是文理中學,想上大學也不容易,東非大學數量極其少,和東非中學數量相當不匹配,畢竟東非中學已經納入義務制教育範疇,也就是說東非的學生都有機會且有義務上中學,而大學則不是這樣。

不過這一點恩斯特完全不擔心,中學水平足夠東非的學生畢業後獨闖天下了,畢竟這個時代中學學歷就算高學歷人才。

恩斯特甚至覺得再過幾年,東非過剩的中學學歷人數(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很有可能外溢到德奧兩國,就像前世遠東帝國留學生外溢歐美國家一樣。

俗話說知識就是力量,尤其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蓬勃發展的德國,其對人才的需求也是相當旺盛的。

東非中學生如果參加德國工廠的招聘,那絕對相當有優勢,雖然東非因爲普及中學教育導致整體教學質量非常差,但是上過中學的總比上過小學的就業形勢強的多。

只不過在於學生畢業後,對就業的心理預期了,中學生在德國工廠內怎麼說也能混個管理層。

所以說東非的教育體系和全世界都是脫節的,可能歐美的高等教育水平遠超東非,小學教育東非也趕不上德奧兩國水準,但是中學教育東非完全可以以量取勝。

這樣做的後果也就是前期東非中學教育造成過剩,畢竟上升通道狹窄,能上大學的是極少數,可能中學畢業後和父輩從事一樣的工作,甚至進廠打螺絲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務農,因爲東非只是一個農業國。

同時東非前期要擔負巨大的教育支出,這也是恩斯特不着急把黑人打包送走的原因,恩斯特需要黑人替東非承擔起這部分成本。

好處則會在未來體現出來,首先就是未來東非整體國民素質一定會遠超其他國家,東非的中學生放在這個時代文盲遍地的遠東帝國,那絕對是高級人才,放在歐美也不差。

其次是未來東非的工業一定會爆發式增長,畢竟人才已經開始積累,而工業發展的同時,對學歷要求也大大提升,現在小學學歷就可以滿足時代需求,但是總有一天小學學歷會貶值。

恩斯特認爲德意志普及義務教育,使得德國發展如此耀眼,後來蘇聯走的也是這條道路,所以東非只是在這些國家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第1203章 車展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42章 移民熱潮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243章 70式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830章 蓄水池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438章 倒計時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924章 海洋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772章 心態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222章 會面第153章 送酒第981章 捷徑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793章 籠中鳥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938章 換血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6章 戰爭臨近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91章 青檸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390章 勸離第161章 檢閱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612章 美食節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51章 坦噶港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438章 倒計時第199章 結款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925章 造船業第676章 摩托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903章 萊茵宮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464章 勸說第1015章 市場第504章 借人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318章 朱壩鎮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96章 西北悲歌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1008章 分析
第1203章 車展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911章 工業基礎的重要性第42章 移民熱潮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243章 70式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830章 蓄水池第683章 瓜分世界第一階段完成第438章 倒計時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924章 海洋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772章 心態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919章 東非國土面積和行政區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222章 會面第153章 送酒第981章 捷徑第1190章 南方國家盛會第793章 籠中鳥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938章 換血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6章 戰爭臨近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91章 青檸第1172章 第54師的不公待遇第390章 勸離第161章 檢閱第799章 威尼斯會議第612章 美食節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831章 人口長城第1047章 奧匈海軍求助第634章 方案選擇第51章 坦噶港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885章 經濟殖民地的覺悟第1111章 佈局遠東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68章 阿拉斯加第1003章 鐵路系統調整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286章 工人調動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244章 轉敗爲“勝”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438章 倒計時第199章 結款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925章 造船業第676章 摩托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1126章 手搓收音機第1009章 新型戰列艦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903章 萊茵宮第982章 達累斯薩拉姆城市圈第1194章 鐵礦商機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第1115章 農村大發展第1121章 康斯坦丁離世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836章 交通狀況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211章 “口袋”計劃第464章 勸說第1015章 市場第504章 借人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318章 朱壩鎮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96章 西北悲歌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1008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