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

每一次講話都會有它的目的,通常有四種

①通報情況;

②說明情況;

③說服他人;

④娛悅聽衆。

最初準備講話時,這是首先要思考的問題。弄清是哪一類講話後,再做下一步的準備。

第二步:分析聽衆

不僅要了解聽衆的態度、興趣、期望,還要了解他們受教育的狀況以及職業、職位等,同時也要知道他們是主動來聽還是被動來聽。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第三步:收集材料

一旦確定了講話的主題,也瞭解了聽衆的相關情況後,接下來就是要收集足夠多的資料作爲你的講話素材。當你被無話可講煩惱時,可以去圖書館看看或拜訪朋友,做做調查研究工作。大家要向新聞記者們學習,雖然大部分的調查材料他們用得很少,但那種前期的付出足以保證他們從充分的儲備中汲取營養。眼下的網絡資源更爲我們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記住,收集材料越豐富越好。

第四步:概括觀點

聽講話不像看文章,說出的話,句式簡短容易讓人聽明白。因此,在表達觀點時必須用盡可能短的句式概括出來。包括講話的題目以及講話中的一些分論點,能用一句話表達清楚的,不用兩句話說;能用四個字的詞不用一句話;能用兩個字的詞不用四個字的詞,用一個字概括自己的觀點最爲妙。

第五步:列出提綱

我們都知道寫文章要列提綱,在準備一次脫稿講話時同樣需要。與寫文章列提綱不同的是,脫稿講話的提綱越精練越好。把你要表達的意思,分層次精練成幾句話或幾個詞,按照內在的邏輯關係或最令人信服的先後順序組織排列。精練的講話提綱,能幫助講話者記憶講話內容,防止丟三落四。第六步:添加論據把收集到的資料,根據講話目的進行精選,用典故、實例、數據、故事以及專有名詞等支撐你的觀點,使你的講話有血有肉,有專業內涵和深度。你可以用5%的時間來思考講話的目的和主題,10%的時間用來列提綱,準備視覺教具用10%的時間,再用25%的時間進行練習。這種時間上的分配,意味着你要用50%的時間花在用論據填充觀點上,足見第六步的重要。

第七步:設計好開場白

在商業演講中,如果有人站起來說“大家好,我是市場部的李紅,今天我要談的是……”這種開場白實在是太枯燥了。開場白要有衝擊力和吸引力,一開口便能引起聽衆的主意。方法有多種多樣,既可以先講個幽默故事,也可以就地取材說幾句笑話。總之,開場白可以是任意有創意的話。舉例如下:

1.掛金鐘法

即一開口就給人一個懸念,如:第88期“當衆講話訓練班”的學員宮先生,他是某單位的老總。有一次他在會上發言,主要意思是想提倡大家要時時處處維護和提升自己企業的形象。一開口他就這樣說:

昨天晚上,公安局的人來了,說有件事要查一,下是誰幹的……

說到這兒,下屬們都豎起了耳朵,全神貫注地盯着他,聽聽接下來是怎麼回事。接下來宮先生說是他們單位有位同志救了人沒留姓名……他的話題就此展開。

2.上啓下法

即將前一位發言人提到的一件事或說過的一句話作爲你講話的開頭。如有一位在學校工作的老師參加了“當衆講話訓練班”後,回來彙報說自己脫稿講話的水平大有提高。老師讓他舉例說明,他說:

有一次,我準備好了講話提綱後,怎麼也想不好一個比較滿意的開頭,就這樣匆匆忙忙進了會場。想起老師曾說過如果實在準備不出比較滿意的開頭時,可以留意現場人的講話內容,接着他人的話開始說。校長講完後,正好輪到我發言。我隨口便說:‘校長的講話中提到,今天你們以學校爲榮,明天學校將以你們爲榮,這是長輩的希望;同時,也是我們這些年輕老師的共同願望。此時此刻,我最想說的是……’如此等等地我便順着說了下去。”3.就地取材法、“即抓住現場的某一特徵開始說,如:“今天窗外大雪紛飛、北風呼嘯,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一進會場,我看到的是張張笑臉,頓時有如沐春風之感。我首先感謝大家的熱情……”接下來即可轉入正題。

以上幾種方法,如果運用得恰到好處,確實一開口就能吸引人,但不是初練者一上來就能掌握的。別心急,應在訓練和實踐中逐步去掌握。練習熟練了,相信你也能總結出高招來。

第八步:準備好必要的展示物

展示物的功能之一是可以幫助聽衆更好地理解講話內容,加深聽衆的印象。但須記住,一定要根據講話內容的需要,不可勉強。在一次講話中,展示物也要有側重點的選擇,並不是越多越好。

第九步:控制好時間

當衆講話如同坐電梯,到了要去的樓層必須下,這裡關鍵強調要有時間概念。計劃或規定講多長時間,到時間就應該講完。如何計算自己的講話時間呢?在此提供一個參考數據,正常語速講話,每分鐘200主左右。按此算法,2分鐘可講400字的內容,3分鐘能講完600字的內容。結合自身的情況,可根據你說話的速度酌情增減。

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
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