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白令海北端的阿納德爾灣爲中心點,再以這一中心點到阿留申羣島的距離爲半徑,用圓規畫一圓圈的話,你便可發現,阿留申羣島自東向西延伸部分與圓的軌跡幾乎如出一轍。如果把白令海比作一條河,那麼阿留申羣島就恰似露出水面彎彎的一長串‘踏腳石‘,從阿拉斯加半島出發,踏着這些‘石頭‘,便可‘走‘到‘河‘的對岸的堪察加半島。
阿留申羣島的島嶼羣最大的特點時,彼此的距離相距並不遠,相鄰的島嶼間鮮有距離超過七百公里的。大部分海域都在陸基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內。
針對這裡的特點,美國方面先是在自己控制的烏姆納克島上擴大軍事基地,而後靠着陸基機場的掩護,於1944年一月發動了收復附近的安德烈亞諾夫羣島的戰役。
這場戰役,並不是很突然的行動。
戰前,美國人在阿拉斯加半島周邊美控島嶼上不斷增兵、大規模地建設陸基機場的情報,如此浩大的工程量,哪裡可能保密。早在四個月前,相關情報就不斷地流入日本的手中。再說現在太平洋上,美國人想要主動出擊,除了針對夏威夷外,唯一能打到日本的地方,就只剩下阿留申羣島地區,要對美國人的戰略意圖進行預判,並不是很難猜到。
早在1943年十月,李華梅準備赴德“拍電影”前,日本方面就預感到美國人將會在阿留申羣島發動攻勢。軍部上層有過很激烈的爭論。
海軍方面的意見是以退爲進,放棄過於靠近阿拉斯加的部分島嶼,全面收縮到北太平洋西海岸來。這樣的好處,一是縮短戰線,二是可以拉長美軍的補給線。三在西太平洋這裡,部分可以做爲支點的島嶼,相鄰的島嶼較遠。在這裡美軍陸基飛機想要支援相對較吃力。
而陸軍方面,除了石原莞爾外。則照舊保持了從前能吃不能吐的脾性。
石原莞爾完全支持海軍的意見,其看法甚至更激進一些,認爲不如完全放棄阿留申羣島這個雞肋,退回千島羣做爲決戰點。
石原莞爾的理由很簡單:他拿了把尺子在太平洋地圖上量了量,寫上數據。數據都是各個島嶼間的距離。
然後在軍部會議上,問現場的軍部軍官,美國陸航海航有多少飛機,一年可以培養多少名飛行員。
歷史上。日本軍部向來是奇葩橫行,料敵方面堪稱令人無語到極點:敵方戰力向來是按最少化估算,本方戰力則是按最強化估算。
這個位面稍好一些,但也只是稍好一些。
但也有少數清醒的人,石原莞爾是一個,井上成美是一個,山本五十六也是一個。最重要的是,李華梅現在的身份,日本之神,她的意見有一錘定音的效果。
“美國的後備飛行員培養能力。十倍於日本,飛機生產能力,同樣也是同倍於日本。”
“菲律賓戰役和夏威夷戰役時。我方和美軍的b17多次交過手,這款飛機有多難打,想必諸位印象深刻。美國人在阿拉斯加的戰術,極有可能就是,在那裡以陸基機場爲依託,出動海量的b17在新式戰鬥機的掩護下,進行跨海空襲作戰。”
“我們大日本帝國,一年培養兩千名航空飛行員都很吃力,而美國方面。總動員情況下,最少可以培養三萬名飛行員。飛行員培養數量上的差距。註定了這場空戰,哪所我們每次都打出十比一的交換比。最後仍然會失敗。”
李華梅說出來美國能每年培養三萬名飛行員,還是有意地往少了說的。事實上,二戰時美國飛行員的培養體制,能夠承受一年七到八萬名飛行員的永久性損失。她所以沒有報出這個數字,是怕把現場軍部的那些人全嚇壞了。
“船,船纔是關鍵。”
當時,李華梅敲了敲地圖,用筆在上面劃了一條線,做出了結論。
“我們需要空間換取空間。這裡以東的地方,全部放棄了吧。此外,還要向德國人和中國人尋求幫助。”
而1944年一月二十日,美國從烏姆納克島上,出動飛機空襲鄰近的安德列諾夫羣島時,一天之內,就出動了超過一千架次的b17轟炸機和其他各類戰鬥機。
而當時日本人僅在這些島嶼上佈置少量的監視部隊和大量的僞裝飛行部隊。那一天,安德列諾夫君島上的日本守軍,第一次見識到了,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全力“暴飛機”時的恐怖。
“飛機,飛機,數不清的飛機,黑壓壓的一大片,象蝗蟲一般地鋪滿了天空。”
戰後,生還撤退的駐島日如是向上級回報道。
除了陸基飛機外,美國人更敗家般地,出動了整整四十條護航航母,參予了掩護奪島行動。
而這一天,日本人在前線被攻擊的島嶼上,僅有不足五百人的警備部隊,少數戰場聯絡機,以及數艘隨準備接人撤離開的潛艇。
只是一天的時間,美軍就收復了數座靠近阿拉斯加的島嶼,損失人員,不是日軍造成的,而是被自己飛機誤炸的。
而在接一下來的一個半月時間裡,美國海軍在北太平洋上勢如破竹,不斷地收復失地,日軍幾乎是一觸即潰,甚至未觸先退。
日軍這一退,就接連退了數千公里,到了四月份時,美國海軍已完全收復了阿留申羣島,行動之順利,甚至連美國人自己都無法相信。
美軍在北太平洋上的進展之順利,遠遠超出了官方的預料,甚至一度讓海軍作戰部的人誤以日軍在前方設下圈套,以至於下令要求前線的海軍暫緩進攻速度,做好島鏈的機場建設工作,導致進攻週期拖延了一個月。否則的話,阿留申羣島在三月就會被美軍光復。
當美國海軍在北大平洋的最後一處失地,阿圖克島被輕鬆收復後,美國人這時才意識到,日本人真的完全放棄了阿留申羣島。
戰前,美國海陸兩軍,處心積慮地制定了嚴密的作戰計劃,準備在這裡日本人血拼飛機。軍方甚至做好了損失一萬架飛機和三萬名飛行員(包括空勤人員)這個最壞的心理準備。
然後軍方處心積慮策劃了半年的作戰計劃,燒掉無數的美元將阿拉斯加改造成前線基地,全力一拳打出時,對手卻不肯應戰,主動放棄了。
持續近三個月的阿拉斯加戰役,美軍只戰死了兩百多人(其中一百五十多人是被自己飛機誤炸身亡),損失飛機二十餘架(全是飛行事故),美國人這三個月,太北太平洋最大損失,第一是誤炸誤傷,第二是疾病,第三是事故。
而取得的戰果是,收復所有的阿留申島嶼,擊落飛機五架,殲日軍三百餘人。戰後檢查各個島嶼,美軍在島上發現了大量的僞裝陣地和假飛機模型。
戰後,尼米茲向總統報告道:
“從一開始,日本人就識破了我們的戰略意圖。”
此時的他,根本就沒有收復失地的喜悅,反而感覺壓力巨大。雖然尼米茲叫嚷着要送日本邪神去見上帝,但是和“神明”爲敵,他在興奮之餘,精神上的壓力同樣地非常地大。
此戰日本人主動避戰,讓心理上處理下風的他,本能地產生了自己的底牌被對方看破看透的失落感。
但是杜威總統卻不是這麼想,他安慰他道:“至少我們向全美國,全世界證明了,邪神是可以被擊退甚至是打敗的。”
杜威就任總統已有一年,這一年裡他領導下的美軍同樣吃了大敗仗。戰爭打到現在,已接近兩年的時間,民衆聽到的,除了失敗還是失敗。民衆對連續戰敗的忍受力是有限的,對於一心想將戰爭打到底的杜威來說,這絕對不是個好兆頭。
杜威這個總統是撿來的,他坐上去後感覺很好,還想再繼續坐下去。1944年又是一個大選年。民主黨的候選人杜魯門給杜威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爲了民衆的選票,他需要一場大勝。
尼米茲成功地收復阿留申羣島,在政治上無疑幫杜威總統減輕巨大的壓力。
“親愛尼米茲將軍,你不必擔心什麼,美利堅合衆國的戰爭機器,已經全速運轉起來了。那個日本邪神再厲害,可是她也無法變出更多的軍艦來。”
“日本人想做的,無非就是以空間換取更大的活動空間,好趁機襲擊我們的後勤補給線。”
“先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去年在舊山金港被擊沉的兩艘埃塞克斯級航母和最後一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現在已經完全修復完畢,隨時都可以加入你的太平洋艦隊。”
“不僅如此,到今天爲止.......”
杜威微笑地拿出一分清單,放在了尼米茲面前。
清單是這個月剛剛造好護航航母的名單,到現在爲止,美國人在太平洋裡的護航航母的數量,已達到驚人的九十艘之多。
這是個恐怖的數字。
即使是性能很爛的護航航母,但終還是航母。數量多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質變。而美國龐大的工業實力,就讓他們擁有這種質變的潛力。未完待續
ps:求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