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前因後果

在安祿山被釋放的過程之中,劉普會可算是從中出了大力。

前面的事情就不必多說了。

謝直離開洛陽城,他在洛陽臨都驛宴請侍御史樑升卿,吏部本司郎中孫逖,大理寺評事辛二郎,向三人託付好了事情。

他卻沒有想到,隔牆有耳,臨都驛的驛長,姓劉,乃是劉普會的本家,正是借了劉普會的支持,才當上了臨都驛的驛長,相應的,他也要爲劉普會打聽一切消息,自然,謝直離開洛陽之後的安排,也被他報告給了劉普會。

劉普會剛剛聽到的時候,直嘬牙花子,侍御史監斬,吏部郎中控制輿論,大理寺評事親自看管安祿山,還有張九齡、李尚隱、嚴挺之一種朝堂大佬做預備隊,這還不算,謝直將他短短一年建立的所有勢力,全部交給他家二哥謝正,請他坐鎮洛陽、居中聯絡,這一樁樁一件件,彷彿形成了一張大網,牢牢籠罩在了安祿山的腦袋之上,讓劉普會有勁都使不上。

結果,峰迴路轉。

兵部張侍郎主動聯繫了杜九郎,提供了消息——謝直的胞親姐夫,定了安祿山的缺兒!

杜九郎聽了,大喜過望,第一時間就通知了劉普會。

劉普會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幽州節帥張守珪通過兵部在爲營救安祿山出力。

他明白了,杜九郎不知道啊,但是杜九郎卻欣喜若狂。

他還記得在三堂會審的時候,他眼看着謝三郎完全控制了局勢,馬上就要給安祿山定罪的時候,他做了個垂死掙扎,問了謝三郎一個問題,他之所以如此堅決地要殺安祿山,到底是爲了什麼?謝直當時向他這個負責監督三堂會審的監察御史坦誠,他要殺安祿山,乃是一片公心,天地可鑑!

現在呢?

敢情是給他姐夫謀求升遷!

如此說來,是不是可以直接推翻了三堂會審的結果!?

一想到這裡,杜九郎就高興得不行不行的,恨不得第二天的常參朝會就彈劾謝直!

能夠彈劾“大唐辦案第一人”,能夠彈劾“大唐聲名卓著的謝御史”,這樣的機會,竟然能落到自己的頭上,杜九郎激動地小舌頭都顫抖了。

結果,被劉普會給攔住了,理由很強大——謝直這纔剛走兩天!你現在彈劾他,謝正給他一報信,就衝他敢帶着滿朝文武“請斬安祿山”、逼退天子李老三的勁頭,人家要是知道了消息,什麼皇命不皇命的,人家謝三郎敢轉頭殺回洛陽城!你別看現在天子震怒,宰相無言的,那是謝三郎沒在,真等這位爺回來,第三次炮轟金鑾殿那是必然,所有的關係、人脈全給你動用上,誰敢保證在面對面的對抗中壓得住人家謝三郎?

所以,等!

等謝三郎到了長安,讓他鞭長莫及,纔算是安穩。

除此之外,還得再加一道保險!

什麼保險?

駙馬都尉,楊洄!

劉普會再一次走通了楊洄的路子,花費重金,請了咸宜公主出面,親自到李老三面前哭訴。

哭誰?

當然不是哭安祿山。

一個天子最寵愛的公主,結婚還沒一年呢,跑到天子面前爲一名小小的幽州偏將哭訴,這是奔着害死安祿山來的,根本就不是爲了救他。

那哭誰?

哭牛仙童。

內侍,天子家僕,跟咸宜公主關係上佳,爲了天子着想,才爲幽州安祿山求情……結果,被謝三郎逼得天子下令責打,現如今還在臥牀養傷。

咸宜公主哭訴的點,經過精心設計,特別精準,牛仙童乃是天子家僕,一言一行都是爲了皇家着想,真要是就這樣不管了,未免會涼了一衆內侍的心,到了那個時候,滿朝文武站在皇家的對立面上,內侍一個個地不敢說話,天子還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咸宜公主三天哭一回,連哭了三天,雖然言語略有變動,但是主題意思分毫未改,給李老三哭得是煩不勝煩,到了最後一天,咸宜公主一看火候差不多了,按照提前商量好的計劃,甩出來一句——

父皇您還別不當回事,您忘了前些天謝三郎帶着滿朝文武“請斬安祿山”了?當時爲啥沒有一個內侍膽敢出面阻攔,還不是您剛剛責打牛仙童八十大棍,讓所有內侍都噤若寒蟬,要不是這樣的話,您堂堂天子又怎麼會被氣得拂袖而走?難道……您老人家以後,想天天面對朝臣洶洶不成!?

一句話說得李老三暴跳如雷。

然後就是第二天常參朝會,杜九郎當庭彈劾謝直,兵部張侍郎親自出面作證,這才徹底引發了天子李老三的怒火,連張九齡出言,都被他硬邦邦地懟了回去,然後更是直接下令,赦免了幽州偏將安祿山,令他官復原職!

這便是洛陽發生一切的前因後果。

謝正坐鎮洛陽城,雖然沒能攔住李老三赦免安祿山,卻也在短短一天之中,將事情打聽了個明明白白。

然後他就有點抓瞎了。

謝二胖子雖然“受命”坐鎮洛陽城,統領謝三郎麾下的所有勢力,以及經營謝三郎的所有關係、人脈,但是,他終究不是謝直本人。

如果事情在謝直的預料之中行進,謝二胖子按照謝直臨行之前的交代,該找誰就找誰,該如何處理就如何處理,又有謝直離開洛陽之前特意向所有人打過招呼,事情自然安排地下去。

但是,事情已然演變到了這種程度,如果還要強殺安祿山的話,等於需要重新制定計劃等等……在這種時候,也行謝直可以,但是他謝正,就差了點意思了,最起碼,他不可能像謝三郎一想坊門縱馬直闖相府,如果也讓他像其他人一樣去張相府門口排隊的話,等他見到張九齡,估計黃瓜菜都涼透了!

說到底,他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剛剛通過科舉考試一年時間的進士,不是國朝聲名卓著的汜水謝三郎!

人家給他面子,是給汜水謝三郎的哥哥——汜水謝二郎——面子,不是給他謝二胖子面子!

怎麼辦?

謝二胖子就是這點特別好,有自知之明,他知道現在的局勢,不是他能夠掌控的,也就不強行出手了,別廢話,請救兵,快點的吧!

這纔有了謝家部曲齊出洛陽,前往長安給謝直報信的舉動。

在這裡,特殊要說明的是,謝二胖子特意讓謝三郎的開山大弟子高明隨行。

爲啥?

這事情太重要了,僅僅派部曲出面,終究不妥,只有派出高明,這個在大唐,除了血脈至親,和謝直關係最爲近親的開山大弟子,才能真正地取信於人。

閒話不多說,高明跟謝家部曲,一路快馬加鞭,星夜趕往長安城,整整八百里,足足十六天的路程,一行人僅僅用時八天,就到了,比正常的最快速度,還快了兩天,這個速度,堪堪比軍中傳遞十萬火急的軍令略遜一籌而已。

更巧的是,他們剛剛趕到長安城,還沒有進城,就在長安城外,見到了謝直。

好多事情就是這樣奇怪,別看他們趕路的時候,一個個心急火燎的,恨不得肋插雙翅飛到長安城,等突兀地見到了謝直,卻又一個個不知道如何是好,跟“近鄉情怯”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不說也得說啊……

只不過,他們誰都沒有想到,把消息原原本本告訴了謝直之後,尤其談及天子當時的反應之後,謝三郎卻沒有如果預料之中的暴怒,而且扯起了嘴角,在臉上擠出來一個古怪至極的笑容。

“果然是這樣……”

李老三!

沒你這麼辦事的!

就算我謝三郎被人污衊了“以權謀私”,不經調查,直接相信?

好,你相信就相信,你直接赦免了安祿山是什麼意思!?

就算我強殺安祿山,乃是爲了“給胞親姐夫謀求仕途升遷”,那也僅僅就是我一個人的事兒,三堂會審安祿山喪軍辱國事,算上兩個軍事專家,足足五名官員參與了審問,就算是有主有次,以我謝三郎爲主,審問出來的結果,難以取信於人,最多最多的,也就把那一場三堂會審的結果作廢而已,直接赦免了安祿山是幾個意思?非黑即白嗎?這是大唐天子應該乾的事情嗎!?

不過謝直也知道,這還是他帶着滿朝文武“請斬安祿山”遺留的後遺症,說白了,還是李老三心中有氣,在有心人一再拱火之下,徹底爆發出來的結果。

能明白,難理解!

你李老三是大唐天子,又不是個大傻子!被人家煽風點火一回,就壓不住脾氣了,直接給人當了槍使!?

說好聽的,這叫公私不分!

說不好聽的,這叫腦袋有坑!

想到這裡的時候,謝直甚至都有點不想管了,愛怎麼着就怎麼着唄!你李老三願意作死,我救你幹啥!?費勁巴拉還不落好!我閒得慌!?

就在此時,金吾衛張朗將,終於過來了。

他剛纔看見有一隊人馬出現,當時就嚇了一大跳,生怕謝御史有個三長兩短,隨後看到了事態的發展,這才勉強鬆了一口氣,不過還是不放心,等到咸陽縣尉撲滅了便橋上的大火,帶着縣衙衆人過橋接管了俘虜,張朗將就趕緊跑了過來。

謝三郎沉默不語。

弄得他心裡面直打鼓。

幸虧牛佐、謝勇一直在謝直的身邊,將來人給他做了介紹,他這纔算是把心放到肚子裡,原來是謝御史的開山大弟子,率領謝家部曲前來報信的,這就好了,都是一家人,沒事了……

不過,謝御史怎麼這個表情啊,看意思……不太喜歡自家人……吧?

張朗將剛剛跟着謝三郎建立大功,對謝直那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一見他臉色不好,愣是一句話不敢說,任憑心中諸多猜測,也就是站在邊一言不發。

他不敢打擾謝三郎,謝直卻要找他的。

“你怎麼過來了,都安排好了?”

張朗將趕緊躬身,將那邊的情況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

在他回報的過程中,謝直擡眼望去,被劉志誠蠱惑謀反的一種村婦愚夫,如今很是悽慘,在咸陽官吏的看管下,一個個哭爹喊娘、哭哭啼啼的,怎一個“苦”字了得?

尤其他們一個個披頭散髮的,還把外衣反穿,露出來裡面的白色內襯,如今經過一場混亂,沾染了不知道哪裡來的髒污,更顯得狼狽不堪。

謝直心中一動,突然轉向了早就被擒拿過來的劉志誠,開口問道:

“洛陽劉普會,給你什麼關係?”

劉志誠閉口不答。

謝直一聲冷哼,他剛纔已經回想起了洛陽白馬寺的那一幕。

那是他第一次見到劉普會,是在洛陽白馬寺,劉普會說什麼要爲過世的父母祈福,佔據了白馬寺的天王殿,不許普通香客進出,謝直不信邪,亮出了自己的身份,非要到天王殿裡面去拜一拜四大天王,劉普會攔不住,讓他得以成行,結果天王殿的大門一開,一衆人等白衣散發,枯坐天王殿,着實嚇了謝直一大跳。

他當時就懷疑劉普會和白衣長髮會,或者明確一點說,彌勒教有牽連,只不過當時正好是人家給自家老人祈福,穿着白衣,披頭散髮,也不是說不過去,這才讓謝直僅僅停留在懷疑的階段上,後來又因爲見到了安祿山,讓他的注意力一下子轉移了,這纔沒有讓他再關注劉普會。

現在仔細一想,當天在天王殿,不就是白衣長髮會在做法事嗎!?

尤其這一次針對他自己的刺殺,又是安祿山的人手,藉助劉普會的途徑,在劉志誠的地界動手,別說謝直是聞名大唐的辦案小能手,就是普通人,也能想明白這裡面的關係吧?

再確定了劉志誠就是彌勒教中人,其他兩人的身份也呼之欲出了!

想到這裡,謝直長長地嘆了口氣。

他一開始以爲安史之亂,就是安祿山的個人野心在作祟,誰能想到,這裡面還摻和進去了彌勒教?

真要是不管……

謝直看着不遠處那羣被劉志誠煽動起來的百姓,狠狠一咬牙!

不管不行了!

“張朗將,聽令!”

第129章 好味道第630章 河東第37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365章 護法韋陀第35章 王師第677章 金!多謝安節帥贈箭第31章 王昌齡來了第539章 連環計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26章 來自縣尊的吹捧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308章 朝廷威嚴的另外一種解讀第470章 追,追,追!第83章 行卷去第651章 火!重箭!第557章 不要臉第306章 楊家女兒第168章 頂不住,只能拖第440章 嫣紅色細紗第231章 漕幫致歉第395章 如何應對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225章 競職演講第174章 首倡之人第518章 示恩第471章 誰敢再攔謝三郎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460章 謝直何在第683章 揚州艦隊,損失慘重!第274章 時機已到第422章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第665章 土!堆土爲山第35章 王師第23章 大唐驛站第571章 果然蹊蹺!魏六之死!第350章 塵埃落定第551章 小義第562章 覆盤!任老道,救命恩人?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219章 一切有我第179章 朝廷取士不公第549章 攔不住第124章 楊七的理想是如何昇華的第506章 那一船火藥……第192章 該還賬了(加更)第180章 登聞鼓第386章 不行第516章 轟!第85章 拜帖第117章 詩聖也犯糊塗第304章 打草驚蛇第116章 杜某爲三郎府試而來第263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208章 又是漕幫?第143章 二告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389章 大理寺第149章 蕭夫子第11章 當官去第349章 高主事第206章 瑾姑娘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444章 嫌少第151章 拿詩文集子來第364章 知客僧第253章 還有個誠意,不知道夠不夠?第490章 人命錢第675章 常山反正,聲勢大振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513章 遇襲第472章 待到他年九月八第247章 張公子,怎麼辦?第256章 陰險謝三郎第620章 協助調查第594章 廢物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681章 造反,是對是錯?第397章 避嫌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490章 人命錢第63章 又見蝴蝶金簪第180章 登聞鼓第513章 遇襲第13章 讀書還需要資源?第370章 新戲首演第318章 水生之鬧糧第529章 讓他查!第327章 自己動手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609章 第三次炮轟金鑾殿第147章 河陰縣第426章 小猴子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443章 金條子?催命符!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39章 科舉也是需要資源的第363章 白馬寺
第129章 好味道第630章 河東第37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365章 護法韋陀第35章 王師第677章 金!多謝安節帥贈箭第31章 王昌齡來了第539章 連環計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26章 來自縣尊的吹捧第320章 水生之各有所求第308章 朝廷威嚴的另外一種解讀第470章 追,追,追!第83章 行卷去第651章 火!重箭!第557章 不要臉第306章 楊家女兒第168章 頂不住,只能拖第440章 嫣紅色細紗第231章 漕幫致歉第395章 如何應對第632章 重返政事堂?第225章 競職演講第174章 首倡之人第518章 示恩第471章 誰敢再攔謝三郎第606章 蠢蠢欲動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460章 謝直何在第683章 揚州艦隊,損失慘重!第274章 時機已到第422章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第665章 土!堆土爲山第35章 王師第23章 大唐驛站第571章 果然蹊蹺!魏六之死!第350章 塵埃落定第551章 小義第562章 覆盤!任老道,救命恩人?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219章 一切有我第179章 朝廷取士不公第549章 攔不住第124章 楊七的理想是如何昇華的第506章 那一船火藥……第192章 該還賬了(加更)第180章 登聞鼓第386章 不行第516章 轟!第85章 拜帖第117章 詩聖也犯糊塗第304章 打草驚蛇第116章 杜某爲三郎府試而來第263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208章 又是漕幫?第143章 二告第24章 汜水第一才子第389章 大理寺第149章 蕭夫子第11章 當官去第349章 高主事第206章 瑾姑娘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444章 嫌少第151章 拿詩文集子來第364章 知客僧第253章 還有個誠意,不知道夠不夠?第490章 人命錢第675章 常山反正,聲勢大振第527章 白袍文士第513章 遇襲第472章 待到他年九月八第247章 張公子,怎麼辦?第256章 陰險謝三郎第620章 協助調查第594章 廢物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681章 造反,是對是錯?第397章 避嫌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591章 不給他們機會!第490章 人命錢第63章 又見蝴蝶金簪第180章 登聞鼓第513章 遇襲第13章 讀書還需要資源?第370章 新戲首演第318章 水生之鬧糧第529章 讓他查!第327章 自己動手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609章 第三次炮轟金鑾殿第147章 河陰縣第426章 小猴子第204章 陳五的連環套第443章 金條子?催命符!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41章 大唐科舉產業鏈第39章 科舉也是需要資源的第363章 白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