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所謂打壓糧價

謝直那是相當的不高興!

首先,被責成打壓糧價。

誰願意多幹事啊?沒事跟家躺在舒適圈裡面不出來,不香啊?現在可好,不但要負責查案,還的負責打壓糧價,這是一個監察御史應該乾的工作嗎?

其次,李老三的態度。

他雖然被張九齡成功勸住(轉化),但終究是餘怒未消,登基這麼多年了,什麼時候見過有人敢跟他這麼嚷嚷?不當場砍了謝直,當真是“皇恩浩蕩”,不過人家李老三給大唐右相一個面子,讓謝直去打壓糧價,安排任務的時候,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直接告訴謝直,你小子就是運氣好,有張九齡幫着你說話,但是我可跟你說清楚了,十天,就十天的時間!你要把糧價打壓下來,緩則罷了,要是打壓不下來,咱們兩罪並罰,你也別想着捅死什麼糧商的林會長了,我特麼先捅死你!

最後,謝直生自己的氣!

爲啥?

杜九領的警告,糧價的翻倍,這都是昨天就收到的消息,當時他沒當回事,結果,沒想到這兩件事情竟然被串聯到了一起,到了金鑾殿上,給自己惹出來這麼大的麻煩!

二叔謝璞還說了什麼“大勢所趨”,結果一個沒留神,掉坑裡了!

對方的套路其實挺簡單的,就是在“大勢所趨”之下,強調謝直現在的工作影響到了大勢(糧價穩定),直接把他推到了朝廷的對立面上。

這個套路的最終目的,可不僅僅是營救林會長,還是要讓謝直退出朝堂,甚至直接斬殺!

要不是張九齡幫忙,謝直現在估計都涼了……

謝直能不生氣嗎?早知道這樣的話,昨天先揍杜九郎一頓也好啊,先出出氣……

行吧,反正不管高興不高興,事情落到他的頭上,幹吧……

打壓糧價!

十天爲期!

……

金鑾殿上的消息一出,洛陽城爲之震動!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

現在糧價突然翻倍,早就牽動了人們的心,上到朝堂下到百姓,都瞪大了雙眼盯着朝廷的舉措。

現在消息來了……

有人歡呼雀躍,太好了,朝廷終於出手整治,而且派了謝三郎親自負責,這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別忘了洛陽城如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誰的功勞,如果是別的官員,結果可能還不好說,但是謝三郎出馬的話,行嘞,把心放到肚子裡吧,糧價就算高也高不了幾天,最多十天,糧價必降!

有人卻慌了。

糧商。

自從他們開始提升糧價開始,他們就站在了朝廷的對立面上,對於這些商賈來說,這是冒着滅頂之災的風險來行事的,但是他們依舊做了,原因有很多,有林會長家的請託和許諾,有朝廷某些官員在背後的推波助瀾,也有對謝直抓捕林會長這件事折射出來的擔憂……反正不管什麼原因他,事情做了,風險冒了,最根本的目的,給汜水謝三郎一個教訓,讓他以後行事,尤其對糧商行事的時候,能夠想起今天的種種,多少有所收斂就好,當然,如果能夠直接頂掉他的這個監察御史就是更好了……

結果,現在好了。

謝直負責打壓糧價!

這個消息如同驚雷一般炸響,驚動一衆糧商人心惶惶。

他們這纔想起來汜水謝三郎到底是何許人也!

楊龜壽,據說是謝家的親族,懟了!

楊家二姐,楊七,楊銛……千年華族,懟了!

李昂,科舉考試的主考官,懟了!

張九齡,大唐右相,就是因爲食鹽專賣的定價不合他的心思,懟了!

科考不如意,汜水謝三郎連天子都敢懟!

這種懟天懟地懟空氣的氣質,與生俱來!

汜水謝三郎做事多強硬了,這世上哪有他不敢幹的事兒啊!?

讓他來負責打壓糧價……

一衆糧商一想到這個,臉都綠了!

林會長怎麼進去的?一個在押囚犯的隨口污衊,謝直直接下令抓人!

他會怎麼針對糧商!?

溫和點,隨便找個人說糧商幾句壞話,比如林會長,“XXX是我的同夥”,行了,抓!

強硬點,直接抓!

誰讓你漲價來着!?

消息一出,洛陽糧商總會之中就爆發了成立以來最激烈的一次爭吵,反正會長也不在,也沒有人調和,也沒有人強壓着不讓說話,那就各抒己見唄,你是糧商我也是糧商,你家買賣大,我家買賣也不小,我特麼憑什麼聽你的,就是你當初讓漲價的,現在可好,惹來禍事了,你還想讓我聽你的,我恁死你個龜孫!

回家!

降價去!

原來糧價一石米二百文,漲價之後一石米四百文,現在,一石米,一百八十文,讓利大酬賓!

一家如此,兩家如此,家家如此……

洛陽糧商大大小小一十八家,除了兩三家強硬派之外,其餘糧商紛紛把價錢恢復到了原有的程度,甚至還比原來的價格略低。

歷時半天!

謝直負責打壓糧價,如果從這個消息傳播開始計算的話,不到一個時辰!

謝直自己都驚了,我這還啥都沒幹呢!你們要是想降價,早點啊,我白找田大壯了!?

朝廷也都驚了,十天期限,一個時辰就把事情給辦了!?這纔剛剛甩出去一個名字啊!連一點具體的舉措都沒有呢!大哥,你是朝廷的監察御史,還是觀音菩薩啊!?以後再碰上事兒,咱也別費勁了,我們把你供起來,給你上三炷香行不行?放心,肯定心誠!你把事情給我們辦了就成……

不提洛陽城中的躁動,只說周糧商。

這位周糧商乃是洛陽城裡面數一數二的大糧商,在糧商總會之中爲林會長馬首是瞻,私下裡也是和林會長私交極佳,有傳言說,他周家糧行曾經受過林家大恩,要是沒有林會長在危難之際出手相助,恐怕周家早就消失在洛陽十八家糧商的名錄之中,即便度過了那一場大劫,周家糧行也是依靠着林會長在在糧商總會之中站穩了腳跟,連帶着這些年的買賣,也得益於林會長的扶持。

事實上,在營救林會長的糧商之中,也正是這位周糧商最爲活躍,要是沒有他的一力堅持,斷然沒有十八家糧商串聯漲價之事,即便朝廷屬意汜水謝三郎出手打壓糧價,其他糧商紛紛被嚇退,他周糧商依舊死要牙關,跟林家糧鋪一起,堅決不降價。

其他糧商都紛紛私下議論,這哥們是真夠義氣,這是徹底把周家糧鋪和林會長綁在了一起啊。

其實呢,周糧商心裡也沒底啊,他也想降價啊,但是他不敢,更主要的是,他說了不算。

這不,他就來找說了能算的人了嗎?

“大人,怎麼辦吶?昨天還說的好好的,一個個把胸脯子拍得山響,說無論如何都要把林大哥救出來!結果今天消息一出,人家汜水謝三郎還一句話都沒說呢,他們就紛紛嚇破了膽子,現在糧價不但回落到漲價之前的水平,甚至還有幾家乾脆降到了二百文以下,他們就是怕被汜水謝三郎盯上……

現在整個洛陽城裡面,十八家糧商,出了我周家和林大哥的林家,其餘糧商全降價了……”

“你想怎麼着?”

“要不……咱們也降下來吧……營救林大哥,再想別的辦法,糧價上漲這招,恐怕是不行了……”

“不行,不能降價,再提!”

“再提?”周糧商差點哭出來,維持着四百文的高價就夠顯眼的了,還提?生怕謝三郎發現不了他周糧商不成!?這是幹啥,把自己也抓緊御史臺,然後跟林大哥作伴去,以此來全兄弟之情!?

“再提二百文!”

說話的是一箇中年官員,穿着綠色袍服,不知道是個七品官還是六品官,長得很是周正,即便年歲不小了,但也是劍眉朗目,一看年輕的時候就是個帥小夥,面對周糧商如同苦瓜一般的臉色,很是冷肅,問道:

“日前給通濟渠供應糧食,是你在做還是林家在做?”

“主要是我家,林大哥不耐煩這個買賣……因爲大人親自開口,這才佔了一半的份額……那些糧食雖然是從林家的糧倉中拉出來的,但是具體的操作都是在下在做……”

“行了,提價去吧,六百文!”

周糧商哪能這麼聽話,卻也不敢硬頂着來,猶疑了半天,終於還是以訴苦爲主。

“老大人啊,我們兩家雖然佔據了洛陽城糧食買賣三成以上的份額,但是僅僅我和林家提價沒有用啊,百姓可以去其他人家裡去賣糧啊……

夏糧已經下來了,正在收割,再有十天半個月的,怎麼也入庫了……

其他糧商家中的存糧雖然沒有我們兩家多,但是湊一湊的話,支應十天也沒有問題……

現在咱們接着提價,沒用啊,百姓不來我家和林家賣糧,轉道他家賣糧,不是還一樣?再說了,其他糧商還求之不得呢,正好接着這個機會把家裡面的陳糧清空……真要是這樣的話,我和林大哥家裡,就剩下陳糧了,如此一來,日後……”

中年官員聽不得他自己打小算盤,沒聽她說完便一聲冷哼。

“日後!?

你還能想着日後?

還沒看明白嗎?謝直抓了林會長,雖然不確定他到底知道了多少,但是眼看着就是衝着咱們來的!

這一回,生死存亡!

要是不能把謝直打下去,以他破案的能耐,指不定哪天就順着蛛絲馬跡找到你我的頭上!

還日後?過了眼前這個坎,纔有日後掙錢不掙錢的說法!

要是過不去,嘿,南市一塊挨刀子去吧!”

周糧商一聽,頓時嚇了一跳,不敢說話了。

中年官員一見,知道還需要周糧商在日後出力,敲打不宜太過,見他不說話了,也慢慢緩和了情緒,改做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對他說道:

“老周,我何嘗不知道如今再提價危險極大?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啊……

你放心,別的事情我來安排,最多三天就見分曉,你知道保持糧價在六百文五天,一切迎刃而解。”

周糧商聽了,心中還是猶疑,沒說話。

中年官員一見,心中冷哼一聲,語氣中也帶上了一絲肅殺。

“老周,別忘了當初你家出事,到底是誰幫你把事情糊弄過去的?

這些年,你跟着我,跟着林會長過了幾年好日子了,怎麼,光想佔便宜不出力嗎?全大唐你自己打聽打聽去,有這麼好的事兒嗎?

再說,你現在想退出也來不及了,你最好盼着你的那個林大哥嘴風嚴,他要是全撂了,你也好,我也好,誰都跑不了!

這些年,做的事,你心裡都有底,真上了斷頭臺,砍你十次都都不夠!”

周糧商聽了,狠狠一咬牙。

“好,老大人,聽您的!

反正我這條命、我家的買賣,都是您和林大哥給我救回來的,就算全沒了,這些年好日子過下來,我也不算虧!

我回去就提價!”

中年官員哈哈一笑。

“老周,這纔對嘛。

同舟共濟啊,誰也別動小心思,沒用!

只要過了眼前這個坎,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周糧商點頭。

“行,老大人,我去做事了,您還有其他吩咐嗎?”

“沒了,但是提醒你一點,這五天,糧鋪的價格是六百文,通濟渠那邊,也是六百文,一文錢都不能少!”

“明白!”

周糧商告辭離開,一人卻從屏風後面轉出來。

“怎麼樣,楊大人,我不是說了,謝直爲人太過強硬,你們在朝堂上的那套,對他,沒用。

怎麼樣,糧食漲價?哼,人家還沒動手呢,自己都縮了,還想成事!?

說到最後,還不是要用我的辦法?”

中年官員瞥了他一眼,冷哼一聲,卻也說道:

“糧食漲價,本來就是個煙霧彈,要是沒有漲價這件事,怎麼把事情推動下去?

我是要拿掉謝直,又不是要跟他同歸於盡,沒有這個煙霧彈,如何才能保住咱們的買賣?”

那人嘿嘿一笑,雙眼緊盯着楊大人,眼神中卻一絲笑意都沒有。

“是嗎?

也對,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碰上事情了,爲自己打算一番,不算大事,別耽誤了正事就行……

不過呢,剛纔老大人有句話說的特別滑。

同舟共濟!

這個時候,誰動小心思,都沒用!

老大人爲自己打算一番,我不說什麼,沒有送女兒都送不出去的糟心事,老大人也難以下定決心對付謝三郎!

現在呢,老大人既然這麼說,我就當真的了,只希望五天後的正事,老大人莫要拖後腿纔是!”

“你!?”中年官員臉上頓時怒色一閃。

那人卻不以爲意。

“老大人,行了,別做這副表情,你吃不了人!

仔細算算,你們所有人跟謝直之間的仇怨,不過是人家斷了你們的財路。

而我呢,死仇!

你現在想拿掉他,必須得用我!

嘿嘿,收收吧,累不累啊?”

中年官員冷哼一聲,一張臉黑得跟鍋底似的。

“你跟我又能耐,沒用!

只盼你五天後,有能耐把事情辦妥!”

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347章 你兒子第48章 劉四殺妻第95章 楊銛說跋扈第452章 向死而生第594章 廢物第693章 殺楊第368章 燒冷竈也講究時間窗口無題第627章 白衣軍前效力第365章 護法韋陀第626章 謝三郎逼反安祿山?第516章 轟!第202章 你來啊第76章 回家一頓揍第336章 願爲馬前卒第50章 縣試還排名?第350章 塵埃落定第281章 所謂生存空間第642章 傳首第601章 實事求是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403章 御史臺傳話第255章 誰是保護傘?第620章 協助調查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117章 詩聖也犯糊塗第106章 好一個熱鬧了得第538章 淮南進奏院第330章 臣彈劾第132章 楊九姐真正的身份第175章 舉薦第572章 案中案第324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89章 套路太深了第645章 投名狀第397章 避嫌第304章 打草驚蛇第103章 枯枝敗葉第307章 楊玄璬第180章 登聞鼓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211章 持械搶劫第281章 所謂生存空間第427章 見過謝御史第435章 行路難第513章 遇襲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424章 臨都驛第641章 副帥有令!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588章 大唐律法,不足以定人生死第393章 且慢第214章 瑾姑娘是個好姑娘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266章 二少爺出事了第318章 水生之鬧糧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541章 保險第10章 薛氏老太太第368章 燒冷竈也講究時間窗口第363章 白馬寺第328章 滿朝皆請斬謝直第130章 楊家爲什麼要拉攏孫縣尉第165章 王維也在第403章 御史臺傳話第30章 走吧,謝府第389章 大理寺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7章 三審第118章 不管第451章 便橋前第625章 安祿山必敗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233章 一共仨第108章 寫不了第162章 你不配第187章 放榜第137章 還有這麼上藥的?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624章 悔不聽,卿之言!第629章 安祿山造反的準備工作第169章 工資普調第68章 交差第538章 淮南進奏院第106章 好一個熱鬧了得第130章 楊家爲什麼要拉攏孫縣尉第693章 殺楊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617章 賭輸了,又如何?第659章 土!心狠第26章 來自縣尊的吹捧第169章 工資普調第619章 所謂智囊第10章 薛氏老太太第679章 水!揚州號揚威!
第262章 殺個人,容易嗎?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347章 你兒子第48章 劉四殺妻第95章 楊銛說跋扈第452章 向死而生第594章 廢物第693章 殺楊第368章 燒冷竈也講究時間窗口無題第627章 白衣軍前效力第365章 護法韋陀第626章 謝三郎逼反安祿山?第516章 轟!第202章 你來啊第76章 回家一頓揍第336章 願爲馬前卒第50章 縣試還排名?第350章 塵埃落定第281章 所謂生存空間第642章 傳首第601章 實事求是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403章 御史臺傳話第255章 誰是保護傘?第620章 協助調查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117章 詩聖也犯糊塗第106章 好一個熱鬧了得第538章 淮南進奏院第330章 臣彈劾第132章 楊九姐真正的身份第175章 舉薦第572章 案中案第324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89章 套路太深了第645章 投名狀第397章 避嫌第304章 打草驚蛇第103章 枯枝敗葉第307章 楊玄璬第180章 登聞鼓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211章 持械搶劫第281章 所謂生存空間第427章 見過謝御史第435章 行路難第513章 遇襲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424章 臨都驛第641章 副帥有令!第400章 大唐通譯的多重兼職第588章 大唐律法,不足以定人生死第393章 且慢第214章 瑾姑娘是個好姑娘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266章 二少爺出事了第318章 水生之鬧糧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541章 保險第10章 薛氏老太太第368章 燒冷竈也講究時間窗口第363章 白馬寺第328章 滿朝皆請斬謝直第130章 楊家爲什麼要拉攏孫縣尉第165章 王維也在第403章 御史臺傳話第30章 走吧,謝府第389章 大理寺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128章 楊二姐……關我屁事!第200章 咱得謝謝他去第7章 三審第118章 不管第451章 便橋前第625章 安祿山必敗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233章 一共仨第108章 寫不了第162章 你不配第187章 放榜第137章 還有這麼上藥的?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624章 悔不聽,卿之言!第629章 安祿山造反的準備工作第169章 工資普調第68章 交差第538章 淮南進奏院第106章 好一個熱鬧了得第130章 楊家爲什麼要拉攏孫縣尉第693章 殺楊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617章 賭輸了,又如何?第659章 土!心狠第26章 來自縣尊的吹捧第169章 工資普調第619章 所謂智囊第10章 薛氏老太太第679章 水!揚州號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