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五年備戰期

“東北邊防軍設立之初,就是爲了奪取中東路路權,無數士兵浴血奮戰,從俄國人手中奪回中東路,開啓了東三省經濟發展的新篇章。平定張勳叛亂,收復外蒙古,出兵遠東,痛擊赤俄,可以說中國北方的安寧全是用士兵生命換來的。

痛殲日寇,收復滿鐵,揚威朝鮮,旅大,威海衛,膠州灣,一連串曾經失去的土地,離散的兒女,再一次回到了中國的懷抱。廢除租界,收復海關,挫敗海上威脅,中國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在血火之中,拼搏而來。

回顧歷史,邊防軍的成立時間雖然只有七年時間,但是已經做出了豐功偉績,足以彪柄千古。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是敵人把屈辱強加給我們,我們不得不用鐵和血,去捍衛自己的尊嚴。

中國的每一步發展,都困難重重,阻力巨大,國家的安全,離不開強大武力的守護。從今天開始,邊防軍正式整編爲國防軍,三軍將士要時刻做好犧牲奉獻的準備,萬里疆土是五千年來,祖宗先人留給我們的財產,沒有一箇中國人願意做不肖子孫。

我們必須牢記肩頭的使命,牢記億萬同胞的福祉,更加嚴格要求,努力訓練,爭取成爲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鐵血雄師,讓國家,讓民族放心。”

張廷蘭面對着手下雲集的將星,做出了這番莊嚴的講話,國防軍也正式成立,隨後又進行了授銜儀式。

原本蔣百里還提議給張廷蘭授銜,成爲三軍元帥,不過張廷蘭給拒絕了。他可是有心成爲大總統的人,一旦掛上了元帥軍銜,就真的把中國變成了軍事獨裁製的國家了,尤其會給後世留下一個惡例。

另外張廷蘭一手打造了邊防軍,對軍隊有着巨大的控制力。也不用非要加個軍銜。同時張廷蘭考慮到國家還沒統一,而且未來的戰事可能還有很多,因此貿然授予太高的軍銜,也會造成賞無可賞,升無可升的窘境。

因此這一次最高的軍銜是上將,一共有四個人得到這個職務。楊宇霆,蔣百里,孫安虎和秦威。

楊宇霆和蔣百里都是張廷蘭的重要高參,堪稱左右手,授予上將是理所當然。而孫安虎和秦威早年都跟着張作相,資格很老。而且又忠心耿耿,升職也是必然的,別人都沒有什麼說的。

往下就是中將一級的,姜登選領銜,包括李景林,張賀年,萬福麟。丁超,張賀年,馬占山,吳凱傑等等,一共二十三人,其中就有馮玉祥,孫傳芳,等等非奉系的人員。

另外是少將,一共六十四位,其中有周子健。榮臻,黃顯聲,侯郎,王以哲等人,基本上奉軍的主要將領全都得到了提升。先前因爲整編。造成的怨氣也全都煙消雲散了。

這可是奉軍第一次正式授銜,按照以往的說法,這就是開國元勳,從龍功臣,是要進入凌煙閣,受到後世敬仰膜拜的。

中國人又一個非常有趣的特質,那就是到了一定身份之後,就要爭取歷史定位,就算不能名標青史,也不能遺臭萬年。因此當全新的軍服換上,肩頭掛上了金星,整個會場就成了歡樂的海洋。

這些將領普遍年紀都不大,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比比肩頭的星星,全都在暗中較勁。

張廷蘭等着大家輕鬆夠了,然後笑道:“這次授銜只是陸軍,以後海空軍還有進行授銜。不過我要提醒大家一點,授銜可不代表着你們就嫩高枕無憂,一個個都必須給我打起精神,把部隊訓練好。在這裡我還可以告訴大家,別以爲上將就到頭了,上面還有四星的大將,還有五星的元帥,只要能爲國立功,國家也不會虧待你們!”

這些人一聽到元帥兩個字,也全都眼睛冒光,當兵要是做到了這一步,這輩子也就值得了,大家全都鼓足了幹勁。

一旁的蔣百里也笑道:“副總統專門給大家安排了一場文藝演出,來的全都是名角大腕,請這些人還花了不少錢呢,大家都欣賞一下吧!”

此時的娛樂形式一點不比後世差,安排額全都是名家名段,有梅蘭芳演唱的京劇四郎探母,餘叔巖的空城計,有京韻大鼓開山鼻祖劉寶全唱的大西廂……

全都是熱熱鬧鬧的段子,而且這些演員也都格外的賣力氣。開玩笑下面坐着這些軍頭兒,要是讓他們不高興了,還不把場面都給砸了!

當然這些人也是多慮了,從奉軍走出來的這幫人全都有着嚴格的軍紀,況且張廷蘭又親自坐鎮,他們只能像是小學生一樣,老老實實的坐着,不管聽不聽得懂,全都忍着。

張廷蘭畢竟經歷過後世的那種視聽的狂轟濫炸,對於這些東西雖然韻味醇厚,但是還有些排斥,因此坐了一會兒,就主動起來離開。

張廷蘭剛一出來,幾個負責軍情的頭目都等在了那裡,一個個都有些驚駭的看着張廷蘭,宛如看到了妖孽一般,目瞪口呆。

“你們難道想讓我看幾張臭臉麼?”

“不是。”常蔭槐急忙說道:“副總統,日本那邊出事了,出大事了,出了天大的事了,您不知道麼?”

張廷蘭白了他一眼:“你不說我怎麼知道。”

常蔭槐訕笑了一下:“我還以爲您能算出來呢!”

“別和我打啞謎了,趕快說吧,不然我摘了你們的烏紗帽。”

劉少卿急忙說道:“副總統,您可手下留情,日本東京一帶,就在今天11點左右,也就是咱們授銜儀式剛剛開始的時候,發生了特大的地震,死傷成千上萬,東京,橫濱一帶,全都化爲烏有。保守估計也要死五六萬人,受到波及的至少在百萬以上,損失財富就更加難以計算了!”

劉少卿說的一點都不錯,日本的確遭到了一場空前的天災,關東地區東跨日本本州島中東部。總面積3萬平方公里,日本重要的工業區——京濱工業區就在關東地區。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的精華也都全部集中在這裡,城市,工廠,學校。科研院所云集,代表着日本現代化的程度。

在23年9月1日,星期六,橫濱——東京地區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商人和上班族還在辦公樓裡忙碌,家庭主婦們則開始燒火煮飯。很多人都擠在車站,準備外出度假,全然不知道一場浩劫就這麼降臨了。

11點58分,關東平原地區突然發出了一陣陣“嘎嘎”的聲響,大地上下抖動起來,接着便是一陣緊一陣的搖晃。一向寧靜沉穩的大地此時卻躁動不安:左右搖擺,上下抖動、起伏。人們彷彿置身於峰谷浪尖的海面上一葉小舟中,無法站立,無法走動,只能聽命於那失去往日平穩的大地的擺佈。

人們被顫抖的大地拋向空中,非死即傷。沒有死傷的人們試圖逃出搖搖欲墜的房屋,結果被掉落的磚石砸得頭破血流,8.1級的地震將地下蘊藉的巨大破壞力全都釋放出來。

東京的房屋成片成片的倒塌,竈臺上的火將房屋全都引燃,日本人習慣用木質的房屋,此時這些房子全都成了最容易燃燒的東西。很快城中大火瀰漫,僥倖躲過地震的人,又被大火給吞噬了。

其實說起來日本人也是不長記性,大地震已經吃了一次虧,結果依舊用木質的房屋。結果到了二戰的時候,美國人投下了無數的燃燒彈,讓東京在享受一次冰火兩重天的感覺。

雖然根據暫時的情報,還搞不清楚日本究竟受到了多大的損失,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日本人遭受了空前的打擊。由於地震發生的地帶正是首都地區,是日本工業和人口最集中的區域。

保守估計直接經濟損失也在幾十億左右,如果算是人才損失,簡直是難以計算的一個天文數字。這幾位情報頭子除了對地震災害感到恐懼之外,更讓他們恐懼的是張廷蘭的種種安排。

諸如從日本撤資,撤出人才,暗中對日元下手,他們或多或少都知道一點,正因爲越是清楚,就越感到害怕。能夠洞徹政治的動態,這還能接受,但是能夠洞察天地的變化,這未免也太扯淡了吧,難道眼前的人是妖孽不成,他已經提前知道了日本會發生地震?

張廷蘭也怕他們胡思亂想,擺了擺手,然後說道:“我不放心日本,是因爲大正天皇身體很差,而且還有點腦殘,我判斷他有可能會死亡。而繼承者裕仁又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傢伙,必定回合老臣發生衝突,政局不穩,我們纔要做一點準備。只是沒有想到,上天竟然對日本人發了脾氣,可見這個國家是何等的天怒人怨。”

聽到了張廷蘭的解釋,他們還能勉強接受,畢竟這是基於政局的判斷,如果要是連天災都被張廷蘭給把握了,這未免也太可怕了。

“大災之後,必有大亂,以前佈置的一些暗子全都可以動起來。日本人能鼓動直系軍隊叛亂,我們也可以如法炮製,讓日本熱付出更慘痛的代價。”

幾個人一聽,急忙都去安排了,張廷蘭則是按捺不住滿心的喜悅,真有種仰天大笑的衝動。此時中國的處境並不好,國家還沒有完全統一,而且還得罪了一大票的列強。張廷蘭最擔心的就是英美等國站在日本的後面。武裝這個島國,給中國添麻煩。

可是這場地震如期而來之後,極大損害了日本的元氣,雖然地震災害會加速日本的右轉,使得島國變得更具侵略性。但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總要恢復一絲元氣,才能往外侵略。

而且此時中國的實力,也遠遠超出了原本的時空,日本人沒有五年的恢復準備,別想和中國開戰。可是五年之後,中國能發展到什麼地步,就連張廷蘭都不能準確預計。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日本,乃至其他列強,永遠失去了絞殺中國,阻斷中國工業化進程的能力。也就是說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已經不可逆轉。

擁有如此龐大塊頭的中國,一點完成工業化,那是足以扭轉整個世界格局的。張廷蘭一直以來擔憂的生存危機,終於解決了大半,他當然是喜出望外。

作爲一個友好的鄰邦,日本出了這麼大的麻煩,中國政府當然要關懷一下,因此在第一時間,大總統黎元洪,總理唐紹儀都發去了慰問電報。而且中國民間還組織了各種捐款活動。

當然這些都是面子工夫,張廷蘭則是躲進了後宅,摟着喬嵐芸,算算這一次究竟能得到多少錢。

“別亂動!”

喬嵐芸按住了張廷蘭胡亂摸索的大手,另一隻手還在快速的打折算盤。張廷蘭整個人都湊了過來,下巴枕在了香肩上面。

“老婆,快點算算,咱們是不是要發財了?”

“嗯,這次我們主要通過做空日元和債券獲利,保守估計可以拿到兩億元的利潤。”喬嵐芸一邊計算着,一邊忍不住驚歎起來,也不知道是因爲張廷蘭的大手作怪,還是她被這個數字給嚇住了。

最後喬嵐芸終於把計算結果弄清楚了:“拙言,扣除各種損耗,最後到我們手上的至少有1,5個億,這可不是一筆小錢,你準備怎麼用啊?”

“錢怎麼用是小事,咱們還是商量一下牀怎麼用吧!”

張廷蘭保住了喬嵐芸,一下把她抱到了鬆軟的大牀上面……

“拙言,真是出乎預料,日本竟然發生瞭如此規模的地震,實在是老天都在幫我們啊。”蔣百里忍不住說道:“不過地震之後,日本政局必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島國的政治家必定會尋求擴張,來改變他們糟糕的地緣環境。”

張廷蘭也笑道:“百里兄說的沒錯,我估計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五年左右,日本一旦從地震陰影之中走出來,必定會徹底走上對外擴張之路。因此這五年時間,就是我們進行備戰的最後時間,只要做好了戰爭準備,纔能有效的遏制日本人的野心。”

“沒錯,不知道拙言有什麼計劃沒有?”

“當然,我準備在武漢投資一個億,建成華中工業中心,如果一切順利,五年時間,我們的工業產量會兩倍於日本。”。)

第816章 軍售大單第500章 平蒙之策(三)第737章 國防軍第243章 一顆暗子第510章 外蒙新天地第826章 吹泡泡第303章 中東路爭奪戰(五)第202章 乾坤挪移第584章 神速推進第566章 坦克出擊第772章 莊嚴承諾第123章 狡兔三窟第364章 鹽場第579章 俄國人反撲第335章 宰人(上)第77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54章 雙喜臨門第295章 出擊第590章 致命一擊第373章 風風光光回奉天第764章 治大國 烹小鮮第404章 江東六十屯第743章 中原土改第526章 殺倭第231章 收拾殘局第379章 打飛機第381章 直搗黃龍第302章 中東路爭奪戰(四)第722章 下徐州第118章 遇襲第836章 讓納粹感染世界第677章 猶太第418章 兩種選擇第71章 好消息第657章 有些人坐不住了第145章 緝毒第620章 奢侈的欺騙第555章 廢約行動第608章 民黨的傳統第175章 血戰第570章 圖謀海軍第244章 驚天一擊第110章 俄國技工第254章 雙喜臨門第801章 星火燎原第198章 種田的學問第57章 混蛋總統第673章 偷雞不成第380章 當頭一棒第466章 憤怒的美國人第六百六十一章第609章 打你丫的第366章 殺進紫禁城第354章 獅子大開口第579章 俄國人反撲第667章 大豐收第69章 海外學習基金第712章 文人造反第578章 張廷蘭的錦囊妙計第884章 落魄的梅塞施密特第489章 破城第783章 上海灘第443章 暗流奔涌第435章 刺殺第735章 蛻變第617章 推銷武器第557章 手裡有糧第252章 踢殘了第222章 國家脊樑第148章 動刀子第746章 千年劇變(下)第633章 移民實邊第65章 身份第263章 面見岳父第201章 槍炮機器第106章 風水輪流轉第217章 願者上鉤第313章 誰之罪第122章 寶馬第539章 坦克第814章 武器大甩賣第628章 直搗黃龍第87章 大勒索第290章 萬事俱備第778章 悶聲發大財第326章 縱兵搶掠第375章 簡體字第372章 爭着送錢第538章 廟街事件第688章 南下山東第26章 深挖狠揪第631章 破城第389章 農產品交易中心第380章 當頭一棒第77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537章 誰嚇誰第304章 中東路爭奪戰(六)第80章 要錢第829章 人才和設備雙豐收第838章 佔領行動
第816章 軍售大單第500章 平蒙之策(三)第737章 國防軍第243章 一顆暗子第510章 外蒙新天地第826章 吹泡泡第303章 中東路爭奪戰(五)第202章 乾坤挪移第584章 神速推進第566章 坦克出擊第772章 莊嚴承諾第123章 狡兔三窟第364章 鹽場第579章 俄國人反撲第335章 宰人(上)第77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254章 雙喜臨門第295章 出擊第590章 致命一擊第373章 風風光光回奉天第764章 治大國 烹小鮮第404章 江東六十屯第743章 中原土改第526章 殺倭第231章 收拾殘局第379章 打飛機第381章 直搗黃龍第302章 中東路爭奪戰(四)第722章 下徐州第118章 遇襲第836章 讓納粹感染世界第677章 猶太第418章 兩種選擇第71章 好消息第657章 有些人坐不住了第145章 緝毒第620章 奢侈的欺騙第555章 廢約行動第608章 民黨的傳統第175章 血戰第570章 圖謀海軍第244章 驚天一擊第110章 俄國技工第254章 雙喜臨門第801章 星火燎原第198章 種田的學問第57章 混蛋總統第673章 偷雞不成第380章 當頭一棒第466章 憤怒的美國人第六百六十一章第609章 打你丫的第366章 殺進紫禁城第354章 獅子大開口第579章 俄國人反撲第667章 大豐收第69章 海外學習基金第712章 文人造反第578章 張廷蘭的錦囊妙計第884章 落魄的梅塞施密特第489章 破城第783章 上海灘第443章 暗流奔涌第435章 刺殺第735章 蛻變第617章 推銷武器第557章 手裡有糧第252章 踢殘了第222章 國家脊樑第148章 動刀子第746章 千年劇變(下)第633章 移民實邊第65章 身份第263章 面見岳父第201章 槍炮機器第106章 風水輪流轉第217章 願者上鉤第313章 誰之罪第122章 寶馬第539章 坦克第814章 武器大甩賣第628章 直搗黃龍第87章 大勒索第290章 萬事俱備第778章 悶聲發大財第326章 縱兵搶掠第375章 簡體字第372章 爭着送錢第538章 廟街事件第688章 南下山東第26章 深挖狠揪第631章 破城第389章 農產品交易中心第380章 當頭一棒第77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537章 誰嚇誰第304章 中東路爭奪戰(六)第80章 要錢第829章 人才和設備雙豐收第838章 佔領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