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破雲【十】

但是沒辦法,常言說的好“官大一級壓死人”,唐繼堯畢竟是雲南督軍,而他只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特別行動團的團長罷了。 雖然他是上校軍銜,可是這又有什麼用那?他手中的權利就那麼一點罷了。

這就如蔡鍔一樣,雖然位列北洋政,府陸軍上將,可是他還不過就是空有一個“昭威將軍”的名號嗎?沒有職位,再高的軍銜、爵位又有什麼用那?

所以當他無力抗爭的時候,他選在了自己最不願意選的方式,那就是像這樣,“自甘墮落”的待在家裡面,不作爲,不理軍務,他想用自己的行動表明自己的立場以及自己堅定的決心。

可是這真的是沒用的,快要十天了,特別行動團的正常運作沒有一個決策人管理,也已經十天了。雖然因爲之前一直處於嚴肅管理下,而井井有條,毫不紊亂,但是這卻也不能就表示這個隊伍不需要一個最高的決策人。

軍隊和地方上的組織是不一樣的,地方上,就算是最高領導不在的話,那麼只要不是極其特別的問題,一般的在職人員,都是可以照顧、處理的,可是軍隊不同,因爲軍隊裡面的內部體系的問題。

就決定了,一個蘿蔔一個坑的現實,多了一個兩個還可以,可是任何職位上要是少了一個兩個人的話,甚至可能導致整個體系上出現問題。因爲畢竟這是出於非戰爭的狀態下,軍隊的日常事務偏向行、政方面。

可如果是在戰場上的話,那麼這一切問題就不存在了,因爲再戰場上,如果一個軍官戰死的話,那麼很自然的就會有另外一個人來接替他指揮隊伍;當然了,這樣的前提是必須是在戰場上。而現在的情況自然是不可以的。

可即便是這樣,朱德就這麼在家裡呆了這麼多天,不但沒有人來找他,要求他馬上回到隊伍中去,甚至連一封申斥的文件都沒有。

這就不能不讓人覺得奇怪了。爲什麼會這樣那?其實朱德本人也是想不通的,但是可能吃出於他的英雄氣的問題,所以對於這件事他纔去的態度是四個字——不聞不問。可是朱德可以不聞不問,而他的手下卻不能如此啊。畢竟軍隊是朱德一手帶出來的,他自己可以因爲意氣而不做什麼,可是其他人,不行。

就在這一天,朱德手下的參謀長,就趕到了昆明城,來到了他的家中。

朱德還是依舊待在臥室裡,就在這接見了這名李姓的參謀長。看到參謀長,一來,朱德不由得先是一愣,因爲他沒想到李參謀長會到家裡來找自己,不過既然他已經來了,朱德自然還是要笑臉相迎了。畢竟他的“氣”與他手下這些兄弟們沒有關係。

說到這就必須要說一說朱德對於帶兵的態度了。有很多人,他們的帶兵的方式大概就是兩種,而且這兩種方式在地域區別上可以明顯的區分出來。

第一種帶兵的方式,就是皖系、滇系常用的辦法,那就是明確等級地位,軍人與長官之間的關係,然後用軍紀、軍令來約束隊伍,用功獎、罪罰的方式來激勵他們,同時按時關餉,來收攏隊伍中的人心。這是有着南方特點的帶兵方式。

而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和士兵交朋友,雖然也有明確的等級地位關係,但是長官和士兵間的關係更親近,而且作爲長官的也樂得和手下人稱兄道弟,常常打感情牌,打家鄉牌。對於隊伍約束力完全來自於長官的個人威望,而軍紀則是配合的一小部分罷了。

而且就關餉這個問題上,第一種帶兵方式在關餉上,是如期按期,嚴格按照規定的額度進行的。而第二種則不是這樣,雖然基本上第二種方式,關餉的時間也是要按照規定的時間與額度的。

但是在某些時候,他們因爲與隊伍中士兵的關係較爲親近,所以有時候可以提早或是延後關餉的日期,當然了,在額度上,也是可以利用情感牌來進行小幅度調整的,有錢的時候就多給點,提前給一點,沒錢的時候就少給一點,延後一些日期。

也可以說,第一種方式是中規中矩的,是嚴苛的規則性方式,而第二種方法則是帶有草莽氣息,綠林味、江湖氣較重的方式。

這也就使得南北方的軍隊的最高層,以及整個軍隊體系上,有着明顯的差異。舉例來說,比如南方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徐樹錚,和他手下的隊伍。就是中規中矩,所以這也導致了南方隊伍中,作爲軍官的人,多是科班出身,或是畢業於各個講武堂亦或是留洋派、士官派。

而北方的代表性人物就是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張作霖了,就拿二十七師舉例,二十七師的高級軍官中,大部分都是草莽出身有的甚至是由匪轉官的,這是因爲其最高領導也就是張作霖本身,就是綠林出身的緣故。而且他們的帶兵方式在很多時候都是富有江湖氣的。

由此就可以看的出,南北方帶兵的差異了,當然了,這原本也就是與最高領導者自身關係是分不開的,最高領導的出身是什麼,那麼他選取其他官員的時候,自然就會偏向什麼,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因爲他出身於此所以他了解這一類中的人!只有自己瞭解的人,他才能信得過!

而朱德方式那,既不是單一的第一種,也不是單一的第二種,當然了, 也不是所謂的兩者的結合體。他選取的帶兵方式首先就是將兩者相互結合,而後在加上第三種帶兵方式,那就是以家庭的模式來約束隊伍。

他所謂的家庭模式,並不是平常常說的那種“我們都是一家人、咱們就是親兄弟”這樣的話,他的家庭模式是真切實際的採用家庭的方式,讓自己手下的每一個人都成爲這個家庭中的一員。

最簡單的舉一個例子吧,那就是朱德手下的特別行動團裡,是沒有伙伕和炊事班的。這可能大家要問了,要是沒有伙伕和炊事班的話,那麼一個團數千人的伙食要怎麼解決那?

很簡單,就像是在家裡一樣,一家人,輪流做飯,將各自家鄉的菜、各自拿手的菜還有各自所懷念且熟悉的味道。

一起拿出來,輪流拿出來,給團裡的其他士兵分享,這樣一來,天南海北的味道匯聚到一處,這就首先解決了菜色單一的問題,而後也因爲是這裡面所有的菜品都是每一個不同的人自己所記憶、懷念的味道。

唐繼堯首先找到的是王文華的哥哥,王伯羣,雖然王伯羣也掛着軍職,但是實際上他啊應該算是一個文人,一個職業軍人與一個帶有軍職的文人之間的談話,而且兩個人又是上下級的關係,所以肯定是作爲職業軍人的一方,佔有優勢,也就是所謂的話語權,而實際上,也正是這樣的,王伯羣那個時候已經被唐繼堯說動了,其實真的說起來,與其說王伯羣是唄唐繼堯說動了,倒不如說他是想爲了自己的弟弟,纔會同意唐繼堯的提議的。

唐繼堯告訴王伯羣,如果他跟着自己去雲南上任的話,那麼對於他們兩家來說都是有好處的,唐繼堯首先肯定了王伯羣和他弟弟王文華的能力,同時表示,他們兩個都是貴州少有的人才,也是國家的幹才,是不可缺少的人物,唐繼堯對王伯羣說,自己這一次去雲南代理督署總督的位置,實際上是在爲國家消除隱患,蔡鍔將軍去了北、京,雲南沒有了主、政的官員,長此以往下去的話,恐怕雲南湖出現不可預計的變故,畢竟雲南地理位置特殊,接連外域,所以那裡必須要有一個值得信任且非常有能力的人,坐鎮,不然的話,一旦出現了什麼問題,恐怕是來不及反應的。

而且唐繼堯還利用自己與蔡鍔之間的關係作爲切入點,他對王伯羣說,自己和蔡鍔將軍是結拜兄弟,自己去督署雲南也是蔡鍔將軍舉薦的,所以這不能算是不義之舉,更何況,在國家的框架下,國之大義面前,一切的私人情誼都是不值一提的,個更何況自己還是蔡鍔將軍主動推薦的。所以他告訴王伯羣,其實自己也不想佔據蔡鍔將軍的地盤,但是沒有辦法,爲了國家計,也是爲了兄弟之間的約定,與信任,所以自己選擇了接受袁世凱的任命,暫時督署雲南。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他的家庭模式是切實的!

看到參謀長走了進來,朱德一愣之後,隨即一笑,道:“快坐。老李你怎麼來了?你好像是第一次來我在昆明的住處吧?說吧,來找我是什麼事,要是沒事的話,你參謀長可是不會隨便的就離開軍營的,但是有句話我要說在前頭,那就是如果是上面的命令,要你來找我回到軍營的話,那麼你就不要說了,我對我恩師這件事的態度你是知道的,所以我爲什麼這麼做,你也並明白,其他的話不用我多說了吧。”

李參謀長點點頭,他很清楚朱德心思,而且也知道,就算是真的是上面的命令,對於現在這個的情況下的朱德來說,也就和放屁沒什麼區別,雖然朱德是一個非常合格的軍人,但是他也是有着英雄意氣的人,有些事對於他來說,是絕不可以因爲紀律而改變的。

當然了,其實參謀長也真的並不是因爲上面的命令纔來的,之所以他這次來找朱德,是因爲有另外一件事,而且還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參謀長對着朱德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他的意思,而朱德見他如此,這才釋然一笑,而後示意他說下去。

參謀長正了正自己的神色,而後又仔細的剛查了一遍門外窗外是不是有另外的“耳朵”,當他確定了沒有人在聽旁風之後,他這纔開口將自己的來意說了出來,而也就是他接下來的這句話,使得朱德再這樣的情況下,還毫不猶豫的拉着他就往大營而去。

參謀長見四下無人,貼近到朱德耳邊,對他道:“團長,其實我這次來是因爲別的事情;您知道嗎,我得到消息,如果沒有什麼問題以及意外的話,那麼蔡鍔將軍最近一段時間應該就要回到雲南了。”

朱德一聽,不由的,面色一怔,而後嚴肅的對李參謀長問道:“你是從那裡得來的消息,這消息可靠嗎?蔡將軍不是在北,京嗎,怎麼老袁放他回來了?還是出現了其他的問題,而且如果蔡將軍回來的話,那唐督軍怎麼辦,雲南的政、務軍務由誰來主導。”

這一系列的問題使得李參謀長不由得苦笑,繼而便立馬正色起來,一一作答,他回答說:“是這樣的,團長,這個消息的來源是我之前派遣到北,京向軍械局購買武器的人員傳來的,至於可不可靠這個我不清楚,但是據來信說基本上是八九不離十的;至於是不是大總統讓蔡將軍回來的我不知道,而云南方面的話,我想如果蔡將軍回來的話,應該還是蔡將軍作爲主導吧,但是……團長唐督軍這個人你也知道,所以現在還說不好。”

朱德聽了,點點頭,略作沉思後,立馬從牀上坐了起來,穿戴好自己的軍裝,而後對李參謀長說:“走。”

李參謀長被他弄得一愣,不由得問道:“走?去什麼地方您要?而且實話實說,這樣的稱呼袁克定還是非常受用的,但是對於這樣的稱呼只能存在私下裡,袁克定還是不滿足的,他希望自己這樣“大太子”的稱呼,可以公諸於世,也已成爲大家所有人對他真正的公開稱謂。

還有就是袁克定認爲只要他得到了這個稱謂的合法公開化的話,那麼他就自然而然的成爲了下一任大總統了,而且是那種不會改變同時也不會有人出來競爭的那種。

雖然他是這樣認爲的,但是其實實際上,袁克定小看了政、府機構的官、員們的同時,也高看了自己的威望。

大總統的位置雖然號令天下,至高無上,可是,那樣的高權利下,必然是需要忠誠者來構建穩固的基石,其他的條件權且不提,單單這一條,就不是他袁克定擁有的,雖然現在他的身邊,是有一大批的追隨者的。

當然了,這裡面肯定是擁有一部分的真實忠誠者的,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除了那些被迫追隨他的人之外,其他的要麼就是有着自己的目的的,要麼就是出於間接性討好袁世凱纔會這麼做的。

總而言之,無論是德行、功績、威望,這三點,袁克定都沒有任何可能接任下一任的大總統。這些其實他是非常清楚的,要不然他也就不會想要大費周章的,將公天下重新退回到家天下的時代。

因爲依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如果他想要當下一任大總統的話,那麼唯一的出路就是“家天下”,只有這樣,如果袁世凱真的稱王稱帝,登基坐殿的話,那麼憑藉着袁世凱的威望,以及改朝換代時必須的殺戮,這樣一來的話,當所有的大臣只剩下忠誠者之後,即便是以後袁世凱百年之後不在了。

他作爲袁世凱的長子,第一皇位繼承人的話,即便自己沒什麼能力,沒什麼威望,可是多數人還是會出於袁世凱的遺願也好,亦或是做忠誠死士的夙願,無論哪一點看來,他袁克定還是有很大機會安穩的成爲國家最高領導人的。

可現在的情況卻不是這樣,不說那些不同黨派的人,極力反對打壓這個苗頭,就是他的父親,袁世凱本人,對於他這樣的想法,也是異常反感的。

袁世凱曾對他說過,說:“即便現在的進步與我當年的想法非同,但是總而言之這條路是正確的,是不可避免的,是一早不宜晚的,更何況,咱們的國家其實已經晚了,而且晚了許多許多年了。”

雖然袁世凱這樣說,但是袁克定還是反駁他道:“那父親,當時孫文成爲民國大總統的時候,爲什麼後來您還要強行的奪來大總統的位置那?難當說,您就不是爲了這個大總統與皇帝一樣的權利嗎?”

說實話,當時袁克定說出這句話之後,他就後悔了,因爲他作爲兒子的身份,是不應該如此質問自己的父親的,可沒辦法,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已無法改變,正當袁克定已下定決心接受袁世凱的憤怒的時候,袁世凱卻出乎他意料的,對他平心靜氣的解釋起來。

袁世凱是這麼說的,他對袁克定說:“其實孩子,沒有錯,父親是對權利有控制的欲,望,而且孫文最開始鬧時候,我還派兵鎮壓過他,但是這並不代表就是他錯了,亦或是我錯了。”

“這種事情。”

第五百零八章 砂礫【四】第1173章 越多越少【九】第九百四十六章 淮役【二】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三十四】第六百零三章 清風撩【九】第一百一十六章 倒思【十】第十四章 趙倜、白朗其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月朗朗【九】第四十二(反)章 殘局?慘局!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四十】第八百七十八章 限制【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多思【九】第一零二章 棘第五十一章 軌跡第三章 詭夢【六】第三十八(僞)章 看不破的僞裝第一千零二章 多磨【八】第一零四章 家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正逆【三】第八百一十六章 右翼【二】第六十五章 行戰第五百六十章 大變化【六】第六百四十三章 風雲際會【九】第1042章 花臉【八】第一百一十九章 正逆【三】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八十四章 分戰第1126章 求救【二】第一五一章 對錯第九百八十五章 跟從【一】第特別章 白松雨文集【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巡視【五】第四百七十九章 躊躇【五】第九百零七章 列團【三】第一千四十四章 遇難國【十】第一千一十六章 調查【二】第1176章 保險【二】第一六六章 張敬堯用兵第五十八(反)章 開啓【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庫【十】第七百四十四章 東柳【十】第四百七十二章 補充【八】第九百二十五章 協同新軍【一】第七十二章 二十一條與阪西利八郎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戰場【十】第一七二章 通電第五百七十八章 化雨【四】第四百六十章 修【六】第七百五十九章 驚訝【五】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十】第七百零六章 風雲變幻時【二】第十一章 段總長出征程第三章 雲吉班第六百六十五章 裂【一】第一千一十五章 調查【一】第十四章 趙倜、白朗其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極其特別【十】第二百零七章 戰難【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近禍【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折【五】第五章 模範團總教習第一零七章 均衡第五百五十四章 新一輪【十】第一五四章 拒之門外第一千二十八章 困城【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三】第六百八十四章 盜【十】第四章 袁世凱的意第二百七十二章 階梯【八】第八百二十八章 大戰前夕【四】第四百二十章 無心之失【六】第1066章 深思慮【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這纔是戰鬥【十】第一零六章 魔王第九百一十九章 青色行動【五】第一千三十八章 遇難國【四】第八百零五章 凜冬之左【一】第1161章 萬鈞行爲【七】第七十章 莫及第六百二十三章 摺疊【九】第1139章 熱鬧了【五】第四十五章 新的安排第1199章 動力【五】第七百一十五章 武風【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破雲【十】第1074章 深思慮【十】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三十六】第四十九(反)章 前置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分一秒【一】第1058章 枯山惡水【四】第三十九(反)章 插曲第九百一十七章 青色行動【三】第八百七十二章 張弛有度【八】第七百三十七章 東柳【三】第二百章 劫【六】第一千一十三章 巡【九】第三章 詭夢【二】第三十八(僞)章 看不破的僞裝第1200章 動力【六】第九百四十八章 淮役【四】
第五百零八章 砂礫【四】第1173章 越多越少【九】第九百四十六章 淮役【二】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三十四】第六百零三章 清風撩【九】第一百一十六章 倒思【十】第十四章 趙倜、白朗其人第七百九十三章 月朗朗【九】第四十二(反)章 殘局?慘局!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四十】第八百七十八章 限制【四】第七百七十三章 多思【九】第一零二章 棘第五十一章 軌跡第三章 詭夢【六】第三十八(僞)章 看不破的僞裝第一千零二章 多磨【八】第一零四章 家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正逆【三】第八百一十六章 右翼【二】第六十五章 行戰第五百六十章 大變化【六】第六百四十三章 風雲際會【九】第1042章 花臉【八】第一百一十九章 正逆【三】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八十四章 分戰第1126章 求救【二】第一五一章 對錯第九百八十五章 跟從【一】第特別章 白松雨文集【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巡視【五】第四百七十九章 躊躇【五】第九百零七章 列團【三】第一千四十四章 遇難國【十】第一千一十六章 調查【二】第1176章 保險【二】第一六六章 張敬堯用兵第五十八(反)章 開啓【二】第八百四十四章 水庫【十】第七百四十四章 東柳【十】第四百七十二章 補充【八】第九百二十五章 協同新軍【一】第七十二章 二十一條與阪西利八郎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戰場【十】第一七二章 通電第五百七十八章 化雨【四】第四百六十章 修【六】第七百五十九章 驚訝【五】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十】第七百零六章 風雲變幻時【二】第十一章 段總長出征程第三章 雲吉班第六百六十五章 裂【一】第一千一十五章 調查【一】第十四章 趙倜、白朗其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極其特別【十】第二百零七章 戰難【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近禍【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折【五】第五章 模範團總教習第一零七章 均衡第五百五十四章 新一輪【十】第一五四章 拒之門外第一千二十八章 困城【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逆【三】第六百八十四章 盜【十】第四章 袁世凱的意第二百七十二章 階梯【八】第八百二十八章 大戰前夕【四】第四百二十章 無心之失【六】第1066章 深思慮【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這纔是戰鬥【十】第一零六章 魔王第九百一十九章 青色行動【五】第一千三十八章 遇難國【四】第八百零五章 凜冬之左【一】第1161章 萬鈞行爲【七】第七十章 莫及第六百二十三章 摺疊【九】第1139章 熱鬧了【五】第四十五章 新的安排第1199章 動力【五】第七百一十五章 武風【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破雲【十】第1074章 深思慮【十】第六十一章 落幕的故事【三十六】第四十九(反)章 前置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分一秒【一】第1058章 枯山惡水【四】第三十九(反)章 插曲第九百一十七章 青色行動【三】第八百七十二章 張弛有度【八】第七百三十七章 東柳【三】第二百章 劫【六】第一千一十三章 巡【九】第三章 詭夢【二】第三十八(僞)章 看不破的僞裝第1200章 動力【六】第九百四十八章 淮役【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