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幘巾

第46章 幘巾

八月間,天氣漸涼。

洛陽東南的開陽門外,乃是大漢太學所在。

漢光武帝劉秀因爲自己曾就讀於前漢太學,所以後漢革鼎之後,極爲重視太學的建設。再加上後來經學成爲了後漢顯學,學術的重要性達到了某種頂峰,故此,等到了漢順帝時期,洛陽太學已經被擴建成了擁有兩百四十多間教室、一千八百多間宿舍的超級學府。

全盛時期,皇帝本人都經常來太學聽課講課,而在此地就讀的太學生更是一度多達三萬多人!

然而,這種情況在最近十幾年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太學生的地位也一蹶不振……爲什麼?很簡單,太學生天然喜歡關注政治,然後從中作死罷了!

這可是古往今來顛撲不破的真理。

話說,兩次黨錮之禍,太學生都跟着黨人大儒們衝鋒陷陣。然而,距離上一次黨錮之禍也不過數年而已,天下人卻只記得望門投止的張儉,只記得天下楷模的李元禮,又有誰記得區區四年前被下了大獄的上千太學生呢?

這些學生有沒有人死在大獄中?

他們的家人花了多大代價才把他們撈出去?

撈出去以後前途在哪裡?

還真就沒人知道。

然而不管如何了,折騰了這麼兩次,再加上黨錮之後私學氾濫,這太學的地位基本上是一落千丈。

話說,人家蔡邕終究是個肚子裡有貨的人,他細細聽這兄弟輪番站出來給太學中人講解標點,也是覺得絕妙……能不妙嗎?想當年晚清有大臣出洋,到了國外看到這麼多標點符號,第一反應就是記下來,然後再帶回去批判一番,說洋鬼子就知道搞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亂糟糟的沒啥用!誰成想把這玩意介紹出去,立即就被廣泛應用了起來。

“鉤識這種東西,”蔡邕聞言後也不免爲難了起來。“照理說確實應該加上,畢竟如今大儒門講經都已經有所標識。但這種東西又不是書體,也沒有個定論,如何加、又何處加呢?”

如今來上太學的人,大致是這麼幾類:

當然了,這些人不知道的是,楊賜根本就是被盧植之前各種令人窒息的操作給弄怕了,所以眼看對方入東觀修史已成定局,那何必爲這種破事再添亂呢?而且再說了,拋開古今文之爭,這盧植終究是士人表率,往後大家對上宦官還是一體的,既然如此,他的弟子也算是個半個自己人的。更不要說,還有劉寬這層關係呢!

於是乎,公孫兄弟堂而皇之的介入了此次石經工程,使得自己無論是從知名度還是從身份上來講,都儼然上升了一個層次!

如今,更是和蔡伯喈這種人物談笑風生了起來。

沒錯,這年頭是有標點的,鄭玄在講經的時候就專門給弟子說明過鉤識的區分和意義,並且還具體的探討了一下句號和逗號的使用差別。不過有意思的是,這年頭得到普及的標點也就只有句號、逗號、着重號、專名號四種而已,可是卻沒有問號、冒號……也是奇了怪了!

劉寬是光祿勳,不偏不倚,正好是自己所擔任郎中這個職務的主官,是自己現在的頂頭上司。而盧植……按照朝廷的安排,書寫完石經之後,自己是要作爲人家的副手去東觀修史的,換言之,那盧子幹是自己將來兩年的直屬上司!

“好字!”

然而少傾片刻,這公孫瓚忽然又開口笑道:“對了,珣弟之前未見這蔡伯喈時不止一次找人打聽,問這蔡伯喈是不是有個女兒?之前到他家時雖然沒見到這蔡伯喈本人,卻也知道了他確實有個女兒……怎麼,莫不是想着自己快要加冠,準備揹着嬸孃給自己尋一門婚事?”

“若是等個八九年,大兄爲何不娶?”那公孫越語氣中竟然有些憤然。

“兄長,那蔡郎中也是天下名士,”最先開口的乃是那個年級最小叫公孫越的,聽他這話還有幾分實在。“你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拿他做筏呢?”

此言一出,只聽到那兩個公孫家的小子一同放聲大笑,簡直放肆到了極點,然後笑聲中夾雜着那公孫越憤憤然的腳步聲……由近到遠,竟然是直接走人了。

其他人倒也罷了,也就是吃個新鮮,順便吟誦兩句《詩經》,唯獨蔡邕,心裡對這幾個咄咄逼人的年輕士子有氣,抱着多吃一點是一點的想法,愣是獨自啃了兩個大木瓜下去……於是乎,等到用過晚飯,夏秋之際的冷風一起,這蔡邕只覺得滿肚子難受,竟然是跑到茅廁中半日都沒起來,也不知道此番是虧了還是賺了。

“那你們爲何搖頭?”蔡邕終於不滿了。

不是沒人覺得這兩位提攜後進的姿態太急切了些,也不是沒人想站出來說兩句。但是此次工程的主管者,也就是當朝元老楊賜卻率先微笑頷首,對此表達了認同,甚至還專門把曾經聽過名字的公孫瓚與公孫珣兄弟叫上前來仔細鼓勵了一番……搞得其他人根本不好再說些什麼。

蔡邕如同吃了蒼蠅一般,但終於是無可奈何:“賢昆仲與這位太原王氏子弟的功勞自然也是有的,我蔡邕一定會如實上報,斷然不會有所隱瞞。”

話說,天色已經暗下來,人家蔡郎中正在最裡面的木板隔間中蹲着呢,忽然聽到腳步嘈雜,然後就是幾個耳熟的聲音從附近響起,正是那公孫兄弟來此小解。於是他立即屏聲息氣,生怕被這幾人注意到自己的醜態。

沒辦法,好東西就是好東西,文章用上這些東西以後,概念與意義確實表達的更清晰……後來的人也都一直奇怪,爲什麼中國的文明那麼發達而且一直延續不斷,可標點符號這個東西上卻一直這麼粗略呢?

所謂鉤識,其實就是標點。

一時間,人人側目。

沒錯,蔡中郎其實很想問問眼前的公孫兄弟,既然你們那兩個大漢頂級權威老師已經聯手製定了這種所謂‘鉤識標點’的標準,那爲什麼不早拿出來?

“真不愧是蔡郎中!”

而且人家公孫珣還說了,這都是按照《詩經》以及古文中典故來安排的,比如什麼“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的木瓜;還有“芙蓉蓋而菱華車兮,紫貝闕而玉堂”的菱角;以及“樹之榛慄,椅桐梓漆”的板栗……

幾名士子相互對視了幾眼,卻忽然整齊的搖了搖頭,引得滿堂詫異。

“我不是已經娶妻了嗎?”公孫瓚不以爲然道。“這蔡伯喈的女兒豈能爲妾?”

我蔡伯喈的女兒是你們想娶就娶的嗎?蔡邕在那邊聽着,也是愈發憤然了起來。

“珣弟說的對。”又一個聲音響起,而且格外響亮,不用猜都知道是那個大嗓門的公孫瓚。“如今老實人是越來越難找了,而且這老實人還有一個好處,便是你無論怎麼拿他做筏,他都不會含恨在心的……此番看來,正如許攸所言,這蔡伯喈確實難得,不用白不用。”

“咳!”那公孫珣當即乾咳了一聲。“大兄慎言,雖然人家那個女兒年齡不是很清楚,但大致聽來,總歸還是在總角之間,一個幼童……這種玩笑是能開的嗎?”

那剛剛寫完一段字的蔡郎中,自然也就是蔡邕蔡伯喈了,聞言難免有些自矜。而他在左顧右盼之後卻又朝着幾個站在一旁的年輕士子略顯自得的開了口:“幾位少君以爲如何啊,不知此篇《關雎》可合心意?”

“不瞞蔡中郎。”公孫珣聞言和旁邊的公孫瓚對視一笑,卻是從懷中取出了一份布帛。“別的經文我等不好置喙,但《詩經》嘛,無論是《韓詩》還是《毛詩》,都已經有了定論!因爲來之前,盧師與劉師主持,我等幾名弟子參議,一起議定了數種鉤識標點,定下了使用標準。不如……趁此機會,就讓我們師兄弟爲蔡中郎,與諸位太學才俊一起講解一番?”

蔡邕旋即放下心來,這公孫珣總算還知道點臉面和羞恥,就是不知道之前到底爲何打探自己女兒……

“字是很工整的。”其中一名年輕士子回覆的非常利索。

當一個裹着綠色幘巾的中年男人俯身在一塊巨大的潔白布帛上寫完一段文字以後,周圍屏聲靜氣的衆人忽然爆發出了一陣喝彩聲。

“《關雎》乃是《詩經》開經第一篇,天下人都會誦讀,又怎麼會有什麼錯漏呢?”

蔡邕聞言心中一聲冷笑,卻也不想辯駁什麼。畢竟,這道德君子之事幾個年輕人懂什麼?若非看你們三兄弟那兩個師長的面子上……

反正,三萬人共學於此的盛況基本上是一去不復返。到了如今,更是有一羣來歷不明的人,公然鳩佔鵲巢,就在這空着不少地方的太學中住了下來,而且,太學中的學生們還整日不顧身份的圍着這些人打轉。

“咳!”公孫瓚忽然忍不住用自己的大嗓門打斷了對方。“不敢當蔡郎中謬讚,這問號與歎號,正是兩位師長所得,而這冒號與引號,卻是我們三兄弟……呃,還有王邑王師兄,日有所思夜有考,最後冥思苦想得來的!”

“缺少鉤識!”這個宛如杆精一般的年輕士子,自然也就是公孫珣了,不急不忙的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那是哪裡錯漏了嗎?”蔡邕繼續追問。

就這還不算!

正是在這茅廁裡,這蔡邕蔡伯喈遭遇到了人生中最慘烈的一次打擊。

“字體渾然天成,能將隸書寫的這麼標準的,天底下恐怕也就只有蔡郎中一人了!”

就這樣,瞎折騰了一陣子以後,作爲不缺錢的主,心情不錯的公孫珣自然要有所表示。於是很快一堆夏秋之交的新鮮蔬果就被送了上來,這年頭西瓜、葡萄什麼的也沒普及,但是山楂、木瓜、酸棗、菱角、板栗之類的東西也是不缺的。

“這有何妨,說是幼童,其實女子十五而嫁。”另一邊,那公孫瓚依舊沒大沒小在開着玩笑,儼然是邊地出身,粗魯不堪慣了。“對了阿越,你今年才十六七……不如我們請劉師出面,爲你與這個蔡家女約個婚姻,然後你再等個八九年,到了二十五六再與之完婚,豈不是挺合適?”

“別的暫且不說,”一番講解後,蔡邕終究是率先開口表示贊同。“這問號與歎號還是很恰當的,《詩經》中有些辭句情感豐沛而自然,便是氓首也懂得是問句與嘆句。至於冒號與引號,《論語》更是第一個少不了,劉公與盧公不愧是海內大儒,我當上表朝廷將這些標識立爲規範……”

早拿出來我早寫上了就是了,非得等我辛辛苦苦滿頭大汗的寫完了,然後搖着頭說我寫的不對?想博出位也犯不着踩我吧?

當然了,蔡邕終究是沒把這話說出口……無他,他蔡伯喈成名日久,固然是不會顧忌眼前這幾個小年輕,但誰讓這幾個小年輕身後偏偏有兩尊真神呢?

“那讓二兄等個八九年再娶好了!”公孫越依舊憤然道。

如朝中公卿之子,反正家中自有家學傳承,那不如響應下號召,在此處掛個名;還有一些外地大員,立了功勞,可以恩蔭家中未成年的孩子爲‘童子郎’,然後入太學讀書,也算是預訂一個前途;而再往下數,那就是家裡實在是沒有門路的人了,比如剛剛起勢的底層鄉野豪強,在家鄉根本被人瞧不起,連私學都不收,那就不如來此處尋個出路了;當然,還有一些不來這裡的話,連書都沒地方讀的河南本地單家子……這就很少了。

然而未曾想到,這幾人竟然主動提及到了自己。

“蔡郎中的書法收發自如,既能瀟灑如飛白,也能嚴正到此般,怕是已經到了宗師之境了!”

蔡邕這時候已經有了些火氣了,莫非老實人欠你們的?但多年的養氣功夫還是讓他忍了下來……君子之道,何須與這些年輕人計較?大不了以後少跟那許攸來往便是。

蔡邕臉色一黑,張口就想罵人。

而偏偏劉寬也好,盧植也罷,不知道爲什麼,對這幾個複姓公孫的邊郡小子卻都格外看重,甚至之前還一起把監督石碑的工作交給了這幾個嘴上沒毛的小子!

“幾位這是什麼意思?”蔡邕蹙眉問道。“嫌我的字不工整嗎?”

這倒不是說沒人來上太學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是說再也沒人把太學當做一個正兒八經的進身之階了。

“別以爲我不知道你們在想什麼。”公孫越繼續大聲朝兩個兄長怒吼道。“就蔡伯喈那個長相,小眼睛、朝天鼻、厚嘴脣、短眉毛……不要太多,只要他家女兒有他兩三分像,就只能是中人之姿了,若有個四五分相仿,那還能看嗎?要娶你們自己去娶,不要帶上我!”

“我不娶!”公孫越語氣愈發憤然了,到此處幾乎是吼了出來。

“哎,”回覆此人的赫然是那個最討人嫌叫公孫珣的。“你不曉得,這蔡伯喈乃是朝中少有的真正老實人,而這老實人嘛,如今實在少見,既然遇到了,自然要物盡其用。”

此言一出,莫說是公孫兄弟了,就連這些日子因爲跟三兄弟呆一塊而一直挺彆扭的王邑都忍不住眉飛色舞了起來……沒人指望這種東西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好處,比如封個爵位什麼的,但是蔡邕天下名士,他的正式上表無疑是一種認證!以後見了誰誰誰的時候,把這事拿出來吹噓一番,估計也沒人能反駁了。

此言一出,蔡邕立即警惕了起來。

“我自幼失祜,一定要早早娶妻延續香火的。”公孫珣聞言當即反駁。“還是阿越來娶好了。”

沒錯,數日前石經的預備工作正式塵埃落定,盧植也被下旨入東觀‘修書’。然而對此早有預料的盧老師終究是又搞了一出一件令人側目的事情。他在諸位大儒、博士一起來太學這裡選址的時候,忽然當衆指定了自己的弟子公孫珣與公孫越來爲《毛詩》的銘刻擔任監督……說這二人膽大心細,且已經粗通經傳,足以擔此重任。而一旁的劉寬劉婆婆呵呵一笑,乾脆也把公孫瓚和王邑從身後喊了出來,說了一番差不多的話。

蔡伯喈雙手攥着用來淨手的一段廁籌,滿臉通紅……一怒之下,竟然將廁籌掰成兩端,復又憤然擲向了黑漆漆的暮色中:“小兒輩欺人太甚,我女兒何曾像我半分?!”

“(公孫)越於洛中從郎中蔡邕修訂石經,嘗與太祖、瓚、王邑等制定鉤識規範,頗顯才幹。邕甚愛之,嘗於暗中嘆曰:‘惜乎年歲不合,不然,招納爲婿,常伴左右,豈不樂哉?’”——《舊燕書》.卷六十七.列傳第十七.諸公孫列傳

PS:尷尬,定時定錯了……對不起大家。

還有新書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加一下,684558115。

(本章完)

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186章 妄妄山中言第329章第173章 請降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127章 巡遊第379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第81章 雞湯(上)第515章 誰道天涯知己少第90章 出塞第15章 熊孩子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391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續)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131章 求見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482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完)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147章 意外第452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268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上)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83章 拿下第77章 撤屯(下)第109章 道旁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535章 山形依舊枕江流第77章 撤屯(下)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131章 求見第289章 故將直筆記春秋(上)第356章 波濤失意虓虎起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63章 臨陣(中)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240章 赴前連赴後感謝白銀盟阿蕾格格巫,順便說幾句話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262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不欠賬了)第43章 僞書盜印第507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上)第36章 潁川論士第185章 淡淡夕陽景(還債)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17章 歸家第52章 當歸第349章 西北功名奮發冬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中)第329章第87章 表文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103章 麥飯第398章 莫將生死較疏親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續)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133章 爭言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第423章 赴陣猶遮面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35章 夜涼第62章 臨陣(上)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94章 放火第225章 不負天下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424章 請降須受縛第355章 舟車何處不通津?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第112章 洶洶第505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第200章 一意起高樓(上)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第460章 漢室諸公鳴玉佩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306章第423章 赴陣猶遮面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59章 問策第42章 請和第100章 大事(上)第10章 家暴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第447章 幾人虛費一生心第125章 無生第19章 大案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
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186章 妄妄山中言第329章第173章 請降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127章 巡遊第379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第81章 雞湯(上)第515章 誰道天涯知己少第90章 出塞第15章 熊孩子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391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續)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131章 求見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482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完)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147章 意外第452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268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上)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83章 拿下第77章 撤屯(下)第109章 道旁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535章 山形依舊枕江流第77章 撤屯(下)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131章 求見第289章 故將直筆記春秋(上)第356章 波濤失意虓虎起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63章 臨陣(中)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240章 赴前連赴後感謝白銀盟阿蕾格格巫,順便說幾句話第461章 山人琴畔鬼吹燈第262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不欠賬了)第43章 僞書盜印第507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上)第36章 潁川論士第185章 淡淡夕陽景(還債)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17章 歸家第52章 當歸第349章 西北功名奮發冬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中)第329章第87章 表文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103章 麥飯第398章 莫將生死較疏親第512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續)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133章 爭言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第423章 赴陣猶遮面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35章 夜涼第62章 臨陣(上)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94章 放火第225章 不負天下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424章 請降須受縛第355章 舟車何處不通津?第249章 堂舍內鍾繇狼狽薦英雄第112章 洶洶第505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第200章 一意起高樓(上)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第460章 漢室諸公鳴玉佩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306章第423章 赴陣猶遮面第502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續)第59章 問策第42章 請和第100章 大事(上)第10章 家暴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第447章 幾人虛費一生心第125章 無生第19章 大案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