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

謝直到了皇城門口的時候,左右監門衛都驚了,洛陽老百姓這是要造反嗎?這麼多人一起來衝擊皇城!?手裡還都不空着,笸籮、筐、小籃子……這算是啥武器?

仔細一打聽,這纔算明白,原來……是送謝直來上任的……

左右監門衛頓時全無語了,他們的職責就是守衛皇城,每天不知道要看到多少官員進出,但是還真沒見過這樣的,成千上萬的百姓護送新官上任,這是怕他捱了欺負還是奔着欺負人來的?

不過呢,再如何腹誹,也得按照程序辦事,勘驗身份、登記姓名之後,才放了謝直入內。

謝直回身長長一揖,洛陽百姓歡聲雷動,這才各自散去。

謝直前往吏部領取官憑,然後才前往御史臺。

就這麼個工夫,謝直上任、萬人相送的傳聞已然在整個皇城散開,御史臺這邊也接到了消息,所有人都有點懵,你看看人家,這架勢,這羣衆基礎,當監察御史都屈才了啊!

果然,御史臺老大李尚隱親自接待了謝直。

“大唐立國百年,萬人相送上任,你是獨一份啊……”

謝直趕緊謙虛。

“小子淺薄,讓大夫見笑了。”

李尚隱搖搖頭。

“何談淺薄二字,如果大唐每一個官員,都能讓百姓自發用戶,這樣的淺薄,我寧願多來幾次……”

謝直咋說,他也不知道這件事觸動了李尚隱的哪一根神經,竟然讓他發出這樣的感嘆,接話也不合適,不接話也不合適,只能跟個傻子一樣在那傻笑。

李尚隱瞥了謝直一眼。

“短短兩月的河南縣尉,就能得到洛陽百姓如此愛戴,足以證明你的能力出衆,要是早知道這樣的話,老夫無論如何也要保舉你再做一任親民管……

可惜了,老夫已然在天子面前保舉了你的監察御史,天子也應允了下來……

真不知道老夫的這份保舉到底是對還是不對……”

說到這裡,李尚隱話頭一頓,側身,正面對着謝直,一股厚重的威嚴油然而生,彷彿一座大山一般矗立在謝直的眼前,李尚隱正色說道:

“既然事已至此,多想也無益了,只希望你謝三郎在我御史臺,在監察御史的職位上,依舊以百姓爲念,盡忠職守,讓大唐百姓都早日過上與洛陽百姓一樣的好日子!”

謝直趕緊點頭稱是。

李尚隱點點頭,微微後靠,那股威嚴隨着他身形的放鬆而慢慢消散,讓謝直感覺恍如南柯一夢一般。

“對了,三郎對御史臺可有了解?”

謝直點頭,當然得了解了,眼看着就要到御史臺上班,就算以前不瞭解,也得抓緊時間瞭解一下,要不然的話,到了新單位兩眼一抹黑,不合適,況且咱不是還有便利條件嘛,御史中丞、東都御史臺留守,盧奕,是咱們老謝家的姻親,侍御史,樑升卿,是咱的筆友,找上誰問問還不行了?

事實上,昨天謝直一聽說自家調任御史臺,當天晚上就去了盧奕家裡拜訪,對御史臺的情況摸了個清清楚楚。

大唐御史臺,主要職責是監察百官、風聞奏事、察奸斷獄、糾正得失,乃是大唐朝堂組織架構之中的監察機構,官職設置爲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五個級別,其餘從事、白直另算。

具體到監察御史身上,那管的事情可多了,爲了防止職權不清、相互推諉的情況出現,各有分工不同。

一人知雜事,相當於辦公室主任,長期駐紮在御史臺,和知雜事的侍御史一起,全面負責御史臺上下的相關庶務。

六人監察尚書省六部,一人對應一部,以兵部爲例,監察御史有權查看兵部的各級公文,對往來程序、執行情況等等都擁有監察權力。

一人監察左藏庫,也就是國庫,每年的固定時間對國庫庫存做大清查,同時在錢糧出庫、入庫的時候監察賬目等等。

一人巡城,無論是西京長安,還是東都洛陽,總有一位御史負責首善之地的監察工作,對街面不法事風聞奏事的同時,還要負責監管登聞鼓、肺石,以防百姓求告無門。

其餘還有其他責任,比如監斬,比如出使,比如專項監察等等,只不過這些工作就是非常規工作了,一般情況下,基本是出了事以後,由御史臺根據實際情況來安排人手。

總之,監察御史的常規工作和非常規工作非常多,十多個監察御史也都忙得滴溜溜亂轉。

謝直昨天跟盧奕打聽御史臺的情況的時候,盧奕也幫着謝直分析過,他傾向於把謝直安排成巡城御史,一方面是謝直本身在律法方面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呢,就是他“不畏權貴”的名聲了,試想,謝直還是河南縣尉的時候,就能嚇得洛陽權貴子弟紛紛出逃,如今升任了監察御史,如果安排巡城的職責,還不得把洛陽城管理得明明白白?哪家權貴敢沒事招惹“不畏權貴”的謝直去?

謝直其實也是這麼想的。

當時盧奕給他分析,他當河南縣尉的時候,確實成績很突出,把河南縣地面治理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但是別忘了,整個洛陽城其實被劃分爲兩個縣治,以洛水爲界,洛水以南爲河南縣,洛水以北爲洛陽縣,河南縣地面是平靜了,洛陽縣呢?不還是原來那個德行?

尤其洛陽權貴主要集中在洛陽縣居住,在河南縣居住的畢竟是少數,出了洛陽本土的世族,基本沒有。

這也是爲什麼謝直在河南縣尉任上,基本就收拾漕幫的原因——他倒是想收拾洛陽權貴呢,可是人家都在洛水以北,不歸他管!

現在好了,要是給謝直安排一個巡城御史的職責,不但河南縣在他的治下,連洛陽縣也要囊括到他的管理範圍之中,豈不是正好?

結果……

“既然三郎對御史臺瞭解就好,只不過……現在沒有合適你的職位啊……”

謝直一聽都懵了,老大人您鬧呢!?不是你上趕着找李老三推薦我做監察御史的嗎?結果我到了御史臺,你告訴我沒法安排?啥意思,逗我玩呢?

李尚隱彷彿沒有看到謝直眼神之中的幽怨,繼續說道:

“按例,新晉監察御史入職之後,有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來熟悉御史臺的種種工作,常規工作一般不會交代給新晉的御史,偶爾有突發情況,根據事態的嚴重程度,考慮是否安排……”

說白了,試用期。

監察御史的工作壓力雖大,但是職權也重,你一個監察御史剛剛調任過來,一進御史臺就把特別重要的工作交給你,不管你能力如何,人家也不放心啊……當然了,既然你是監察御史,在試用期的過程中,萬一碰上個突發的情況,御史臺必須出人,而且這件事情又不算重要的話,人家就安排你過去連連手,俗稱,打雜。

人家李尚隱也說了,這種規定也不是針對謝直一個人,幾乎所有的新晉監察御史,都是這個套路。

就比如杜九郎吧,他也是新晉監察御史,到了御史臺試用期還沒過呢,正經工作沒給他安排,結果碰上了張氏兄弟要開刀問斬,別人也沒時間管這樣的小事,得了,杜九郎,你去吧……

雖然杜九郎沒把事情辦下來,但是從整個御史臺的管理來說,就得有這麼一個程序,辦下來,最好,辦不下來,一來說明你現在的能力還有限,御史臺還需要繼續對你考察,二來也能讓你自己找到需要提高的方向,從御史臺的角度來說,怎麼着,都不吃虧。

道理肯定是這個道理,李尚隱一說,謝直就領會了,但是他心裡不樂意啊,好嘛,您老人家親自開口向天子舉薦,張九齡也幫着說話,天子好不容易吐口了,直接升任了監察御史,連上任都折騰出來一個萬民相送的場面,結果,實習生,連打雜都沒有具體內容……這落差也太大了!

謝直一不高興,臉上就帶出來了。

李尚隱一見,嘿嘿一笑,這才說道:

“不過呢,現在倒是有一件事,需要一名監察御史出面調查……”

謝直頓時眼睛一亮。

只聽得李尚隱老神在在的揭開了謎底。

“調查河陰縣漕船被劫一案!”

謝直頓時高興了,這個案子好啊,不是,這個案子他熟啊!

河陰縣漕船被劫,不就是漕幫截殺何掌櫃和謝正的那個案子嗎?當時謝二胖子一被劫,謝直就恨不得把漕幫上下碎屍萬段,只不過因爲這個案子發生在河陰縣,讓當時的河南縣尉鞭長莫及,這纔有了他通過馬六上告賴三的安排,後面發生的事情出乎了預料,雖然結果是好的,但是說到底這個劫殺案還是沒有查驗清楚。

現在讓謝直去查這個案子,正好!謝直正好通過這個案子給漕幫把罪名坐實嘍,於公,徹底覆滅曾經在洛水上橫行霸道的漕幫,換東都洛陽一份清明,於私,爲謝二胖子報仇,這叫什麼?這叫公私兩便!沒有比查處這個案子更合適的了!

謝直興奮過後,卻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不由得開口問道:

“啓稟大夫,這個案子,三郎也有所耳聞……

據三郎所知,這個案子是發生在河陰縣的地面上,偵破這塊,不是應該由河陰縣負責嗎?咱們御史臺直接插手,是不是……”有四個字,謝直沒有說出來,多管閒事。

李尚隱卻搖搖頭。

“三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案件發生在河陰縣不錯,要是普通商船被劫,咱們御史臺自然不會插手,充其量行文河南府,請河南府下文申飭,監督河陰縣早日破案……

但是,這個案子卻又不同。

這是漕船!”

李尚隱一看謝直還不明白,不由得繼續給他解釋道:

“被燒燬的五艘船,都是漕船,從河陰倉運送糧食到東都含嘉倉的。

按照朝廷規定,糧食運到,含嘉倉出具收訖文書,五艘漕船把收訖文書送回河陰倉,這一趟漕運纔算是結束。

這五艘船,雖然在回程的時候,搭載了普通商人購買的糧食,但是他也不是商船,按照法理來說,那些糧食,咱們不管,但是五艘還沒有交接收訖文書的漕船,咱們就不能不管!

事實上,那五艘漕船的船主,就是要死了這件事,保留這收訖文書拒不上交河陰倉,一定要河陰倉幫着他們破案才行。

河陰倉令沒有辦法,找到了河陰縣,河陰縣在破案一事上正沒有頭緒呢,一聽這情況,直接把這個案件就甩出來了,河南府也以此案涉及漕船爲由,再次把案件甩了出來,一來二去,就到了咱們御史臺。

到了咱們這兒,咱們就推不出去了。

三郎想必也有所耳聞,河陰倉乃是初建,日後免不了常有漕船運輸糧食到含嘉倉。

這是第一次運輸,就出了這麼大事,要是處理不當的話,哪裡還有漕船承接朝廷糧食運輸?

別看是區區五艘漕船被劫,但是事關朝廷賦稅運輸一事,名副其實地事關重大,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儘快偵破纔是!”

謝直一聽,明白了,只要明確了管轄權就行,咱們該管,咱就管!不但要管,還要管好,這正是咱們在御史臺打響名頭的第一戰!

李尚隱一見他明白了,不由得多說了幾句。

“三郎未到御史臺的時候,老夫也曾對三郎有所瞭解,三郎不但熟讀律法,而且在偵破一事上彷彿又一種天生的敏感,老夫要是沒有記錯的話,當初積潤驛李家客舍的那個案子,正是三郎在第二次勘驗現場的時候發現的端倪。

之所以把這個案子交給你,一來是你初到御史臺,常規工作暫時還不能讓你接手,二來就是要借重三郎的偵破能力,今早破獲這件水上截殺案件,爲日後漕糧運輸保駕護航!”

謝直一聽,這還說啥?躬身施禮。

“必不負大夫所託!”

正所謂“彼之毒藥、吾之蜜糖”,別人都嫌燙手的案子,謝直,求之不得!

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451章 便橋前第56章 真相大白第605章 有恃無恐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546章 原來是他!第103章 枯枝敗葉第215章 我是好人嗎!?第302章 一步一個血腳印第112章 這是個買賣第295章 設身處地替他想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97章 詩文集子是一塊敲門磚第143章 二告第271章 沒有漕幫!(三連更,求訂閱)第131章 楊家這一輩第157章 你是這樣的李昂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179章 朝廷取士不公第386章 不行第51章 在下不服第150章 三十七,真好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53章 這纔是官司(求收藏~!)第504章 不出千,我耍賴第679章 水!揚州號揚威!第237章 靠水難生(二)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180章 登聞鼓第577章 謝三郎坐鎮大朝會第307章 楊玄璬第336章 願爲馬前卒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38章 科舉考試的程序問題第355章 只有謝直才合適第62章 李兄且慢第512章 追,還是不追第120章 上路吧,楊七!第202章 你來啊第472章 待到他年九月八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20章 奸第339章 固所願耳,不敢請耳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186章 十年之內不得作詩第248章 御史被殺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333章 只能是謝直第226章 諾第102章 我便跋扈又能如何第660章 土!富貴險中求第231章 漕幫致歉第541章 保險第483章 粱十六,不老實第34章 徒弟不是想收就能收的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592章 地形,影響戰局第536章 還有可能……第449章 刺殺局第168章 頂不住,只能拖第218章 此張府乃彼張府第175章 舉薦第273章 除惡務盡第279章 狠辣第124章 楊七的理想是如何昇華的第444章 嫌少第695章 相州之戰第567章 覆盤!小義,歪打正着……第212章 咳咳,您的好友老田上線第447章 誰要殺我第648章 火!大唐版“搬遷”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156章 論鹽第604章 鍥而不捨地忽悠,還是有效果的……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70章 首飾匣子第155章 嚴·老狐狸·挺之VS謝·小狐狸·直第186章 十年之內不得作詩第549章 攔不住第12章 今年不得拜師第289章 聖旨到第33章 所託非人第234章 我去!(加更求推薦票)第593章 上牆!第115章 不高興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666章 土!計劃流守城第514章 三人成陣第456章 前因後果第542章 意外!不方便!第483章 粱十六,不老實第361章 莫名其妙的敵意第49章 縣試開考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687章 十八年前的第三刀!第647章 羊湯攤子第181章 李老三第247章 張公子,怎麼辦?第440章 嫣紅色細紗
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451章 便橋前第56章 真相大白第605章 有恃無恐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166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546章 原來是他!第103章 枯枝敗葉第215章 我是好人嗎!?第302章 一步一個血腳印第112章 這是個買賣第295章 設身處地替他想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97章 詩文集子是一塊敲門磚第143章 二告第271章 沒有漕幫!(三連更,求訂閱)第131章 楊家這一輩第157章 你是這樣的李昂第598章 我是他哥!第179章 朝廷取士不公第386章 不行第51章 在下不服第150章 三十七,真好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53章 這纔是官司(求收藏~!)第504章 不出千,我耍賴第679章 水!揚州號揚威!第237章 靠水難生(二)第249章 孝子復仇第180章 登聞鼓第577章 謝三郎坐鎮大朝會第307章 楊玄璬第336章 願爲馬前卒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38章 科舉考試的程序問題第355章 只有謝直才合適第62章 李兄且慢第512章 追,還是不追第120章 上路吧,楊七!第202章 你來啊第472章 待到他年九月八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20章 奸第339章 固所願耳,不敢請耳第569章 覆盤!偵破方向第186章 十年之內不得作詩第248章 御史被殺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333章 只能是謝直第226章 諾第102章 我便跋扈又能如何第660章 土!富貴險中求第231章 漕幫致歉第541章 保險第483章 粱十六,不老實第34章 徒弟不是想收就能收的第474章 六年一進士,高明高光卿第592章 地形,影響戰局第536章 還有可能……第449章 刺殺局第168章 頂不住,只能拖第218章 此張府乃彼張府第175章 舉薦第273章 除惡務盡第279章 狠辣第124章 楊七的理想是如何昇華的第444章 嫌少第695章 相州之戰第567章 覆盤!小義,歪打正着……第212章 咳咳,您的好友老田上線第447章 誰要殺我第648章 火!大唐版“搬遷”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156章 論鹽第604章 鍥而不捨地忽悠,還是有效果的……第146章 像水一樣的男子第70章 首飾匣子第155章 嚴·老狐狸·挺之VS謝·小狐狸·直第186章 十年之內不得作詩第549章 攔不住第12章 今年不得拜師第289章 聖旨到第33章 所託非人第234章 我去!(加更求推薦票)第593章 上牆!第115章 不高興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666章 土!計劃流守城第514章 三人成陣第456章 前因後果第542章 意外!不方便!第483章 粱十六,不老實第361章 莫名其妙的敵意第49章 縣試開考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687章 十八年前的第三刀!第647章 羊湯攤子第181章 李老三第247章 張公子,怎麼辦?第440章 嫣紅色細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