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

同樣是當衆講話緊張恐懼,反映在個人身上的感覺雖然相同,但發生在每個個體身上的深層內在原因則是各有差異的。應該說,制約當衆講話水平正常發揮的心理因素有許多,最常見的有六種。原因之一:性格問題有的人從小性格就比較內向,就怕在衆人面前講話,遇到機會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從小到大很少在衆人面前講話。當不得不在衆人面前講幾句時,緊張恐懼得不得了,渾身都不自在。這種情況是由性格的原因導致的。原因之二:追求完美有的人性格外向,從小到大各方面表現得都比較優秀,自認爲自己是在某一層次上的,有着極強的自尊心,尤其在公衆場合特愛惜自己的面子。當衆講話時,最怕說不好,讓別人小瞧了自己,總想把一個完美的自我展現在大衆面前,而每一次又總有一些遺憾。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不可避免地就會出現緊張。原因之三:不良心結有的人因爲在一次比較重要的場合,講話時腦子突然斷電;或講錯了話;或因種種原因沒講好,自認爲丟了面子,是一次重大的失敗,從此“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衆講話誰都會有出錯或表達不理想的時候,本來是正常的事情,有的人卻把它嚴重化了,深深埋在心裡,造成了一個很大的心結,以致每當遇到類似的場合,就有種過敏反應。

原因之四:缺乏自信

有的人在一些場合,自己有準備,也想發言,當聽到別人的發言後,自感別人比自己強,便沒有自信了。還有的在當衆講話之前,不是想如何去說、怎樣更好地去表達,而是瞻前顧後,儘想一些諸如“我說出來別人怎麼看我?”“我能說好嗎?”“萬一說錯了怎麼辦r”的消極想法。於是長期以來養成了一種弱勢心理,幹任何事情總愛與別人比,並且感覺別人都比自己好,對自己沒有自信,常常缺少臨門一腳的勇氣。

原因之五:有所貪求

有些人的緊張和恐懼分人羣和場合。譬如,在一般場合,或自己的部下面前他能侃侃而談,沒有半點緊張的感覺;可一遇到正規場合,或在領導和專家面前,就表現得語無倫次,緊張不自在。我們稱之爲“恐高症”。還有的在陌生人面前講話不緊張,而在熟人面前特緊張;有的是與之正相反,怕陌生人,熟人面前能放鬆。其深層次的原因是對某一部分人羣或某些場合太看重或有所貪求。

原因之六:場合恐懼

由於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是一種“填鴨式”的教育。學語文,老師只教我們識字、寫作文,很少訓練我們如何當衆講話。我們習慣於私下聊天,卻不習慣當衆講話。有時機會來了,我們還找千萬個理由推辭掉。從心理學上講,當衆講話是一種習得行爲。如果平時沒有一定的練習積累,偶然當衆說幾句時,看到那麼多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在你一個人身上,怯場就是本能的事情了。

要想準確瞭解自身的問題,關鍵要學會透過現象瞭解制約自己有效表達的深層次原因。

例如:有位大釗訓練班的學員,他是一位律師,報名參加訓練班時,說自己在衆人面前說話不緊張,也不存在思路不清晰的問題;站着思考,組織語言的能力也有,來參加訓練班就想提升自己平時在一些公共場合講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第一次課上,根據他的表現,結合他的背景,我對其作了分析:發現他的問題並不是不知道或不瞭解講話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方法和技巧,欠缺這方面的能力,而是他較強的求完美心理,嚴重製約了他當衆講話水平的正常發揮。

有一位工程師,在大釗訓練班的第一次課上說,自己當衆講話雖不是很緊張,卻屬於那種站起來講話思路不清晰,邏輯性差的人,欠缺的是講話的思路和方法。我通過對其進一步瞭解,結合她在班上的表現,發現她屬於性格內向的一類。從她的講述中得知,小時候她跟着外祖母在農村長大,上初中後才進城來到父母身邊。她的這一經歷,一方面帶給她的是要強的性格,另一方面也留下了一種若隱若現的自卑陰影。要強的性格讓她當衆講話自感不緊張,可若隱若現的自卑陰影又讓她站在衆人面前不能正常地組織自己的語言。

由此可見,一些人的當衆講話,表面上反映出來的是思路不清晰、邏輯性不強,但深層次的原因則是自卑心理在作怪。

王先生是某家大型企業的處長,他說:

我的性格不內向,應該說是外向的。在私下裡聊天可以夠得上神侃級的,就是一遇正規場合,讓你一五一十地就某個問題說幾句,就歇菜了。我在單位上很少召集會議,怕的就是當衆講話,有時能讓別人替的,就讓別人替,可也替走了好多次晉升的機會。關鍵就是自己不會表現自己,將機會拱手讓給了別人,屬於標準的當衆講話害怕綜合症。記得當初我到訓練班上報名,推了三次門都沒敢進,在門外轉了三圈,最後還是被老師發現叫了進去。

記得我第一次在班上發言後,即緊張又興奮。下課後,從北京西直門地鐵站坐地鐵,由於一路上緊張的神情還沒完全恢復,等我上了地鐵站,一看不對勁:本來我要去蘋果園的,結果從東直門出站口鑽出來了……

爲什麼王先生害怕當衆講話會緊張到如此程度呢?

王先生說,他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在單位上第一次當着衆多的領導發言,說着說着腦袋突然斷電,搜腸刮肚總算是勉勉強強把話說完。按他的話說,當時恨不得臺上有個坑,就地鑽進去。從此,他就開始了漫長的躲避當衆講話的心路歷程。應該說,造成王先生當衆講話如此緊張的諸多因素中,當年的那次挫折,王先生沒有及時地進行心理疏導,結果造成了一個不良的心結。致使後來每遇到類似的場合就有一種本能的不良反應。這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人真的不少,屬於特殊或意外的經歷造成的不良心結。

有的朋友,從小在學校裡就擔任班幹部,參加工作後,又經常有當衆講話的機會,加上性格也比較開朗,在當衆講話方面有時出現一些口誤或閃失也不往心裡去。可以說,這些人不存在當衆講話過度緊張的問題。

然而,這些人中有的一說就收不住,車軲轆話來回轉,唯恐他人聽不明白,讓聽衆感到冗長難熬;有的在話題的選擇上和要表達的意思上,貪多求全,方方面面都想說,不會選擇話題和選擇角度重點突出地去說,讓聽衆聽起來感覺頭腦發脹、消化不良;更有甚者,講話東一榔頭西一棒,半天說不到點子上,讓聽衆懵懵懂懂,不知所云……,諸如此類的講話均屬於缺思路少方法的一類。

參加完當衆講話的訓練班後,有位學員深有感觸地說:

寫文章將就謀篇佈局,當衆講話更少不了整體構思;寫文章需要遣詞造詞,當衆講話同樣需要詞準意達;寫文章之前需要列提綱,當衆講話之前更需要清理思路。然而,由於我們的應試教育缺少這方面的訓練,訓練之前我講起話來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往往是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講起話來思路欠清晰,表達欠方法。真是不練不知道,一練才明白。當衆講話要想講好,缺少不了的是思路和方法。

缺思路、少方法的問題,不怨我們應試教育下的朋友。因爲我們在學校裡學的“語文”,從字面上解釋,“語”是說;“文”是寫。從語文的內容上去理解,也應該包括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然在應試教育下,老師在怎樣寫作文方面,給我們總結出了一套一套的寫作方法和模式;而在怎樣當衆講話方面,卻很少訓練我們,更沒有總結出一些思路和技巧讓我們去應用,造成了我們語文學習上的“瘸腿”現象。

經常聽到企業的老總這樣說:

我們在領導崗位上的人,經常有當衆講話的場合,在當衆講話方面,不存在心理問題,也不缺思路和方法;就是感覺自己的講話不吸引下屬,有些時候想說服在場的下屬,總感到力不從心,無方說服。特羨慕那些在講話中能緊緊地吸引住聽衆的注意力,並能不時地引起聽衆的朗朗笑聲,讓聽衆爲之心動的演講者。

可以說,誰都希望自己的講話有更大的吸引力和說月服力。事實告訴我們,當衆講話有吸引力和說服力,不是僅憑一腔願望就能實現的。同樣的缺少吸引力和說服力,其內在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比如,有的是沒有一開口就吸引他人或引其他人注意的意識,缺乏一環扣一環,層層剝筍的講話結構;有的是欠缺清晰的思路和內在的邏輯,話語中缺少成語、諺語、俚語等愉悅人心的話。還有的則是欠缺語音語調、抑揚頓挫等純講話發音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常言道:“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想提高當衆講話水平的朋友,最好找專業人士給以指導,以免自己走許多的彎路,因爲你自己感覺出的問題,不一定是真正的問題所在。自己感覺到的問題是果,果的背後還有因。如同治療疾病,查處了病因,有針對性的治療纔有效。提高當衆講話水平,首先對自己存在的實際問題要作一番具體分析,找出影響自己當衆講話水平正常發揮的內在原因,然後有針對性地加強某方面技巧和方法的系統訓練,當衆講話水平纔會有明顯的提高。

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
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