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河陰縣

回了老家,你想幹啥去?

面對謝直的問題,於誠很是坦然,想都沒想就如實相告。

他準備回去之後,依舊到商戶去當賬房先生。

就是他以前供職的那家糧商,據說在他準備府試的時候,那家糧商還特別派了店中夥計到洛陽找過他,一來是送上一些錢財略表心意,二來是告訴他,如果考試不順的話,就趕緊回去,如今糧商的買賣大好,正是需要他這樣的賬房先生施展所學呢。

聽了這話,謝直估摸着,這也是於誠給自己留下的一條後路,要是沒有這條後路的話,他也不會如此毅然決然的放棄來年科考。

只聽得於誠繼續說道:

“三郎是否聽聞,裴相在河口新置河陰縣,就是要將順河道而上的漕糧集中大河北邊的輸場之中,以此來供給整個中原的糧食,新置河陰縣就是爲了管理當地輸場。

於某曾經供職的那家糧商,就在汜水縣,如今也算近水樓臺先得月,自然多得是糧食貿易,這纔派了夥計過來請我,想來我回去做賬房,俸祿上也會有所提升吧……”

這個,謝直當然知道。

於誠說的裴相,是大唐名臣裴耀卿,開元二十一年以京兆尹升任黃門侍郎,也就是傳說中的門下省侍中,跟隨玄宗從長安前來洛陽,奉了皇命充當江淮、河南轉運使,在古汴河口建造輸場。

這個“輸場”是幹嘛用的?就是江淮的賦稅,糧食啊布匹啊,按照大唐當時的規定,需要上繳至朝廷,當然這是行政上的說法,自然不會把數以千噸的物資堆到皇宮去,具體的實物呢,就需要有個地方存放了,這就是“輸場”,“輸”是賦稅輸送的意思,“場”就好理解了吧?倉庫,以及清點賦稅的場所。

就這個輸場,後來有了一個更爲直接的名字,河陰倉。

裴相這個工作完成的挺好,折騰了一年多,總算完事了。

然後人家裴耀卿一看,這不行啊,倒不是別的,是這麼大的輸場,裡面堆滿了糧食、布匹,這沒人管哪行啊?就指着司農司那幾個小吏,那哪行去?

要不怎麼說人家是大唐名臣呢,不但完美地完成了領導交代到他手上的任務,還主動對這個任務的後續工作進行發散,發現了問題的同時,也提出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咱在輸場邊上新置的縣吧,縣令管民壯,縣尉管捕盜,再從成皋折衝府調一隊府兵輪換保護安全,這不就把輸場給關起來了嘛,當然,業務上的事兒,還是司農司說了算。

玄宗一看,嗯,好主意,行,就這麼着!

就這樣,河陰縣應運而生。

而河陰縣在哪裡呢,黃河北邊,輸場東邊,古汴河的河口處,在汜水、武涉、滎澤三縣的交匯處,生生劃出來一塊地,成爲了河陰縣。

也就是說,新置的河陰縣,不僅佔有一部分原汜水縣的地面,還和汜水縣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於誠供職的那家糧行,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發財的機會,估計早早就派人前往河陰倉了。

想到這裡,謝直突然心中一動,開口問道:

“於兄,三郎有個不成熟的想法,您給參詳參詳?”

“什麼?”

“既然河陰縣乃是新置,縣中官吏是不是也都要重新調任?於兄難道不願去河陰縣供職嗎?即便爲縣衙一文吏,也好過爲糧行行事吧?”

“這個……”能不想嗎,一邊是公務員,一邊是私企會計,擱你你怎麼選?不過選擇好選,關鍵是能不能成?但是呢,既然謝直這個時候開了口,自然就不會逗於誠玩。

“於兄,你也知道我家在汜水一縣的影響,況且河陰縣建立之後,維護河陰倉,還要借重成皋折衝府,我想,如果我家祖父大人開口的話,裴相也不會不給這個面子……

當然,縣中的官職,於兄就別想了,裴相在這個時候建立河陰縣,一方面固然是爲了保障河陰倉的順利運轉,另一方面,也未嘗沒有幫他手下出力之人酬功的想法,想必河陰縣的第一任官吏,早就被裴相安排的明明白白,非是你我外人能夠插手的……

不過,縣衙胥吏這一塊,倒是大有可爲。

於兄常年供職於糧行,對糧食買賣自然熟稔至極,更兼得記賬出納是一名好手,最關鍵的,於兄讀書進學,聲明極佳,正是新置縣衙之中不可或缺之人。

於兄,你看……?”

於誠都讓謝直說得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我一個連府試都沒過的學子,竟然得你如此看重?什麼熟悉糧食買賣、懂得出納記賬……嘿,你要是不說,我都不知道我怎麼適合去河陰縣縣衙!

他還有點抹不開面子,自己是在辭行的,怎麼好像成了找謝直介紹工作了?有心在推辭一番,卻被謝直一眼看透了,大手一揮,很強勢地說道:

“於兄,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不錯,但是君子也有通財之義,我謝直拿你當朋友,這才主動提及要爲你謀求一個文吏的名額,你要是推脫,就是不想去?還是拿我謝直不當朋友?”

二胖子謝正也在一邊勸。

“於兄,莫要迂腐啊,你也說了,回了老家,不爲別的,只爲奉養令堂吃飽穿暖,跟着糧行做事,哪有做文吏舒服啊?

別的不說,做了文吏,就是縣衙中人,長期在縣衙常駐,也不用你跟隨這糧行的車隊東奔西走,於兄,你想令堂吃飽穿暖固然不錯,但是吃飽穿暖之後呢,她難道不想讓自家兒子膝前盡孝嗎?

等你當了文吏,把令堂接到河陰縣,白天忙乎縣衙公事,晚上侍奉令堂,這纔是當人子應當之事啊!”

謝二胖子這個切入的角度特別牛-逼,你自己有什麼想法,難道還比人倫大道更厲害嗎?如果不答應,你還是那個持身極正、事母至孝的於誠嗎?

果然。

於誠一聽把他親孃都擡出來了,推脫的話也真是說不出口了,他有感於謝家兄弟這份勸勸之心,不由得一躬到地。

“既然如此,就麻煩二郎、三郎了……”

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謝正謝直聯名寫了一份信,走家裡的渠道送回汜水,謝直又單獨給於誠寫了一份信,等他回到汜水之後,拿着這份信上門,謝老爺子自然就知道怎麼回事了,至於謝老爺子答不答應,舉手之勞而已,他老人家也沒必要傷了謝家兩個馬上就要科考的孫子的面子。

至此,賓主盡歡,於誠婉拒了謝氏兄弟留飯的邀請,執意離開,按照他的說話,你們兄弟給我幫了這麼大忙,我不說清你們吃飯感謝就夠可以的了,還再你們家蹭飯?我還要不要臉了!?

謝直沒辦法,只得約定雙方的聯繫方式,等於誠在河陰縣安頓下來之後再說吧。

結果。

於誠剛走,又有客人上門。

姓孫,乃是孫逖家的二管家。

他來幹嘛來了?

第415章 果然!謝三郎!第540章 天下武備第45章 無頭女屍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611章 以律法,不以歲月!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235章 三把火第417章 杖責八十第13章 讀書還需要資源?第577章 謝三郎坐鎮大朝會第13章 讀書還需要資源?第649章 火!早有佈置第124章 楊七的理想是如何昇華的第513章 遇襲第233章 一共仨第357章 彌勒教第361章 莫名其妙的敵意第638章 平原送行酒第181章 李老三第268章 謝二胖子的信第418章 轟走史思明第436章 抵達長安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607章 李老三的眼神變了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312章 水生之我要告官第87章 李旭上門第一章 石淙山摩岩石刻第463章 這仗,沒法打……第22章 坑挖好了,等你來第589章 當初、如今第276章 血汗錢第110章 白條第639章 顏真卿與謝三郎不得不說的故事第587章 因爲……案子!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265章 大赦天下第386章 不行第326章 連番變故第25章 無視他第239章 靠水難生之二進宮第330章 臣彈劾第546章 原來是他!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無題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30章 走吧,謝府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124章 楊七的理想是如何昇華的第541章 保險第38章 科舉考試的程序問題第279章 狠辣第688章 李老三,跑了……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第647章 羊湯攤子第657章 土!高尚二笑謝三郎!第161章 這就是你的公平?第541章 保險第15章 柳三姨上門第99章 沒帶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610章 老了第263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240章 靠水難生之三十六文錢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543章 十二衛的正確用法第491章 糟心第578章 詰問第56章 真相大白第258章 賞錢十文第507章 別誤會三爺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396章 慈不掌兵第349章 高主事第540章 天下武備第416章 頭觸不公第76章 回家一頓揍第191章 吏部選,就它了!第106章 好一個熱鬧了得第35章 王師第595章 頭上五尺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239章 靠水難生之二進宮第452章 向死而生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571章 果然蹊蹺!魏六之死!第364章 知客僧第649章 火!早有佈置第624章 悔不聽,卿之言!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549章 攔不住第172章 鹽價第467章 長安急報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49章 縣試開考第125章 虎!楊二姐!第250章 監察御史杜九郎
第415章 果然!謝三郎!第540章 天下武備第45章 無頭女屍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611章 以律法,不以歲月!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235章 三把火第417章 杖責八十第13章 讀書還需要資源?第577章 謝三郎坐鎮大朝會第13章 讀書還需要資源?第649章 火!早有佈置第124章 楊七的理想是如何昇華的第513章 遇襲第233章 一共仨第357章 彌勒教第361章 莫名其妙的敵意第638章 平原送行酒第181章 李老三第268章 謝二胖子的信第418章 轟走史思明第436章 抵達長安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607章 李老三的眼神變了第230章 儒家會員第312章 水生之我要告官第87章 李旭上門第一章 石淙山摩岩石刻第463章 這仗,沒法打……第22章 坑挖好了,等你來第589章 當初、如今第276章 血汗錢第110章 白條第639章 顏真卿與謝三郎不得不說的故事第587章 因爲……案子!第194章 樑管家,會辦事第265章 大赦天下第386章 不行第326章 連番變故第25章 無視他第239章 靠水難生之二進宮第330章 臣彈劾第546章 原來是他!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無題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30章 走吧,謝府第366章 傳說中的劉普會第124章 楊七的理想是如何昇華的第541章 保險第38章 科舉考試的程序問題第279章 狠辣第688章 李老三,跑了……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第647章 羊湯攤子第657章 土!高尚二笑謝三郎!第161章 這就是你的公平?第541章 保險第15章 柳三姨上門第99章 沒帶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246章 罰沒的妙用第610章 老了第263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240章 靠水難生之三十六文錢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543章 十二衛的正確用法第491章 糟心第578章 詰問第56章 真相大白第258章 賞錢十文第507章 別誤會三爺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396章 慈不掌兵第349章 高主事第540章 天下武備第416章 頭觸不公第76章 回家一頓揍第191章 吏部選,就它了!第106章 好一個熱鬧了得第35章 王師第595章 頭上五尺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239章 靠水難生之二進宮第452章 向死而生第285章 爲謝直請功第571章 果然蹊蹺!魏六之死!第364章 知客僧第649章 火!早有佈置第624章 悔不聽,卿之言!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第549章 攔不住第172章 鹽價第467章 長安急報第96章 來路不正,犯了衆怒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49章 縣試開考第125章 虎!楊二姐!第250章 監察御史杜九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