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

我們在聽他人當衆講話時,經常會聽到用詞不當,語無倫次的情況。仔細分析,我們自己有時也會出現這樣的毛病。並不是我們有意這樣,只是有時一緊張,這樣那樣的毛病全出來了。歸結原因,主要是語言組織的基本功差。

張先生是第20期的“當衆講話訓練班”學員。他在班上發言時,這樣談他自己:

1993年我到達深圳,既沒朋友又沒錢,走在深圳的大街上找工作。一天上午,我走進一家大貿易公司的辦公室,要求見總經理。

總經理以不信任的目光看着我這位陌生人。一開始,總經理打算只聽我說幾秒鐘,但這幾秒鐘卻變成了幾分鐘,幾分鐘又變成了一個多小時,而談話依舊進行着。

談話結束之後,這位總經理打電話給華辰出版發行公司的總經理,向他推薦我。這位總經理馬上邀請我這位陌生人共進午餐,併爲我安排了一個拓展部經理的位置。

當時身無分文的張先生,怎麼能夠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影響了如此重要的兩位人物呢?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他的語言組織能力強。張先生擁有這樣好的口才,又是位成功人士,爲什麼還走進“當衆講話訓練班”呢?他這樣解釋說:“我因公司的業務,要在北京停留半年。從報上看到這樣的訓練班,一下子觸發了我當年的那段體驗。我覺得這樣的訓練班真是太實用了,它可以幫助許多自我封閉的人,突破自我,走向成功。我主要是想用我的親身經歷來現身說法,就像黃老師一樣,幫大家_二把,因爲現在有太多的人需要這方面的幫助了。遺憾的是,有許多人還認識不到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常言說:好人,靠好嘴:好馬,靠好腿。要想成功,必須先練嘴上功夫。”

那麼,什麼是語言組織能力?又如何去提高呢?

張先生在談到他那次成功的應聘時說,當時那位總經理拿給他一張紙條,上面寫着這樣幾個詞:“監獄”、“乘機”、“買菸”、“先生”、“傻瓜”、“小偷”、“警察”、“逃走”、“押送”、“路上”,要求他馬上用所提供的詞說一段小幽默。這實際上是在考察他語言組織的感覺是否敏銳。張先生拿到紙條後,看過上面的詞語,迅速形成意念,立馬開始說……話音剛落,一旁的秘書小姐抿嘴直樂。

你知道張先生是怎樣說的嗎?試着說說看。

通常情況下,我們的語言組織難度沒有這麼複雜,說之前關鍵要有個總體考慮,先說什麼、再說什麼、後說什麼,總之是要確定好按一種什麼樣的思路去說就可以了。

常用的確定思路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1)按時間先後

即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來說。如:第2期訓練班的學員徐先生談他個人奮鬥歷程的那段發言,就是按事情發展的時間先後來組織自己的講話內容的。一上來他就說:“1994年初,我開始籌備投資一家網吧……”單刀直入地從事情的開頭說起。接着他又依次談到“不久,我的網吧真的開業了。”後又談到網吧開業整一年時,終於關門了。”

這一類的講話思路最常見,前面我們所列舉的例子,多數採用此種講話思路,可參考前面的示例。

(2)按因果關係

即先說出事情的起因,再說出由此帶來的結果。如:第3期當衆講話訓練班學員盧女士的發言,談到“高跟鞋的代價”,她先說:“記得七歲的時候,我一看到村裡的大姐姐穿高跟鞋,我的小腳丫子就癢癢羨慕得要命。老跟媽媽嚷嚷:‘給我買一雙吧,給我買一雙吧!’媽媽忙,哪有工夫搭理我這茬兒……”正因爲有這種“因”,纔有後來用泥巴自制高跟鞋,以致前額留下傷疤的“果”。當然,也可倒過來先說“果”,然後再解釋“因”。如:“請大家看,我前額的這塊傷疤,不是一般的疤痕,是‘愛美的代價”’,接下來再說事情的經過。

(3)按邏輯關係

即所講的事情,如包含幾個方面,就按它的某種內在機理來講。如:第5期訓練班學員陳先生所講的“談菜譜的愛好”,他就是分別從“菜譜本身物美價廉”、“菜譜本身就具有美感”、“讀菜譜可以鍛鍊想象操作能力”以及“不必跑大江南北,便可享盡各地風味……”等幾個方面來講述的,這樣聽起來,清楚明白,條理清晰。

(4)按聽衆興趣

即在一個主話題範圍內,緊緊圍繞聽衆的興趣點來談。如:第4期當衆講話訓練班學員高先生所講的“昆蟲與人類”這一話題,他一上來先說“我們人類應該向昆蟲學習”,談到了昆蟲的害羞心理,接着又談“昆蟲求偶的專一”,再接着他又談到了“昆蟲優於人類特點”,最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從此種意義上講,在當前倡導環保的形勢下,我們人類應向昆蟲學習!”一環扣一環,興趣點環環相扣,浪花迭起。這樣講容易扣人心絃。

(5)按故事情節

即帶有情節性的敘述,娓娓道來,不知不覺中將聽衆帶進你所表達的內容中。如:第一期當衆講話訓練班學員左先生所談的“個人對房屋裝修方面的看法”,經過指導後,他的講話內容就帶有了情節性,一開頭他這樣說:“門依舊、牆依舊、屋頂依舊——就這樣,沒有裝修,我就搬進了新居。友人來訪,問:‘你怎麼不裝修一下?’我說:‘對裝修沒興趣。’對方又問:‘爲什麼?’於是我向他講起了我大學時的李教授。”接下去是到李教授家與李教授的對話。最後便引出一句富有哲理的語言,“杯子並不重要,水好就行”。

要想提高這種敏銳的語言組織能力,平時要培養自己遣詞造句的良好習慣。主要的方法是多聽多讀,經常接受良好的語言刺激和薰陶。

所謂“良好”,是指語言的質量較高,既符合規範,又簡潔生動。有些尚未學過語法的孩子爲什麼說話通順,頭頭是道呢?因爲他從大人的言談中得到了良好的刺激和薰陶。學校裡各年級的語文課爲什麼要學許多經典範文呢?因爲這些經典範文正是遣詞造句、組織語言的示範。

語言組織能力較強的青少年爲什麼大都得益於大量的課外閱讀呢?因爲大量的閱讀有利於培養敏銳的語感。我們說的話,書報上印的文章,句子的數目是無限的,可是句子構成的格式是有限的。如果我們多聽多讀,經常接受符合規範、質量較高的語言刺激,那麼無形之中,我們就會養成一種敏銳的遣詞造句習慣,語言組織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
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